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中部地区钢铁业整合的前景与展望

2010-03-10 17:41 来源: 我的钢铁

钢铁业兼并重组政策一览

2008年下半年以来钢铁行业的低景气度为行业内兼并重组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武钢重组柳钢、宝钢收购宁波钢铁,再到首钢收购山西长冶钢铁、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国内兼并重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低迷的经济以及行业内的产业政策为兼并重组浪潮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而2009年末,《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下简称《方案》)的实施,使得钢铁业兼并重组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2009年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表1)来看,政府对于控制钢材生产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越来越大。3月份的《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了钢铁行业向好拐点,随后一系列政策逐步完善.国内企业以淘汰落后小产能为由,却另新建大产能的现象被严令禁止,钢铁企业准入条件使得众多小钢厂面临淘汰命运。不过,虽然政策力度较强,但由于准入条件苛刻,地方和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去年底《方案》的出台,推动了行业整合由宏观政策面开始进入到实质性阶段,在中部6省的“试验田”中,确立了先省内整合,后跨省“由大吃小”,形成一超(武钢)+三强(马钢、太钢、华菱)的兼并重组路线。

中部6省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在解析《方案》对中部地区钢铁业格局产生影响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中部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

此次《方案》中划定的中部6省分别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江西,从分省市的钢材产量来看,2009年1-11月份产量最大的省份为河南,达2606万吨;其次为山西、安徽与湖北,均在2000万吨左右;湖南与江西两省钢材产量最少,大约在1400万吨左右。而从各省内大中型重点钢铁生产企业的集中度(见图1)来看,河南前3大钢厂的集中度可以说是6省之中最低的,不过这也与河南省钢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现状相符,陕西省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相比而言,湖北、湖南与安徽的钢铁行业集中度较高,安徽马钢钢材产量占比接近70%,而如果算集团钢产量的话,湖北的武钢集团、湖南的华菱集团钢产量占比均在70%以上,集中度已算相当地高。江西则是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前3大钢厂占比相当,但并没有能够结合成一个整体,省内“自相残杀”的情况较为严重。

原料方面,从焦炭的情况来看,山西省作为全国第1产煤大省,焦炭产量占全国产量之比超过20%,咋一看,其比例远远超过钢材产量占比,但由于近几年来受山西省内对小煤窑的整顿以及大矿直供外省市的影响,省内炼焦煤与焦炭往往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河南省的焦炭产量在中部6省中仅次于山西,这与其相邻山西的地理位置相关,其焦炭占比大于钢材产量占比,煤炭资源丰富是其比较优势之一,但2008年全省647千克标准煤的吨钢综合能耗,比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水平高17.1千克标准煤,原料利用率低与环境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发展。除山西与河南之外,其他4省的焦炭占比都低于钢材产量占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省市的供应。

从铁矿石的供应来看,湖南省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2%,湖北、河南与江西的铁矿石依存度也均高于50%。虽然山西与安徽的铁矿石依存度相对都比较低,但如果考虑到国内铁矿石与进口铁矿石的品位差别因素,如果按国内大多数铁矿石30%多的比例来算,山西、安徽的铁精粉对外依存度均在60%以上,而实际上,安徽、湖北等地的铁矿石70%左右都靠进口,河南自给率也仅为18%左右。铁矿石较高的对外依存度是中部乃至全国钢铁业发展的一大桎梏,稳定原料的来源与价格是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撇开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波动不提,运费成本也是制约中部钢铁业发展的瓶颈,举例来说,武钢把进口铁矿石运到宁波的北仑港后,还需要换成载重1000多吨的小船运至武钢,这其中增加的运费和损耗不可小觑。再加之中部很多钢厂生产的钢材主要消费不在钢厂所在地,成本之高将难以想象。

整体来看,原料依存度高、运输成本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是中部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通病,迫切需要加快对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中部地区整合前景与展望

《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拉开了中部地区钢铁行业整合的大幕,从整合的步骤来看,笔者认为必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省内重组先行

