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宏观杂谈

2007-07-05 18:19 来源: 我的钢铁

今日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国家重点企业、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景气持续处于高位。景气指数分别为179.2、174.2和177.4,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比,均有明显提高。

昨天,摩根士丹利报告称,存款“搬家”可能导致央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比如下调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但投资者不应对此反应过度。

财政部明确,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国债的发行不是直接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

4日,国务院两高检查组陆速归来,称落实措施仍需到位。预计各地检查组的汇报总结会将在近期召开,根据检查后的汇总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出台针对“两高”项目的调控措施。

昨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作了关于节能减排问题的报告,称经济增长向过热发展趋势没有得到抑制。而透露的种种信息表明,在行政措施之外,经济和法制手段将会是政府完成“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选择。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实施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主要有四大好处: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有利于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抨击个别地方“土政策”,纵容环境违法行为,成为‘水泼不进,针扎不进’的环保“死角”。并要求各地一律取消这些由基层政府出台的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

国家发改委消息,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全国多数省区开始普遍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补贴,以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不错,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产增长较快;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机械行业生产增速加快,电子行业增幅有所回落;纺织、轻工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存在着结构不均衡、高能耗产业增速偏快等问题。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还带来高污染,不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也加剧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许多高能耗产业今年以来经济效益明显趋好,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又带来了这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

分析认为,宏观调控的最猛一波可能已经到来。就国家近期的政策来看,从提高印花税开始,重拳频频落下:先是调整出口退税,然后是即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还有将“适时”减免的利息税等。财政政策如此,作为主打牌的货币政策也不甘寂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二季度例会也传来消息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央行措辞向来讲究,中性意味着偏紧,那么“适度从紧”,其潜台词必然是更为猛烈的流动性收紧。具体手法,极有可能是狠招,如调整利率或者准备金率。为什么要出狠招?非出不可吗?目前的种种迹象似乎告诉人们,调控已经到了“矫枉不妨过正”的时候。楼市价格越调越高,股市暴跌尚未到位而投机风气又卷土重来,猪肉粮食价格摁下葫芦冒起瓢。这都是以往调控手法相对温和,预期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结果。沉疴何患用猛药,只有让资产市场基本恢复“冷静”才可以避免恶性通胀的惨烈局面。当前国际经济严重失衡,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流动性源头无法得到根本遏制,而这一问题随着层层放大,特别是“变压器”般的资产市场,已经波及到了经济各个层面。但“货币财政组合拳”虽猛,也只能是在非常状态下的非常举措。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的无奈之举,长期而言,货币政策仍应是应付日常经济波动的主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加强而绝不能走向反面。

分析认为,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3.3%,这意味着将超越央行制定的3%加息“警戒线”。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稳健偏紧的政策取向,总量政策要从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多方面调整要素价格水平,着力控制贸易顺差扩大和投资增速反弹。考虑到下半年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有可能加大,实际利率偏低的状况可能进一步加大,应该加大利率调控幅度,尽快改变银行存款实际负收益状态,提高投资的资金成本。同时,可考虑暂停征收利息税,这样既可为进一步提高利率腾出空间,又可增加居民收入,改善银行存款收益水平。

分析认为,存款“搬家”可能导致央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比如下调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但投资者不应对此反应过度。由于股票和债券市场不发达,银行存款一直是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存量的一大部分在居民和手中。去年以来的牛市给居民一个很好的机会,来重新配置他们的资产组合。如果股市持续上涨,将会有更多的存款“搬家”至股市。这将降低对于货币的需求。由于需求减少,即使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达到年初设定的16%的目标,实际供应也是偏多的,这将影响到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央行通常每年年初设定M2的增长目标。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货币需求稳定,并可以预测。如果货币需求的结构改变了,之前设定的M2增长目标就失去了合理性。因此,由于货币需求大幅下降,央行不仅要把广义货币供应量控制在16%的增长目标之内,同时还要适时降低这个标准。

分析认为,中国当下的价格上升,反映的主要是由于工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相对要素价格调整。这种温和的通胀反映的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后的成本推动型价格调整,而非全面的市场供不应求。很多因素都支持中国需要保持一个长期温和的价格上升来度过一个转型关键时期。应该抛弃围绕投资和通胀而进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调控模式了。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乃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割裂和单立出其中某一个局部,必须动态地把握内外失衡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转化。

国际方面,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英国GDP环比增长0.7%。与06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大非Mysteel.com资讯部编辑,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