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资源瓶颈 保障资源供应

--从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实施看钢铁原料供给

2008-04-21 14:29 来源: 我的钢铁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简称《规划》)发布实施。这是全国地质勘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它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将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里程碑。

《规划》的实施对缓解钢铁原料瓶颈同样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因此引起钢铁界的高度关注。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工农业的血液和粮食。我国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资源瓶颈问题突出,地质勘查体制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矿产资源更是与钢铁业息息相关,没有铁矿,就没有钢铁。据有关部门对煤、铁、锰、铬、铜、铅、锌、钨、锡、钼、锑、铝土矿、镍、金、稀土、硫、磷钾等我国十八种大宗矿产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显示,钢铁生产主要原料之一的铁矿石,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组份多,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的富矿相比,缺乏成本竞争优势,需要长期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我国铁矿石保有储量119.48亿吨,基础储量211.76亿吨,资源总量456.38亿吨。居世界5-6位。其中品位大于55%的铁矿石仅占3.2%。而到2010年,全国铁矿企业消失生产能力2850万吨,老矿改造挖潜和新建矿山增加能力6940万吨,累计可增加生产能力4090万吨;2010-2015年,全国铁矿企业消失生产能力2640万吨,老矿改造挖掘和新建矿山增加能力2200万吨,累计减少生产能力440万吨。显然不能满足国内钢铁业的需求,对进口资源依赖度很大。2007年国内铁矿石产量达到7.07亿吨(原矿品位一般为30%~40%),进口铁矿石3.83亿吨(原矿品位在60%以上)。2008~2020年,中国至少进口铁矿石35亿吨。

同样,钢铁冶炼的必不可免的锰矿,在我国虽拥有一定量的锰矿资源,但锰矿品位低,碳酸锰占的比例大,高磷高铁高硅,品质较差。冶金用的低磷低铁低硅的优质富锰矿须从国外进口。我国锰矿石保有储量1.22亿吨,基础储量1.97亿吨,资源量3.46亿吨,资源总量5.43亿吨,富矿仅占6.4%。次于南非、乌克兰、加蓬,居世界第四位。而我国的铬矿资源贫乏,矿床规模小,成矿类型单一,均为阿尔卑斯型豆荚状铬铁矿,必须以进口为主。我国铬铁矿保有储量365万吨,资源总量1005万吨。世界铬铁矿基础储量37亿吨,主要有南非、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津巴布韦、芬兰、阿尔巴尼亚等国。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45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国内可以保证供应的有24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大宗矿产,如石油、铁、铜、铝、钾等均不能满足需求。其中,铜需求量缺口357万吨,铝需求量缺口1055万吨。

目前在我国的所有矿业城市中,处于成长期和衰竭期的城市分别占到了11%到12%左右的比例,而处于鼎盛期的矿业城市占75%左右。我国矿业城市发展因此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态势。

《规划》指出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工作滞后,相当一批资源可供性下降。近年来,我国可供开发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严重不足,主要能源矿产资源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消费增长速度,2006年全年能源消费中,煤炭23.7亿吨,原油3.2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6%、12.8%,而原油产量仅1.84亿吨,同比增长仅1.7%。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达1.4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5.3%。在我国41种主要非能源固体矿产中,近一半矿种查明资源储量不能保证2020年需求。特别是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供需缺口近年持续扩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曾经为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一大批老矿山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资源形势严峻,急需接替资源。但是,还应看到,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铀、铁、铜、铝、锰、铅、锌、镍、钨、锡、金、钾盐等重要矿产,除钾盐外,都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特别是西部新区和中东部地区深部的勘查潜力巨大,迫切需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可见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资源瓶颈问题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全球矿产形势步入全面复苏阶段,矿业市场活跃,资源跨国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矿产品市场格局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转变,跨国矿业公司“寡头垄断”程度不断加剧。我们所面临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在进一步变大。但是,“走出去”的风险也在加大。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上升为世界第二,铁矿和铜矿等原料进口位居世界第一,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为此,《规划》确定了我国2010、2015年和2020年地质勘查工作目标,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包括2010年近期目标和2020年远景目标。到2010年,一是矿产勘查获得重大突破,国内矿产资源供给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力争西部形成一批重要资源后备勘查开发基地,取得200个以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突破,新发现约10个亿吨级油田和8-10个千亿方级气田,新发现和评价大型重要矿产地约200处,初步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二是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显著提高,完成陆域国土25%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三是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我国管辖海域50%面积的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四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减灾防灾与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支撑与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成国家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规划》确立“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地质勘查工作新思路,形成中央、地方、企业三方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地勘基金和商业性地质勘查相衔接的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确定我国地质勘查总体布局。

在中观尺度上,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区域的部署,统筹安排了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地质问题区的重点工作。如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提出加强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珠江口、东海等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和新区新领域油气资源勘查,神东、陕北、晋北、晋东、云贵、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和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16个非能源重点成矿区带的重要矿产勘查;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方面,确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能源铁矿开采区、晋陕蒙能源基地煤炭开发区等12个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为重点。

《规划》在能源和非能源矿产勘查中,明确了以煤、石油、天然气、铀、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和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等非能源重要矿产为重点,突出了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勘查、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资源勘查和16个重点成矿区带非能源矿产勘查;规划了油气勘查9个重点区域和12个新区新领域,煤炭资源11个调查评价区和52个重点勘查区以及铀、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地热的重点评价区;非能源矿产划分了123个重点调查评价区和161个重点勘查区。

通过加大矿产勘查力度,预期可增加探明资源储量:石油45~50亿吨、天然气2.5-2.8万亿立方米、煤层气3000亿立方米,提高煤炭基础储量1100-1300亿吨。加大了对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和部分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预期可增加资源储量:铁50亿吨(矿石)、铜1000万吨、铝土矿2亿吨(矿石)、铅锌2500万吨、金1500吨。

《规划》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市场主体。商业性矿产勘查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是一种企业经营活动,其市场主体是企业。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鼓励国有矿山企业、国有地勘单位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成为矿产勘查市场主体。鼓励国有矿山企业、国有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矿业公司或企业集团,增强在国内外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能力。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找矿企业。鼓励外商企业投资国内矿产勘查开发。

业内人士认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规划》的发布实施,对于缓解我国钢铁原料瓶颈将起到很大作用。据悉,国土资源部在时隔28年后,再次启动新一轮全国铁矿勘查。明确当前地质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立足国内,找大矿、找好矿,缓解资源压力,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能力。据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透露,我国地下1000米以浅尚有1000亿吨铁矿资源潜力。其中,大中型铁矿山深部及周边,尚有200亿吨资源量短期内可实现开发利用。

专家表示,在大中型铁矿山中,我国铁矿找矿潜力最大和新一轮找矿主要方向的工业类型是“鞍山式”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其次是“攀枝花式”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大冶式”和“邯邢式”的接触交代型铁矿、“梅山式”的玢岩型铁矿等。

可以预见,随着《规划》的实施,矿产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钢铁原料紧缺的瓶颈有望逐渐缓解。(包斯文)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