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产业集中度并不等于商品话语权

2006-05-3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方式有若干种形式,矿产品年度谈判定价是其中一种方式。最近两年,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对中国出售的铁矿石不断提价,与供求关系没有根本性的联系。有人将这些原因归结为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不够,企业规模太小,过于分散。我认为产业集中度与定价话语权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
    从表面上看,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够,形成众多的中小钢厂面对三大矿业巨头谈判严重不平等的局面。但是,我国其它行业产业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如石化行业,三大公司垄断市场。但是,照样在国际原油的价格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话语权。与石油一样,我国许多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也是根据国外的期货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来进行定价的,由此可见,产业集中度不是决定话语权的唯一原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集中度加上买方的强势地位将会获得价格话语权。我同样认为买方主导地位也不是决定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基础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大多数学者都将之归结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在交易过程中应当占有优势地位,因为供给的增长是受各种条件左右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需求的增长存在变数,不确定性大,因此,许多学者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概括为买方主导权的市场。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基础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情况看,中国作为国际市场的最大买主,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当中,却没有任何话语权。可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占据主导地位的这一经济学定理,并不能概括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实际情况。
    面对我国买什么商品,什么商品价格就暴涨,卖什么商品,什么商品价格就跌的国际贸易新格局,许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苦苦探索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我认为研究应该更加深入,不仅仅看到最直接的原因,还要看到这些表面原因背后的根本原因,我个人认为管理体制的障碍是其最根本原因。
    以钢铁行业为例,我国的钢铁行业为何不能够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是因为条框分割的旧体制阻碍了该行业的兼并重组,很难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真正市场化的兼并重组。而靠行政命令、国有资产划拨形成的所谓规模企业,就如同将众多的小舢板拴在一起,无论如何捆绑,无论小舢板数量如何众多,也成不了现代化的远洋巨轮。
    为何我国三大石油巨头在国际市场上照旧没有话语权,而成为国际资本狩猎对象,以及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买单者呢?这是因为这些垄断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官僚化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格格不入。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价格风险回避,还有与国际资本高层的对价能力,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管理体制不改革,仅靠行政关系维系的所谓企业规模只是一个庞然大物,在企业的生态环境中属于大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成为食肉类动物的食物链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企业办成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产权明晰、专家运营、有先进企业文化,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有迅速的反应能力,能够驾驭市场经济惊涛骇浪的新型规模经济的企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最根本性的,若企业不是市场化的企业就无法应对市场经济的各种挑战,根本谈不上交易或谈判的话语权。(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