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钢材市场走势的基本分析和预测

2006-02-1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由于四季度经济平稳回落,钢材需求增幅也明显回落;而新产能投产的资源压力和出口困难,使我国今后钢材市场走势仍然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对影响明年中国钢材市场未来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明年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拉动的影响;
    国际市场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
    新产能高峰期对钢材市场供需演变趋势的压力短期难以消化。
    (一)、关于明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基本分析及对钢铁市场需求的影响把握2006年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的影响,需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许多矛盾的积累,使经济较快发展的速度明年会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可以保持8.5-9.0%以上的较快发展。我国经济总体毕竟处在经济长周期的快车道上。二是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强度已经出现增幅减弱的趋势。三是11个行业陷入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对增加通货紧缩压力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现在的未雨绸缪和明年中期前后的政策调整都是不可避免的。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结构态势看,实际上我国依靠扩大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已经面临许多困难,明年将出现净出口减弱趋势;而内需经济相对还要加强;投资建设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力度,但是受前期通涨压力和资源压力影响,受近期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影响,仍然受到严格监控。许多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分析都指出:到年底前和明年初,我国经济增长会出现增幅小幅回落的态势,宏观调控正步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1、关于目前走势下明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基本分析
    经济增长在缓缓回落的态势下,面临的潜在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宏观调控将再次步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现在的未雨绸缪和明年中期前后的政策调整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今年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抑制了几年来投资增速过猛带来的生产资料价格增幅过快,缓解了能源,电力、交通和生产资料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半年社会经济运行关系总体比较协调。但是从经济运行的动态趋势看,这只是暂时的。经济高速平稳运行中前期积累的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经济增速如果与今年相比出现经济增幅缓缓回落的态势就更增加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经济负面影响。
    一是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之一。这是前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新增生产能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今年以来全国新开工项目过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这将造成未来数年产能过剩的更大压力。今年以来,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压力在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这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一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大幅回落,甚至跌入行业市场周期的低谷,价格低位震荡,企业效益下滑。必然增加了通货紧缩风险积累的压力。
    二是物价增长正在向通货紧缩的方向倾斜。据统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开始加速回落。9月和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分别增长4.5%和4.0%,连续2个月增幅回落到5%以下,月跌幅均达到0.5个百分点,已经开始跌破此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工业品出厂价格高增长的平台。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跌幅达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这一物价指数降幅大大超过其他指数,由1月份的7.5%回落到10月份的-0.2%,回落7.7个百分点,与去年13%-15%的高位相比降幅更是惊人。
    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是物价指数中的先行指数。而2003年经济加速增长之前,即2002年1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开始由负转正。CPI滞后一个季度才由负转正,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则滞后两个季度。正如生产资料价格连续多年上涨增加了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的压力一样。今年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是第一个由正转负的物价指数。这是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最早信号。
    CPI增幅回落幅度加大。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逐季放缓。9月份,CPI同比仅增长0.9%,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10月份,CPI同比增长1.2%,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这说明,物价增长正在向通货紧缩的方向倾斜。主要是因为,前期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明显增大。
    三是从货币供应量来看,M1和贷款增速较低,难以支撑物价回升。同时,存贷差的扩大也表明金融运行中存在内在的收缩趋势。 数据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M1增长大幅回落,从20%的高位降至今年3月份的最低点9.9%;二季度末以后有所回升,但力度有限,10月末,M1同比增长12.1%。同时,贷款增长持续处于13%-14%之间的相对低位。M2与M1的增长反差主要是因为消费倾向及投资倾向降低,即金融运行中存在一种内在的收缩趋势。从M1的增长看,目前的货币需求增长是偏低的,因此难以支撑物价回升。
    截至10月末,存贷差已增至9.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新增2.75万亿元,估计全年新增存贷差将突破3万亿元,而去年仅新增1.4万亿元,2000-2003年间则均不超过9500亿元。存贷差的扩大既反映了存款增长明显比贷款增长快,也反映了金融机构贷款的明显谨慎。而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扩大也反映我国闲置资金过剩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紧缩。
