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1-07-05 11:21 来源: 大宗商品网

概述:由于通胀预期的不断升温,即将公布的6月CPI数据很有可能创下新高。而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越发明显,货币政策同时也面临着两难。整个上半年,投资和出口无疑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和消费指标却持续下降,这一态势预计将在未来还将持续。同时,海外经济体的复苏形势仍不稳定,美国经济数据疲软,而欧元区也被欧债危机和通胀双面夹击,总体来看,未来经济仍有降温的空间。

一、物价指数再创新高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1.CPI创34个月新高物价上涨压力仍大

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和预期一样创下了34个月以来的新高。而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结束了此前的回落态势,同比上涨6.8%,与上个月持平。

目前来看,影响物价的因素还很复杂。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平稳,国际油价在90美元附近徘徊,减轻了输入型通胀继续蔓延的压力。国内部分地区干旱情况缓解有助于稳定粮价及食品价格,但是随之而来的洪涝对物价指数再度起到了负面效果。

统计显示,近期的猪肉、水产品及鸡蛋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势头,6月中下旬,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涨至18.31元/公斤,同比涨幅达90.13%,已连续3周涨破2008年4月份最高点,再创历史新高。从业人员认为,

结合多方观点来看,二季度物价指数仍会维持高位,从三季度开始,在宏观调控和经济降温的影响下,物价涨幅才有望出现拐点。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当时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还要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抓好落实,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公布数据的当天下午,央行随即发布公告称,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按照央行的惯例,每次发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而此次下午便发布上调存准率的公告显示了央行对抗通胀态度坚决。

央行14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风险。这与5月份CPI同比增速达5.5%的高位不谋而合。央行指出,货币政策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进一步落实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图1: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对比图

2.宏观调控初显成效金融数据普遍回落

央行6月13日发布5月金融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同时,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显示货币调控初见成效。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狭义货币(M1)余额2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当月净回笼现金894亿元,现金投放回笼正常。

图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

数据显示,M2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并创下近3年来的的新低。M1同比增速也是持续两月下滑,创下2009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5月份新增信贷5516亿元,低于去年同期数据,也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同时显示,5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764亿元,较4月增长21%。这是继4月份回落后,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月度增量又出现反弹。此次上调存准率冻结资金与5月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基本相当,这正好对冲新增外汇占款带来的多余流动性。

新增人民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显示半年多来的货币紧缩政策已初见成效。温家宝总理日前撰文指出,从2010年1月以来,银行准备金率和基准存贷款利率分别上调了12次和4次。货币和信贷供应因此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临近六月末,出现了一波资金面极度吃紧的情形。自6月20日存款准备金上缴以来,资金面的饥渴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各短期利率中,隔夜利率大幅上涨至7%,而7天期和14天期利率双双突破了9%。但是伴随着央行的在公开市场持续的净投放和银行年中考核的结束,银行利率在6月底出现了回落,但也说明了目前资金状况已不再充裕。

6月28日公开市场上,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较上一期走高9.63个基点,在连续第二周上行的同时,将其与1年期定存利率的利差拉大至24.82个基点。作为市场关键基准利率,该利率的上行进一步加大了加息预期。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央行将在公布6月CPI指数前后进行加息。

3.出口增速连续回落三季度变数加大

海关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01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5%。其中出口1571.6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441.1亿美元,增长28.4%。当月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

同时,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增长29.4%。累计贸易顺差229.7亿美元,减少35.1%。

图3:进出口走势图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与工业生产的低迷,出口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从3月份以来,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分别从3月的增长35.%、4月的29.9%回落到5月的19.4%。从出口商品类别看,纺织纱线、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速出现回落,但累计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前5个月,我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2180.1亿美元,增长22.9%。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1695.2亿美元,增长22.3%。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1408.2亿美元,增长26%。前5个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343亿美元,增长20.4%。

5月份我国钢材进出口同比均出现回落。5月份出口钢材476万吨,较4月份下降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4%。进口钢材128万吨,较4月份减少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88%。

主要商品进口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环比均呈增长态势。从进口额看,原油、成品油、废铜、钢坯及粗锻件同比增速,均较4月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5月份进口铁矿石5330万吨,比上个月增加42万吨,同比增长2.7%。1-5月累计进口28325万吨,同比增长8.1%。

5月底以来,随着美元终结前期的反弹走势,再度回落,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也有所加快,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无疑对出口行业造成了压力。但从海外市场来看,虽然目前全球仍深受通胀的困扰,且欧债危机尚未平息,但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总体还是保持了复苏的态势。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口依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但不排除出口增速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5月PMI项下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已连续两个月回落,给未来出口持续发力增添了变数。

4.消费工业指标再度回落投资拉动效果仍强劲

5月份工业和消费数据不出所料地继4月之后再次双双出现下降,二季度经济减速的轮廓也随之得以清晰。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9.7%,比一季度的32%下降3.3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企业总需求的萎缩和成本压力。

工信部与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报告称,2011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3.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的17.6%,也低于1—4月份的14.2%。

与去年全年同比18.4%的增速相比,今年的消费数据一直略显疲软。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7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的拉动效应正在显现,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90255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再度延续了前期的强劲势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住宅投资13290亿元,增长37.8%。

