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 山西冶金怎样开局

2006-07-1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山西省“十五”期闻所取得的成绩
     2005年,山西省冶金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5%,占全省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0亿元的30.54%;实现利税130亿元、利润62亿元,为全省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29%。2005年,山西完成钢产量220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8.92%;完成钢材155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5%;完成生铁295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6.1%;完成氧化铝143万吨、电解铝30万吨、金属镁29万吨、铜2.9万吨。“十五”时期是山西省冶金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00年相比,山西不锈钢产量由24.3万吨提高到80万吨,增长28%,其中太钢不锈钢占其钢产量的比例由10%提高到24%;扶持发展的板材产量由206万吨上升到350万吨;附加值较高的螺纹钢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铝镁合金、金属制品生产已经起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
    2.产业布局趋向合理,生产的集中度有所改善。太钢、海鑫、中阳、宇晋、临钢、长钢等一批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配套项目基本完成,均已形成200万吨以上的钢铁生产能力;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年产钢能力在百万吨以上的14户企业中,有11户是民营企业,钢产量占到全省钢产量的一半以上。
    3.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山西省绝大多数1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被淘汰,重点企业的炼铁生产均采用了高炉喷煤、高风温鼓风、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
    4.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明显。与2000年相比,2005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工序单位能耗(平均)由498千克标煤/吨下降到455千克标煤/吨,下降了21%;入炉焦比(平均)由482千克/吨降低到412千克/吨,降低了27%;综合焦比(平均)为514千克/吨,下降24%;高炉利用系数(平均)由2.43吨/立方米•天提高到2.71吨/立方米•天,提高了11.5%;吨钢综合能耗(平均)为860千克标煤/吨,降低了11.3%。万元产值能耗为:特钢企业2.09吨标煤/万元,降低了27.2%;普钢企业平均2.7吨标煤/万元,降低了15.7%。与2000年相比,2005年用高炉渣、转炉渣生产超细粉、炼铁熔剂、水泥等建材约300万吨,增加了110万吨,利用率为18.8%;回收利用焦炉煤气约17亿立方米,多回收9亿立方米,利用率89%;回收利用高炉、转炉煤气约640亿立方米,利用率为58%;水的循环回收利用率达到92%。
    5.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效果。山西省重点冶金企业环保工作累计投资30多亿元,各重点企业均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太钢“十五”期间烟粉尘排放总量下降了77.7%,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山西“十一五”期问的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冶金工业将要全力抓好四大工程。
    1.不锈钢及其制品工程。进一步扩大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的规模,招商引资,发展不锈钢深加工产品,使之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不锈钢产品加工中心。
    2.品种结构优化工程。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硅钢、新型建筑结构钢;发挥太钢的技术优势和资源自给优势,弥补市场缺口,在吕梁新建500万吨级冷轧硅钢、冷轧板等品种项目;重点推进长钢180万吨H型钢、安泰优质合金钢、海鑫冷热轧板生产线、宇晋优质钢材、大同煤业并购同嘉钢铁200万吨钢材生产线等项目。
    3.氧化铝及铝、镁合金深加工工程。发挥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氧化铝项目,加快铝镁深加工产品集聚、集群发展,推进铜冶炼改扩建和锌合金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
    4.环境整治工程。坚决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小炼钢、小炼铁、小铁合金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改造。到2010年,重点钢铁、电解铝企业废气排放量要在目前规定排放容量的基础上降低:30%,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固体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冶金工业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山西省冶金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重点企业实现利税350亿元;粗钢产能3000万吨,其中不锈钢产能300万吨;钢材产量2800万吨,其中不锈钢材250万吨、H型钢260万吨、中厚板材150万吨、汽车板250万吨。万元产值能耗为:钢铁企业(平均)为2.4吨标煤/万元;电解铝生产企业(平均)为3.5吨标煤/万元;重点企业高炉利用系数(平均)3.00吨/立方米•天;入炉焦比(平均)400千克/吨;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平均)为830千克标煤/吨;吨钢可比能耗平均为730千克标煤/吨;电炉炼钢综合电力消耗为470千瓦时/吨。吨铁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分别在目前3.1千克和1.3千克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5%;吨钢烟尘排放量在目前2.3千克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0%。山西所有生产企业实现废弃物达标排放,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
    如何给“十一五”开个好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山西省将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确保开局之年开好局。
    1.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真正把冶金工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山西省冶金工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所以,山西省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协调发展上来。
    2.以推进重大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持与服务,推进其主业快速成长。对于规划内的具体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对投资项目管理权限,由省核准项目视同核准,由省备案项目视同备案,由企业办理土地、环保、安全、信贷等审批手续后自行组织实施;进一步增强大企业、大集团的筹融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冶金工业的信贷规模,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外部建设条件的大型冶金建设项目,各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要积极予以信贷支持;积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上市融资,项目境外融资,增发企业债券;省筹资金的70%以上要投向大企业、大集团,且投向企业要突破国有和非国有的界限。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集聚、集群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的梯度转移,鼓励优势企业拿出优势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并推进山西省大企业、大集团与国内特大型企业集团及世界500强企业实施战略联盟;要优化出口商品、出口市场和贸易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4.加大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钢铁工业要鼓励企业采用富氧喷煤、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重点钢铁联合企业要加大生产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集散控制系统(DCS)、总线控制系统(FCS)的技术改造,对传统企业实行业务流程再造;要加快培育山西省冶金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并积极与科研院所、制造厂家组织联合攻关;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的实施,不仅要不惜成本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而且要加大对生产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
    5.加大协调力度,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推进企业改组改制和冶金企业的强强联合,组织省内大型钢铁企业、煤电铝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通过合资、合作、引资控股参股,加盟国内特大型企业集团或国际跨国公司。国有大型冶金企业要重点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母子公司体制,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实施资本经营。对民营冶金企业要积极引导其通过项目融资、资产置换、职工人股等方式,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造,从企业制度上改变其“家族式”管理方式。
    6.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保护,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山西省冶金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配合重点钢铁项目相氧化铝项目的建设,加大铁矿和铝矿资源的勘查力度;要改革与完善现行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体制,对已经进行初勘的矿区、矿山,可预留给项目开发企业.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或企业投资进行详勘、精查;要加强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不仅要考虑现有生产企业的需要,更要考虑支持重点项目的建设,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淘汰关闭而又取得采矿权的企业,可强行收回,配置给重点发展的项目。当前,山西省部分市县铁矿石、铝土矿资源“民采”、无证开采的现象十分严重,要加大打击力度,杜绝不法开采。
    7.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各企业要把项目前期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大投入做好项目市场调研、工艺技术咨询、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与咨询、设计、勘查、研究院所等中介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对专业性强、投资大、需要落实外部条件多的重大项目,要选择国家或国际权威机构进行咨询;要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中国冶金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