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下游迎来阶段性生产销售淡季

2011-06-03 13:59 来源: 大宗商品网

概述:自去年开始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后,政策的效应开始慢慢体现。特别是制造业的景气度有了明显下滑。具体来看,1-4月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依然向好,这主要得益于前期的投资惯性、“十二五”开局年地方有上马项目的冲动和保障性住房的开工。而汽车、机械和家电等工业制造受前期政策刺激影响,在前期高速增长后有明显放缓的趋势,特别是汽车行业产销回落明显。而家电尽管当前是白电消费旺季,但是生产已经放缓......

一、基础建设

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2716亿元,同比增长25.4%,比1-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2037亿元,增长16.6%。从环比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08%。

图1:近两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4月份,中央项目投资4123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项目投资58593亿元,增长27.4%。在注册类型中,1-4月份,内资企业投资58028亿元,同比增长26.4%;港澳台商投资2180亿元,增长24.5%;外商投资2285亿元,增长13.8%。

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5%。在行业中,1-4月份,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2287亿元,增长4.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491亿元,增长8.3%;铁路运输业投资1415亿元,增长26.9%。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4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85096亿元,同比增长19.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389亿元,同比下降1.1%。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4月份,到位资金8637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7.8%,国内贷款增长10.9%,自筹资金增长27.2%,利用外资增长14.9%。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较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从今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上升,尽管有价格因素的存在,但是总体表现依旧超预期。这其中前期大量基建项目开始进入收尾施工,地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投资冲动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全面铺开,都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向好的因素,而短期来看,这些因素仍将持续作用目前的投资当中。

二、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340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住宅投资9497亿元,增长38.6%。

图2:近两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变化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524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房屋新开工面积56841万平方米,增长24.4%;房屋竣工面积17127万平方米,增长14.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3685万平方米,增长13.8%。

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8%,办公楼增长4.4%,商业营业用房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14078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0%,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23.8%和26.6%。

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5362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国内贷款4800亿元,增长5.4%;利用外资222亿元,增长62.3%;自筹资金9486亿元,增长27.2%;其他资金10853亿元,增长14.8%。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6449亿元,增长23.1%;个人按揭贷款2753亿元,下降6.8%。

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3.19。

1-4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4.3%,较一季度小幅上扬。而在所有房地产分项数据中,房地产累计新开工面积增速在连续九个月的下滑后,1-4月增速再次扩大。这也意味着后期房地产投资向好。我们分析,这主要还是保障性住房开工的全面铺开,因为按住建部要求,今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要在10月底前全面开工。不过,最近个别城市房价环比再出现上涨,个别区域成交也有回暖的迹象,这可能会导致后期新一轮的调控,这将成为地产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机械行业

据工信部统计,1-4月,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53.6%和28.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54.1%,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8%。总体来看,装备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表1 2011年1-4月份全国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完成情况

数据整理:国研网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11年4月份,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据汽车行业协会统计,受鼓励销售政策退出、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4万辆和15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9%和0.3%,环比分别下降16%和15.1%。农用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9.3%和52.4%;收获机械产量增长74.4%。工程机械中,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4%和39.4%;压实机械下降18.8%。

虽然同比增速较为可观,但是工程机械各个品种环比均出现不小下滑。4月份全国主要工程机械企业的挖掘机销量环比大幅下降了50%左右,只有2万多台,而3月份的销量在4万台左右。

不只是挖掘机,4月装载机总销量也环比下滑30%,是2001年以来4月份环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此外,推土机销量也大幅下滑,山推股份4月国内销售推土机996台,同比下降8.5%,环比也下降了48.9%。

相关人士表示,4月份工程机械大幅下滑是因为一季度整个行业非理性发展,一些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采用一些非理性的促销手段,甚至实行按揭零首付购买等措施。

另外销量大幅下滑,还显示正常季节波动背后实际需求的萎缩。通过与部分工程承包商交流,我们发现,信贷紧缩已经导致很多工程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金融、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就导致一部分工程建设企业的融资受到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紧张,就会影响建筑企业资金的到位,第二,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将放缓,特别是高铁。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工程机械产品销量短期内可能进入低增长阶段,但是随着“十二五”的高铁、水利工程、公路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工程机械整体增长的趋势不易改变。

四、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4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98%和15.12%;同比产销分别下降1.85%和0.25%。

1-4月,汽车产销分别为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同比增长5.09%和5.95%,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7.67和55.19个百分点。

4月,乘用车生产115.66万辆,同比增长1.19%,环比下降16.39%;销售114.23万辆,同比增长2.79%,环比下降15.23%。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90.89万辆和498.56万辆,同比增长6.58%和7.55%。

4月,商用车生产37.88万辆,同比下降10.10%,环比增长14.69%;销售40.97万辆,同比下降7.84%,环比增长14.81%。

1-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52.22万辆和154.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54%和1.08%。

图3:近期全国汽车产销量变化图

据发改委统计,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4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稳中小幅下降,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双双小幅走低。

