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荒”调查:缺电大市的解困之路

2011-10-19 09:03 来源:钢联资讯

缺电!缺电!缺电!今夏以来,东南沿海遭遇了较严重电荒,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缺电严重的浙江,元旦刚过就出现的缺电现象有延续至全年的势头。本报记者赴浙江嘉兴调研,探讨电力不足对于当地中小企业的影响,求解电力保障难题。

“今日网供负荷缺口30万千瓦。”嘉兴电力局调度中心的值班调度员一脸凝重地看着屏幕上的负荷曲线。虽然中秋已过,但缺电现象依然没有缓解。

从年初开始,嘉兴全市网供负荷缺口连续保持在20万千瓦以上,用电高峰时缺口甚至达到100万千瓦,占全市用电量的近四分之一。“说是迎峰度夏,现在基本是迎峰度年了。”浙江嘉兴电力局局长曾挺健感慨道。

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虽然缺电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不足,但今年增加了许多变动因素让这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当地专家说:“从年初开始,全省用电需求增长过快,净增电力需求接近800万千瓦,新增供电能力远跟不上用电需求的增量。”反映到嘉兴电力的数字显示,1月份用电量环比增长近25%,元旦刚过就开始缺电。

近年来,嘉兴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爆发性增长,光伏硅材料和电池组件等产品在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嘉兴市规模以上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43.7%,其中以多晶硅、单晶硅为主的信息化学品行业,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业和以太阳能电池为主的电池制造行业,分列六大行业的前3位。

“嘉兴今年面对的是自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多亏老天爷给面子,今年夏天没有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曾挺健自嘲,嘉兴电力现在过的是“看天吃饭”的日子。

而让曾挺健更担忧的是,工业增速一直没有放缓的迹象,而未来两年当地都没有新增发电产能投入。到时候所有新增用电需求都得靠外购电力,而今年传统电力外送大省安徽、福建、江西的供需矛盾也已经显现出来。

据介绍,往年浙江省外购电量约占全省总用电量的30%,而今年到现在只能买到占总量的20%左右,这也是造成电源性缺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节能是惟一出路

严重供需矛盾下,嘉兴今年没有发生一起拉闸限电的案例,让我们很是惊讶。

“我们是卖电的干起了省电的事。”曾挺健一语道出了天机,“电源性矛盾我们管不了,节能是惟一出路。”“我们只能合理调配电力,把有限的电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曾挺健说。

电力从生产到使用包括发、输、变、调、配、用六个环节,嘉兴电力局管辖着中间的四个环节。“早规划、早行动、全动员”是嘉兴电力应对今年迎峰度夏的九字诀。“1+X”是嘉兴市今年的有序用电方案体系,是破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1”是全市有序用电总体定级方案,而“X”则是由各地区、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为大用户量身定制的避峰让电专项方案。“1+X”体系将有序用电总体方案与大用户避峰让电专项方案相结合,使有序用电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记者来到精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发现车间里静悄悄的。该公司总经理陈祥林介绍说,现在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晚上10时至早晨8时。“我们的工作基本需要机器完成,电力需求大,采取这种错时上班方式,生产基本不会受缺电影响。”陈祥林说,不仅如此,由于夜晚“谷电”电价比白天便宜,每月还可节省电力开支约10万元。

“工业用电分为尖峰、高峰、低谷三个时段,合理搭配不但能够帮助企业节约电费,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缓解部分时段的用电压力。”南湖供电分局副局长王征解释说。

为了引导居民合理用电,嘉兴电力局给全市的48万户家庭都寄送了家庭用电建议书。家住嘉兴市区万家花园小区的张先生收到的建议书逐月记录了他们家从去年7月以来每个月总电量、峰谷电量、电费开支情况,对全年的峰谷电比例、电费节省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一年来,仅全市居民利用峰谷电合理减少的电费支出就达5300万元。

除此之外,嘉兴电力还通过用电负荷监控系统,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系统设置对用户现场管理设备进行遥控分合。目前,嘉兴全市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的共1.8万余户高压用户全部安装了负荷控制终端,监控率达全市最高负荷的70%以上,称得上是有了调控用电负荷的“千眼千手”。

企业必须加快转型

望“电”兴叹的大批中小企业开始“八仙过海”。

有些企业开始“抱团取暖”。桐乡亚太印染有限公司用电容量为1700千伏安,是该地区用电最大的企业,且设备对连续性生产的要求较高。该企业联合其他17家企业共同制订了有序用电排序方案,合理安排企业用电负荷。在夏季高峰时候,亚太印染“开五限二”,其余时段自主发电生产。“今年投入80多万元买了两台自发电机组,每周轮休期间,亚太印染开动自发电机解决生产,不用大网取电。”亚太印染负责人赵明娜表示,虽然自发电后生产成本大大上升,但一年就几天,对于企业影响不大。

有些企业开始转型。桐乡市濮院镇是全国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实地踏访时,记者发现很多企业已经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省份。在有20多年品牌的浙江浅秋针织服饰公司,车间里只剩下设计和品检部门。“大部分的制衣环节都转到省外了,或者以OEM的形式外包生产。”公司行政负责人黄慧说。

有些企业开始改造升级。嘉兴高科新纤维有限公司则从设备升级的角度挖掘节电潜力。该公司生产总监丁敬文介绍说,去年公司进口了一台离心式控压机,每小时节电250千瓦,节电率达到20%,光这一项每年就能够节省电费150多万元。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公司打算今年再引进一台控压机。“除此之外,我们给每台电机安装了变频机,又能够节电约5%。”丁敬文说,为了进一步将节电落实到位,在技术设备升级的同时,公司还从管理上着手,制订了相应奖惩机制。

近年来,浙江一直尝试产业调整。2005年浙江二、三产业占比为53.4%与39.9%,2010年为51.6%与43.5%。而在2005年6月,二、三产业用电量占比分别为80.67%、9.47%,到2010年6月二产降至76.86%,三产升至10.54%。浙江的产业结构转变已初见成效。

“十二五”时期,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定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达到5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2%,到2020年占20%。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