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钢铁大王卡内基

2007-12-13 08:30 来源: 我的钢铁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工业化时代的传奇人物。这个苏格兰移民的穷孩子,品尝了少时贫穷的苦楚,历经了美国“镀金时代”的风雨,造就了钢铁帝国的辉煌,让世人为之惊讶的是,在自己事业的巅峰,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卡内基个人奋斗的不凡经历和深邃睿智的思想,鞭策和激励着无数像他一样的普通人去实现成功的梦想,从他身上折射出的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美利坚民族精神在工业化时代的具体体现,为美国社会乃至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英伦少年的贫苦童年

在苏格兰境内,坐落着一个叫丹弗姆林的小镇,这片土地上有着布满紫藤的山坡,风景如画的城堡和令人神往的传说。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就出生于这个散发着浓郁苏格兰历史人文气息的地方。

安德鲁·卡内基的父亲是个家庭亚麻纺织工,母亲则以制鞋为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卡内基出生的第二年,父亲用积攒的钱添置了3台纺织机,并雇用了几名工人,家中境况有所好转,全家搬进了一幢有小阁楼的平房里。

然而,几年后,英国工业革命的巨浪席卷了丹弗姆林,经过改良的蒸汽机彻底改变了这座古老城镇的面貌,也打破了卡内基一家平静的生活。

廉价、耐用的棉纺织品充斥市场,丹弗姆林的手工纺织业不堪蒸汽机的冲击,日渐衰颓,纷纷破产。卡内基一家的生活日趋窘迫,帮工被解雇,织机被变卖,全家又搬回原来那简陋的小屋。为了维持生计,卡内基的母亲在家门口开了间小店来补贴家用。

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来。1846年欧洲发生大饥荒,全家人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尽管父母不辞辛劳地努力工作,但还是无法避免排队领救济汤的命运。

多年后,卡内基深有感触地回忆起当年的状况:“我开始理解到贫困的含义,当父亲把他最后一批纺织品交给中间商后,可怕的日子来临了,我看到母亲忧虑地等待着父亲的回来,问他是否能接到新的纺织品的活儿。那是一段无可奈何的日子,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经济的萧条、生活的艰难,使卡内基一家被迫离开生存和繁衍生息了几辈人的家园,去开创新的生活。1848年5月17日,卡内基一家登上了开往美国的客轮,依依不舍地踏上背井离乡的漫长旅途。他们同其他来自苏格兰的穷苦移民一起,挤在阴暗、低矮的客舱里,备受旅途的煎熬。客轮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颠簸了整整50天,终于抵达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卡内基这位13岁的少年与移民们一起拥上甲板,迎着朝阳,远眺这片梦寐以求的希望之地,心中充满着憧憬。

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卡内基全家辗转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最后勉强在当地一个叫做艾里黑尼的小巷里安顿了下来。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别无选择,又操起老本行,织起了桌布和餐巾,并且还得自己去沿街叫卖,挨门兜售这些产品,母亲只好缝鞋到深夜。尽管如此,赚的钱仍远不够全家的开销,一家人在贫困中挣扎。

少时的贫困和苦难并未使卡内基意志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潜能与进取精神,鞭策着他去达到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卡内基在晚年意味深长地说:“一个年轻人能够继承到的最丰厚的遗产,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

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

为了替父母分忧,年仅13岁的卡内基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元2角。后来,他又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他汗流浃背。

长期艰苦的劳动磨炼了卡内基一往无前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他坚信,为了生存就要敢于竞争,未来没有现成的天堂,面包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换取的。

一天,卡内基听说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去电报公司面试。公司老板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

卡内基工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匹兹堡的每一条街道以及街道上的每一位商人和每一幢房子。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他个头小,但腿很勤,送电报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获得了公司上下一致好评。在送电报的间歇,卡内基就呆在电报房里学习发电报,他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卡内基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嘀嘀答答拍电报的生活,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逐渐熟悉了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了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卡内基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

卡内基非常渴望读书,一天他在翻阅报纸时,发现一条消息:退役的詹姆士·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所藏图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们。欣喜若狂的卡内基找到上校的家,借到了自己心爱的书,以后一有空闲,他便如饥似渴地钻进知识的海洋。书籍开启了卡内基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带来了光明和欢愉,塑造了他沉稳、内敛的性格。

卡内基回顾这段时期,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分局局长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这时卡内基已是18岁的小伙子了,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并逐步显露出管理方面的才能。