    金融货币的内在紧缩矛盾日趋严重,而且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受到较强的中长期因素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明年很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问题。金融政策的重点要转向反通缩而不是反通胀。
    四是今年贸易顺差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但从8月到10月,进口增长率连续三个月明显上升,超过20%。与出口增长率逐步接近,表明今后净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力在减弱。
    按现在的趋势发展,明年中期很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将可能引发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缩小、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就业难度增加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
    几年来的价格震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进步,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继续降低成本有相当大的困难。有经济专家认为,由于化肥等价格的30%的增长,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提价乏力。虽然有经济专家认为“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较高经济增长、较低价格上涨的合理区间”。但是解决国民经济价格结构体系中不合理的较低价格和不协调的社会各种经济关系,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必然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很显然在我国经济处在长周期较快发展轨道中,保持2006年适度快速增长,防止出现通货紧缩,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最重要的任务。
    2、我国巨大的潜在需求目前仍然是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降低GDP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的过度依赖,进而达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这也是贯彻中央科学、协调发展战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促进“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协调、较快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
    据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分析,199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当年GDP的26%;1998年约占到34%;2001年提高到38%,而2004年快速上升到5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50.6亿元,同比增长27.2%,再创全年投资新高。而同期,国内消费贡献率则从90年代初的74%,下降到目前的45%。国际上,一般公认较为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应低于38%,而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更是在20%以下。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时期对投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二是我国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快有一定的工业化生产发展需求,问题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投资调控、风险防范体制,而市场主体的具体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兼顾社会的总量供需平衡。三是社会投资重点过于倾向于产能扩张,增加的是社会供给,过度投资增长的结果导致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四是我国社会直接消费需求和投资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来拉动消费投资增长。例如百姓住房,问题出在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关系和政策关系没有理顺。五是社会过剩生产要素资源和经济发展关系处理不好将是一种很大的社会发展资源浪费。对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一般市场经济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来认识,更要从国情出发,以民为本,充分利用闲置要素和闲置生产能力,推进社会需求目标建设,造福人民。
    一个经济处于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今后10年之内仍然摆脱不了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带来需求和工业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还是城镇化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机械装备业发展,特别是普通百姓在今后10—20年要基本解决小康社会的住房问题,决定了明年我国仍然需要拉动内需经济发展。这都会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规模机遇。也为今后在发展中利用闲置生产要素和过剩产能,统筹作好调控过剩产能增加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正是这个潜在内需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3. 从钢材需求的视点看,明年经济发展态势对钢材市场需求影响的变数有:
    一是经济增幅回落:今年经济总量增长仍可保持9.2%的高水平。目前经济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决定了明年经济发展速度会比今年有所回落,政府会努力从政策上保持在8.5-9.0%之间。
    但是钢材的需求增幅却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已经从前几年的20%以上,回落到去年的16%,。十一.五将保持8.5%的经济增长。不过国际钢协预测,中国今年钢铁需求上升10%,明年增幅则在7%~10%之间。尽管国内、外对我国钢材需求增长分析结果不同,但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运行态势对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已经出现明显增幅下降趋势的分析结论是相同的
    二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减弱:我国经济增长GDP尽管目前总体出现缓缓回落的趋势。中央“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关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路,也可以看出不能单纯依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经济发展。更何况我国目前社会总投资已经达到6.28万亿的规模水平。其中10月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050.6亿元。同比增长27.6%。投资规模相当庞大,特别是一些行业生产供给能力的过剩已经很难继续维持一些行业投资的高速增长。
    国家经济研究机构估计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将逐步下调到37%左右。所以投资建设对中国钢材消费增长的幅度出现下降趋势也是必然的。
