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

2006-02-0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方针的确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引导下,中国区域经济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的统筹区域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表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避免地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对中国经济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着手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区域经济体系。
    1区域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
    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而言,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应当包括以下4个层次[2,3].
    1.1宏观区域经济格局的划分
    目的在于从全国区域经济的整体上,以揭示一个大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态势和特点。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在宏观自然条件背景下(如与海岸线的距离、宏观地形地貌以及地带性水热条件等),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城镇分布密度以及宏观区域政策的制定等因素。按照这些因素[4],美国将全国划分三大区,即大西洋沿岸到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以及落基山脉以西到太平洋沿岸的西部地区。目前,中国宏观区域经济也被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
    1.2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
    主要目的是统一规划和建设大型跨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如区际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航运等交通线路与枢纽工程、区际通信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等等,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划分方法是以省区为基本单位(保证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根据省区间经济联系程度、宏观空间区位、资源与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风俗等区域特征因素,按照统一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省区临近、行政区划完整并不打破上一级经济区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大体一致等原则,将若干临近的省区划分为一个综合经济区。美国经济分析局在三大宏观经济区的基础上,在不打破其界限的条件下,进一步划分了8大综合经济区(BEA regions ),即新英格兰地区(New England )、中东部地区(Mideast )、大湖地区(Great Lakes )、平原地区(Plains)、东南部地区(Southeast )、西南部地区(South-west)、落基山脉地区(Rocky Mountain)和远西部地区(Far West)等(依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网站:http://www.fedstats.gov/.以下有关美国区域划分的资料均来源该网站)。中国“九五”时期划分了7大综合经济区,但实际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同时也与现行三大地带不相衔接。
    1.3标准经济区的划分
    这个层次的经济区划主要是着眼于,在较细的产业分类层次,甚至产品层次上,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事实上,这个层次的经济区划是最实用、最关键的经济区划,是奠定整个空间经济布局的基础。划分方法是以县为基本单位,根据自然条件的同质性、要素禀赋的相似性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按照以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为核心,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分工协作为纽带、共同市场为目标等原则,将若干临近的县域划分为一个标准经济区。2004年11月,美国经济分析局发表了最新的美国标准经济(BEA economic areas)区划分方案,该方案将全国划分了179个标准经济区,其中包括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最新公布的120个联合统计区(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s,CSAs)和29个大都市统计部(metropolitan divisions)。目前,中国尚没有划分过这样正规的标准经济区。
    1.4城镇群地域的划分
    目的在于建立生产与生活一体化的基本区域经济空间,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划分方法是以点状的城镇为基本单位,根据城镇辐射能力和范围、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城镇群内完成以及城乡建设一体化等要求,按照以一个或几个较大的城镇为中心、城镇间交通通信网络完整以及人口与产品交往达到一定密集程度等原则,将相邻而彼此联系紧密的城镇划分为一个城镇群。2003年6月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公布了最新的城镇群地域的划分方案,该方案包括361个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MSAs)和573个小都市统计区(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一般而言,由于城镇群是按照城镇的辐射影响范围对区域空间的一种区划,而有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尚没有获得城镇的辐射影响,因此,城镇群划分的区域往往是不能覆盖整个国土范围的。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体系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5,6].建立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且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和完善一个更加合理的宏观区域经济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划分一个为大家能够接受的综合经济区体系,至于建立完整的标准经济区和城镇群地域体系恐怕是下下几个五年规划的任务了。
    2未来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
    2.1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七五”时期确定的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沿海、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划分演变而来的[7].该划分方案大体反映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基本态势,方案形成后,虽有一些微调,但基本格局变化不大。然而,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方案,已难以适应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进行大的调整,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从总体上看,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未能反映出中国人口和城镇分布基本态势
    在中国农耕区与牧业区存在着明显的人口和城镇分布密度的巨大差异,这两类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8,9].显然,如果不加以区别将难以有效地揭示中国宏观区域格局的一个基本特征。
    2.1.2未能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变化最大梯度之所在
    事实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差距最大的地方出现在现行东部与中部之间,而中部与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小[10].也就是说,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东部是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基本上都应当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
    2.1.3难以作为进一步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基础
    现行三大地带的划分明显地将一些具有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实体分割开了,如东北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长江上中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等等,这样就难以将其作为进一步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基础。
    2.2“新三大地带”划分的依据
    2.2.1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充分体现中国人口和城镇分布的基本状况从中国宏观空间腹地条件来看,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就指出[11],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是中国宏观空间腹地条件差异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这条线两边是中国人口和城镇分布密度变化的鸿沟,而不是平滑的过渡,表明该分界线具有突出的重大意义(图1)。
    该线以西以北地区主要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以及云南西部、四川的西北部和黑龙江的西北部,为了统计的方便,这里按照完整的省区建制将范围确定为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等4个省区。这4个省区人口和城镇密度均不足50人/km2的水平,远高中国海岸线、地形以山地为主、水热条件差。
    该线以东以南地区包括除以上4个省区以外的所有省区。这些省区人口和城镇密度均高于50人/km[2],临近海岸线、地形中平原比重高、水热条件适中。
    这条线决定了中国人口和城镇分布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区:该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但是人口与城镇在全国的比重均高达96%左右,是中国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而该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也占一半,而人口与城镇在全国的比重仅为4%左右(表1)。
