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2012年将形成8000万吨产能规模

2007-09-25 09:21 来源: 我的钢铁

近来,宝钢股份的全新规划目标让人振奋,也让人吃惊———公司力争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8000万吨,相当于现在4个宝钢的产量,而今年4月宝钢发布的目标还仅仅是2012年产能达到5000万吨级规模。如今半年不到,目标竟然提升了60%以上。

笔者询问宝钢内部人士,为何相差半年时间,产能目标连跳几级?他们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这也是被逼出来的。“逼出来的”,初听似带无奈,仔细一想,此话不无道理。与去年甚至是今年年初相比,如今钢铁业重组兼并之风日盛,无论是鞍钢、武钢等国企龙头,沙钢、复星等民企新锐,还是产能已经过亿吨的米塔尔·阿赛诺等国际巨头,都在中国不断寻觅重组或收购对象,这样一来,国内每一个钢铁企业确实被逼得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收购别人;二是被别人收购。如果不为“刀俎”,就有做“鱼肉”的下场了。

“逼出来的”,反映的或许还不仅仅是钢铁业的现状,在汽车、有色金属、煤炭等诸多行业都是如此。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兼并与重组,已开始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做强做大的最重要手段。应该看到,中国企业顺应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兼并与收购的步伐,是一件好事。毕竟,在如今的产业竞争中,规模效应依然意味着较低成本、广阔市场和强大的行业控制力,这往往是成为行业霸主的前提。在如今外资对中国企业虎视眈眈之下,如果本土企业不适时抓住兼并重组的良机,不利用资本杠杆,就可能被人“吃”掉了。记得两年前,上汽从全球500强排行榜中掉落出来,上汽领导人感叹:“慢进也是退”,如今,仅仅靠自身积累来扩大产能,一定程度就相当于“慢进”,到头来可能还是要落后于人的。

当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逼出来的”绝不仅是产能目标的扩大,更应该是日益成熟的兼并重组技巧和资本运作能力。每一次兼并收购,如同一场战役,打不好,不仅不能扩大规模,还可能损坏自身的基础。中国企业在兼并重组上的技巧还远远不如国际巨头,而且国内收购兼并往往还可能受到市场之外的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在兼并重组之时,绝不能忽视技术上的互补和创新,不能忽视被收购企业的本身资质,要真正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逼出来的”扩张不留后患。(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