    今后在投资总规模上肯定要控制,但是不会对投资控制的太紧,因为控制投资并不等于忽视投资在协调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调整功能作用。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需要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
    三是控制一些行业过剩产能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决定了对过剩行业新产能投资会受到严格控制,甚至不排除政府和银行至少暂时压缩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的贷款。这就使明年计划建成投产的钢铁7000万吨新产能建设面临很大的变数。
    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会使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进行调整。鉴于明年经济会出现缓缓回落的态势和通货紧缩迹象日趋明显,为使明年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平稳运行,中期前后的政策调整不可避免,而调整的重点,或者说对控制紧缩和稳定经济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是扩大直接消费投资。其投资方向目前看主要是轨道交通、城镇化建设和百姓安居房建设。这种经济运行态势决定了至少明年一季度社会钢材需求总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只能保持目前的惯性需求趋势。
    五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面临钢材需求强度的减弱:前一个时期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尽管发展速度不同,但是钢材的需求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4年以前的几年间,我国钢材需求增长连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而2004年以后,实际上我国今年已经出现中部投资增长大于西部,西部大于东部的趋势。内地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虽然保持强势,但毕竟经济总量比例不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钢材需求增长的因素,但面临需求强度的减弱。因此在两个方面:一是东部城市工业建设庞大规模基础上的增长速度回落,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经济高层次运行增长都使钢材消费总水平和需求强度出现增幅回落。
    六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国家地域辽阔,使高经济发展层次对钢材需求减弱: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在很多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了。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经济发达地区的钢材消费量很大,毕竟接近了经济发达国家人均钢材消费600公斤的水平。今后要走对外开放,对内辐射的发展模式。在这样情况下每亿元产值和投资所带来的钢铁需求必然也要回落;据统计前几年1亿元固定资产投入,需要粗钢4200-4600吨, 2005年的每1亿元固定资产投入,消耗粗钢在3900吨左右。
    就这么几个因素我们看出一个轮廓,钢铁需求增幅今后会缓缓回落。中国钢材需求增幅变化趋势和钢材需求今后出现饱和点前后的变化特点是:经济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前几年每年20%以上的需求增幅,以及多年钢材需求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大大加快了中国钢材需求增长接近饱和点的速度。但是,国家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较落后经济地区的后期发展对钢材需求增长,在钢材消费的高水平上,延长了钢材需求饱和点的到来,也使中国钢材需求饱和点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曾经创造的人均饱和点钢材需求。同时在钢材需求饱和点前、后一个时期会出现钢材增幅或减幅较小的变化趋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的钢材情况是:美国为71亿吨,日本为38亿吨,前苏联为56亿吨,但中国只消费了19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钢材需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会使钢材需求增幅和需求减幅缓缓回落都会持续一个时期。对钢铁企业来讲最大的影响在于市场为钢铁行业提供20%以上的习惯产能快速增长机会已经没有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做大做强需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优化发展。
    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实际上已经看得明朗化了。所以明年的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发展,建筑钢材需求和板材需求仍会有较大的增长。
    一方面是需求增幅回落因素,另一方面是需求增长的有利因素,平衡关系就是钢材的实际需求增长点。从钢材需求的视点看:钢材需求强度和实际增幅会比今年有明显的回落,但明年我国钢材需求仍可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
    业内分析认为:明年我国实际钢材需求增幅很可能在12-14%之间。
    这种情况将成为今后钢材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
    4、百姓普通商品房市场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关系没有理顺,也很难理顺政策关系,从结构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启动百姓安居住房市场的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决定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房地产市场对明年钢材市场需求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
    全面解决城镇普通居民住房问题越来越成为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人们的普遍关注。未来小康社会中国百姓住房需要通过新建普通商品房;发展二手房市场并推动旧房的功能性改造和出租房三条途径来解决。近些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试点工程。但是,由于与百姓住房市场密切相关的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关系没有理顺,目前无论优惠政策体系整体的完善性,还是普通商品房建设规模,都远远不能满足百姓对改善住房条件的渴望和需求。
    老百姓住房问题当前的症结是只看到了一些孤立的问题,例如“房地产泡沫”,“被炒高的土地价格”,“房地产贷款风险”,“房地产价格过高” ,“房地产利润太高”等。根源就在于没有处理好房地产市场包括高档商品房和百姓普通商品房两个不同的商品房目标市场关系。没有处理好百姓的小康住房要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许多不协调社会经济关系:没有理顺这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没有办法理顺政策关系, 从结构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启动百姓安居住房市场的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决定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当前的问题是需要重新审视和理顺房地产,特别是百姓安居房市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策关系。
