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钢铁市场供求趋势预测的建议

2006-10-3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文/迟京东
    引言: 我国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铁生产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唯一一个钢产量超过3亿吨的国家。预计2006年将达到或超过3.8亿吨。我国也是全球钢铁消费、进出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钢铁的世界,世界的中国钢铁
    粗钢产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个钢产量超过3亿吨的国家,增强了在世界钢铁业界的位势 。从2001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五年来钢产量每年以2000、3000、4000、5000、7000万吨级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按国家统计局公报数(以下分析中仍采用快报数)比2004年增加7190万吨,增长了25.6%(按2004年年报增加7959万吨,增长了29.2%)。
    中国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快速提高。2000年世界粗钢产量为8.477亿吨,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约为15.2%,2005年世界钢产量达到11.324亿吨,中国钢产量为35239万吨,占世界钢总产量的比重达到约为31.1%,比200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世界钢铁业界的位势不断增强,无论是关键工艺装备、关键工艺技术等的应用,还是对铁矿、废钢、锰矿、铬矿等原料的消耗以及对世界钢铁贸易发展均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国内钢材市场供求情况-进出口变化明显。生铁进口占国内生铁表观消费量比重变化情况;进口钢材(坯)折粗钢占国内钢表观消费量比重变化情况;进口钢材占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比重变化情况如下图。
    出口方面,出口生铁占国内生铁产量比重变化情况;出口钢材(坯)折粗钢占国内钢产量比重变化情况;出口钢材占国内钢材产量变化情况。
    “十五”期间,中国共进口钢材13399万吨,出口钢材5190万吨,净进口钢材8209万吨,吸纳了世界富余的钢铁资源,对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出口并未随着钢铁产品产量的增长而出现明显大的变化。进口钢铁产品在国内消费中占有一定比重,对世界钢铁工业作出了贡献。
    而近年来国内钢材市场供求情况-区域分布变化呈现出得主要特点是:2004年50%以上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的地区有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低于50%的是华北、东北地区。2005年50%以上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的地区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更重要的特点是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35.3%提高到45.21%,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从2004年到2005年,华东地区消费比重由40.5%下降到39.46%,下降了1个百分点,虽然存在着其它区域消费增加的影响,但我们也应看到,华东地区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和结构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会影响着钢消费和结构。
    那么近年来国内钢材市场供求情况-品种结构变化又呈现何种态势?接下来举例进行分析。长条材:型线棒螺纹钢等。产量比由54.1%到50.2%;消费比由49.9%到48.1%;国内市场占有率98.7%到99.0%。
    消费增长率由23.5%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到18.9%。结果,供求基本平衡状态。进口增长了110.5%,而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缝钢管焊管:产量比由7.1%到7.3%;消费比由6.5%到6.3%;国内市场占有率92.8%到95.4%。消费增长率由11.4%到11.3%;产量增长率由10.4%到18.5%。结果,供大于求状态。进口增长了64.7%,而出口增长了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时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结果,钢管总量国内市场供求矛盾不大。
    总体结果(上海和广州市场挂牌价):
    图1,国内市场高线价格变化情况,由2004年底年底下降了430-650元/吨,由2005年3月末最高下降了约900元/吨,总体上下降幅度平缓。
    图2,国内市场螺纹钢价格变化情况,由2004年底年底下降了555-635元/吨,由2005年3月末最高下降了约830元/吨,总体上下降幅度也平缓。
    图3,国内市场热轧板卷价格变化情况,由2004年底年底下降了1550-1850元/吨,由2005年3月末最高下降了约1860-1950元/吨,总体上下降幅度较大。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着变化。
    图1,无缝钢管价格变化。从2004-2005年底,价格下降了650-750元/吨。2006年4月底比月初价格回升。
    图2,直缝焊管价格变化。从2004-2005年底,价格下降了790-950元/吨。2006年4月底比月初价格回升。
    国内钢材市场消费趋势分析
    总量趋势:2005年GDP比2000年增加83106亿元,增长了83.6%,钢消费量增加了21030万吨,增长了151.5%,而钢产量增加了22088万吨,增长了171.9%。