4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下降0.15%,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1.11%。其中,乘用车价格由稳转降,环比下降0.19%,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3.48%;商用车价格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88%。进口汽车价格小幅走低,环比下降0.25%,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4.32%。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3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1%。

1-3月17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5120.65亿元,同比增长9.82%;完成营业收入5801.50亿元,同比增长14.89%。

3月,汽车整车出口6.50万辆,同比增长62.27%,环比增长58.67%;汽车商品出口金额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06%,环比下降65.56%。

3月,汽车整车进口9.79万辆,同比增长14.68%,环比增长70.97%;汽车商品进口金额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环比下降65.58%。

在经历了前三个月的逐步下滑后,1-4月汽车产销再次疲软,出现近27个月以来的首次产销同比双下滑。在本是一年当中最好的黄金销售季节有如此表现确实较为尴尬。考虑到后期受日本大地震影响,日系品牌汽车的生产消费将会进一步放缓,后期汽车行业总体消费在6、7月份的淡季估计表现仍将差强人意。

五、家电行业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主要家电产品中,1-4月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家用冷柜、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0%、17.6%、3.5%和42.7%。4月,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家用冷柜、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9%、10.8%、-2.1%和32.5%。

表2:2011年4月主要家电产品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年前4个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3951.5万台,实现销售额9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128%。其中,4月份销售328.8万台,实现销售额8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1%和12%。截至2011年4月底,家电下乡累计销售1.54亿台,实现销售额3360.3亿元,累计发放补贴391.7亿元。

从产品品类来看,彩电、冰箱居销售额前两位,合计占销售总额的58%;从销售地区看,河南和山东是两个销售超百亿的省份,合计实现销售额225.9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从商务部网站获悉,截至2011年5月11日,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累计拉动家电消费突破1800亿元,达1803.8亿元,销售新家电4804.7万台,回收旧家电4993.9万台。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1432.1万台,销售额539亿元,回收旧家电1472.9万台。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国家将进一步调整以旧换新品种结构,加强流通环节,提高中标产品能效和排放标准,保持和增强政策效应。

由于涉及到家电下乡政策操作层面的监管和调整影响,4月份国内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相信这只是短暂的影响,后期将逐步恢复。不过考虑到操作层面的监管趋严,这可能也会压制一部分需求。另外,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1-4月国内冰柜、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生产较一季度明显放缓,后期将进入白电消费季,但是生产会放缓。还有就是房地产调控对家电的消费冲击较大,这也需要关注。

六、造船行业

2011年1-4月份,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受劳动力价格上升,原材料、汇率变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2011年1-4月,全国造船完工18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新承接船舶订单13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6%;截至4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8376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45%,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6.2%。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1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船舶制造业1803亿元,同比增长24.3%;船舶配套业272亿元,同比增长36.8%;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40亿元,同比增长19.9%。

2011年1-4月,全国出口船完工1611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总量的85.6%;新承接出口船订单1106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81.2%;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042万载重吨,占全部手持订单总量的87.3%。

1-4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10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船舶制造业864亿元,同比增长19.4%;船舶配套业32亿元,同比增长12.8%;船舶修理及拆船业96亿元,同比增长17.5%。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船舶制造1063亿元,同比增长27.8%;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78亿元,同比增长40%;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62亿元,同比增长31.8%。

1-3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船舶制造85亿元,同比增长26.3%;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9亿元,同比增长2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7亿元,同比增长5.2%。

1-3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7.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但高出规模以上全国工业企业1.1个百分点。

4月份,我国在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油船成交方面有所收获,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分别承接了4艘4300箱集装箱船和4艘4800箱集装箱船,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接2艘32万吨级原油船。

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接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

年初以来,船舶行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不断增大,截止4月底,中厚板价格指数比1月初上涨了8.74个百分点,每吨增加了321元。同时,船舶企业劳动力成本平均上升15%,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1.85%,多种因素叠加,导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6.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船舶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我国船舶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难度加大。虽然1-4月份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小幅回升,但由于前4月累计造船完工量大于新承接订单量,我国手持船舶订单连续下降。今年以来,约有半数的规模以上船舶企业还没有造船合同成交,个别企业已出现船台空置,无船可造的局面。统计数据显示,船舶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增加。1-3月份亏损企业3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1.1亿元,同比增长28.8%。

今年以来,尽管四月份我国船厂在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产品上有所收获。但我们也应看到,超大型集装箱船(如13000TEU0集装箱船等)海工钻井船等产品几乎都被韩国、新加坡所属造船集团所垄断。此外,随着涂层新标准(PSPC)等国际新规范新标准的全面实施,也给我国船舶企业带来迫在眉睫的挑战,加快国际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的紧迫任务。

多数专家认为,今年后几个月,大型集装箱船、LNG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将依然主导国际船舶市场,影响船舶行业成本上升的几大因素没有缓解的迹象。船舶企业应尽快从过去“要规模”向“要效益”转变,避免继续盲目扩张产能。通过转换造船模式,提高劳动生产力,消除一部分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企业还应当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能力。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