    2004年我国房地产投资1.448.0万亿元,占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4.7%。今年1-10月完成房地产投资1.312万亿元,占当年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3.5%。2005年1-10月,我国完成房地产投资1.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创造近5年来房地产投资的最低增长。
    商品住房投资仅是房地产投资的一部分。 很显然面对今后十几年我国住房消费的高峰期,不仅与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投资占社会投资25%的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与百姓目前实际紧迫需求的差距更大。
    全面启动普通百姓安居家园工程,将启动一个最具潜力的中国国内需求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有人统计,建筑类产品每创造1亿元产值,可以直接消耗0.64亿元的相关工业产品;对利用社会钢铁、水泥、玻璃、建筑施工力量和资金等闲置生产要素,启动发展不平衡的地方经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通货紧缩因素,加快提升中国普通百姓生活水平进入现代社会文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整体进入一个协调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将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常常忽视了相对过剩的钢材、水泥、玻璃也是国家加快城乡建设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控制通货紧缩因素,不增加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下,把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国内资源同挖掘潜在需求,加快城乡建设和百姓住房建设作为经济系统工程统一起来,纳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轨道。关于这一点已经在近期国家有关部门解读中央明年经济大政方针中,明确提出了这一宏观调控政策思路。特别是明年我国经济运行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通货紧缩的压力越来越大,年度中期前后的政策调整,这一政策思路有着特殊积极的意义。
    目前普通毛坯房建设成本只有1000元左右。实际上一些大国有企业,在企业地产上建设住房基本上也是按这个价位水平分配和售给职工的。这里提出的建房成本价虽然还不是目标市场为普通百姓的商品房价格,但它却是我们在制定以普通百姓为目标市场的商品房价格中,从国情出发,以百姓为本,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理顺深层次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基础。高档商品房引领百姓住房市场必然导致过高的价格,过高的利润,供不应求的怪现象。
    西方国家解决百姓住房问题主要是靠政府补贴和减免税费。但我门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关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什么让很多环节在土地商业增殖的理念指导下,不加区别地把大幅炒高的百姓住房土地价格强加给百姓,商业投机性的提高百姓住房价格。而且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过高的购房价格收入比,必然制约百姓家庭长期过紧日子消费,这对扩大消费,协调社会消费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是不利的。
    把建设小康社会百姓安居家园目标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用胡锦涛总书记最近讲的“发展经济是为人民造福”的理念去思考问题,理清思路。从利用潜在内需发展生产力,造福人民两个目标上,解放思想。通过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结构,启动百姓安居家园系统工程市场。把社会闲置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组织到安居家园工程的建设中去,扩大内需,实行富民政策,有目标地提高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建设现代家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能创造比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造福人民的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
    实行这项政策有利于富民,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越拉越大的差距。对普通城市居民来说,房产也许是最大的家庭财产。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的家居房产。由于房产价值的基数较大,这就能大幅度缩少建立在现代基本生活小康上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党和政府这项富民政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进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意味着普通百姓从政府的优惠政策中得到了实惠。它实际上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调节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方式。有利于在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克服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困难,最大限度启动内需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至少保持10年稳定快速增长。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结构态势看,实际上我国依靠扩大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已经面临许多困难;而内需经济相对还要加强;投资建设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力度,但是受前期通涨压力和资源压力影响,受近期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影响,仍然受到严格监控。今后在投资总规模上肯定要控制,但是不会对投资控制的太紧,因为控制投资并不等于忽视投资在协调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调整功能作用。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需要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
    目前无论从国家经济力量来讲,还是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来讲,已经具备了启动安居家园建设的条件。但是由于安居家园建设、销售牵涉社会经济方面的关系极多,如建设启动资金、土地使用政策、税收政策、公用设施建设、年度目标市场定位和价格定位依据、购房优惠政策、购买办法、不同所有权房产动迁安置政策、安居家园设计理念等等。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安居家园建设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需要权衡包括目前高档商品房目标市场在内的各种利弊关系,尽量减少价格政策失误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不协调的负面影响。加强政府对百姓安居家园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积极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的支持。采用新机制,实现市场化配置。既要平衡各种经济关系,也要通过合理目标定位建立优惠价格政策体系,确保百姓安居家园大规模市场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启动百姓安居工程,让百姓走进安居家园和加快城镇化建设一定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至少从经济启动的角度,对钢材市场需求能有一些利好的消息。对缓解钢铁产能阶段性过剩有积极的意义。仅济南市“十一五”住房投资计划2120亿元。这个希望能否在明年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运行态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
