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铁矿石原料供应的展望及思考

2006-01-2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保障铁矿石原料供应是钢铁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未来五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国内钢铁工业仍处于增长阶段,这一时期铁矿石仍将是基本原料,钢铁工业对铁矿原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未来铁矿石原料供应保证程度如何,怎样认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形势,如何应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居高的局面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审视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现状分析及展望的基础上,本文就上述诸方面重新进行思考,谈一点巩固和加强我国铁矿石供应保障体系的看法。

一、国内铁矿石供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2004年钢产量27245万吨,生铁产量25185万吨,占世界钢铁生产规模的四分之一。世界钢铁产业处于新一轮复苏时期,铁矿原料市场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钢铁工业铁矿石供应正面临激烈的挑战。

1.国内铁矿石保证程度趋低,进口铁矿数量增长迅速。 尽管国内铁矿石的产量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滞后于钢铁增长速度,生铁产量的保证程度逐年下降。全国进口铁矿石2004年已达到20808万吨。国内以铁矿石为主(含少量含铁回收料)生产的生铁产量比例,已从九十年代初的81.85%下降到2003年的55%,进口铁矿石的生铁产量比例从18.15%上升到45%。见表1。

表1国内铁矿石保障能力

年份 生铁产量 进口矿量 进口矿冶炼生铁产量比例(%) 国内铁原料(主要为铁矿石)冶炼生铁产量比例(%)
1991 6765 1904 18.15 81.85
1992 7589 2517 21.4 78.6
1993 8738 3302 24.38 75.62
1994 9741 3734 24.73 75.27
1995 10529 4115 25.21 74.79
1996 10721 4387 26.4 73.6
1997 11511 5511 30.89 69.81
1998 11852 5177 28.18 71.82
1999 12533 5527 28.45 71.55
2000 13101 6997 34.46 65.54
2001 15554 9230 38.29 61.71
2002 17075 11149 42.12 57.88
2003 20231

14813

48

52

2004

25185

20808

55

45

2.国际铁矿石供不应求,价格上扬,国内钢铁企业原料成本增加。

近几年世界钢铁产量急剧增长,国际铁矿石供求平衡关系改变。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已转为卖方市场,随之而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及海运费均上扬。

2003年世界铁矿石价格开始上涨。日本市场块矿价格上涨9%,粉矿价格上涨8,9%。2004年日本市场澳矿价格上涨18.62%,巴西矿上涨18.27~18.64%。2005年铁矿石价格上涨71.5%,超出了理性范围。

图1 1996~2004年澳矿价格变化曲线(亚洲市场,FOB价,美分/吨度)

图2 1996~2004年巴西矿价格变化曲线(亚洲市场,FOB价,美分/吨度)

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平均到岸价32.78美元/吨,比2002年上涨了32%。2004年我国进口铁矿平均到岸价61.09美元/吨,比2003年上涨了86%。国内钢铁企业原料成本大幅增加。

图3 1997~200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变化曲线

3.防范和缓和进口铁矿石短缺及海运紧张的能力薄弱。

我国在境外合资办矿矿山少,规模小,在资源开发合作的形式单一,进口矿多采用现货贸易,常常难以国际市场部公开价格成交;国内大吨位铁矿远洋海运能力不足。国内防范和缓和进口铁矿石短缺及海运紧张的能力薄弱。

铁矿原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铁矿贸易利润攀高,必然刺激世界范围内铁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也会给钢铁工业走出铁矿原料供应的低谷同样带来机遇。需要审时度势,从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剖析,制定战略对策,加强国内钢铁工业铁矿原料供应这一基础环节。

二、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展望 1.资源状况

(1)铁矿资源储量

截止 2003 年末统计,我国探明的保有铁矿资源产地 2020处,保有资源总量约57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 212 亿吨(含储量116亿吨),资源量364亿吨。

(2)铁矿资源特征

① 按铁矿资源储量,我国居世界第五位。但矿石含铁品位平均只有33%,贫矿石占全部矿石储量98%。截止2003年底统计,富铁矿石的保有储量仅为全国保有储量的2%,绝大部分铁矿石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