    2000年,GDP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高于钢消费增长率,随后钢产量随着钢消费的快速增长而增长。2001年至2003年GDP增长率减低后又增长,钢消费增长率达到最高随后减低,当GDP继续减低后,2005年钢消费增长率应当减低,而钢产量急剧增加,带来钢表观消费增长加快,从而引起2005年价格的剧烈波动。
    今后即使当年GDP增长率适度增加的情况下,国内钢消费量也应当减低,随之钢产量的增长幅度也应该减低。实际能不能降下来,目前看来不在于总量控制,而在于淘汰落后
    国内钢材市场消费趋势分析-不同的工业产品增长速度带动品种消费结构的变化。
    到2005年,图中轿车、大中型拖拉机高于钢产量增长率,其它低于钢产量增长率。
    图中,吸尘器、家用洗衣机高于钢产量增长率,其它低于钢产量增长率。
    图中,微型电子计算机、船舶、发电设备制造高于钢产量增长率,其它低于钢产量增长率。
    以上2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共有7种产品产量增长速度高于钢产量增长速度。而2002年这些产品中大部分的增长速度高于钢产量增长速度。
    一方面最终消费品产量增长,表明国内具有相当的市场消费容量,另一方面表明大部分工业产品在2005年对钢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也能反映出一些高增长的工业产品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品种需求并没有减少,如轿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微型电子计算机、船舶制造、高压容器、发电设备等,国内不能满足这类产品生产所需的钢材品种,只有靠进口解决
    下表是冷轧宽薄板卷、中厚板镀层板、汽车板、造船板、硅钢片、不锈钢、合金钢材、石油专用管、400MPa及以上热带肋钢筋、热轧H型钢等钢材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满足率)情况。相关用户产品产量无论是高增长还是低增长,这种增长态势对钢材消费均有推动作用,促使钢材品种产量增长加快,但在用户要求的品种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占有率还比较低。2005年冷轧宽薄板带国内市场占有率比2000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但仍然较低,仅达到65.4%;镀层板带由2000年的51.58%提高到2005年的59.3%,提高了7.72个百分点,电工钢板带由2000年的57.30%提高到2005年的70.96%,提高了13.7个百分点,不锈钢及不锈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仍然不高,到2005年预计按不锈钢计为38.09%,比2000年提高了13.73个百分点,按不锈钢材计为46.85%。汽车板的满足率提高较快,但2004年也只有89%;2004年石油专用管仅为70%。
    国内钢材市场消费趋势分析-进出口品种结构的变化对比分析
    近年来进出口结构及平均价值变化情况。2004年进口钢材2930.33万吨,平均每吨钢材价值量为709.3美元/吨,而出口钢材1422.73万吨,平均每吨钢材价值量为585.8美元/吨,进出口价值差123.5美元/吨。2005年进口钢材2581.62万吨,平均每吨钢材价值量为953.2美元/吨,而出口钢材2052.26万吨,平均每吨钢材价值量为637.3美元/吨,进出口价值差315.9美元/吨。2005年比2004年扩大了192.4美元/吨。
    2005年,进口板材896.8美元/吨,出口板材618.2美元/吨,进出口价值为278.7美元/吨。进出口钢材品种结构的不同反映了国内市场对消费结构的需求,影响进出口结构的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如果不改变这种“重规模轻品种质量”的发展思路 ,大量进口钢材弥补国内品种结构不足的结果依然存在,出口也还将是低档次的产品为主。
    适当增长可能性仍然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今后国内市场需求预测有参考意义的几点结论:
    钢消费总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适当增长可能性仍然存在。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着变化,钢消费强度加大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GDP的增长不代表着钢的消费一定增加(或只少不会像原来这样较快增长)。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低和万元投资钢消费强度的减低,发达区域钢消费受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将减弱,欠发达地区拉动作用将增强。
    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差异,钢材生产与消费品种结构有差距,一些品种结构供需矛盾还将突出(今后还会持续一定时间)。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
    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提高,无缝钢管比减小。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 ,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和0.45个百分点。
    2005年比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预测影响现有消费产业
    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下图是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图中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图中阴影部分)。
    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中国最大的钢材市场仍将是建筑业
    中国的钢结构
    钢结构产业做大做精。综合性企业将开发、设计、制作、施工、材料形成集团综合性企业将开发、设计、制作、施工、材料形成集团进行运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但存在投资大、内部协调困难。专业性企业能做精做强,有专业的优势。存在经济实力不够强、企业发展往往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
