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重点工业行业发展思路研究--钢铁行业

2007-01-2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自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甘肃省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来看,甘肃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钢铁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实力,存在做大做强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分三部分来阐述石化工业、有色工业和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环境和未来发展思路。其中,钢铁行业部分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甘肃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优劣势分析,着重分析了促进甘肃钢铁行业的发展,政府必须积极参与、规划产业发展,企业必须延长产业链条,生产技术含量高的钢铁产品,并分析了将酒钢纳入宝钢的战略联盟和加大电力行业对钢铁行业的支持力度的发展思路。
    一、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2005年11月,中国钢产量历史性地跨上了3亿吨的台阶。2005年全年国内钢产量达到3.49亿吨。目前,中国钢铁产量、钢铁消费量、钢材净进口、铁矿石进口均位于世界第一。
    (一)消费需求更为旺盛
    中国经济(GDP)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9%左右的快速增长。进入2006年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局面依旧。分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10%。同期世界经济发展也较好,全球主要机构纷纷调高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值。受其影响,中国钢材消费需求更为旺盛。2006年上半年,中国全口径钢材消费量接近2亿吨,同比增幅在15%以上,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二)资源水平又有提高
    2006年上半年,尽管钢材进口大幅下降,但由于国内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使得全国钢材新增资源增长率又有提高,而新增资源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产量的强劲增长。经过连续数年的大量投资,钢铁产能迅速增加。由于中国钢材产品竞争能力的明显提高,对境外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减弱,使得上半年中国钢铁产品进口量继续大幅下降。
    (三)净出口量急剧增加
    近些年来,中国钢材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进口依赖性减弱,出口势头强劲,净出口量急剧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在获取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地位后,又在稳步地向钢铁生产强国靠近。
    (四)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2006上半年,由于消费需求旺盛,高成本支撑,国际市场价格扬升的支持,尤其是前不久铁矿石涨价消息的刺激,全国钢材市场行情止跌反弹,节节攀升。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和蓝格信息公司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钢材价格比年初上升了27.6%。
    二、市场环境
    (一)并购浪潮
    2005年7月,全球第一位的钢铁企业米塔尔集团收购了全球第二位俄阿赛洛集团。双方合并后年产钢1.16亿吨,占有全球钢铁市场份额的10%。标志着钢铁业已进入由超强、超大企业集团主宰业界发展的新时代。
    国际钢铁巨头已经开始介入中国钢铁产业重组。2005年1月,米塔尔集团收购湖北华菱集团。
    与此同时,国内以重组为标志钢铁工业的产业布局大调整开始。上海宝钢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并购、重组、战略合作,最近已成功并购了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山东济钢、莱钢合并;河北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重组为新唐钢;武钢、鞍山本溪也在重组中扩军。
    (二)原料供应仍将趋紧、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加之我国钢铁消费持续旺盛,全球范围内对资源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同时,全球钢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化新阶段,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谈判决定铁矿石价格升降。目前世界铁矿石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全球75%的铁矿石生产量和贸易量都集中在世界前三家铁矿石供应商那里,使得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砝码较重,话语权较大;相对而言,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目前国内共有大大小小钢铁企业800多家,而产量在60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7%,加剧了钢铁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导致我国钢铁公司或进口商在进口铁矿石时不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进口市场无序化,甚至国内各进口方之间的相互竞价,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从而刺激国内现货矿石价格攀升。
    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调高了贷款利率、成品油价格,这些涨价因素更多地会在生产成本中体现出来。目前钢铁生产成本中偏低的工资成本、能源成本、水资源成本、物流成本和环保成本,今后可能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钢铁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
    (三)钢铁工业需求结构日新月异,固守原有产业结构没有出路
    钢铁行业如果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做不好,企业就会被迅速淘汰,从强势转向衰败。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产能压力过大,直接导致国内钢价成为全球市场最低。国家力求在"十一五"期间,钢的年生产能力控制在4亿吨左右,淘汰1亿吨落后的炼铁生产能力、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这意味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成定论,钢铁行业产品向高档优质多功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转变成为必然。
    三、政策导向
    2005年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核心内容包括政策目标、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规划政策、布局调整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行业准入政策、贸易政策等。
    从总体上限制规模。百万吨级以下的小项目,原则上不再新批项目,并由各地投资管理、外贸、环保、土地、银行等部门多头堵截,其中主要是在信贷方面予以限制。
    从产业技术上向高附加值发展。重点是加快培育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企业要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鼓励特钢企业研发生产国内需求的特种钢材。
    从贸易政策上降低出口退税率。2006年9月15日,国家将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
    从产业规划上向沿海地区发展。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西北地区铁矿石和水资源短缺,现有骨干企业应以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主,不追求生产规模扩大,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
    四、甘肃省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九五"、"十五"时期,甘肃省钢铁行业发展较快。经过市场"洗牌",完成了第一轮的优化组合。酒钢扶持河西堡铁厂形成了年产30万吨铁的生产规模;酒钢牵头,兰钢破产在榆中的异地改造,榆中钢厂快速形成了年产百万吨的生产规模。钢铁产业已经稳定成为甘肃省利税的主要来源之一。甘肃钢铁在资源供应上主要依靠自产满足生产,不足部分通过进口铁矿石、收购铁精矿进行补充。首先是通过技术改造,自备矿山资源供给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省内和周边省区地质资料的调查研究和勘探工作,基本摸清了矿产资源储藏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同时,实施了国际化的资源战略,把资源开发利用的触角延伸到了国外,初步形成了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给的重要保障。