图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

面对外界对经济减速的猜测,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总的来看,尽管部分指标出现了回落,但是国民经济总体上仍然运行在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继续向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从实体经济,工业来看,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回落。但是这种回落幅度不大,从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平稳的,基本上是在13%—14.8%这样一个区间内运行。

另外,从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来看,主要产品产量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是12.1%,货运量增长是14%。另外钢材、铝材、水泥等产品生产产量都处在高位。所以总的判断,工业实体经济仍然保持着比较好的平稳增长状态。

二、不确定因素多海外经济体复苏路漫长

1.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美联储仍无意收紧货币

美国的经济情况目前仍处于温和复苏的态势,但是不确定性正在增强。美国商务部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三次预估值,称按年率计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9%,这一数据略高于此前1.8%。商务部的报告显示,能源和食品价格攀升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此外。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精简开支以及进口增加,也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国际油价高企和日本地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美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严重走缓”。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失业率出人意料地从4月份的9.0%上升至9.1%,创2010年12月来最高,也高于预期的8.9%。

而近期困扰美国的通胀问题依然严峻。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创三年来新高。在此基础上,5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美国商品零售额环比下跌0.2%,而此前10个月该指标曾持续增加。

而最新公布的6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七个月低位,显示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

但相对的是,美国的房地产近来出现了起色。美国4月份房价环比出现上涨,为八个月来首次。同样5月成屋签约销售年比上升13.4%,是十三个月来签约活动首次实现年比增长。而5月的新屋销售虽有下降,但仍好于预期。

同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工厂耐用品订货环比增加1.9%至1956亿美元,显示出美国工业生产逐渐复苏的局面。

美联储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维持低利率不变。同时宣布下调今年美国经济的预测增速,同时调高美国今年失业率预测值。美联储声明中说,商品价格的上涨和日本地震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并且推升了物价,但这些因素未来会逐渐消散。

同时警告称,部分领域的疲软会长期存在。美国经济当前依旧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考验。

图5:美国海外贸易统计(来源:美国商务部)

图6:美国其他主要经济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商务部&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2.欧元区再加息预期强烈欧债问题仍不容忽视

6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选为该组织新一任总裁。

虽然是欧元区的“自己人”,但在上任之初的声明中,拉加德对于希腊债务问题态度强硬。她称希腊当局必须做出困难但是必要的调整。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3日宣布,将希腊的主权债信评级连降三级至全球最低。这使希腊危机再度有爆发的趋势,欧盟和希腊内部对此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同时希腊议会定于6月29日和30日分别就一项284亿欧元的紧缩计划和经济改革立法进行投票。

除了欧债危机外,通胀同样是欧元区的主要问题。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5月,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年率依次为2.3%、2.4%、2.7%、2.8%和2.7%,基本呈现逐月递增趋势。

欧洲央行在今年4月份将其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后,已有3个月按兵不动。主要原因是,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已呈现不平衡态势,加息会制约欧元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尤其会对在危机边缘的希腊和葡萄牙等国雪上加霜。

但是,欧元区的通胀预期目前仍没有改变,高通胀同样会制约经济,造成泄胀等问题。6月里,又要韩国、印度、智利、泰国选择了加息,而外界对欧洲央行的加息预期也再度强烈。

另外,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此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强烈暗示欧洲央行可能将于7月7日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加息。

图7:欧元区16国零售指数增长率、消费者信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来源:欧盟委员会&欧盟统计局)

3.日本复苏乏力债务问题严峻

日本政府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11”大地震给基础设施等带来的直接损失约为16.9万亿日元,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的1.8倍。

日本国会众议院6月10日通过了《复兴基本法案》,法案规定将设立“复兴厅”等灾后重建专职政府机构,并由国家发行“复兴债”以确保灾后重建所需经费来源。

日本央行6月14日宣布,继续维持基准利率零至0.1%不变,同时还维持1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此外,为扶持日本成长型中小企业,刺激实体经济增长,日本央行还新增了规模为5000亿日元的贷款计划。

日本近年债台高筑,东日本大地震更令负债问题雪上加霜,国际评级机构穆迪27日称,日本经济自1990年代泡沫爆破后至今一沉不起,经历2次的“迷失10年”或会延续下去。穆迪又指,政府未能如期增加销售税,在债务上属“负面”事件。穆迪还称可能在三个月内下调日本主权债务评级。

从日本财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债务在2011年3月末已高达924.36万亿日元,连续两年创新高,每年增幅高达41万亿日元。按此计算,日本每位国民的负债总额为722万日元。

数据同样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形势仍然乏力。虽然日本5月工业产值环比涨5.7%,增速创过去半个多世纪新纪录。5月零售额也环比上涨2.4。但不是任何方面形势都良好,机械订单自4月来出现首次下滑,显示出未来固定资本投资可能会下降。而该国5月份贸易赤字高达8537亿日元,创历史第二高水平。

大地震导致发电设施损坏和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同样使得东北电力和东京电力公司供电区内电力供应出现很大的缺口。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和关东地区用电量接近极限。日本方面已决定于7月1日开始实施限电计划,限电的实施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对经济生产造成影响。

图8:日本消费者物价和消费支出指数(来源:日本统计局)

图9:日本海外贸易统计(来源:日本财务省)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