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北船舶工业[2]--为何与16艘大船擦肩而过

2007-04-1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日前,河北远洋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签订了16艘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而河北却没有拿到一份订单。这说明我省的船舶工业生产设施和能力不足,造船规模小,还没有能力拿下这么大的订单。”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徐振川深有感触地说。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共有船舶工业企业45家,其中普通造修船企业22家,渔船修造企业16家。“这些船舶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水平低。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船舶工业企业是山海关船厂,受历史条件影响,过去该厂以修船为主,近年来才逐渐向造船领域发展。”徐振川说。
    去年,河北省船舶工业产值仅11.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的6%,船舶工业利税总额0.2亿元,其利润仅占全省工业实现利润的3%。
    针对河北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参加《河北省船舶工业发展规划》评审会的专家们指出,河北的船舶工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突破“技术、配套、资金”这三大瓶颈。
    “船舶工业是典型的综合加工装配工业,需要规模效益。河北船舶企业普遍规模小,这就形成了造船模式单一、品种不全的现状。目前,河北船舶企业生产的钢铁船以散货船为主,玻璃钢船以冲锋舟和小型救生艇为主,渔船以近海作业的木船为主———这些船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小。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大的化学品船、LNG船、大型游艇、豪华游艇等在河北省尚未研究和开发。”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原会长王荣生指出。
    “附加值很高的游艇产业在国际上有巨大的市场,几乎占据整个船舶工业的1/3,每年销售额高达500多亿美元。河北发展游艇产业有一定的基础,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生产的玻璃钢冲锋舟在全国很有名气,但多年来没有大的发展,主要还是企业没有船舶工业的高技术人才及高级技师,没有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从整个河北的船舶企业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直接导致了船舶工业发展缺乏后劲。”
    “船舶的配套工业涉及电子、仪表、机械等97个行业,而我省船舶配套企业仅有7家,远远跟不上国内造船业快速发展的节奏。”原山海关船厂厂长朱贻声介绍,“山船造一艘普通的散货船,需要的进口配件就达50%左右,可见国内的配套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强。”
    “国内低速柴油机制造企业的规模能力远远低于日本、韩国。大型柴油机曲轴是船用主机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至今仍然基本依赖进口,经常出现船等机、机等轴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造船工业的发展。”
    “造船过程中的关键部件生产,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但造船还需要大量科技含量较低的辅料,河北应该抢抓商机。”朱贻声介绍,“山船造一艘百万吨级的轮船,至少需要6000吨至9000吨的焊条,价值上百万元的砂轮片,七八万元捆绑电缆的胶布带———这些辅料90%以上来自南方企业。我省的县域经济丰富多彩,这些产品完全可以生产。归根结底还是我省企业缺乏抢抓机遇和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
    在《河北省船舶工业发展规划》评审会上,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由于船舶工业需要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巨大,我省在这方面长期投入不足。
    “在积极争取国家船舶工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基础上,建议省政府设立船舶工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确保每年1.5亿元的投入,用于支持造修船及配套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徐振川说。
    “突破资金瓶颈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利用好商业性贷款。”省建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张岩松说,“过去金融部门对船舶工业投入太少,主要是对这个领域了解少,不敢轻易的发放巨额贷款。没有想到船舶工业有这么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将针对船舶行业贷款额度大,周期长的特点,加大对船舶工业的信贷投入。”(河北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