    2.2.2要考虑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中国区域经济受海洋和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距海岸线的远近反映了与世界市场距离的远近和交通的便利程度,由此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基本趋势[12].当然,这种变化趋势主要出现在现行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而现行中部和西部省区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因此,从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看,中部和西部许多省区应当划为同一地带(图2)。
    2.2.3增加中部地带的范围,充分体现“抓两头、带中间”和“中间突破”
    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一个稳定的区域经济体系同一个稳定的国民经济体系是一样的,都需要建立一个尽可能大的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将现行西部地区的人口和城镇密集省区与中部地区合并在一起,划分为一个新的中西部地带,增大现行中部地带的范围,将有利于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2.3“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
    根据以上考虑,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图3,表2)。
    2.3.1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该地带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3个省区(今后还将包括港澳和台湾省)。与现东部地带相比,多了吉林和黑龙江2省区,避免了将东北地区分割为不同地带的做法,使该地带的整体性有所提高。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7.8%,人口占42.9%,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1倍。2003年,该地带生产总量占全国的63.6%;人均生产总值达1593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按各省区实际值计算,下同)的1.48倍;除河北、吉林和海南等省区人均生产总值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该地带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网络开发阶段[13,14].京津唐城镇群、辽中南城镇群、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已基本形成,而且沈哈沿线城镇带、胶东城镇群和闽东南城镇群也已见雏形。今后,要进一步积极地推进东北及东部地带城镇化进程,使一些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并在中心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方面为大城市解困,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群功能),促使东部这些城镇群逐步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从东北地区开始由北向南沿交通线分布的大城市群带,实现更大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和网络开发。
    未来该地带将继续成为吸纳区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进一步提高人口和城镇的聚集程度,争取使该地带人口比重向其经济比重靠拢。通过吸收中西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在产业发展上,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如装备工业和汽车工业等)。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工业化所需的装备和设备,成为中国地区经济的装备部(地区分工与特色)[15].
    2.3.2中部及近西部地带
    包括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云南、贵州和广西等14省区。与现中部地带相比,少了吉林和黑龙江2省区,多了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现西部人口与城镇较为密集的地区。
    中部及近西部地带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2.6%,人口占53.1%,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2003年,该地带生产总量占全国的33.0%,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680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1%;所有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目前,该地带尚处于点轴开发阶段[16],主要开发轴线有东西向的黄河沿线地区、陇海线、长江沿线地区和珠江沿线,以及南北向的京广和京九沿线、太焦线—焦枝线—枝柳线沿线地区等。
    未来中部及近西部地带将继续空间开发轴线的完善和建设,开始向网络开发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上述主要轴线的开发,同时注意开拓其他轴线的开发,如同蒲线、西神线—西康线—襄渝线、湘赣—湘黔—滇黔线、川黔线—黔桂线、成昆线—南昆线等,以形成网络开发的基本框架。加速以武汉为中心的城镇群、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城镇群、以九江和芜湖中心城镇群、长株潭城镇群、以郑州为中心的城镇群等。加强汾河流域、陕西渭河流域、淮河流域、汉水流域、成都平原以及贵阳平坝、昆明盆地、南宁盆地和郁江—浔河平原等腹地建设,使它们成为人口和城镇进一步聚集的中心地区。在产业上,要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大力发挥重工业比重高、装备工业基础条件好、地理位置居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按照经济内部大循环的要求,建设成为主要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各种装备和设备等投资品以及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逐步接受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非耐用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陕西和四川),进一步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发丰富的生物资源,建设中草药和生物医药制品研发和制造中心;依托“三线”建设的工业基础,发展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特殊用途的电子机械装备,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依托人才密集条件,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大力积极发展旅游业。
    2.3.3远西部地带
    包括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4省区,是中国人口和城镇十分稀疏的陆地边疆地区(除青海外),由现西部地区的人口与城镇稀疏的省区组成。
    远西部地带是中国三大草原和五大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面积占全国的近一半(49.8%),人口只有全国的4.0%,人口密度远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0%.2003年,该地带生产总量占全国的3.4%,人均生产总值仅为9168元,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5.3%;所有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少,国家扶持政策力度较大,因此该地带居民生活水平比中西部一些省区还要高一些。目前,该地带开发处于驻点开发初期,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还不多,今后地区开发的结果也只能达到稀疏的局部性点轴开发阶段,不可能达到也没有必要进行网络式的开发。
    未来远西部地带要根据人口和城镇稀疏地区的特点,继续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7,18];继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改变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加大草原保护和开发力度;进行优势资源的上规模和采取先进技术的开发,特别是进一步加大能矿资源的开发,并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能矿后续加工工业;资源开采要尽量依托现有城镇,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目的,应当注意采取“候鸟”式的开发模式,以避免“矿枯城衰”现象的发生。
    3未来中国10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
    “九五”时期,中国提出了一个七大综合经济区的方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该方案没有覆盖中国的全部国土、各经济区之间存在彼此重叠的现象等等,这个方案后来并没有坚持下来。目前,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三大地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有必要重新考虑划分中国的综合经济区。
    3.1综合经济区划分原则
    在上述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划分3大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和落基山脉以西的西部地区),并在不打破3大区界限的条件下,将全国划分为8大综合经济区的经验[19,20],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省区行政区划完整并相邻、未来开发的方向与模式基本一致以及具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密切合作的需要等原则,提出如下中国新的10大综合经济区的方案,由此形成中国新的三大地带10大综合经济区的两个层次区域经济体系划分方案,以初步建立中国各具特色和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
    3.210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方案
    根据以上原则,在中国新的“新三大地带”划分的框架内,提出如下10大综合经济区方案(图3,表3)。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可分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东南部沿海等4个综合经济区。中部及近西部地带可分为黄河上中游、长江上中游和珠江上中游等3个综合经济区。远西部地带可分为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等3个综合经济区。