一天清晨,卡内基收到一封紧急电报,其内容是附近铁路上有一列火车车头出轨,要求调度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撞车事故。对列车下达调度命令,除斯考特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权力,但是由于是假日,卡内基怎么也寻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这位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出事地点。情急之下,卡内基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列车司机,调度他立即改换轨道,一场伤亡惨剧就这样避免了。按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唯一的处分就是立即撤职。第二天,卡内基告诉斯考特这件事,斯考特瞪着眼睛直盯着卡内基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拍拍他的肩头说:“记住,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其中一种。”

卡内基这次越权行为得到了斯考特的首肯,几年后,卡内基被公司提名为运营总管,成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人物。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十余年里,卡内基学会并实践了铁路管理的组织、报告、会计和控制的整套体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拥有了数十万美元的股票及其他财产。他已不满足于担任一个领取薪酬的管理人员,开始憧憬着创建自己的事业。

钢铁帝国的辉煌岁月

卡内基离开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时,正值美国内战结束之际。战后初期的美国,面临着经济恢复与增长的大好时机,战争刺激了工业生产,庞大的军事开支,政府的订购行为,有力地刺激了国内市场的骤然扩张,美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卡内基在这样充满机遇的时刻,以卓越的才智,迎接时代的挑战。

从1865年起,卡内基数次前往欧洲旅游,他先后从故乡丹弗姆林来到伦敦,渡过多佛尔海峡,踏上欧洲大陆前往巴黎、瑞士和罗马,游览了庞贝古城和维苏威火山。卡内基在享受高雅的歌剧、领略旖旎的欧洲风光时,始终不忘关注欧洲先进的钢铁工业。

1862年,美国政府开始建设跨越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发展铁路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美国的钢铁市场十分广阔,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潜力,多年经营的丰富经验,使卡内基意识到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时机。他充满信心地说:“钢铁主要用来修筑铁路、建造船只、车辆、高楼,也是制造机械不可或缺的材料,钢铁业在未来必定会成为支柱产业”,“我要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

从欧洲旅游回国后,卡内基就筹资100万美元,实施他那建立钢铁帝国的梦想。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工作期间,卡内基就深刻体会到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市场开拓、投资方向以及决策中的关键因素,但他并未固守铁路公司的管理方法,而是积极开拓、努力创新,成功地、创造性地把它应用于自己的钢铁企业。

卡内基相信,保持生产成本下降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地采用最先进的、最有效率的新技术。一旦了解到有关钢铁生产的最新技术,卡内基就会毫不犹豫地引进更好的生产程序和设备,并不惜以原有设备的巨额损失为代价。

当时,美国的钢铁工业技术比较落后,尤其在冬天,制造出的铁轨断裂现象非常严重,寻求一种更为坚固耐用的材料成为美国铁路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欧洲,成本低廉的托马斯转炉炼钢法已经发明并得到运用,这种炼钢法在炉中用低温还原矿石,除去了碳和其他杂质,使铁更为坚韧,富有弹性。1879年,卡内基以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技术并投入使用。托马斯转炉的火力猛烈得惊人,由炉口看到的紫罗兰色火焰,发出野兽嘶吼般的声音,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美丽的白色光焰,从转炉流到锅中的银白色的钢熔液,被钢片切断一圈,再轧成钢轨。看到这些,卡内基兴奋地跳起来:“用不了多久,我们会放弃使用大湖边价格较贵的矿石,而能廉价地开采附近的含磷矿石。”

之后,他又引进了托马斯平炉碱性生产程序、琼斯搅拌机等新技术项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自己的钢铁生产具备了难以匹敌的竞争优势,卡内基也成为当时倡导技术创新的楷模。

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提高了整个产品的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卡内基决心加速生产流程,实行供、产、销一体化。

精明的卡内基意识到,倘若公司自身没有基本原材料的供应,将会受制于人,他指出:“确保矿石的供应,这是我们置于坚不可摧地位的必要因素。”幸运的是,19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陆续发现了一些大型的铁矿石资源,尤其是明尼苏达州苏必利尔湖畔铁矿石山脉的发现,为卡内基钢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于卡内基买下了该矿山的大部分股权,于是,卡内基与洛克菲勒达成协议,租用该矿山50年,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年在洛克菲勒所控制的运输线上运输120万吨的矿石。到1899年,卡内基通过租用或股权占有等形式控制了34家矿场。

