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宏观经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2007-12-06 09:16 来源: 我的钢铁

一、1-10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

1-10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38800亿元,增长1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192亿元,增长31.4%。

1-10月份,新开工项目191086个,同比增加2251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6704亿元,同比增长26.5%。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10月份增长17.9%)。其中,重工业增长19.5%,轻工业增长15.9%;分产品看,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为1.99亿吨、1581万吨和272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0%、1.9%和13.9%;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084万吨、4292万吨和4908万吨,分别增长13.2%、13.5%和17.0%

1-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1%。其中,10月份为8263亿元,同比增长18.1%。

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10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

1-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10月份上涨3.2%。1-10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9%。

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进出口规模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受进口增速加快影响,1-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9%,比1-9月的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1-10月,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额5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1%,增幅比上年末高4.7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3%。

1-10月累计净投放现金1245亿元,同比多投放31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0万亿元,同比多增7265亿元;各项存款增加4.30万亿元,同比少增127亿元。

2007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分析师认为:“10月份中国投资增幅出现提高的情况,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幅较高。受其影响,钢铁、水泥、有色等建筑材料价格涨幅有所提高,并带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提高。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内在增长潜力很大,尽管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抑制,但增长加速的势头持续保持。反映在PMI指数变化上,就是始终保持在50%以上,并时有提高。这表明中国经济具有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的可能,但稳定增长态势,防止大的起落,将始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

经济景气预警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偏热的黄灯区。10月份财政收入指标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过热的红灯区,另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处于偏热的黄灯区,其中,工业生产指数连续9个月偏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偏热,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最近12个月内一直处于偏热状态,共同推动宏观经济趋向偏热。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分析称,要看到宏观调控也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已比二季度回落了2.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总局29日公布了今年10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121点,处于趋热区间。在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中,变化与9月份基本相同。其中,财政收入、M1、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等四个指标继续处于红灯区,并且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发电量增速和CPI五个指标处于黄灯区,其中发电量增速9月份开始由红灯区进入黄灯区;在10个指标中,只有进出口总额增速处于绿灯区。综合警情指数的这一变化表明: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企业效益较好的局面继续保持,二是货币供给偏大、物价涨幅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进出口总额增速回落。如果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大,出口放缓可能会使过剩产能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这将对工业生产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预测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GDP增长将达到11.6%.左右。报告对通胀和经济从偏快向过热发展益发明显表示担忧。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预计,全年CPI将增长4.3%,超过年初预计的调控目标,但仍处于可控的范围内,而明年物价继续加速上升的可能性较小,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明年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而不是物价。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338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5%,加快0.4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突破1200万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20555亿元,增长29%,比上年有所加快;贸易顺差至少可达2570亿美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1.2%,较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四季度消费价格将出现高位下降的态势。四季度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下降到5.9%左右,较三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左右;在出口退税政策影响下,预计四季度出口增长22.5%,进口增长20.6%,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874亿美元,同比增长速度下降到30%以下;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将略有提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3.8%左右,约比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为2.8%左右,约比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还预测,2007年全年,我国GDP增速将达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5.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16.4%,外贸顺差将达2680亿美元,CPI涨幅为4.7%。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显示,在包括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瑞银、花旗集团等13家机构联合预测中,四季度GDP增长最高增幅为12.1%,CPI最高涨幅为6.4%。13家机构预测显示,尽管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还将小幅放缓,不过GDP仍将继续保持在11.3%的高位;CPI涨幅将达到5.9%,这一涨幅不仅高于前三季度4.1%的涨幅,还超出目前一年期3.87%的定期存款利率,短期内储蓄仍将保持实际负利率状态。这反映出,第四季度央行需要加息1-2次,每次1年期存贷基准利率上调27个基点。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预测,2007年全年GDP增长速度为11.8%;2007年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同比增长4.7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逐步下降,2007年全年将为26.9%;出口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将达25.7%;进口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为20.3%。根据预测数据,GDP增速到今年将达到一个高点,明年开始就要下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指出,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并将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形势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或后年进入温和调整期。但受北京奥运及政府换届景气影响,明年经济将会进一步增长,因而未来调控应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适度从紧”,继续抑制过快投资增长,重点调控房价,抑制流动性过剩,并着力于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11.5%,但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并且,政府对于资产泡沫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关注和担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11.5%。为了使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两个防止:一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经济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涨幅在6%左右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4.5%-4.6%,总体上属于温和通胀,仍处于可承受区间。他指出,虽然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通胀压力增加,但此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除少数产品外,大多数产品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造成的,要加强宣传,稳定社会预期。此外,原油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工业品价格上涨;有色金属、铁矿石价格上涨及工资水平上涨,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房价和股价大幅上涨对经济长期发展也积累了较大风险。”他认为,短期内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多利用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防止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同时,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防止世界经济减速带来的冲击。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预计:今年GDP总量增速在11.5%左右,未来十几年中国GDP增速完全有可能保持在7%-8%,甚至有更高增速。由于2002年到2007年人均GDP增速保持在10%左右,远超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需要的年均7.5%的速度,因此即使未来GDP增速有所降低,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也可以实现。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金华预测: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4.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3.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21.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为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为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为12.2%。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为10.5%,对外贸易进口总额为9520亿美元,增长率为20.3%,出口总额12120亿美元,增长率25.1%,外贸顺差估计为2600亿美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之所以担心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在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情况下,担心美元贬值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他还表示,由于当前原油价格高涨,国内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非常大,一旦跟老百姓的预期结合起来,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再加上因为资产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压力非常大。此外,“双防”还应增加“一防”,防止资产价格再次大幅度上涨,“如果明年资产价格继续上涨,就会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研究表明,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通常都是举办之前的一年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非常快,而消费对于通货膨胀有着推动作用。哈继铭建议,为防止明显通货膨胀,需要在更本质的信贷管理政策上下更大的力度。他同时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通货膨胀。他表示,人民币升值10%,短期能影响通货膨胀率0.8个百分点,长期是3.2个百分点。他预计,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10%。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指出,鉴于目前的通胀预期和过快的货币增速,今年全年中国的CPI涨幅将达到4.5%;考虑到明年油价可能继续上涨及货币增速较高,中国2008年的CPI将保持在4%的水平。央行应在降低通胀预期上采取积极措施。如果明年上半年通胀水平能够控制在5%以内,则将更有效地缓解通胀预期。除了较高的CPI指数,中国更应关注M2持续过快增长的现象。目前,中国M2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18%以上的增长水平,这也创下了2006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货币供应量控制不好,将推动未来物价指数的上浮。央行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可采取再次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及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来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天相投顾表示,在食品类价格带动CPI上升的同时,10月份CPI分项数据显示,消费品类和服务项目类价格也有显著上升趋势。另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未来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压力,流动性过剩情况下资产价格的高涨,这些因素都对未来物价水平的上涨带来进一步的压力。未来防止经济转为过热、控制全面通胀和投资过快增长、继续收紧流动性依然是政府调控的重点。

