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幸福与苦难时代

2013-12-18 07:55 来源:钢联资讯

—专访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正局级调研员黄运成

  期货日报:当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黄运成:一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缺位。

  二是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发展不充分,商品流转效率低下。

  三是商品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四是商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严重不足,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十分微弱,“话语权”缺失。

  五是商品市场立法滞后,监管仍需改进。

  期货日报:请您谈谈未来国内期货交易所的发展策略?

  黄运成:首先,可以考虑在境内期货交易所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其次,期货交易所开发品种要更加多样化。

  第三,期货交易所可以在合约设计上进行创新。

  第四,期货交易所在公司制改革上要进一步推进。

  期货日报:对于未来国内期货中介机构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黄运成:第一,要加快发展期货中介机构的场外市场业务。

  第二,可以进一步开放中介机构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

  再次,可以加大力度发展期货中介机构现货子公司业务。

  然后,可以引入其他机构加入期货市场,加强竞争。

  最后,期货交易所可以探索设立清算平台为场外市场进行清算。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幸福与苦难时代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狄根斯在《雾都孤儿》里说过:“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这样的时代。垄断仍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权力资本依然羁绊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民教育、环境保护和房地产经营与交易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市场的行业经营垄断就是商品市场的癌症,它侵蚀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健康肌体,使商品领域许多行业畸形发展,许多交易场所竞争力不足。

  这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正局级调研员黄运成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对目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现状的描述。对此,期货日报记者对黄运成先生进行了专访,与这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眺望者”畅谈了近年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发展与改革所遇到的问题。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幸福与苦难时代

  期货日报:当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黄运成:与发达的大宗商品市场相比,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都还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缺位。经过30多年飞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体制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经历深度调整、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当前,无论发展还是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在这种情况下,凝聚深化改革共识的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天,社会各界都在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但一到具体怎么改、改什么,不同方面的人们就会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这背后反映的既有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研究明显不足,也有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李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因此也说明,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至关重要。

  二是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发展不充分,商品流转效率低下。新世纪以来,国际商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首先,交易市场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少数国际大型商品交易所通过兼并、整合,形成了全球化的商品交易所集团,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其次,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电子化交易平台大量涌现,让市场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幅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而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充分,主要是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使得市场的机构体系、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跟不上市场本身的发展,阻碍了市场创新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三是商品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由于我国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不充分,实体企业缺乏规避远期价格风险的手段。一方面,期货市场发展不成熟,个性化品种较少,且在实践中实体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实体企业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商品市场的场外市场尚未破茧,商品衍生品市场除期货产品外,其它产品工具有限,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需求,使得实体企业在风险来临时只能被动应对,造成了经济波动较大的局面。

  四是商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严重不足,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十分微弱,“话语权”缺失。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严重依赖中国的需求,中国市场消费了全球铁矿石的一半以上、有色金属的三分之一。“世界工厂”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战略性能源和矿产等产品对外依存度过高;另一方面,产业定位低端,高耗能与低附加值并存,多数行业显现劳动密集型特征。但由于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权的缺失,造成我国每年巨大财富的流失。

  五是商品市场立法滞后,监管仍需改进。比较成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只有构建全国统一的现代大宗商品市场监管体系,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地方各自为政,建设起现货市场的双规监管体制,才能克服各部门监管的局限性,避免责任推诿、监管真空或政出多门的状况,促进市场循序健康演进。同时根据市场的不同组织业态进行分类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释放市场活力。目前,我国《期货法》仍未颁布,对于其他市场,尤其是场外商品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并没有具体法规和管理办法。

  期货日报: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应朝着怎样的方向进行改革?

  黄运成:我个人认为,大宗商品市场领域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领域的改革至少有以下五个重要方面需要着力推进:

  一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未来大宗商品市场建设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规律解决经济中的问题,不仅解决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和资本的流动问题,而且要解决一些重要行业的进入门槛问题。要打破利益集团的藩篱,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在“建什么市场”、“上什么产品”等问题上,让市场说了算。政府在行业监管上的主要职责是设底限、设标准、设规则、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不设“天花板”。

  二是建立多种模式发展大宗商品市场的思路。对大宗商品市场来说,不同产品、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特点,采取大一统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思路显然是不合适的。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地区需要,采取不同模式去发展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要吸取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应该要更加贴近市场,走真正的市场化自由之路。

  三是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一些领域的高度垄断,但事实证明,垄断和腐败经常如影随形。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厘清大宗商品市场发展方向,重中之重是从体制和制度上想清楚,拆掉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体制和制度藩篱。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反腐,而反腐的重要一环是反垄断。要破除垄断,切断市场发展领域的腐败根源,焕发中国经济的真正活力,还企业经营者本位的本质。任何经营主体,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所以,要想发展好大宗商品市场,就要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建设,让大宗商品市场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四是加快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建设,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场外市场在促进市场的多样化和提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商品市场体系的完善、促进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良性发展都至关重要。场外市场可以有做市商模式、电子平台集中撮合模式,还有分散交易、集中清算模式,究竟哪种发展模式适合我们,仍然需要探索。在市场建设方面,未来发展模式和路径还有很多不清晰、不明确的地方,甚至存在一些障碍,但只有探索才有答案。商品市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们要更加宽容,增加对商品市场实验的容忍度。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有冬天,但是我们更知道,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期货日报:您对我国未来的多层次商品市场有何展望?

