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速出现调整 增长结构趋向健康

9月份行业景气报告

2006-11-2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投资主导产业增长格局
    在投资的带动下,重工业依然是工业增长的主体。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提升明显,带动了工业整体增长速度的提高。第三季度,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开始发挥效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这使得工业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工业增长速度依然保持较快水平。不过,相对于一、二季度的高速增长,第三季度开始出现调整态势。而工业增长景气,没有改变对投资的高度依赖。随着各项产业政策逐步发挥效应,继续调整增速的同时,增长结构则更趋于健康。
    重工业化趋势依然明显
    从工业增速来看,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2220.9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增长态势呈现一、二季度加快增长,第三季度开始回落。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二季度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1%,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三季度回落到16.2%,增幅同比持平。
    2006年以来,投资依然是促进工业增长的主线,行业增长格局呈现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由于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提升明显,带动了工业整体增长速度提高,二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1.9%,促进了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8.1%,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到了第三季度,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开始发挥效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比二季度回落7.7个百分点,这使工业增速回落到16.2%。
    工业增长结构依然呈现重工业加速增长、轻工业增速稳定的态势,工业增长的重工业化趋势依然明显。前三季度,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969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而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3252亿元,增长18.2%,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在投资的带动下,重工业依然是工业增长的主体。
    采掘业对新增利润贡献下降
    投资需求增大,促进了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上升。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45,比上年同期提高16.96点。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增幅同比上升9.5个百分点。工业新增利润累计实现2947亿元,其中制造业2007亿元,比重为67.6%,而去年同期比重仅为24.5%。相应地,采掘业新增利润比重从去年同期的75.5%下降到今年的32.4%。
    采掘业对工业利润贡献减小,主要是由于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2005年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直接促进了石油开采行业利润大幅度增加,但也加剧了工业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使下游制成品行业成本压力增大。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幅度小于上年同期,对原油开采行业的利润促进作用有所减小。特别是9月份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开始回落,使得原油开采行业的利润增速明显下降。同时,国家为了调节原油开采业的暴利,对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行业开始征收特别收益金,也降低了原油开采业的利润增长速度。1-9月累计,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新增利润占工业新增利润的比重为26.78%,比今年上半年下降了16.6个百分点。
    由于采掘业对工业新增利润的贡献下降,相应地,制成品行业对工业新增利润的贡献增大。同时制成品行业自身利润增长速度也出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有色金属、机械和电子行业的利润增长水平显著提高。1-9月累计,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新增利润规模,分别占工业新增利润的10.14%、7.96%和6.76%。
    机械及电子行业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机械行业完成增加值10017亿元,同比增长21.1%,增幅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2068亿元,增长44.5%,增幅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2.3%,改变了上年同期利润同比下降31.74%的局面,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电子行业前三季度完成增加值4785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30.1%,改变了上年同期利润同比下降6.25%的局面。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家用视听产品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33.7%、15.8%、43.3%和2.8%。
    机械制造业景气明显上升,提高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整个机械制造行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增利润占工业新增利润的比重在前三季度达到22.87%,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同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工业新增利润的贡献达到6.76%。因此,这两个行业在工业新增利润中的比重达到29.63%,超过了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炼油业亏损继续扩大
    为了扭转炼油行业亏损局面,国家在3月和5月两次提高了成品油价格,但依然未能抵消原油成本上涨的压力。截至9月份炼油行业整体依然表现为大幅度亏损,亏损规模不断扩大。1-9月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累计亏损461.65亿元,亏损规模持续扩大,比上年同期增亏311.71亿元。