雷曼兄弟报告中指出,如果外部需求急剧减少,对于供给过剩和通货紧缩的担忧也会迅速增加。经过近年的投资过热以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巨大的产能,而快速膨胀的贸易顺差则帮助消化了这部分新增加的产能。尽管从目前的GDP和CPI的增长率以及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正处在经济过热的边缘,但通货紧缩的压力正在逐步累积。一旦中国的出口急剧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将会导致大量企业的产能过剩。企业将不得不减少产能,并在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降低销售价格。

摩根大通2008年投资展望报告指出,高增长、高利率、高汇率将是明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摩根大通表示,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快速增长。报告同时指出,由于紧缩措施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外部需求预期将有所放缓,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出口增长将进一步减速,货币政策也将于未来数月进一步紧缩。

中国社科院2007年秋季报告认为,2008年消费、投资、出口仍将快速增长,不过相比较而言,贸易顺差增幅将放慢。预计明年的经济增幅为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71370亿元,而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因素影响,进口、出口增速将分别为22.9%和20.5%左右,顺差预计为2910亿美元,增幅11%左右。总的来说,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当前要密切关注2008年价格变动趋势,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2008年宏观调控的以三点为要务:一是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二是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三是把坚持和提高节能减排标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闸门。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GDP可望突破28万亿元,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明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预计2008年CPI增长3.5%左右,宏观调控的目标可定为不超过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5069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4857亿元,增长16.5%;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受出口放慢的影响将会有所回落,但受国内消费旺盛的支撑,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增长17.5%;预计明年易顺差为3084亿美元,增长20%。明年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而不是物价,同时加强物价监管和调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我国2008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但次级债、高油价、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价格上涨幅度前高后低。预测认为,2008年的GDP增速回落到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为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3.5%,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4.3%和3.0%,比今年分别提高0.3和0.2个百分点。初步估计,2008年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约为3320亿美元,比今年增加610亿美元,增幅由2007年的52.7%下降为22.5%。

