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序幕刚拉开

2006-07-1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2005年,中国彩电产销量分别达到8283万台和8045万台,同比增长13%和11%。这是继2002年以来,彩电行业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的产销增长。虽然从总量上看,彩电行业与2004年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但是,行业增速回落的趋势仍未改变,尤其是作为市场消费主流的传统CRT彩电出现了产销负增长,导致行业销售增速的小幅回落。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行业产销增速仍处于下降趋势中,然而,增速回落开始明显放缓,因为以液晶和等离子等新型显示器件为核心部件的平板彩电产销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伴随着平板彩电产销规模的迅速提升,国内彩电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序幕已经拉开。
    平板产销增长,促企业收入提升
    在上市公司中,2005年彩电行业的彩电销售收入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同比增长率达24%。根据TCL集团(000100.SZ)、厦华电子(600870.SH)、海信电器(600060.SH)、四川长虹(600839.SH)和深康佳(000016.SZ)五家重点跟踪的上市公司2005年报业绩统计,TCL集团、厦华电子、海信电器和四川长虹四家公司的彩电销售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厦华电子、TCL集团和海信电器的彩电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位列前三名,最高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66%。三家公司彩电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是提高了平板彩电的产销比重。
    同时,虽然面对出口退税率下调、反倾销和人民币升值等负面因素影响,彩电上市公司2005年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仍有出色表现。厦华电子、TCL集团和海信电器三家公司2005年彩电出口额增长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厦华电子彩电出口额增幅最大,同比增长率达到110%,TCL集团和海信电器分别为64.5%和52.5%。平板彩电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是促进三家公司彩电出口金额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点与彩电行业平板彩电出口比重提升趋势相吻合。根据海关理事会提供的彩电企业(含外资企业)出口统计数据,2005年度厦华电子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出口金额分别为2.28亿美元和6800万美元,分别占同期中国同类出口金额的10.86%和23.64%。
    费用上升、业绩走低、毛利率看涨
    在彩电上市公司收入增长和出口增长的同时,不得不看到2005年彩电行业整体业绩水平的下降,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普遍上涨则是导致业内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所谓“赚了吆喝,没赚钱”就很形象地反映了彩电企业收入增长而利润下降的尴尬境地。
    经过统计,对比五家上市公司2004和2005年度财报数据后发现,在三大费用中,费用基数最大的营业费用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为开拓平板彩电市场份额而大量投入的广告费用开支,其次是因原油价格上涨而导致的运输费用攀升。
    相比营业费用30%以上的增长率,管理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在剔除TCL集团和四川长虹两家公司后,剩余三家公司增长率接近17%,应该说,总体处于压缩中的小幅增长。之所以剔除TCL集团和四川长虹,是由于两家公司2005年度分别出现了管理费用激增和骤减。其中一家是海外业务的迅速扩张而导致的费用激增,另一家则是存货跌价准备的大比例冲回。
    最后,2005年彩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费用的增长率高达8倍之多。原因是为提高平板彩电的产能,加大了生产线改造和扩建投入。这些项目投入多利用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或银行借款来完成,面对2005年银行利率上调和人民币升值,企业在承担了存款利息和汇兑损失的同时,又得支付贷款利息,所以,财务费用的攀升也就成了必然。
    另外,2005年上市公司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和参股企业的投资收益也明显减少,因此,五家彩电上市公司中仅两家实现业绩增长,其余三家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业绩滑坡,并拖累了彩电板块整体业绩。
    近年来,彩电企业一直都处于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中,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也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不过,2005年随着平板彩电产销比重的迅速提高,上市公司的彩电销售毛利率水平则有明显上升。对比彩电上市公司2004和2005年三季度产销数据,其中,海信电器、深康佳和四川长虹三家公司的彩电销售毛利率都有明显提升。而TCL集团和厦华电子两家公司的海外出口业务比重较高,受彩电出口毛利率水平较低的影响,该指标出现负增长。预计随着平板彩电产销比重的进一步提高,2006年彩电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会有明显改善。
