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技术突破水泥生产瓶颈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2009-11-26 10:23 来源: 我的钢铁

吉林大学科研工作者从沙蜥、贝壳身上获得灵感,把仿生技术应用到水泥生产等工程领域,用仿生减粘耐磨材料制造的水泥生产器械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日前这一技术获得阶段性成果。

磨损和粘附是制约水泥生产的两大瓶颈,严重时会导致辊压机和系统无法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水泥生产中的磨损和粘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课题。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任露泉院士带领团队,运用仿生学理论,借鉴新疆沙蜥、穿山甲、贝壳等动物的耐磨、防粘特性,并将其应用到水泥粉磨系统核心部件。

据任露泉院士介绍,像新疆沙蜥具有优异的耐磨功能,原因就在它的体表形成了刚柔耦合的多层耐磨结构,而模仿新疆沙蜥表层结构的耦合试样耐冲蚀磨损性能提高18.7%。新的水泥粉磨部件从形态、结构和材料上运用仿生技术,使其仿生磨辊和磨盘使用寿命达到1万至1.2万小时,工作面耐磨层宏观硬度在HRC60以上,仿生部件的耐磨性比高锰钢提高2倍,脱附性能提高20%。

任露泉院士表示,当前我国共有水泥企业5000多家,每年磨耗掉耐磨材料70万吨。以我国东北最大的水泥企业亚泰集团为例,每年部件消耗超过20亿元,如果能够使用仿生减粘耐磨材料,核心部件寿命将提高40%,节省损耗费1亿元。

据了解,目前吉林大学已经与亚泰集团建立合作,计划明年3月份首批采用仿生技术的新型水泥生产项目将在吉林省通化市投入使用。(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