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武钢等16大钢企研讨认为--优钢棒材价格将合理回归

2006-06-0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在宝钢宣布上调第三季度产品出厂价、建筑钢材近日又出现一波快速拉升行情的敏感时刻,首钢、武钢、石钢、杭钢、青钢等16家钢厂于5月25日聚会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市场预警研讨,会议分析认为,优钢棒材的价格存在进一步理性回归的空间与要求。
    市场预警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一些主要优钢棒材生产厂致力于产品的结构调整,将市场上竞争激烈的长线品种减量收缩,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从而使优钢棒材品种更加丰富,质量也在稳定提高;但是,市场对优钢棒材的拉动作用仍不明显,与持续走高的国际钢材价格距离更大,形成“价格洼地”,钢厂的效益状况不理想。依据调查统计,目前优钢棒材的社会库存并不饱满,钢厂库存也在下降。
    与此同时,上游原燃料如矿石、铁合金、油以及运输等的价格均大幅上涨,钢厂自身难以完全消化。按照市场规律的机制,优钢棒材的价格存在进一步理性回归的空间与要求。
    参加预警研讨活动的钢厂还对未来市场趋势达成共识,认为6月乃至整个第三季度的市场形势将是平稳的,全年也应当不会出现2005年那样大起大落的逆转。
    
    警惕产业政策被边缘化的倾向
    在米塔尔、安赛乐意图对我国钢铁企业取得合资企业控股权的图谋未果之后,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即将一周年之际,近日,法国圣戈班集团悄悄完成了全资收购国有老钢铁企业徐州钢铁总厂的计划,同时还收购了徐钢在徐州光大新兴铸管有限公司中的全部股份,两者总投资7亿元左右。按照圣戈班的中国首席代表雷克斯的说法,本来他们不打算100%收购,但徐州市政府希望他们对徐钢进行全资收购;而且,在收购之初,就要求进行排他性的谈判。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指出,这种行为是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相冲突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应得到尊重。
    自2005年7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公布实施以后,在钢铁行业内外掀起了一股学习和贯彻的热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一些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了产业政策被边缘化的倾向,这是值得警惕的。
    在今年年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指出,中国钢铁业今年落实产业政策的两大任务,一是联合重组,二是淘汰落后。根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今年应有9980万吨炼铁能力和5500万吨炼钢能力被淘汰,但是由于钢铁市场相对回暖,各地淘汰落后的积极性比较低,而以改扩建项目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很高,产业政策的要求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和执行。
    在国内钢铁企业之间应该进行的重组兼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除了部分无偿转让行为以及一些战略合作以外,鲜有主动收购行为。
    总体来看,产生这种边缘化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重视不够。除了少数国资委管辖的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外,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的命运决定于地方政府。而与此同时,为了地方利益,出于对GDP增长的追求,一些地方政府在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土地和信贷等方面的权限很大,随意性也比较大。
    企业自身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除非市场的强大压力,企业自身不会把尚能产生效益的落后产能短时间内完全淘汰;再者,现在钢铁市场中长期前景不是特别被看好,由于国家控制信贷规模,一些企业进行技改和淘汰所需的资金难以获得,如果完全淘汰,可能导致停产、关闭,自然不会有积极性。一些落后民营企业出于规避产业政策的目的,几家企业联合起来挂个牌子,其实还是原来的落后设备,各干各的。
    从管理部门来看,也没有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重市场调节与行政、法律干预的联合。去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钢铁的宏观调控措施,其中有一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出口退税,但是在如何有效地加以落实方面,如投资规模和速度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管理失控、失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突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可以证明。
    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一是将相关内容,如环保、技改等方面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定,增大强制落实的力度。如前不久国家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布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在责任人的范围和处罚力度上有所突破。二是将政策执行的主体加以明确.并规定相应的责任。现在有部分人对《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视而不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落实产业政策的主体及责任没有明确,尤其是责任不明确,只有概括性规定。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