    步入新一轮调整期
    CRT彩电需求逐步萎缩的趋势,2005年仅仅是个开始。2005年CRT彩电的产销量分别为5642万台和5591万台,同比下降了1.8%和4.6%,其中,内销量同比下降了6.8%,降幅明显大于产销总量的降幅,同时,内销占比已从2003年的68%迅速下调至59%。相反,2005年液晶和等离子平板彩电的产销增长则成倍攀升。因此,CRT彩电内销量和比重的双双下调,以及平板彩电国内销量的迅速攀升,标志着国内彩电市场的产品结构调整将引领彩电行业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景气周期。
    2005年彩电出口不论按出口量还是按出口额指标进行统计,均比2004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实现出口量3975万台,同比增长43.4%,出口金额50.5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其中,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出口量分别达729万台和24.3万台,出口金额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0%;CRT彩电出口2564万台,出口金额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因此,不难看出,平板彩电出口增长是促进彩电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平板彩电出口量比重还不足20%,但在彩电出口总额的占比已达到47.3%。
    平板彩电的更新趋势给国内彩电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包括长虹、康佳、TCL、海信、创维和厦华在内的各主要彩电生产企业,2005年的平板彩电产销增长率都超过了400%。在与外资品牌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品牌则充分发挥了在生产规模和价格竞争上的优势,获得了液晶彩电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74.3%和65.1%的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品牌在销售额市场份额上的领先优势明显弱于销售量市场份额的优势,同时,在新品开发和利润贡献方面,国产品牌则存在新品上市数量领先而利润贡献率低于外资品牌的现象,表明在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中,国产品牌的较高销售量市场份额是以较低毛利率换取的。
    液晶面板六代线(1500mm×1850mm)、七代线(1870mm×2200mm)和等离子屏的产能提升,将是促进平板彩电产销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32~37英寸大屏幕液晶彩电和42英寸等离子彩电是平板彩电市场消费主流产品,因此,作为其关键元器件的面板产能提升则决定了平板彩电市场份额增长的关键。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2007年将是大屏幕液晶和等离子面板项目竣工投产的集中年份。截止到2006年三季度,全球有7家企业,共10条六代液晶生产线竣工投产,按每条生产线的最初设计规模计算,平均每条生产线的月产能都在5万片以上。以单张面板切割9块32英寸液晶屏计算,32英寸液晶面板的月供应量将超450万块。同时,截止到2007年底,全球七代液晶生产线也将达到8条之多。
    在经历了粗放型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后,近两年来,彩电企业已逐步将提升自身核心技术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005年也是彩电企业积极开拓和整合上下游资源,进军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的活跃年。从业内上市公司近期的资本运作和项目投资情况来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方式一:通过积极整合上游资源,参与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投资和开发。长虹、TCL、创维和康佳4家彩电企业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宣布进军上游液晶面板制造业;广电信息投资8.06亿元,参股上广电NEC液晶面板公司。该公司目前的五代线液晶面板月产能已达到8万片。厦华电子第一大股东易主台湾中华映管全资子公司华映视讯有限公司。方式二:设立研发机构并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海信电器和四川长虹先后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芯”数字高清视频解码芯片和“虹芯一号” 数字自动会聚芯片,结束了彩电大国长期依赖进口的“无芯”历史,标志着彩电企业技术实力已从整机组装阶段上升到核心芯片研发阶段。
    综上所述,2005年仍然是彩电行业的业绩调整年,更是传统CRT彩电产销下降,并面临被新兴平板彩电所替代的转折年。在综观全球彩电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分析了上游新型显示器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并欣喜地发现,彩电行业的新一轮更新换代周期即将来临,平板彩电不仅将给全世界带来更多高清晰的视觉享受,而且将给沉寂多年的彩电行业带来又一个景气增长的春天。(电器)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