    也许有人认为钢材市场预测写百姓住房问题有必要吗?我们的视角是经济环境关系和有形的钢材市场整体才是具有全部现代意义上的钢材市场。把握不住这个问题就看不到中国经济今后政策调整的潜力,看不到经济运行的可能变化,因而说不请未来钢材市场需求变化和走势。
    (二)、国际市场变化趋势对进出口的影响
    国际市场与中国钢材市场走势的互动影响是通过进出口态势变化来实现的。国际钢铁市场经过几年的需求增长和价格攀升,从去年低终于出现供需关系态势的重大变化和价格走势的周期性回落
    今年8月,美国钢铁市场的价格走出低谷,步入回升的轨道。 欧洲市场也停止价格下滑,几个月的市场运行,总体上价格回升仍很艰难。欧美市场的走势变化对全球钢市是个利好影响,但只靠美国市场因素还难以带动全球钢价同步攀升,这在国际化资源、价格的市场调整中只能演绎区域市场的价格走势特征,国际钢材市场难容乐观。
    1、美国市场因素还难以带动全球钢价同步攀升
    中国钢材市场7月价格反弹作为市场稳定因素,与减产、压库因素共同促进了世界市场价格止跌趋稳。
    1.1北美钢市价格回升作为一花独秀,是北美减产压库、飓风灾后重建,低水平进出口和钢企努力等短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飓风使美国四个州蒙受巨大的损失,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灾后重建也给钢材市场带来新的需求。
    ②飓风导致美国天然气、燃料和其它能源成本高涨;扁平材能源附加费征收幅度在25-40美元/吨之间。
    ③前期美国钢材价格低于欧洲和亚洲;
    ④8月份全球同品种钢材价格差也不过在10美元一吨。导致世界钢材进出口贸易难做。也使美国进口量处在较低的水平;
    ⑤美国钢铁企业的减产压库使美国钢材库存重新落入合理范围;据美国MSC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量总计1339万吨,相当于2.7个月的供应量,而7月份相当于3.5个月供应量。
    ⑥8月份美国服务中心钢材成交量为500多万吨,较7月份环比大增22.9%。
    ⑦美国经济今明两年仍保持3-4%增幅的复苏态势,今后将投2000亿美元,灾后重建。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今年1~11份累计粗钢产量为8535万吨,比2004年前11个月钢产量降低5.9% 。其中今年11月份,美国初步统计粗钢产量为770万吨,比2004年同期减少了5.6%,产量削减力度没有减弱;
    这些有利因素引发市场钢材的需求增长,于是在钢企积极推动下,使美国市场近期钢材价格迅速攀升。以热轧卷板为例,美国中西部地区热轧卷板价格已经由7月份的460美元/吨上涨至10月份的617美元/吨,与两个月前相比,目前北美薄板价格已经累计上扬了34%左右,也是4月份以来的最高价位。
    正是上述几个方面因素互相配合,美国钢材进口价格出现了全面上涨的局面。
    美国在一个时期内可能钢材价格出现高于欧洲和亚洲,并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过剩的资源和生产能力,以及目前亚洲、欧洲和拉美洲的热轧卷出口价格仅在400--420美元/吨(FOB)左右,都会影响美国市场价格的进一步提升,实际上10月份以来美国钢材市场价格原位盘整打破了人们对北美市场价格继续大幅走高的预期。目前美国钢厂的开工率不到90%,而去年同期为95%左右。这至少说明美国国内产能释放潜力也难以支持钢材价格的继续上涨。同时美国的钢材价格与欧亚的价格差已经达到200美元/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国内钢价上升必然引起国内消费者的不满。仅仅目前的价格差就足以刺激钢材的进口。如果美国钢材市场价格大幅攀升能够持续,美国钢材进口量将迅速提高,攀升上来的价格也会因进口量的增长趋势必然会抑制价格的进一步增长。资料表明最近美国西海岸的进口报盘不断增多,预计明年1、2月份将有大量的进口资源陆续到港,价格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据美国钢铁协会统计,今年前10个月,美国钢铁进口量同比下跌9%,但10月,美国钢铁进口量为272.6万吨,同比增加18%,其中进口增幅最大的是油井管,上涨57%;镀锌板和带钢,增49%;冷轧钢棒,增46%;镀锡板,增30%;定尺厚板,增24%。市场对此反响不一,消费者认为是积极因素,而钢铁厂商表示担忧。在这些进口钢铁中,钢材占199.5万吨,环比增加9%。11月美国出现进口减少同美国启动反倾销调查有关。布什审时度势作出取消无缝管反倾销裁决,表明美国钢材进口还会保持正常的态势。
    1.2、为了更深刻地说明国际市场仍然不容乐观,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
    以拉美为例。尽管美国冷热卷板进口价格上涨了60-70美元,美国热轧卷板进口价格一直稳定在562-573美元(CIF)的价位水平。拉美热轧卷出口价格在9月上旬略有上涨之后又有所回落。10月拉美板材出口本想提高20美元,但实际上反而下降20美元。10月出口价格由月初的400-430美元(FOB)小幅回落到月末的400-420美元。
    国际价格下降原因
    一是国内市场疲软 二是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三是美国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容量
    拉美出口价格也没有因美国市场的强劲回升而上涨。且不说价格差被国际贸易商所赚,但在这种态势下,拉美出口价格不升反降只能从拉美国家内部市场库存仍然较大,竞争价格低迷上找原因。
    为了加快消化库存,9月份以来欧洲钢材出口价格仍在下调。亚洲市场行情的滑落,使欧洲对亚洲的出口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所幸的是,钢企减产还是初见成效。就整体而言,欧洲市场仍处在艰难调整中。
    (下图是CRU国际市场品种钢材价格走势图。受大部分亚洲和欧洲国家进入需求淡季的影响,11月初国际长型材价格指数比上月末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调(见图11-2:CRU品种钢价指数走势图),本月末,再次出现下滑。而国际板材价格在亚洲市场供应过于充足的影响下继续走低,本月cru扁平材价格指数仍出现明显的下滑正说明了这一特征。
    我们不能高估世界钢厂减产保价的市场效果。仅仅依靠钢厂减产压库这种短期因素变化,可以引发价格小幅回升和保价,但很难走出持续上涨的走势。
    至于中国钢材市场进入4月份以后,出口减少,国内新增产能压力越来越大就更看得清楚了美国市场的利好影响难以解决中国的市场资源压力。
    日前,美国贸易当局作出决定,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热轧卷产品征收高达57.19%的反倾销关税,其中本钢产品57.19%,鞍钢产品31.09%,宝钢产品12.39%。如果仅从是否合理上去争论,很难有结果。应该看到的是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上所表现出的严峻国际贸易事态和保护主义的抬头,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际钢市并没有出现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
    2、没有全球供不应求的新一论大态势,很难产生世界范围钢价的大幅攀升和钢铁贸易的真正自由。
    2.1、北美和欧洲目前仍然没有走出减产保价的阶段。
    从1-11月份世界钢产量变化中可以看出,减产保价仍然是国际钢材市场的总趋势,这种情况表明,美国市场的钢材价格上升并没有反映世界钢铁需求的快速回升。
    11月份,全世界61个国家上报国际钢铁协会(IISI)的粗钢产量合计大约为9410万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4.1%。1~11月份累计,全球粗钢产量已经超过10亿吨 (2004年是世界粗钢产量超过10亿吨的第一年),达到10.116亿吨。
    11月份,中国共生产粗钢3050万吨,同比增长17.4%,增长速度明显比前期放缓,这是中国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1~1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累计3.177亿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25.5%,增长率仍然很高,比去年同期相应指标高出3.4个百分点。11月份,日本粗钢产量为910万吨,同比下降3.3%;比去年同期提高0.2%。法国11月份生产粗钢160万吨,同比下降4.5%;德国11月份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0.4%;英国这个月的粗钢产量为110万吨,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初步统计,美国11月份粗钢产量为770万吨,比去年同月下降5.6%;加拿大的粗钢产量为130万吨,比2004年11月下降5.2%。
