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我们从何入手

——关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几个探索

2008-08-01 18:23 来源: 我的钢铁

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发展之路可以概括为多个发展阶段连续性、纵向式发展模式,而中国钢铁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多个发展阶段在中国的同步发展与推进,我们很难套用发达国家钢铁产业某一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性来分析中国钢铁产业当前的发展态势。这是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国民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中国地域广阔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钢铁产业起点低可以实施跨越式发展等多种原因所致。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及多个发展阶段的融合,决定了中国钢铁产业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需要多角度地分析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

对钢铁行业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探索

下游产业的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提高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以汽车工业为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而钢铁工业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又可以为汽车提供一些特殊钢材,如高强低合金钢、不锈钢、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钢材消费结构将处于动态调整当中。

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基本都在40%以上(个别年份会超过50%),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目前中国钢材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但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所实现的GDP增长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GDP稳健增长最终还是需要靠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含固定资产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共同拉动来实现的。伴随着GDP增长模式的调整,钢铁产业所面对的消费结构必然要进行适当调整,这对中国钢铁产业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目前,中国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正在从单纯的数量型向数量、品种、质量结合型转变。这意味着大多数钢铁企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后,要进入一个抓内部管理、抓品种、抓质量的阶段,高能耗的低端产品生产规模将被大幅度缩减;一些钢铁企业要从抓新设备在产量上的达产,向抓新设备生产品种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转变;钢铁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重点是能对钢铁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设备,是能够生产出市场稀缺产品的设备。如在2007年,全国炼铁、炼钢、钢加工3类项目投资完成额之比为1∶4∶7,而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全国炼铁、炼钢、钢加工项目投资完成额之比基本都在1∶1∶2范围内波动,个别年份达到1∶1∶3。炼钢、钢加工项目投资完成额相对于炼铁项目投资完成额的比例提高,表明钢铁工业更加注重钢铁产品的深加工,注重钢铁产品的多元化,同时表明更多的钢铁企业正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效益的钢铁产品。

对钢铁行业利润空间的探索

钢材作为不可替代的功能性、结构性、基础性材料,决定了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因此,钢铁工业的发展受其下游行业发展的制约,即钢铁工业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适度的发展速度,应该有一个与其他行业相匹配的行业利润水平。合理的行业利润空间应该具有以下标准:

首先是能够促进钢铁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保证行业内的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有进有退。一个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钢铁行业,只能是有真正核心专长的集团型企业方可获取行业内的超额利润;多数企业则是通过科学管理与决策、内部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努力,获取到行业平均利润;还有一少部分企业则可能因为经营不善,随时面临着亏损甚至是倒闭的危险。

其次是行业利润空间应该被相关的上下游行业所接受,应该有利于行业间的协调、有序发展。同时,行业利润应该与其行业内产品结构的组成比例息息相关,而不能是生产任何产品都能够获取利润,否则不利于全行业的产品创新、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因此,对钢铁行业合理利润空间的探索与控制,是钢铁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客观需要,更是钢铁产业作为基础产业的职能所在。

对打造钢铁行业发展控制力的探索

中国钢铁市场在近几年的高速、超常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行业控制力不强的问题,即行业的发展协调性不足、大企业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大企业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及影响力欠缺,对上下游关联行业的整体对话能力、谈判能力均难以形成钢铁行业的竞争优势,难以用一个声音去表达行业的要求、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导致钢铁行业控制力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是:钢铁行业准入门槛过低,退出成本又过高;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完善;国有钢铁企业“出资人”的不规范性及行政归属的不统一性,导致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政府主导、控制、支持的色彩;部分地区突出局部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所导致的中央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行业控制力的薄弱直接导致行业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从世界范围看,任何一个成熟的基础行业,其所对应的市场结构都应该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控制力既是对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同时也是中国钢铁产业成长为一个成熟行业的必然经历。

对钢材阶段性消费峰值的探索

中国经济对钢铁需求量的增长不是无止境的,美、日、欧均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阶段性消费峰值。进入21世纪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虽然出现了稳定增长,但粗钢表观消费量依旧没有突破历史峰值。这表明,多数国家在从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进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阶段性粗钢消费峰值点。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该国单位GDP的粗钢消费量。中国单位GDP粗钢消费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第一,单位GDP粗钢消费强度基本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已在上世纪中后期实现了工业化,越过了钢材消费高峰,而中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结构不同。美、日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高达72%和63%,且信息、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达,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才达到40%左右,第二产业中高耗材的制造业还处于上升势头。

第三,经济增长拉动方式不同。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拉动已经实现了以消费需求为主,中国在很大程度仍取决于钢材等高物耗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

第四,发达国家钢铁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的开发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技术上保证了单位GDP粗钢消费强度的不断下降。

单位GDP粗钢消费强度指标的横向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过于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经营表现在钢材质量、钢材使用上,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但反过来可以看到,只要中国钢铁行业将发展方式从产能扩张型转变为集约化经营,通过逐步降低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我们可以用比现在少的钢材支撑起比现在要大10倍的国内生产总值。

探索中国经济对钢材的阶段性消费峰值,有助于我们在钢材消费峰值到来之时做好钢铁产业的调整工作,有助于我们通过监控中国经济的钢材消费强度,引导中国钢铁产业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减少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大起大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钢铁行业发展“瓶颈”的探索

上游产业及运输是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铁矿石资源的平均铁品位仅为33%,在2000个已探明可开采的矿床中,大规模的矿床只有5%,且大多数矿床属于复杂的原生矿,剥离比很高,矿层上部的覆盖层很厚,采矿、选矿成本高。因此,国内铁矿石资源很难支撑起中国现有钢铁工业规模。2007年,中国铁矿石产量达70707万吨,进口铁矿石已达38309万吨。从中不难看出,铁矿石资源已成为决定中国高炉生铁生产规模大小的制约因素。同时,钢铁工业的煤炭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9%,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0%;电力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1%,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5%;钢铁工业产品(钢材)货运量占全国铁路总货运量的8%,焦炭为3%。再综合考虑铁矿石、煤炭运输中与钢铁工业相关的货运量,中国钢铁产业从原料到成品的货运总量占全国总货运量应在20%以上。在我国,煤、电、运等产业均属于经济发展当中的“瓶颈”产业。因此,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不仅仅取决于钢材需求总量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与钢铁产业相关的各个上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环保也将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在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废水排放量排在造纸、化工、火力发电之后,列第四位;废气排放量仅次于火力发电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高于化工业和石油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仅次于火力发电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化工业并列第三。钢铁产业所面对的严峻的环保形势,决定了中国钢铁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可以说,中国钢铁产业只有从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更大的系统内来实现均衡、有序发展,只有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资源消耗、环境负荷的线性增加,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钢铁产业生态资源的循环发展,才能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将钢铁生产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来源:中国钢铁业)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