② 分布相对集中。全国除天津市等个别地区外,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铁矿储量,但又相对集中于河北、四川和辽宁三省之内,这三省铁矿石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48%。

③ 矿床类型多,矿石类型复杂。世界已有的铁矿类型,中国都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类型主要是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攀枝花式岩浆钒钛磁铁矿、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梅山式火山岩型铁矿床和白云鄂博热液型稀土铁矿床。主要矿石类型有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矿石、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镜铁矿等。

④ 多组份共(伴)生铁矿石所占比重大。多组份共(伴)生铁矿石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涉及的大中型铁矿区如攀枝花、大庙、白云鄂博、大冶、铜录山、大宝山、大顶、黄岗、温泉沟等矿区,主要共(伴)生组份有钒、钛、稀土、铌、铜、锡、钼、铅、锌、钴、金、铀、硼和硫等。

(3)资源潜力和远景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铁矿地质找矿和勘探工作,我国铁矿资源的格局基本确定。资源预测总量能够达到1200亿吨左右,资源预测总量与保有资源储量之比大致为2:1。

2.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近几年国内铁矿石统计产量及分析

近几年国内铁矿石统计产量列表2。

表2 近几年国内铁矿石统计产量表

年 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铁矿石原矿统计生产量 22256 21152 23262 26108 31038
成品铁矿石统计生产量 10919 10488 11686 13300 15800

国内成品铁矿统计产量分析:依照国内生铁产量、进口铁矿石数量及品位,考虑扣除钢铁企业含铁物料(钢渣、瓦斯灰、氧化铁皮等)因素,经分析,近几年来国内铁矿成品矿量推算值与统计值存在差距,国内铁矿成品矿量统计不够完整,年铁矿成品矿量误差很大。推算2004年国内成品矿产量约16460万吨左右,原矿产量为33000亿吨左右。

(3)国内铁矿石产能变化趋势

预计重点铁矿山新增铁矿生产能力与现有铁矿山消失能力相抵后,铁矿石生产量近期将保持目前的生产水平。地方铁矿山和民采矿在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的刺激下,产量将有一定幅度增加。远期呈缓慢下降趋势。

(4)2010年国内铁矿石产量预测

预测2010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生产量为3.80~4.00亿吨左右,成品矿1.90亿吨左右。

三、世界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展望

1.世界铁矿石资源及分布 世界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最新统计世界铁矿石可采储量为1500亿吨,资源总量为3300亿吨。澳大利亚、巴西、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及美国等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铁矿床按成因特点一般分为岩浆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沉积型矿床和沉积—变质型矿床五大类。沉积—变质型矿床和火山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类型,其中,沉积—变质型矿床的资源量约占90%,而与其有关的富铁矿资源约占世界富铁矿总量的70%以上。该种成因类型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印度和美国等,在南非、几内亚、委内瑞拉、中国等也有相当多的分布。这类矿床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布集中,常构成几十亿吨的巨型矿床。

2.世界铁矿石生产 2003年世界铁矿石产量(成品矿)为10.88亿吨。十大铁矿石生产国依次为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十个国家铁矿石合计产量9.73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89.3%。

3.世界铁矿石供应变化趋势展望

(1)丰富的铁矿资源足以支撑世界铁矿石较大幅度增产

国际铁矿石资源总体来说是丰富的,世界铁矿石可采储量为1500亿吨,资源总量3300亿吨,静态开采保证年限在150年以上。按照矿业经济的角度,铁矿开发必然遵循先富后贫、先易后难的规则。世界铁矿生产目前一半以上的产量仍来自富矿床,主要集中于南半球。除此之外,尚有大量需选贫铁矿资源,据报道,仅澳大利亚就有数百亿吨以上易采易选贫铁矿资源有待开发。世界铁矿石开发尚有巨大潜力。造成世界范围铁矿目前供不应求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急剧增长的需求,并非资源缺乏。

(2)铁矿贸易的高利润率引发新一轮铁矿开发热潮

近期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扬,有力地刺激了铁矿生产商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全球4家铁矿石公司CVRD、BHP、Rio Tinto、Kumba/Anglo American公司已在实施扩大产能的计划。

