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矿工”变“迁徙矿工” 东北异地开发矿山

2006-09-3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在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工作了30年的刘俊清年轻时不会想到,年过50以后还要远离家乡开始“二次创业”。由于他工作的阜新海州露天矿一年前因资源枯竭而破产,部分工人被成建制地转移到离家700公里外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开采这里新发现的白音华特大煤田。而刘俊清则成了首批工人。
    在东北有很多因矿而生、因矿而立的城市,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城市开始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给城市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而把部分技术熟练的矿工转移到新矿区,正被当成一种转型的模式而加以探索。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人事处处长郭玉深说,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普遍没有跟上,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而长期从事煤矿劳动的工人技能相对单一,也很难在社会其他行业找到用武之地。转移到外地继续开矿,也许是他们再就业的一个好的选择。
    事实上,借助资源枯竭城市已有的熟练劳动力、成熟技术、丰富管理经验和存量资产,来开采异地新发现的矿藏,也将成为这些城市继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刘俊清所在的海州露天矿是国家“一五”重点工程,露天采煤规模一度以800万吨的年产量位居亚洲第一。这家煤矿的破产不仅给当地留下几万名失业工人,而且还留下上10亿元的产值亏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发现的白音华煤田对阜新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多方努力,2004年辽宁省政府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白音华“煤电化”综合项目协议,2006年3月,阜新矿业集团成立白音华海州露天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对四号露天矿的开发建设。同年6月9日,一个包括刘俊清在内的200多人的队伍开进了白音华。
    在白音华海州露天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秀臣看来,“老人开新矿”效果不错。由于煤矿开采是一个技术性很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参与其中。即使新矿招新工人并不困难,但是也少不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带领、指导和培训。以白音华矿为例,这批老工人进驻不到3个月,就在无电、无水、无房屋的草原上建起了临时厂房和配套设施,不仅使自己得以落脚,而且已开挖土石方,为采矿做好了准备工作。“‘老矿工’是每一个新开矿山的中坚力量,将带领新矿进入良性发展。”沈秀臣说,预计明年春天煤矿实现采煤时,他们将从阜新再转移来500名熟练矿工。
    同样的例子在东北的其他资源型城市也一再出现。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面对煤炭资源枯竭,提前几年就开始另谋出路。他们累计投资5亿余元,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建起金宝屯煤矿,如今已实现近2000名矿工向新矿转移,年产量150万吨。矿工们在新矿区住职工宿舍,每月上23天班,剩下的七八天休假时间里,可以回到300公里外的辽源市与家人相聚。就这样,辽源矿业集团让从前的“驻地矿工”真正变成了“迁徙矿工”。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李亚江说,从2005年起,公司又谋划建设长春龙家堡煤矿,目前已投资12亿余元。煤矿建成后,将有更多“驻地矿工”转战到长春,形成一股更大的矿工迁徙“洪流”。
    而在黑龙江,森林工人面对因保护而带来的林区可采资源不足,纷纷走出国门,和俄罗斯合作开发境外森林资源。仅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目前就输出劳务上万人次。与异地开矿相比,两者虽然工作对象不同,但是因资源不足而探索的转型模式却十分相似。
    中国矿山联合会副会长汪燕国说,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矿工不可能永远驻在一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先后兴建众多资源城市,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而实施矿工迁徙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就会避免再出现新的资源型城市,重走“开发、发展、衰落、转型”的老路。(新华社)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