    原油成本上涨是炼油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3月份国家提高了成品油价格,但4月、5月炼油行业仍分别亏损58亿元和65亿元;而5月份再次提高成品油价格后,炼油行业单月亏损规模有所缩小,6月和7月单月亏损额分别为62亿元和55亿元。到了8月份,炼油业亏损额却又有所提高,达到58亿元。整体上,炼油行业的亏损规模巨大,减亏趋势不稳定。
    另一方面,化学产品制造业经济效益增长速度却稳步回升,主要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推动了化工产品价格的提高,同时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和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化工产品的需求。
    1-9月份化学产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实现683.64亿元,同比增长15.09%。从2006年化工行业的经济效益进度表现上看,呈现逐渐回升态势。一季度化工行业整体完成利润同比下降6.93%,二季度同比增长13.69%,到了三季度,利润增速提高到15.09%。
    化工行业经济效益逐步回升,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期油价上涨过快使行业经济效益逐渐下滑,造成2006年上半年增长基数相对较大,下半年增长基数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是由于2006年投资增长过快推动了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同时油价逐渐高位企稳并有所回落,而化工产品价格在原油成本提高的推动下逐步上升,促使行业经济效益回升。
    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
    在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特别是钢铁、水泥等对投资依赖较强的行业,其产品价格出现一定回升,经济效益得到改善
    随着调整产业结构政策的逐步推行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情况得到有效好转,行业经济效益获得明显改善。
    1-9月份,产能过剩行业整体均表现为盈利。其中汽车、铜冶炼、电解铝、水泥和电力行业利润均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7.52%、187.32%、142.12%、129.21%和30.97%,利润增长速度明显回升。
    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的钢铁行业,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3.91%,且经济效益逐月改善。铁合金行业改变了一季度亏损的局面,前三季度盈利6.2亿元。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其利润总额出现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24.39%。炼焦业利润水平也逐渐回升,1-9月累计实现利润28.23亿元,同比增长21.21%,也走出了一、二季度大幅下降的阴影。
    总体上,行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表明了这一问题的相对性和阶段性。
    从库存方面看,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增速明显回落。表现较为突出的是钢铁、水泥和铁合金行业,1-9月这三个行业的产成品增长速度分别为9.51%、9.71%和3.35%,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但纺织业产成品增长速度相对有所提高,1-9月累计产成品规模为976.82亿元,同比增长16.7%。
    1-9月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在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特别是钢铁、水泥等对投资依赖较强的行业,其产品价格出现一定回升,经济效益得到改善。
    钢铁行业逐渐回升的走势,也使焦化行业效益逐渐好转。同时,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扬进一步促进了铜冶炼和电解铝行业效益大幅度增长。1-9月份,铜冶炼和电解铝行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87.32%和142.12%。
    从2006年的增长情况来看,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比2005年有了较大好转,行业经济效益开始逐渐回升,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方面是基于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开始发挥作用,落后产能有所淘汰,技术升级取得一定效果。
    工业景气保持上升态势
    机械及有色金属行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根据行业景气跟踪分析结果,三季度末工业景气水平保持上升态势。在全国39个主要行业内,景气较前8个月继续上升的有33个,下降的有6个,整体上呈现行业景气普遍上升的势头。
    其中,电力、燃气、自来水生产及供应行业的景气度提高幅度较为明显,三季度末的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19.29点、115.73点和109.84点,分别比前8个月提高了0.91、0.87和0.95点。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提高了电力、燃气价格,同时部分地区水价也有所提高,涨价的政策效应促进了这些行业景气的提升。
    机械行业景气指数也有较为明显的上升,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景气指数在三季度末分别达到123.92点和120.29点,分别比前8个月提高0.79和0.69点,机械行业良好的增长景气继续得以保持。
    根据行业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机械和有色金属行业的竞争力评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三季度末,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评价均排进了39个工业行业的前10位,与上半年的评价结果相比,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排名分别上升了2位和7位,排在了全部工业行业的第9位和第10位。
    有色金属行业竞争力评价排名也有较大幅度上升,三季度末有色金属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的竞争力评价分别比上半年上升4位和6位,分别排在工业行业的第2位和第16位。
    电价和水价的提高,也促进了电力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竞争力排名的上升。三季度末,电力和水生产供应业的竞争力排名分别比上半年上升5位和9位,分别排在工业行业的第7位和第24位。
    出口带动作用下降
    受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以及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工业出口增长速度放慢,高出口依赖型行业的出口增速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2472亿元,同比增长23.9%,比去年同期的28.6%相比,回落4.7个百分点;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7.2%,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出口拉动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工业产品出口增幅呈逐季回落的趋势。一季度增长24.7%,二季度增长23.6%,三季度增长22.8%。