卡内基的生产纵向一体化,以他创建运输队伍,编织世界范围内的销售网络而最终完善。1897年,他投资650万美元用于铁路运输设备,在钢铁工厂与五大湖之间修建了联合铁路。一年后,他又购买了整个科尼奥特海港,并购买船只,组建船队,以完善属于卡内基钢铁公司的运输队伍。

为了垄断利润,加强对市场的直接控制,卡内基把触角伸向了销售领域。他改变了以往靠代理商和代销公司的做法,开始培养自己的专业销售人员,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子公司。至19世纪末,卡内基在各大陆建立了销售网点,构筑起巨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

卡内基的钢铁企业能够迅速发展,也同他独特的人才理念密不可分。作为美国现代大企业家的先驱,卡内基深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并不断地挖掘人才。

卡内基曾总结说:“优秀的企业家应该知道如何使他周围的人做得比他自己更出色。”他同时意识到,如果一个优秀人才仅凭月薪与公司维系着雇佣关系,就很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引诱而离开公司,但如果给他们一小部分公司的股份,出色的人才不可能抛弃具有成长性的公司股份而选择离开。因此,对那些脱颖而出的员工,卡内基总是以股权让予作为奖赏,以此去鞭策有抱负的年轻人获取更大的成就。

这种职责分明的激励机制,使大批优秀的人才云集到卡内基的麾下。他自豪地说:“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有人对此做了形象的比喻:“拿破仑在每一位士兵的背包里放上了元帅的指挥棒,卡内基使他的员工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他的午餐,他一边散发着奖金,一边迅速收集着果实。”

这样,卡内基以托马斯转炉的使用为契机,整合了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将钢铁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之间外在松散的关系,变成了有机的内在联合,各个部门间分散的独立活动变成了统一的生产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凸显。他本人也攀上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成为美国历史上成绩显赫的钢铁大王。

卡内基成功发迹之时,正是美国大企业蓬勃兴起,垄断日益加剧之际,像卡内基一样,洛克菲勒、摩根等企业家组织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的同时,推动着企业托拉斯垄断的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大王”。然而,在垄断经济资源的托拉斯给美国带来繁荣风光的背后,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矛盾和危机。这些垄断集团往往独霸一方,对原料、生产和市场实行控制,践踏竞争规则,它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破产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更严重的是,他们还运用巨大的经济权力来干预政治,控制政府,危害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转,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这些“强盗”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美国公众的心目中。

但卡内基极不认同别人把他列入“强盗大王”的行列。他认为,庞大的工业企业,使美国人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无尽繁荣。在《论财富》一文中,卡内基对那个时代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穷人享受了以前富人享受不到的东西,以前的奢侈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这在上代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的确,卡内基在聚敛财富、享受豪华生活的同时,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引领着美国钢铁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在短短的20多年里,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钢铁王国,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工业史上的奇迹,世界经济的奇迹!

卡内基创造性地引进成本会计制度,创立生产垂直一体化管理体系,并以股份模式作为企业的框架基础,掀起了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逐步分离,以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成为由公司经理阶层协调下的管理资本主义。这种前瞻性的经营理念,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卡内基也因而成为美国现代大企业家的先驱。

亿万富翁的理想追求

有些企业家物质财富丰富,但在精神上十分匮乏,他们或精通敛财之道却逊于人文涵养,或迷恋金钱沦为守财奴而对财富的本质一窍不通。卡内基则不然,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才思敏捷、著作颇丰的作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物质上的亿万富翁,也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在卡内基的书桌上方,醒目地贴着一句话:“不能思考的人是愚者,不愿思考的人是盲从者,不敢尝试思考的人则是奴隶。”这句话融入了卡内基的人生哲学中,激励着他努力探索,对自身及社会进行深刻的观察和反思。

卡内基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嗜好,一生都与书为伴,称得上是博学多才的贤智之士。他阅读的范围尤为广泛,几乎是无书不读。从远古史诗、古典作品、历史著作到考古、生物学、政治学以至流行读物,均有涉猎。他并非泛泛地读书,还热衷于从事学术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卷帙众多的著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胜利的民主》、《企业王国》、《财富的福音》等。这些论著包含了他的企业经营思想、政治与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思想状况,被学术界视为美国“镀金时代”的重要历史文献。