    今年前11个月,全世界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1%;但是除中国之外,世界粗钢产量仅6.940亿吨,比去年同期反而下降0.9%个百分点。
    不要忘了2002年以前几乎20年的长时间内国际钢材需求总量徘徊在8亿吨左右。今年11月份,美国粗钢产量770万吨,比2004年同期减少了5.6%,甚至低于10月份819万吨的生产水平。欧盟25国粗钢产量1589万吨,比2004年同期减少4%,甚至低于10月份1661万吨的生产水平。很显然,北美和欧洲目前仍然没有走出减产保价的阶段。
    2.2、中国钢材市场将影响全球钢价走势
    10-11月份,中国国内钢材市场行情继续下跌,并带动亚洲市场步入下滑通道。韩国浦项、日本新日铁等亚洲钢企继续展开价格竞争以赢得市场。由于亚洲市场的下滑,前期北美对国际钢材市场的支撑力度迅速变弱,因此国际钢材市场在本月没能继续升温,这也表明以中国为主的亚洲钢材市场对整个国际钢材市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开始显露。在亚洲钢材市场行情下滑的打压作用下,10月份全球钢市一改前期强劲上升局面,转而变的相对稳定。
    表明世界钢材市场仍然不具备需求新一轮增长的态势。
    从现阶段来看,短期市场变化因素影响力是有限的。而且中国市场产能日趋过剩将是影响和制约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国际钢铁研究所(IISI)会议日前于韩国召开,全球各大钢铁业者在会中相继强调,中国将是全球钢价走势之关键。这个关键的变数就是今后几年中国过剩的产能是以什么方式影响国际市场。中国的钢材市场与国际钢材市场已融为一体,国内与国际价格走势不一致,迟早会引起资源流动并引发价格的变化。
    3. 2006年世界钢材市场走势预测
    明年国际钢材市供需关系将略好于今年,有利于拉动中国钢材净出口
    尽管明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2003年到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都在4--4.3%左右,这是世界经济连续3年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尽管钢铁产量规模较小,但需求和产量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东南亚,印度、中东、埃及和阿根廷今年都出现了钢铁需求增长的趋势。至少明年还会保持这个趋势。并推动明年世界钢铁产量(不含中国)由今年的下降转为上升。美国市场目前的高价位;欧洲由于钢材库存保持正常,需求稳定,各大钢厂纷纷宣布将明年1季度的扁平材价格上调20欧元/吨。发展中国家钢材需求的较快增长,都会对明年钢材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世界市场大势至少明年并不能走出资源过剩的局面。欧元区国家虽然经济出现复苏,但今年经济增长不到1%表明,欧洲经济增长带来钢材需求增长至少前景并不十分明朗。日本经济虽然逐步摆脱徘徊不前的弱势局面,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也不平坦。因此,明年国际钢材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
    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的压库和有限的减产以及短期的需求增加只能演绎区域市场的价格走势,并引发世界区域市场钢材价格走势的不同;
    二是区域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发展不平衡和产能过剩将导致国际钢材进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只要区域市场价格差较大,国际钢材贸易量就会增加。
    三是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在不同地区的小幅涨跌互现中,总体将呈现价格比较稳定的走势。
    尽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去年,明年经济增速还要低于今年,但总体仍然发展较快。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增速放缓。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板快 经济增长仍然很快。
    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潜在市场需求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在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中合作作用的发挥,以及对于这种潜在需求市场的国际化开发效果。但这是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进步过程。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呈现钢材需求和钢铁生产能力同步快速增长的势头。
    目前中国板材价格已经低于国际市场 ,对国际市场的资源压力正在增加,尽管中国的出口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这对国际市场的价格稳定有利。国际市场短期价格回升对中国市场是个利好因素。但是受中国产能增长影响和制约,这样大的资源压力,国际市场很难价格长期大幅上涨。同时受进出口态势的制约,国际市场即使出现价格的短期上涨,近期也很难通过进出口态势演变来消化国内的新产能释放,进而缓解国内市场的资源压力和改变国内市场的走势。
    不过从近几个月的我国钢材进出口态势看,由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已经出现了进口持平,板材和长材出口增加的良好势头。今后,中国钢铁企业仍然面临艰巨的扩大出口任务。与出口导向型的内涵不同。扩大钢材出口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持国内市场资源供需平衡,维持良好的进出口平衡态势的一项战略任务。没有国际竞争力是守不住国内市场的。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和较大的价格差,钢铁企业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需要不断提高进出口态势的调控能力。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需要把增加出口和把握合理价位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足进口国的需求,减少对进口国市场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钢材需求增长,需要多途径扩大出口。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钢材资源供给地区。而欧洲、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是重要的钢材资源消费地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尽管困难很多,但随着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缓慢增长和中国的低价格优势,明年中国钢材出口会出现缓缓增加的态势,总体进出口态势要好于今年。
    (三)新产能投产的高峰期对钢材市场的压力短期难以消化
    中国钢材市场走出这一周期低谷的平稳运行轨迹,必然要经过市场和企业震荡。
    据有关统计2001年,我国冶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480亿元,2002年为700亿元,2003年为1330亿元;2004年为1910亿元,2005年1-8月为1490亿元,预计全年接近2000亿元。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3年间,我国冶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投入的3910亿元形成的产能,将在这几年形成新生产能的集中释放,特别是薄板材的生产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虽然今年投资增长势头比去年有所回落,但由于投资周期的原因,直到目前钢铁行业仍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甚至8月份出现投资“重新上扬的态势。”