人大经研所报告预测,今年全年GDP增长为1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6%,社会消费增长16.2%,CPI全年增长4.5%;2008年GDP、投资增速分别小幅降低为10.5%和24.1%,社会消费增速略微升至17.1%,CPI则将进一步回落到3.7%左右。

分析认为,中国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政府刺激国内私人消费策略计划的实施,将继续推动私人消费增长。此外,统一内资和外资企业税率的企业所得税改革也将为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有力支持。同时,鉴于流动性持续过剩以及企业毛利率不断上升,相对于基准预测,实际增长仍可能进一步上扬。预计,2007年中国全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将上升4.3%,2008年预计为3.8%。居高不下的CPI数据再度引发了市场对央行加息的预期。报告预期中国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也将于明年年底前进一步上调至15%。

二、钢铁成摩擦焦点出口或面临政策紧缩

近日,奥地利经济部长公开要求对进口中国、印度的钢铁产品加征二氧化碳排放税。之前,27日,不仅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矩形焊管征收临时性关税,称该商品受惠于中国0.27-77.85%幅度不等的“不公正的”政府补贴。并从2007年11月27日开始,美国焊管进口商必须交纳关税保证金,直到最终税率确定。同日,欧洲钢铁工业联盟声明表示,他们已向欧盟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对从中国和土耳其进口的盘条采取反倾销措施,认为倾销幅度达50%。

这是欧洲钢铁工业联盟针对中国钢铁产品提起的第三项反倾销申诉。上月29日提起的另两项申诉分别涉及不锈钢冷轧平板产品和热浸镀金属薄钢板及带钢。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总干事戈登•莫法特表示,他们还准备在接下来的10天左右时间里对中国厚钢板提起反倾销申诉。

按照欧盟反倾销规则,欧盟委员会从收到申诉之日起,有45天的时间决定是否有足够理由展开正式调查。目前,欧盟委员会还没有对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的任何一项申诉作出决定。

中国钢铁可能招欧盟临时关税

30日,欧洲钢铁工业联盟(Eurofer)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亚洲钢铁进口征收反倾销税。品种具体涉及冷轧不锈钢板材以及热浸金属镀层钢材。目前,欧盟方面尚未就此作出表态。

该机构声称,要求欧盟当局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据悉,欧洲钢铁工业联盟代表了欧盟主要的钢铁生产企业,包括阿塞洛米塔尔和英荷科鲁斯集团等。

声明还称,上述产品在欧盟市场大规模倾销,倾销幅度高达40%,致使欧盟自产钢铁价格被压低多达25%。据惯例,欧盟委员会将有45天时间来评估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的上述申诉,并决定是否对所涉及的亚洲钢材展开调查。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在第一份申诉中要求欧盟对进口自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冷轧不锈钢板材征收惩罚性关税。在第二份申诉中,该组织要求欧盟对原产自中国大陆的热镀金属涂层钢板和带钢征收惩罚性关税。

专家表示,钢铁业在欧洲已是“夕阳行业”,结构老化、设备陈旧及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制约了该行业的竞争力。在此情况下,钢铁行业组织发起贸易保护行动在意料之中。

欧盟委员会有关发言人此前曾表示,欧盟委员会从收到类似申诉之日起,有45天的时间决定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展开正式调查。提出反倾销调查请求的企业必须拥有欧盟相关行业25%的市场占有率。据业内估计,这一硬性指标应该可以满足。

专家指出,一旦欧盟当局对这样的请求进行立案并展开调查,则中国对欧洲的相关钢铁出口可能马上被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这对部分出口商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按欧盟有关规定,正式调查最长不超过15个月,但在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行为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有权在两个月后征收临时性关税。

由于欧盟尚未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无形中就使得中国在类似反倾销的贸易争端中吃亏很大。因为在确定价格参照时,欧盟不会按照中国国内的价格,而是会选择一个被其视为市场经济的第三国作为标准,比如印度。而一旦第三国的劳动力成本高于中国,其相关产品的国内售价通常会超过中国。

欧盟机械行业坚决反对

据称,德国、法国以及部分贸易官员似乎对上述诉求持支持态度,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此前也表示,中国当前的钢铁产量水平是无法持续的。

不过,贸易专家也注意到,考虑到中欧之间日趋紧密的贸易联系,任何类似反倾销这样的贸易保护举措都可能成为“双刃剑”:一方面,尽管少部分欠缺竞争力行业得到了保护;但与此同时,欧盟内部的消费者也会因为成本上升而遭受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盟方面要作出针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成立的正式裁决,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目前,欧盟是我国第二大钢铁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第一位的韩国,位于美国之前。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欧盟的钢材进口量达到3000万吨,较2005年约增1000万吨。增加的部分约50%来自中国,并且进口许可证显示,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07年。