    3.2.1东北综合经济区
    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3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未来发展方向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以机械,汽车和电力设备为主,振兴装备工业。强化长春汽车工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建设,强化哈尔滨全国电力设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农业以玉米、大豆和甜菜为主,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建设好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石油以大庆油田为主,包括吉林的扶余油田等。煤炭有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等,注意发展后续产业,加快以吉林石化为主,包括大庆石化在内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在未来俄罗斯输油管道建成后,建设成为全国又一个大型化的石化工业基地。
    3.2.2京津冀鲁沿海综合经济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等4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首都所在区,经济、文化和信息发达,人才高度聚集。今后,要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加强区内的交往与合作,以京津大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镇群为依托,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城镇群。
    3.2.3沪苏浙沿海综合经济区(或长江三角洲综合经济区)
    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区,该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金融中心的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轻重工业基础优势,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加大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建设全国又一个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3.2.4粤闽琼沿海综合经济区
    包括广东、福建、海南等3省区(未来还将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该经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今后,要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地区的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成为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建成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全国意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3.2.5黄河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与河南5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能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能源原材料的优势,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太钢和舞钢等)、有色工业基地(山西铝厂、中州铝业等)。加大兰州、洛阳和太原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用先进装备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工业,建成中国重要的以拖拉机为主的农用机械、以矿山冶金设备为主的重型机械以及以轴承为主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中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进一步加大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本经济区可持续能力。
    3.2.6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区,该经济区是中西部地带人口和城镇最稠密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包括武钢、重钢、马钢和萍乡钢铁厂等;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包括湖北和江西的铜业、湖南的铅锌业和冶金业以及江西的钨业等)。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建设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他交通设备工业基地(重庆的摩托车制造)。
    3.2.7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或滇黔桂综合经济区)
    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今后,要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建设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进一步开发巨大的旅游资源,建设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依托北部湾港口群,建设中国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
    3.2.8内蒙古综合经济区
    包括内蒙古1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最大的奶类和羊绒生产基地,能源资源也较丰富。今后,要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力度,尽快成为中国新的能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载能源材料工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资源,减少牧民数量,实行集约化的家庭庄园式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建设若干沙产业基地。
    3.2.9新疆综合经济区
    包括新疆1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沙漠绿洲农业基地。今后,要继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强化全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的地位;以绿洲为基地,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昼夜温差大),建设具有优势的瓜果、棉花和西红柿种植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如葡萄酒酿造业、果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中国石油生产最大的接续地;加快发展有一定优势的农业机械工业,促进工业化;促进旅游业及民族旅游产品的发展;开发沙产业,建立沙产业基地。
    3.2.10青藏高原综合经济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区,该经济区是世界上地势最高、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稀少的地区。今后的主要任务应是努力保护好这块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在地区开发上[15,16],首先要强调人口重点开发地区的集中,如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青海的湟水河流域地区以及格尔木盆地地区;其次,要选择优势资源(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开发,并采取保护式的开发方式,避免小规模、分散式的资源开发模式;第三,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围栏畜牧业;第四,发展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业。
    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也应当有密切的联系,并不能因为经济区的划分,而影响各地区之间的自由、开放的交往。事实上,10大经济区之间产品与服务、经济要素以及人员的交往也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东西部能源原材料的交往、所谓的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以及珠江沿线等中国东西联系的“四带”之间,以及东北与关内之间,农产品以及机械产品都有大量的交流。
    4区域发展对策的大体思路
    (1)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着眼于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和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更加开放和宽松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加速各垄断行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大的空间;加大国有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革步伐,实施更加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和财政税收政策;现行东部改革和开放政策向东北地区延伸,加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等等。
    (2)中部及西部地带全面崛起。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和协调区域发展,实施全方位的综合立体式开发,建立有利于加速该地带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机制和政策。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加速地带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创造最大的国内需求市场;现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向整个中部及近西部地区覆盖,为全面崛起的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等。
    (3)远西部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对远西部地带要制定更加全面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该地带开发的支持力度。实施向远西部倾斜的区域差异税收政策;加大国家对远西部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国家全额投资;实施鼓励到远西部投资的财政补贴政策等等。(光明观察)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