  黄运成:首先是短期展望,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市场有机整合。前一阶段我们对市场发展有过整合和整顿,这种整合和整顿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到位,应针对国内市场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具体情况,探索市场规律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具体形式和路径,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形成不同区域商品市场发展的格局和特点,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监管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其次是中期展望,要大力建设场外市场,丰富市场层次,但要把多层次与多元化有机结合起来,填补市场空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未来三到五年内,在统一监管、多种市场形态并存、彼此融合互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进一步丰富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探索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场外市场集中清算平台。

  最后是远期展望,构建全国统一的分层、分类和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和体系。我个人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将朝着三项具体目标努力:一是以“三公”和投资者保护为核心,加快监管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放松行政管制,加强依法监管;二是进一步推进立法工作,适度扩大法律适用范围;三是推动建立全国商品市场的统一监管机制。

  期货日报:请您谈谈未来国内期货交易所的发展策略?

  黄运成:后危机时代,以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期货衍生品市场制度优势凸显,场内交易增长较快,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市场、跨国界并购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场外产品纳入场内清算也渐成趋势。对此,我国期货交易所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首先,可以考虑在境内期货交易所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我国现有的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从制度安排来看,一个品种仅在一家交易所上市,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上市新品种的竞争。而在成熟市场中,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上市新品种,而且包括市场其他交易所的品种。例如LME和COMEX都有以黄金为标的的期货合约,但是两个交易所在交易时间、交割规则、交割仓库分布、保证金和结算制度等方面都不相同,在充分竞争的同时,也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监管层应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允许不同期货交易所上市相同标的的期货合约,引导期货交易所把竞争的中心转移到交易、结算和交割的效率以及期货合约的设计上来。

  其次,期货交易所开发品种要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都是通过在各地设立交割库的方式来扩充合约标的的辐射面,但是不同交割库的升贴水制定缺乏有效、透明的市场竞价机制,交易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些区域性的商品品种或区域间的价差平台,由市场来决定不同地区商品之间的价格关系。

  再次,期货交易所可以在合约设计上进行创新。目前,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全部产品都是以期货结算价为最终结算价的实物交割合约,而国际市场中大部分产品都是现金交割合约。同时,我国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合约都存在某个远月合约活跃,近交割月合约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参与实物交割环节有各种各样的障碍,在合约快到期时被迫离场或展期造成,而同样在我国上市的股指期货合约,由于采用现金交割结算的方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我国期货交易所可以考虑在期货合约设计上进行创新,一是加强在近月合约的设计,二是加强远期在远期合约的设计,三是丰富合约的交割制度,建立健全从近到远的连续化的价格发现机制,帮助实体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

  然后,期货交易所在公司制改革上要进一步推进。目前国内各期货交易所体制还不是一个真正市场化机构。这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易所的市场效率和创新能力,并且使得各家交易所陷入了多头管理和权责不分的尴尬局面。反观境外期货交易所,如CME、LME、ICE等都是上市公司企业,企业运营治理规范。另外,交易所间并购近几年在国际市场渐成趋势,对增强交易所竞争力有相当大的作用,而上市公司融资便利,这在港交所收购LME的案例中得到充分体现。我国的期货交易所可以考虑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造,为提高市场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做好制度性准备。

  最后,期货交易所可以探索设立清算平台为场外市场进行清算。从美国经验来看,多弗兰克法案明确要求凡是能在场内清算的场外市场品种都需要在场内清算,包括CME在内的几大期货交易所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为场外市场进行集中清算的业务领域。我国的期货交易所是否可以考虑设立强制清算制度,建立清算平台,为国内发展场外商品衍生品市场提供基础。

  期货日报:对于未来国内期货中介机构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黄运成:发展多层次商品市场需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市场创新。对于期货中介机构未来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要加快发展期货中介机构的场外市场业务。发展期货中介机构的场外市场业务能够为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帮助,同时也是发展期货中介机构自己的特色经营,这种发展模式将彻底打破多年来期货中介机构同质化经营的格局。在场外交易市场销售的多元化产品,如远期、互换等均可由期货中介机构自行研发设计,具有较强的独创性。这将有利于提高期货中介机构为客户设计个性化产品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其服务客户的范围,从而为期货中介机构开辟新的盈利模式。但在发展场外市场时,需要注意信息披露,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积聚,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第二,可以进一步开放中介机构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为引导中介机构,为多层次商品市场中的各类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应考虑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加大对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的研究,进一步开放中介机构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

  第三,可以加大力度发展期货中介机构现货子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货子公司以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和基差交易等风险管理服务为主要业务。这使期货中介机构能够真正参与到现货市场中,作为风险管理机构,更好地为多层次商品市场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促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结合。期货中介机构借助风险管理子公司能够进一步贴近实体经济,将产品做深、做细、做精、做强,为产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

  第四,可以引入其他机构加入期货市场,加强竞争。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鼓励混业经营,打破行业间壁垒,使各类市场相连接。拓展和丰富中介机构的形式,将期货中介机构的内涵由期货公司不断向外延伸至银行、证券、保险放心保)、信托、基金等新型期货中介机构。对未来期货中介机构的设立、终止和业务开展等管理实行更加市场化的方法,符合监管要求,即可许可经营。今后,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我们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概念都将发生颠覆性改变,什么是期货公司?什么是期货业务?什么是场内市场?什么是场外市场?将会在象与不象之间、是与不是之间变化,市场与竞争将决定事物的发展,改革将推动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