作为欧洲第二大钢铁供应国。欧洲很多机械企业都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来赢取产品竞争力。因此,即便在欧盟内部,对于此次反倾销行动也存在广泛质疑,欧盟机械企业更誓言,会与任何想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的举动相抗争。

欧洲机械业协会——欧洲设备制造业公会的负责人哈里斯表示,要证明中国有倾销行为很难,因为中国已经对钢铁企业征收高额增值税及出口关税。相反,他看到的是欧洲的消费者越来越感到焦虑,担心会因为对中国钢铁征税而承担更高成本。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日前则在欧洲出席会议时表示,中国的钢铁出口没有影响到欧洲同行的利益,反倒是给德国大众等欧洲企业带去了巨大实惠。

中欧钢铁摩擦由来已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欧盟之所以在钢铁贸易上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与中国对欧出口增长提速、欧元持续升值以及欧洲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

受美国经济降温、美联储开始降息等因素刺激,美元今年持续大幅贬值,特别是对欧元。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势,但对欧元则不十分明显。而另一方面,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却在不断加快增长,欧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在此大背景下,钢铁和纺织等相对欠缺竞争力的欧洲传统行业贸易保护势力可能日趋抬头。

今年7月,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的一位官员表示,“基于可能遭遇损害的威胁”,欧洲企业界已开始准备提出反倾销投诉。

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率领国内钢铁企业与欧洲钢铁联盟就此问题进行过协商,双方也达成初步协议,即2007年出口欧洲的热轧卷材将控制在200万吨以内,2007年的钢材出口欧洲的数量不要超过2006年。但现在看来,之前的协商并没有将矛盾完全化解。

而在国内,针对1~8月份钢铁出口高增长,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钢铁产品出口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罗冰生昨天告诉记者,降低钢材出口退税和加征关税后,每吨钢铁产品出口成本将增加500~800元/吨。抑制钢铁产品出口的作用,在8月钢铁产品出口增幅大幅回落的基础上,根据海关快报统计,9月份我国出口钢材同比减少32.64万吨,下降6.04%,也是今年第一次负增长。“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钢铁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比去年同期下降的态势,而如果出口继续疯长,继续加征关税的措施可能会出台。

真正实施尚需时日

从历史上来看,钢铁历来是欧盟比较重视的一个传统行业,和纺织一样,为了保护区内的钢铁业,欧盟曾经和美国爆发过贸易战。而在当前特定的环境下,欧盟当局对于企业界发出的呼声也会格外重视。

专家表示,尽管这样的举动可能给国内钢铁行业带来压力,但欧盟方面要真正付诸行动,可能还有一段过渡期。据报道,即便欧盟接受区内企业的请求,至少也还要等10个月才能真正开始对中国的钢铁进口征税。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已注意到了钢铁行业贸易摩擦升温的迹象,并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积极应对,譬如降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出口退税等等。

而商务部发言人王新培在例行记者会上也透露,在今年底举行的中欧第十次领导人会晤期间,商务部将与欧委会贸易总司和欧盟轮执主席国葡萄牙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为中欧企业搭建开展深入对话和交流的高级平台。

钢铁出口关税或将进一步调整

12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我的钢铁年会”上,国家财政部关税司司长王伟表示,“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明年肯定还有继续调控的措施,肯定也包括钢材。按照惯例,每年1月1日都会进行调整,这一惯例已经十年了。”

他没有透露钢材出口税收调整的具体幅度,不过表示,目前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平均税率只有7.1%,而工业品的平均税率已经达到了9%。今后关税调整的重点将是继续加强对能源、化工、钢铁等产品出口的调查研究,并利用税率进一步控制“二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当然也包括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

据行业权威人士透露,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提高钢材的出口关税,执行时间可能从明年1月1日起,初定方案为:钢坯、焦煤的出口关税从目前的15%上调到25%,焊管、长材可能要加征15%的关税,板材保持现有的税率不变。不过最终调整方案还存在变数。

该人士表示,国家此次调整钢铁出口关税的意图,并不仅仅像今年四五月份那样为了减少钢材出口,而是考虑到其他两个方面的因素,即节能减排和平抑物价。“去年节能减排的目标没有完成,今年完成的压力同样也是很大,钢铁在各个产业中作为耗能大户,自然首当其冲遭遇调整;此外,物价包括特别是工业品的涨速也很快,国家希望通过加征出口关税,让更多的资源留在国内,从而平抑工业品的价格。”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也证实,进一步加征钢材出口关税已经成为共识,只是出台时间的早晚问题。