    从2002年开始,中国一些钢厂开始陆续上马板材项目,单是钢铁类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项目中,就有90%用于新建板材生产线。同时,为保护我国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的顺利调整,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板材生产,如“五大板材”类产品从2002年起实施3年的长期保护,国债贴息支持板材项目的投产等,而这些新建项目基本上都在2005-2007年左右投产。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中国今年有7000万吨产能释放,2006年将有7000万吨新产能释放。2007年还要有8000万吨新产能释放。因此,中国钢铁新产能的快速增长势头直到2007年才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我国钢材需求增幅已经出现回落的发展趋势,如果真的届时超过5.5亿吨钢铁产能,市场如何消化。如果同中国钢材需求增长规律结合起来,不难看出中国的这轮产能过剩很可能是长期的。就是目前形成的新产能短期内市场也难以消化。这种阶段性新增产能过剩决定了中国钢材市场明年难以走出价格周期的低谷震荡走势。
    世界钢材需求增长3-4%就认为相当不错了。而我国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需求增长。当前影响钢材价格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过剩造成的市场疲软。2005年,全国钢材25.%以上的高速增长明显是由新产能增长带来的后果。同时,我国又由钢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更加重了钢材总量的供大于求。
    2003年,我在对当前钢铁工业发展中热点问题大讨论的综述文章中说:“我国钢材需求这两年确实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钢铁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无可厚非。那么,钢铁行业发展中盲目扩大规模和重复建设问题出在那里呢?我国钢铁企业有8百多家。产业集中度很低,其中年产量50-100万吨的居多。近几年几乎每个钢铁企业在品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都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重复建设难以避免。50-100万吨的要搞到200-300万吨。200万吨的要搞到500万吨。如果钢铁产能增长失去控制,众多企业这些计划几年内都能实现,那么中国钢铁产能的增长必将大大超过钢材需求的增长。这对今后几年我国钢材市场和钢铁企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仅仅两年时间我们就看到了新产能过快增长给中国钢材市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经营竞争的主体地位决定了钢铁企业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面前,很难兼顾社会供给总量。这也暴露了我国行业投资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和有专业研究成果的舆论导向机制。
    1、新产能的投产,新的千万吨基地建设,淘汰落后,企业兼并重组,市场价
    格走出低谷。这都是在当前和今后严峻的市场压力态势下进行的,显然这个过程需
    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需求增长与产能阶段性过剩矛盾短期难以化解。我们
    不能低估这次国际市场供需关系重大变化后,市场资源过剩,竞争激烈的严重性和
    较长期性。伴随钢材市场的价格竞争,钢铁企业将加快震荡调整。
    2、淘汰落后与新增过剩产能存在一定的错位,调整结构、淘汰落后、控制产能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同时要拓宽思路。
    由于近年钢铁投资主要集中在板材,因此这轮产能过剩所表现的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在热轧卷板、中板、冷轧卷板和宽、薄带钢。特别是具备热轧卷板、冷轧卷板新生产能力的一般都是一些较大的钢厂。板材产能阶段性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长材产能过剩的问题相对要缓和些。这就使过剩产能和落后设备出现了一定的错位。如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以及小转炉、小电炉和中小型材、建筑钢材、带钢、小口径无缝管、冷拔管、焊管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小钢铁企业中。
     “调整结构、淘汰落后、控制产能是大方向,但是并不能笼统地用一刀切的政策,国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板材过剩,尤其是热轧卷板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变。明年政府和银行很有可能通过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贷款来达到停建和缓建的目的。而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主要集中在中、小钢铁企业。据统计,其中利用小高炉、小转炉生产的螺纹钢就有2000万吨,占螺纹钢产量的30%。如果这部分产能全部淘汰,螺纹钢、中小型材还供不应求。因此调整结构、淘汰落后、控制产能的政策取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3、建筑钢材、型材和带材产能虽然过剩,但由于高价格的铁矿石拉开了不同企业的成本差距,在低价格市场竞争中,必然加剧企业震荡。近期已经有一些小钢铁企业因成本压力不得不停产。这就为控制新产能建设,淘汰落后增加了新的市场变数。
    很显然,伴随钢材市场的价格竞争,钢铁企业将加快震荡调整。
    (1)过去的行业平均成本似乎比较公正.然而这次由于不同钢铁企业对市场铁矿石依赖程度的不同,必然导致钢厂成本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较低的钢材市场价格使企业产品竞争力出现了明显的强弱之分。钢材市场降价容易,铁矿石降价难。我们说钢铁企业迟早有一天面临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市场价格的双重压力,没想到这么快降落在钢铁产企业的头上了。事实上,近几个月钢材市场价格下跌和竞争已经加快了我国中小钢铁企业的震荡。一些成本较高的钢铁企业面临严重的减产压力,甚至失去市场竞争力。
    (2)同时由于企业建设项目资金贷款所形成的还贷压力也不同,一些企业很可能较早面临资金困难。竞争中淘汰落后、企业破产和加快企业重组将是这一轮价格走势中今后难以避免的现象。
    4、缓解产能过剩,调整结构要拓宽思路。
    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潜在市场需求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在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中合作作用的发挥,以及对于这种潜在需求市场的国际化开发效果。但这是一个较长期的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过程。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呈现钢材需求和钢铁生产能力同步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钢铁企业经过这轮投资发展,几乎都是采用世界一流的设备,基本完成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现代化改造。中国一些大钢铁企业目前具备了设备、产品、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完全有能力到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共赢发展钢铁工业。缓解国内新产能继续建设的压力。
    (四)、2006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势预测
    综合2006年影响中国钢材市场走势三个方面的变化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结论:
