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陕西煤炭工人:矿上一天走了48个

2013-05-23 14:02 来源:钢联资讯

这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

煤炭黄金十年中,他们以“劳务工”的雇佣形式大量存在于煤炭企业中;煤炭黄金十年逝去,他们最先遭受冲击。他们是活跃在煤炭企业的一线工人。他们会跟你谈“过去十年最好的福利”,也会跟你谈“现在最想离职的心情”。

近日,《金证券》记者和陕西一家中等规模煤企的一线技术工人进行了对话,听他们讲述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现状和这个群体面临的困境。

盼着拉煤的车

“举这样一个例子你就清楚了,去年这个时候,矿山上一天平均可以拉走(出售)500车煤,每车煤大概有40吨,今年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就50多辆车,这段时间甚至好几天都看不到一辆车。”今年27岁的刘明(化名)是陕西一家中等规模煤炭企业的技术工人,每天在矿上的工作使得刘明对拉煤车数量的减少感受深刻,他称现在自己是每天数着拉煤车的数量来过日子。交谈中他不断重复着“我都不想干了”、“我真的干不下去了”这样的话语。

刘明供职的这家煤企曾经是陕煤集团下的一个单位,年设计产能为600万吨,曾经是陕煤集团下第一个煤电一体化项目。2011年,由于股权变更,这家单位的控股方变成陕西能源集团。刘明所在煤企的现状几乎是陕西众多煤炭企业的一个缩影。

刘明对《金证券》称,明显感到市场需求在不断下降,至于煤企利润,“不像大家说的亏本、失去定价权之类的,只是没以前那么高的利润了,接近零利润的样子。”

“拿我们矿来说,因为是煤电一体化项目,所以矿的旁边就是电厂,现在主要客户就是这个电厂,但是给电厂的煤价比市场价低,所以根本没有利润。”刘明笑着说,“我们现在都说这个电厂是我们单位最赚钱的,我们没有利润,就是他们最大的利润。”

开工只有8小时

刘明是2010年前后入职公司的,回忆起那个时候矿上的开工情况,刘明用“累死累活”这样的字眼来形容。

《金证券》记者获悉,刘明所在的矿实行的工作制度一直都是三班倒,即两个生产班一个检修班。“以前一天24个小时,最少都有16个小时在生产,多的时候甚至会压缩检修的时间段。但是现在一天最多也就生产8个小时,就是说只有一个班在生产。”刘明说。

需求的减少,刘明和同事们的工作时间也越来越少。刘明调侃说,“我现在终于能不急不忙地把饭吃完了。”

刘明介绍,陕西省内的一些兄弟单位已经开始分批放假了。“放假后,工人的工资有的就是基本工资,一个月一两千块钱,小矿甚至只有几百块。还有的矿是按天来发,一天50块钱,或者一天80块钱。”

刘明说,以前虽然辛苦但在煤企确实还能挣到点钱,高峰的时候福利确实不错,但现在,“心理负担大,而且挣的钱越来越少。”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陕西地区煤企尚未出现集中休假,但减产动作十分明显。山西地区煤企已经向政府方面表达过未来三年亏损额度的预算。内蒙古地区煤企的各个矿上已经开始集中休假,暂定休假时间可能至下个月初。

劳务工的流失

刘明虽然是技术工人,但和下矿工人们一样也是“劳务工”合同。刘明称煤炭企业的用工制度特别严格,“像我们这样的基本上不可能成为集团编制。”

“劳务工”的另一层意思是“临时工”、“没有固定的保障”。所以煤炭行业一进入低迷期,工人的流失最为明显。

“前几天我和人力资源部的人聊天,他们跟我说,最夸张的是一天走了48个工人。以前工人离职也会很频繁,但有人走还会有人来,但现在是只走不来。”刘明对《金证券》说。这些工人的离开不像煤企高管们降薪那样抢眼,也不像行业研究员转行那样受人关注,却是煤炭行业低迷最直接的写照。

刘明说,在陕西,现在的矿上,不是开工的话基本上看不到人。“有的矿在山里,去工作的工人本身就不太情愿,如果工资待遇再下滑,肯定是想离开的。”刘明称,自己也在准备离开,已经向多个企业发送了自己的简历,由于自己是做技术的,离开煤炭行业还可以做其他机械行业的工作。“但我那些学勘探的、煤炭的同学、同事们基本上就没出路了。”他说,自己投简历的过程中,发现煤炭行业中只有山西一家煤企在招人,而且招的人是要往山里送的。“估计山里矿上的工人走得很严重吧。”

配稿

煤企股权复杂雪上加霜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陕西、山西众多煤炭企业在股权上较为复杂,这种情况对于处于行业低迷期的煤炭企业而言可谓雪上加霜。

以刘明所在的单位为例,由于陕煤集团的退出、陕西能源集团变更为控股股东,导致陕西能源集团控股后近年来更换了众多管理层人员,“这种更换很影响积极性。市场好的时候还好,市场不好的时候,意见分歧很大。”陕西煤炭业人士称。

在山西,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演。山西一家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其所在的煤企情况更为严重,“持股方比较多,各方利益博弈原本就非常厉害。在这种时候,对企业经营影响会很大。”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