受国际和国内需求双重拉动,以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以来国内钢价持续攀升,特别是八九月份,钢材价格快速反弹。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内四种主要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4110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66元,涨幅为9.8%,其中建筑钢材价格已经逼近历史纪录,预计今年四季度钢价还在高位运行,这也给未来继续出台抑制钢材出口政策带来了空间。

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起,国家先后通过降低部分钢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等措施,抑制钢材出口速度过快的局面,政策的累积效应已经显现。从7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开始连续下降,海关总署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42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略减1万吨,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分析人士普遍预测,未来数月钢材出口仍将保持低位。数据显示,从6月份开始,我国钢材出口呈下降趋势,并于9月份首次跌破500万吨;钢坯出口数量从7月份的90万吨急跌至10月份的18万吨。

由于出口的增速回落,四季度钢材将大量供应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钢材供应资源量相应增加。中钢协提醒各钢铁企业,要坚持控制总量、按需组织生产的方针,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以防止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三、钢铁产能新一轮淘汰即将开始

国家发改委,我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继续控制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国内企业境外拓矿,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发文严控新开工项目;新一轮资源税改革方案的即将出台等,预示着钢铁产能的新一轮淘汰即将开始。

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这并不是首次专门就新开工项目出台限制措施。在去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曾转发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要求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

在此后的8月初,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五部委以“特急件”发布《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对今年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其中,对电力、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要求清理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煤炭行业被要求清理设计能力3万吨/年及以上的项目。

这个“特急件”被看作是国务院6月份转发的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的具体配套措施。

此次再度严控新开工项目,主要是为了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高于1-9月份的26.4%,也高于此前预计的26.4%。上述数据表明,固定资产投资近期又有反弹势头,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在该数据公布之后,业内对于紧缩性调控措施出台的预期又大大增强。而在备选的调控工具之中,加息被认为是首选。不过,结果却是在意料之外。紧缩性措施确实已经出台,但却不是此前预测的加息。

在这份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的通知中,中国官方明确规定,各类投资项目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规划区内的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在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中引入环评及节能审查,显然亦有助力节能减排之意。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被业内专家视为“源头节能”的标志。有关媒体报道称,前三季度中国国内GDP单位能耗下降了百分之三,但与最早设定的年度指标仍有差距。

不仅如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发出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关注落后产能转移的趋向,坚决防止落后生产能力的流动和转移。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淘汰的主体装备设施处理方式和去向,对将淘汰的落后主体装备作为生产设备自行出售、转让,形成落后生产能力外流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举报未能按规定彻底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出售转移及作假欺骗等行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坚决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各地对采用二手装备新建和改造扩建生产线的项目要进行重点审核,特别是对二手设备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水平、消耗和排放指标、装备来源、转让原因等情况要认真审核分析。对引进、接纳、新建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关闭,并追究业主及地方管理部门责任。

近日,权威人士透露,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基本定型。目前,新的资源税改革方案日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征收方式拟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但具体时间不好确定。

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资源税征税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

这位人士说:“上报的方案首先把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由现在的从量计征,提高到从价征收,同时把原来不征收资源税的矿泉水等也列入资源税征收范围。”

我国现行资源税采取的是从量计征的方法,对课征对象分别以吨或立方米为单位,征收固定的税额。拟改革的从价计征,就是以产品金额为单位乘以一定的税率来计算税额,此举可以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

资源税改革将提高资源产品价格,从而造成上游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市场一直担心,此举将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上行压力。

但多位专家表示,资源税改革意在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资源税改革理论上或许会导致物价短期上涨,但现实中不至于影响经济的基本面,未必会对CPI产生太大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投资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高耗能的第一产业以及房地产业,而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明显高于中央直接投资。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192亿元,增长31.4%;中央项目投资8830亿元,同比增长13.8%;而地方项目投资80123亿元,增长28.6%。

这一走势再次提醒人们,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加大了今后节能减排工作的阻力,而且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打折扣。

专家认为,要减缓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除了发挥信贷窗口指导作用,对投资资金来源进行控制外,还应该严控新开工项目,尤其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投资控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层面加紧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生产领域的管理,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大幅下调,环保总局还首度联手人民银行、银监会,以绿色信贷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

日前,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二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三是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三个突出的问题。可见,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当下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梁红Mysteel.com资讯部)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