    对出口依赖较大的行业均出现出口增速下滑势头。
    首先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33%,行业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最大。在出口增速上,前三季度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7.25%,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5个百分点。
    其次是机械行业,在整体机械行业中,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5.44%、15.46%、13.11%和12.99%。
    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表现相对较好,前三季度出口交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3.38%和41.5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29和0.82个百分点,略有提高。但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速则出现明显下降,前三季度累计出口交货值的增速分别为22.14%和25.96%,比上年同期下降3.34和11.69个百分点。
    第三是纺织服装行业,前三季度纺织业和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4.11%和44.02%;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2.8%和17.63%,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51和4.11个百分点。
    最后是一些轻工行业,主要是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鞋及毛皮制品业和工艺品制造业。这些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前三季度分别达到62.38、47.8%、47.08%和45.34%。作为对出口依赖很强的行业,这些行业出口交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8、8.91、7.32和7.86个百分点,这使得整个轻工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下降了4.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降对轻工行业增速的影响很大。
    从出口增长环境来看,针对我国的贸易设限逐渐增多,特别是纺织服装及皮鞋行业。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美国出口增长乏力,前三季度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3.4%和8.5%,增幅同比回落48和61.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也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同时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整体上,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这使出口增长速度面临一定的调整,将对出口依赖较强的行业形成不利影响。
    煤电油运瓶颈约束减弱
    近几年投资的高增长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煤电产能和运输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其瓶颈作用大为减弱,成为今年工业增速加快的重要原因
    随着近几年煤电方面投资的高增长,煤电产能和运输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煤炭、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65.6%、33.7%和22.3%。投资的快速增长使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对工业增长的瓶颈作用大为减弱,释放了行业增长能力。同时,国家调整关税,限制了煤炭、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供应能力,改善了经济增长的资源保障条件。特别是电力、运输瓶颈约束的减弱是今年工业增速加快的直接原因之一。
    首先,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产稳定增长。煤炭供应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原煤产量累计达到14.78亿吨,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煤炭出口4722万吨,下降12.8%。三季度末,全国直供电厂煤炭库存2636万吨,处于较高水平。
    电力供应上,前三季度全国完成发电量20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增速同比减缓0.5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水电发电量增速下降;前三季度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4%,比上年同期下降14.6个百分点。而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由于电力供给能力增强,供电紧张状况明显改善,在用电高峰时节,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130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拉闸限电条次同比下降91.3%。
    在石油产品供应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原油产量13793万吨,同比增长1.7%;进口原油10489万吨,增长10.4%;原油加工量22415万吨,增长5.2%,其中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3.1%和5.3%。天然气产量431亿立方米,增长21.3%。
    其次,交通运输稳定增长,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完成货运量18.07亿吨,同比增长5.9%。其中,煤炭运量8.27亿吨,增长4.4%,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石油、棉花、化肥农药运量分别增长1.1%、32.9%和2.1%,粮食运量下降9.3%。铁路日均装车四个月突破11万车,其中9月份达到11.25万车,为历史最高水平。
    铁路客运也有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完成客运量9.17亿人次,同比增长7.9%。其中,直通旅客3.4亿人次,增长9.5%。
    水运货运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26.38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52亿吨,增长16%。交通系统三大航运企业货运量5.87亿吨,增长8.4%。
    课题总策划:范剑平 冯刚 课题组长:陈强 王维波
    课题组成员:程建华 王硕 范敏 董月鲜(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