卡内基不忘自身的社会责任,是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一位精英分子。

父辈们对民主、平等理想的追求,使卡内基从小就向往恬适美好的和平生活;他初到美国,就亲身经历了美国内战,一场场鏖战后血流成河的惨景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内战结束以后,美国进入了和平稳定的大好时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卡内基正是这和平时代的最大受益者,成为工业化时代的“弄潮儿”。因此,卡内基对和平有着强烈的企盼和深刻的见地,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他不时地给英美政府要员写信,表达自己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和建议,并在各种场合满怀激情地阐述自己对维护和平的见解,痛斥战争的种种弊端,以期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他曾多次呼吁英国走向谈判桌,解决1894年委内瑞拉边界之争;在1898年的美国反帝国主义运动中,他成为骨干力量,在国内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声誉大增;他建立“卡内基国际和平捐赠基金会”,“教会和平联盟”等基金会,捐资修建“海牙和平大厦”、“全美洲联合大厦”等建筑,这些大厦至今仍然是国际法庭和国际仲裁法庭的所在地。

千百年来,人类遭受着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人类在苦苦思考、寻觅各种获得和平的方法和途径,卡内基的和平思想为人类解决暴力冲突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有益智慧,这在人类消除战争的危险性还未有成熟的方式、未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制约战争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他在世界和平运动中的贡献,卡内基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并于1911年获得首次由全美洲联合会颁发的“全美洲金奖”。

卡内基有着富可敌国的家业,却对财富的本质持有独到的见解。

早在33岁那年,卡内基就在日记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这反映了卡内基在他创业早期就有了对财富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他慈善思想的萌动。1889年,在卡内基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阶段,这位精明过人的企业家和自学成才的作家发表了轰动一时、代表了他财富思想的著作——《财富的福音》。

在卡内基看来,聚敛财富的过程,是实现个人价值、使社会财富增值的过程,人们应主动地适应环境,积极地创造财富。当财富不可避免地集中到少数人之手后,这些人应当如何合理地处置他们的财富呢?卡内基认为,“富人只是穷人的代理者和信托人,富人应当成为生活简朴文化的典范,要用有效的方式管理和使用财富资源,将剩余财富返还大众,为他们带来长期的利益。”“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1900年,年逾花甲的卡内基已经功成名就,他踌躇满志,毅然从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开始实施他那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为了给每个人提供良好的自学环境,卡内基兴建大量免费的公共图书馆。他为建造图书馆所提供的资金数目由城镇人数决定,城镇人数至少是1000人,通常按每个人两美元的数额。而接受捐赠的城镇,要提供建立图书馆的场地,并每年提供相当于捐赠金额10%的税金,以支付图书馆的开支。

卡内基开创的、积极争取民众支持的图书馆捐赠模式,有助于接受捐赠的地方城镇民众加强对免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参与意识,拉近了读者与书籍的距离,使得免费图书馆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并发挥了长远的效应,推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立。他总共捐资60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以至于在今天美国民众的观念中,卡内基成为图书馆的代名词。

为了以最广泛、最自由的方式奖励对知识的探索、研究和应用,1902年,他捐款2500万美元,创立“卡内基协会”。该协会曾建造一艘“卡内基号”海洋调查船,修正了世界航海图,还在加州山顶上建造威尔逊天文台来观察太空。对这个协会,卡内基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一再追加资金,累计捐款达7300万美元。

1904年,他创建“英雄基金会”,资助舍己救人的英雄;

1905年,他建立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要目的是为大专院校的教授提供退休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力图提升美国与加拿大教学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水准;

1911年,年迈的卡内基设立了“卡内基基金会”,让专职人员代理他的捐献活动,以促进教育研究、公众健康、法制教育、公益设施等

……

卡内基为慈善及和平事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919年8月11日,84岁的卡内基在美国雷诺克斯市的别墅中因肺炎而谢世,那时,他的捐献总额已高达3.3亿多美元!

卡内基的慈善事业不仅以传播知识、促进文化教育事业为宗旨,而且注重科学性和长远效应,他科学地运用和管理富人的剩余财富,并使之为社会的长远利益服务的观点,开创了美国现代基金会的新理念。在他的影响下,同时代的洛克菲勒、20世纪中期的福特以至世纪末的比尔·盖茨都遵循这一“发了财就捐赠”的传统,其深远影响与精神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卡内基,财富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他生命的真谛,卡内基是名副其实的“富翁”。

一个世纪过去了,卡内基创建的22个慈善机构中有20个依然存在且运行良好;全世界3000多所图书馆中的任何一家,都牢记着卡内基有关教育的信条;卡内基捐资建立的和平大厦高高屹立,它们的一砖一石仿佛还详尽地记载着他对和平的祈盼。

卡内基仍以奇妙的方式默默地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