    1、在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11个行业经济的产能过剩,发展减速必然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压力。明年中期的政策调整不可避免。这至少意味着明年4月份以前,经济发展对钢材市场需求只能保持惯性变化。目前的钢材市场价格低位震荡走势至少将延续到2006年4月。
    2、2006年我国中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整的方向只能是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协调发展。政策调整的重点将重视启动国内需求市场,而最具市场潜力的百姓住房市场很有可能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轨道。这对提高钢材、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国家资源利用水平,调整经济稳定运行,造福人民都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中国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仍然保持两位数的较高增长水平,对钢材市场的经济复苏无疑也有积极的意义。
    3、美国钢材市场有限的需求变化难以拉动世界钢材市场的价格回升;欧美钢材社会库存回落到正常水平;国际区域市场价格走势不平衡会增加国际钢材贸易量和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钢材需求和产能的较快增长;在世界钢铁市场一体化趋势下,中国巨大的产能对世界钢材市场走势的影响和制约,使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走势将在涨跌互现中实现基本平稳运行。中国目前的钢材市场低价位,有利于改善进出口态势,净出口会出现缓缓增加的趋势,总体趋势要好于2005年。
    4、明年铁矿石市场价格步入回落趋势
    不管今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如何艰难,业内多次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国际铁矿石价格回落的总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明年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应该回落,而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上涨。
    如果说2005年2月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量增长;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两种采购模式;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上涨;今年3月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钢材价格的大幅高位攀升;这四个理由支撑着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但是从今年4月开始的中国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国际市场的价格回落,中国钢材价格甚至跌入钢铁行业的成本线。使年初铁矿石涨价的因素已经不再存在,维持年初的铁矿石高价格的因素也已经不再存在。目前过高的铁矿石价格已经给钢铁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和压力。
    今年国际,国内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并不紧张。随着明年中国钢材需求增幅的回落,铁矿石需求增幅也将出现回落;今年中国铁矿石1-11月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24.9%。预计今年比去年增产铁矿石接近8千万吨;乌克兰600亿吨铁矿石储量需要开发国际市场需求;国际铁矿石投资增长,已经使明年国际铁矿石供给能力增加6200万吨;国内市场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最低价格已经比3月最高价格低了47.7%%;特别是国际钢铁市场明年仍将在低价格走势中震荡;难怪欧洲、北美、亚洲和中国的钢铁企业家都一致表示,当钢铁企业在行业市场价格周期低谷时,铁矿石价格没有理由不同步回调,而错误的坚持高价位。这不利于铁矿石供应商与钢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宝钢等几家钢铁企业同国际矿业三巨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实质上不是宝钢几个企业的谈判,而是肩负维护中国钢铁企业正当利益,推进中国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业建立长期、公平、稳定合作关系的重任。不管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如何艰难,也不论年初的实际谈判结果如何,目前铁矿石市场价格变化中许多不正常的现象都是短期的,都不能改变明年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回落趋势。
    以钢材生产的基础材料热轧钢卷为例,全球钢铁企业生产1吨热轧卷的平均成本费用为:2001年240美元,2002年250美元,2003年270美元,2004年340美元,2005年上半年380美元。有关国家钢企热轧卷每吨成本费用为:中国350-400美元,欧洲和美国平均为440美元,日本470美元,韩国浦项钢铁公司350美元。中国钢铁企业成本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对提高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价格震荡和2006年我国水、电、油等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仍然面临价格上涨的趋势。即使铁矿石价格有所回落,钢铁企业继续降低成本也面临相当大的困难。这会对市场价格稳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5、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已经出现钢材年度需求增幅缓缓回落的趋势;连续几年钢铁产能集中释放使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即使在国际、国内发生有利于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回升的环境下,2006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势仍然摆脱不了价格低谷震荡的总体走势。市场价格下行的走势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006年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在目前水平下,总体价格回落幅度在10%左右。
    6、 尽管中国钢铁市场目前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经过9个月钢材价格的连续大幅下跌,已经使我国钢材市场的社会库存总体水平不高。这同西方国家钢材配送中心库存高达2.8--3.5个月的高库存量存在着流通体制上的差别。
    我国今后钢材市场面临很大的资源压力,在这种大市场趋势下,并非只有价格大幅下跌一条路,也没有所谓的价格底线和触底反弹。只要市场资源压力大,就存在价格竞争和价格走势的下行压力。因此,只有积极调整市场供需平衡关系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特别是当前较低的建筑钢材、板材价格和与历史同期相比不算高的社会库存,市场风险已经大大减少。这就为中国钢材市场短期供需关系改善和价格走势变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短期价格涨、跌震荡,年度总体小幅回落将是2006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势,特别是板材市场走势的重要特征。市场周期低谷,降价容易,涨价难。这就决定了钢铁企业和经销商要把控制价格震荡风险,稳定市场价格作为价格策略的首要因素。把握这个今后市场价格走势的重要特征,控制合理的钢材社会库存,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抛售,对建立稳定市场价格机制非常重要。(一文 Mysteel.com资讯部组稿,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