    五、甘肃钢铁行业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酒钢集团是西北最大的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是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行业,钢铁行业的出路在于做大做强,良好的效益必须以较大的生产能力为依托。酒钢集团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代表了甘肃省钢铁企业发展的方向,2005年,酒钢集团的钢产量突破600万吨大关,销售收入达到160亿元,利润达到9亿元。酒钢集团的铁、钢、材比例趋于合理,板材比例大幅度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管理构架和企业的后发优势初步形成,酒钢已经进入国家工业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行业,初步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2、甘肃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2001年,甘肃省铁矿保有储量达9亿吨,而且目前开发层次较低,经营较为粗放,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空间较大,并且钢铁企业里矿石产地相对较近,是加快甘肃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3、甘肃钢铁需求的持续旺盛
    西部大开发提供的历史机遇和甘肃省实施的"项目建设"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0%,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0-2005年共完成投资3808亿元,年均增长14.7%。今年以来甘肃省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为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钢材消费仍将较为旺盛。
    (二)劣势:
    1、甘肃省钢铁行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甘肃省共有钢铁产业活动单位269家,仅生产粗钢280万吨,钢材不足300万吨。2005年,酒钢销售收入在钢铁行业中排第21位,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钢铁企业有13家,酒钢仅为173亿元,规模相对较小,在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钢铁产品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仍然较少
    近几年,钢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如酒钢集团完成了高速线材技术改造、炉卷轧机等,腾达西北铁合金公司等企业也建成了一大批改扩建和技改项目。但酒钢集团9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尚未投产,甘肃省钢铁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仍然较少,板带比例仍然不高,产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3、原材料、运输、电力成本的上升,给钢铁工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给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分大的压力;酒钢集团自备电厂尚未完工,针对高耗能产业的电价上涨增加了钢铁产业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高,酒钢深处内陆,原料和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目前酒钢每吨钢材的平均运费为153元,而全国平均价格仅为46元。
    4、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酒钢为例,"十五"期间,酒钢在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及配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今后的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但在整体产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资供应链管理、安全设备管理、产品质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信息分析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决策支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仍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应加强以基础自动化和生产控制系统为切入点的信息化改造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反应能力。
    六、甘肃钢铁行业发展思路
    (一)延长产业链条,生产技术含量高的钢铁产品
    加大力量开发"精、小、高、稀"产品,在以特大型钢铁企业为主角的市场中"拾遗补缺",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虽然钢铁产业政策鼓励并购重组,希望加强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但是钢铁市场需要有几万个品种,只依靠大型钢铁企业生产是不经济、也是不可能的,许多市场容量不大的品种由中小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更合算。正因为这一点,在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目前仍有许多年产钢60万至80万吨的中小钢铁企业,有的企业已生存发展了近百年。同时,由于甘肃省钢铁企业靠近资源,远离市场,运输成本较高,要保持和提高甘肃钢铁的竞争力,加快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应当大力研制和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板带比例,努力打造酒钢集团的优质产品品牌,鼓励钢铁企业研发生产国内需求的军工、轴承、齿轮、工模具、耐热、耐冷、耐腐蚀等特种钢材,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减少运输等产生成本的影响。
    (二)将酒钢纳入宝钢的战略联盟
    当前,国家钢铁政策的重点是提高产业集中度,酒钢整体规模偏小,将来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有来自政策方面的,有来自区位劣势的,有来自研发能力的,有来自资金制约的,等等。当前,宝钢对兼并酒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良好的战略机遇,我们应当积极主动抓住这种机遇,首先可以通过转让部分股权的方式形成战略联盟,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如果酒钢确实可以从中受益,可以考虑将酒钢的控股权转让给宝钢,充分利用宝钢的竞争优势,提高酒钢的整体实力,只要税源不流失,明显是利大于弊。
    (三)政府积极参与、规划产业发展
    面对日益严重的钢铁市场环境,中小钢铁企业不管是重组联合,还是上高端项目,延长产业链,政府不应放手不管,而要有所作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联合重组的前提是体现出资人意志,企业自愿互动,积极寻找联合伙伴。但政府部门也应给以引导,主要是强化重组整合的规划性指导,积极引导规模小而分散的钢铁企业以骨干核心企业和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产和专业化为纽带,推动区域性或产业链关联度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钢铁企业进行整合。同时,政府还应给予配套政策支持,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辅之以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引导中小企业重组联合。
    (四)加大电力行业对钢铁行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钢铁工业属于高耗能行业,电力成本是钢铁行业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随着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限制,电价的走势越来越不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而同时,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钢铁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求将钢铁和电力行业结合发展的途径,实现电力行业为钢铁行业提供廉价电的支持,钢铁行业又为电力行业提供稳定、可靠、长期的市场。特别是解决好酒钢集团自备电厂和甘肃省电网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