    中国钢结构企业发展的格局将是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型企业长期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企业投资是多元化的,机制是灵活和开放的。
    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的变化如下图。能源产品产量仍将是增长的趋势。其中原煤产量2004年比2001年增长了68.5%,石油产量2005年比2001年增长了10.3%,天然气产量增长了64.9%。而且随着石油、天然气开采难度加大,对专用钢管品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4年国内石油专用管表观消费量达到了222.54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116.19万吨,增长了109.3%;2004年国内石油专用管产量达到了190.7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107.01万吨,增长了127.7%。
    无缝管线管、石油套管和其他无缝管是国内的贸易优势产品,净出口的数量较大,但同时我们产品中的劣势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中,锅炉管和石油钻管仍然是目前国内有缺口或品种结构不满足的产品,需要进口给予补充。
    中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主要进口石油专用管材,95%以上的是套管。2005年套管进口数量:9万吨,规格:7〞-13 3/8〞,钢级 :API系列(特殊扣)、高抗挤毁T、TT(特殊扣)、高抗腐蚀S、SS(特殊扣),如P110S、或P110SS、13Cr(特殊扣)、超级13Cr(特殊扣),扣型:WAM-TOP、NKSB-NK、RAGK-奥钢联、TM扣-WAM扣系列。大口径特殊扣、抗挤毁、抗腐蚀(防硫)占总进口量的95%以上,这些管材主要用于深井、腐蚀介质油田开发、天然气开发等。
    下图中,工业锅炉产量2005年达到了16296百蒸发量吨。发电设备达到了9640万千瓦,是2001年的7.19倍,自行车产量达到5631万辆(统计数),是2001年1.94倍等。
    调查结果:锅炉管进口的表面原因
    锅炉管之所以进口主要是因为国内能够生产大口径大壁厚锅炉管的厂家不多,而且质量也不稳定,但是更多的原因是有些产品国内生产不了,如P91等。因此,研究今后国内钢管需求趋势,除了关注现有消费,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各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钢材市场需求趋势的判断-固定资产投资潜力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上图是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
    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将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像右图,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下表中列出的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带来工业生产的增长。
    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看出。
    国内钢材市场需求趋势的判断- 区域市场层次性
    区域市场层次性带来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
    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44.9%、中南地区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39.9%、中南地区17.5%。经济发展带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消费市场的集中 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会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
    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有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了,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带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国内钢材市场需求趋势的判断-经济发展环境。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见下表,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走什么样的路穿什么样的鞋”
    需强调的是:一分为二看待需求预测,任何极端的结论都是有害的。既不能“拔苗助长”,盲目乐观,也不要犯“比较论”,盲目悲观。对中国钢铁市场的未来也如此。我们应该明白需求趋势预测比数量界定更重要,更有利于指导企业发展决策。
    我们应该认识到战略比战术更重要,同时要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钢管产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调整结构,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管企业发展。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钢管产业要加强上下游的战略联盟,实现共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品牌,提高钢管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 ,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完善配套,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包斯文 Mysteel.com 资讯部组稿,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