纵观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历程,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否是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武钢重组鄂钢,河北钢铁集团收归省内唐钢、邯钢、宣钢、承钢4大钢厂,到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济钢、莱钢与日钢,无一不充满了行政色彩。

此次《方案》明确指出,“推动马钢、太钢、华菱等与省内外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从省内重组进程来看,湖北已基本在武钢的控制之下;马钢是安徽省的一支“独苗”;湖南的涟钢、湘钢早已整合入华菱集团旗下,第2大钢企冷钢也于去年底被华菱收入囊中。

对于山西省而言,钢铁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是其省内钢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省内钢企的兼并整合已成为必然。按照山西省钢铁调整振兴实施方案的规划,省内将以太钢作为钢铁业整合龙头,以海鑫、中阳、中宇、长治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基础,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等综合措施,打造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5大钢铁生产基地。民营美锦钢铁与新泰钢铁几乎已是太钢囊中之物,“国进民退”的论调继续盛行;而首钢的介入使得太钢入主海鑫钢铁变数增大,两者均想重组这一名牌棒线材钢企,不过地方政府利益上的考虑使得这一重组的天枰倾向于首钢一端,最后究竟“花落谁家”尚不能确定,但山西省以太钢为龙头的兼并整合大势已定。

河南省钢企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与山西省类似,省内迫切需要提高其行业集中度与生产工艺水平,加强其产品在外省市的竞争力。按照河南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河南省将推动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重点企业集中,以具有区位发展优势的安阳为基础,依托安钢集团、沙钢永兴、凤宝钢铁等重点企业,形成省内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钢的生产规模达到全省的2/3。但由于河南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水平较低等现状较为严重,规划中更为重视的恐还是支持省内重点企业与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行战略重组,也即跨区域重组,这将在下文中详细评述。

对处于中部地区最下方的钢铁小省江西来说,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其当前面临的最为窘迫的问题(见表2)。省内钢铁企业为数不多,据悉洪都钢厂已经划拨给新余钢铁,成为新余钢铁的子公司,但洪都钢厂规模较小,主要生产特殊钢,年综合生产能力仅65万吨。除了新钢和洪都钢铁之外,剩下最大的就是萍乡钢铁,作为民营企业,对其进行整合存在一定难度,可见,江西钢铁业即使抱成团,也很难做大,由此,江西省钢铁业重组的困境给外省市大型钢企重组并购提供了机会,宝钢则成为江西国资委引入重组新钢心仪的对象,而民营萍钢在中国钢铁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中最终恐也难逃兼并命运,但相比于多数地方政府控制的央企来说,萍钢的整合之路并不会十分平坦,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1+3”行业格局

在各省份内钢铁行业重组基本完成或者因各种原因重组不能顺利进行的背景之下,钢铁业的整合将进入到第二阶段,即跨省份、跨区域的钢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这也是《方案》为国内兼并重组路线首次作出的明确梳理。国内较为典型的案例有宝钢先后兼并八一钢铁、韶钢、广钢与宁波钢铁,武钢南下入主昆钢与柳钢等。

按照《方案》中的规划,“培育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2-3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鼓励生产要素向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集中,支持武钢集团积极开展区域内和跨区域的联合重组,努力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推动马钢、太钢、华菱等与省内外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推动安钢、新钢等与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跨区域重组,努力减少区内钢铁企业数量”,由此可以看出此次中部整合的钢厂被划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武钢集团,即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生产要素向武钢集团的集中有利于解决目前武钢上游原料体系与现有钢铁生产能力不配套的问题,除对国内资源的整合外,武钢也在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开拓海外铁矿石基地,乐观估计在未来3到5年内武钢将实现铁矿石全面自给。而对周边省市的跨区域企业重组有利于完善其产品结构,解决其产需不对称的问题,扩大其在本省内的市场占有率。集团的做大做强有利于增强其对外铁矿石谈判的议价能力,减小原料价格波动对企业本身产生的冲击。

