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01-1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近日,权威人士指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进展与宏观调控目标、产业发展政策以及钢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市场需求已回落的走势,还应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当前,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市场需求预期过高,总量扩张仍在继续。应当清醒地看到,近几年,钢铁工业的快速扩能,既有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客观需要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几年过度膨胀,经济偏快增长拉动有关,市场需求具有阶段性虚增的成分,各方面条件难以支撑。令人担忧的是,虽然钢的生产能力接近5亿吨,但社会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片面强调人均消费水平,钢材需求量不断调高的舆论还在误导社会投资行为。一些地方和企业也以此为依据,不顾总量过剩,仍在扩大产能,400万吨以下的要扩张到500万吨以上,800万吨的要发展到1000万吨,1000万吨的争取达到2000万吨的不是个别企业。
    二是国内外需求两旺,淘汰落后难度加大。2006年1-10月,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钢铁市场需求回升,国际与国内的价差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受内外需求拉动,尽管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大中小企业均有利可图,生产能力全面发挥,使先前设想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主要发挥市场作用的初衷明显受阻。而采用非市场手段,关闭落后企业带来的人员下岗、债权债务等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同时,淘汰落后,又会减少地方财政税收,降低政府扶植转产、安置人员能力等,淘汰落后难度加大。
    三是落后产能“等量淘汰”,引发新的低水平建设。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能力,虽已形成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为了避免落后能力被彻底淘汰,由地方批准或企业自主建设,将应属淘汰的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改扩建为300立方米以上,将20吨以下转炉、电炉改扩成20吨以上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落后产能的改扩建,大多仍属于较低水平技术装备的重复建设,对降低消耗和改善环境并没有大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对“上大”很踊跃,对“压小”采取等量置换,而单纯淘汰落后产能的动作不大,热衷于做“加法”,如不采取措施,1亿吨炼铁和5500万吨炼钢的落后能力,很有可能被等量或更多的比较落后的能力代替,成为新一轮的低水平扩张。
    四是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机制改革明显滞后。钢铁工业是全球配置资源的产业,为适应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快了步伐。2006年6月,米塔尔成功收购安塞乐,成为拥有1.2亿吨能力的最大钢铁巨头。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重组有所动作,但总体看,重组的步伐进展缓慢,有的尚未资产重组,有的处于“联而不合”的状态。与此同时,外资并购我钢铁企业的势头依然不减。究其症结,既有体制、管理机制等原因,也有认识上的问题。外资并购我钢铁企业不仅资产优良,且出价也只是国际价格的八分之一左右;与此相反,国内企业间并购则不仅价格上无优惠,且一些地方还将原本已经剥离的社会负担作为并购的附加条件,内外资并购享有的不同待遇也阻止了国内企业联合重组。因此,加快机制改革,理顺关系,为企业联合重组创造条件十分迫切。
    五是出口结构粗放,反倾销压力加大。今年1-10月,我国出口钢材3284万吨,同比增长91.5%。预计全年出口钢材4000万吨。在钢铁生产增长,国内需求放缓,国外价格高于国内的情况下,必然要增加出口。作为全球配置资源的钢铁产业,我国出口一些钢材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是正常的,保持一定数量的出口,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但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出口结构粗放。我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599美元/吨,而进口钢材为1047美元/吨。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国家,对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应予控制,更要防止将出口变成维持落后能力的市场依托。二是反倾销压力加大。我国已由过去的钢材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澳大利亚、印尼、泰国等均已就焊管、热轧板、线材等钢铁品种对甸提出反倾销诉讼,韩国、欧盟、美国、越南等也就H型钢、热轧板、冷轧板、中厚板、镀锌板和线材等大宗产品提出反倾销意向,对此,我国应面对两个市场,积极提早做好应对工作。
    六是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大,价格谈判处于被动。200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超过1亿吨,2005年达到2.75亿吨,预计2006年达到3.15亿吨,是2002年的2.83倍。目前,我国生铁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46%、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45%,年新增量的90%以上销往我国,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1%。进口铁矿石价格已连续四年上涨,2003年上涨了8.9%,2004年上涨了18.62%,2005年长幅高达71.5%,2006年又上涨了19%是2002年的2.64倍,增加吨钢成本约360元。国际铁矿石价格随行就市,需求旺盛,再加上钢材价格上涨,丛林适当上调也是正常的,但连续几年大幅度提价,且我国没有讨价余地的现状,既反映出了我国市场需求过旺,进口秩序混乱的弱点,也暴露出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大而不强的深层次矛盾。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