第二梯队——马钢+太钢+华菱,即3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首先,由于安徽省地方政府的原因,马钢对与中央、省外钢铁企业的重组较为谨慎,因此可能中期内不会考虑跨区域重组,当前发展的重点依然是完善产品结构与提高原料自给度。考虑到省内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相关家电行业的需求,马钢欲将薄板作为产业结构完善的一个方向,虽然其并不是自身优势产品,业内对此褒贬不一,但从长远的发展战略来看,此举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虽然马钢旗下已拥有南山、姑山、桃冲等矿业公司,但其原料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整合霍邱等地的省内铁矿石资源并为其所用、开拓海外原料基地更能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自有矿与沿江优势使得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第二,太钢的情况与马钢有所相似,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使得太钢暂未有“走出去”的想法,完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是其当前整合重点,这从其对普材类钢企海鑫的垂涎可看出一二,具体省内整合在前述已有所分析,在此不做赘述。第三,华菱集团当之无愧是湖南省钢铁业的龙头,湘钢、涟钢、衡钢与冷钢几乎也已全部收归于旗下,抢占高端市场与开展省外并购或是其未来的主路线。一方面,由于其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深化与下游企业以及上游原料企业的合作实为重要,搭建广泛稳定的产销平台有利于其长期稳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华菱集团先前就与沙钢、萍钢等就并购重组事项接触过,但因为诸多原因未能成功,对南昌钢铁股权的竞争也败于方大集团之下,但其跨省跨区域兼并收购的步伐却不会停止,做大做强成为国内钢铁“第二梯队”中的佼佼者是其目标。

第三梯队——安钢、新钢等,即定位于跨区域与特大型钢企重组的被重组方。由于河南省与江西省的钢铁生产企业在自身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因此,两省更倾向于省内龙头企业与国内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重组。虽然说武钢在此次《方案》中被指名为中部整合的龙头,但市场原则的力量远大于区位优势,偏居东南的宝钢集团似乎并不愿意放弃中部整合者的角色,中钢、鞍钢、五矿等也皆蠢蠢欲动,纷纷加入整合的队列中来。

对于与华菱等齐名的中部大型钢企安钢来说,之所以选择“引进来”路线,一是因为其产品竞争度不强,且身居内陆,物流成本较高;二是因为本身缺乏铁矿石和焦煤资源,长协矿份额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成本很难降低;三是因为自身处于河北钢铁集团与武钢集团的挤压之下,单独发展前景不大,因此综合来看,与国内特大型钢企跨区域重组是其最好的选择。目前中钢、宝钢、五矿、武钢等都对安钢抱有重组意愿,但宝钢与武钢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宝钢的入主既有利于安钢打造河南省精品板材基地的战略定位,又能提高其长协矿的比例;而武钢若想在中部做大做强,安钢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两者形成较强的竞争格局,不过地方政府的支持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不管花落谁家,重组后安钢的发展前景必然更加美好。

对于新钢的重组,宝钢明显比武钢更为强势一些。早在2008年宝钢就已对新钢进行过战略投资,宝钢的入主将给予新钢薄板项目切实的技术与销售支持,江西国资委也给予宝钢集团一定的支持,从当前的发展局势来看,最终新钢与宝钢联姻的可能性较

第三、“三强”最终难逃被兼并命运

第三阶段,也就是我国钢铁行业走向高度集中的阶段。从欧美、日韩的发展史来看,钢铁行业未来将更加市场化,更加融入资本市场,集中化是其最终目标。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表示,钢铁企业规模大型化和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已成为世界钢铁行业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未来世界钢铁业的竞争将逐步走向寡头垄断的局面。对于国内中部地区而言,尽管地方行政意识暂时阻碍了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对地方龙头企业的重组,一段时期内,像华菱、马钢、太钢这样的企业还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但从钢铁业未来发展趋势看,这些企业最终也无法避免被重组兼并的命运,中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才刚刚开始。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包如元)

详细内容请见Mysteel参考2010年第三期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