(3)世界铁矿石供应变化趋势

根据世界主要铁矿生产国扩大产能的情况及其发展潜力预测,2010年世界铁矿产量将达到15~16亿吨,成品铁矿量约13~14亿吨,贸易量将达到8.5亿吨。未来几年,世界铁矿石生产量基本能够保证世界钢铁业生产的需求。

鉴于各主要铁矿石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近年世界贫矿资源国家开发也有所发展,预测世界铁矿石的供应量在2010年或稍后的一段时期内,有可能出现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四、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认识和思考

1.国内铁矿石原料供应方面 国内钢铁工业的形势为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既带来了机遇,也面临挑战。由于国内铁矿需求量增长的影响,价格趋涨,国内铁矿石生产自2002年以来再度回升,成品矿产量年增长速度在7-10%。因此对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对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客观的认识。

(1) 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具有一定潜力 事实上,国内铁矿石的成品矿产量还在稳步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仍将提供相当比例的铁矿石原料。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的趋势多年来一直受到讨论和关注。笔者认为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具有一定潜力,主要依据是:

1) 我国在铁矿贫矿选别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 国内探明铁矿储量在500亿吨以上,但基本是贫矿,需要经过选矿富集才能利用。但资源品位低下的状况也促使国内科研力量对选矿的进一步研究。经过国内科研部门多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在铁矿贫矿选别技术方面已位于世界前列,铁矿选矿技术获得重大进展,国内成品铁矿质量提高,部分铁精矿品位甚至可以达到TFe:69%以上,品质优良。选矿技术的进步为国内贫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持。

2) 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为低品位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 受国际、国内铁矿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低品位铁矿的开发利用已变成有利可图,近几年国内从大型矿山到小型矿山均有成功的实践。低品位铁矿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国内成品矿的产量。

3) 国内铁矿采选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大中型铁矿企业积极挖潜改造、开发后备资源;地方中小型铁矿在积累的基础上,增加采选投入。2003年和2004年,我国国内铁矿采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165%,其中2003年为50.07亿元,2004年达到132.94亿元。2005年1-8月,国内铁矿采选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了98.7%,预计全年可达到2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将在弥补消失的生产能力后产量出现增长。

(2) 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虽然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具有一定潜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将制约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发展速度,主要方面是:

1) 大型、重点铁矿消失生产能力的弥补难度加大 从全国范围总体来看,国内多数大型、重点铁矿山开始进入生产中后期,后备资源不足。资源开发遵循矿产经济学的由富及贫、由易到难的规律,目前已开发的大型、重点铁矿是资源开发条件比较好的。多数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规模、开发条件与已开发资源相比,逊色不少。目前国内开发后备资源,主要和更多的是考虑增加供应量,对矿山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方面考虑得不是太多。长远来看,大型、重点铁矿的生产能力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2) 国内矿山生产规模集中度下降 国内铁矿石生产规模集中度低,据近年全国统计,铁矿企业达到3867个,其中大型34个,中型43个,其余均为小型及群采矿。地方小型及群采矿生产量占60%,平均开采规模不足5万吨。 一方面,大型铁矿平均生产规模趋于下降,另一方面,地方中小矿山的生产有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国内矿山生产规模集中度下降,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高效开发的特征。

3) 矿山资源开发环境压力增大 开采矿石资源趋贫,开采难度加大,采选作业产生的废石、尾矿数量巨大。特别是由于中小矿山的发展,规模小、分散,对地表的扰动、植被破坏的范围相对增加。矿山废石场、废弃采场、尾矿库等复垦、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任重道远。矿山资源开发环境压力增大,生产及环境成本上升,未来有可能受到一定的环境政策制约。

4) 国内铁矿资源开发能源消耗大,有可能受到一定的能源政策制约 贫矿的采选,特别是低品位铁矿的利用,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长。从企业微观角度,尽管选别低品位铁矿具有经济效益,但从宏观角度考虑,在具有选择进口国外铁矿可能或电力供应紧张的的地区,未来有可能受到一定的能源政策制约。

2.国外铁矿资源利用 加大利用国外铁矿资源是我国发展钢铁工业的基本策略。我们既要肯定国外铁矿资源优势之所在,也要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

(1) 利用国外铁矿资源的优势 利用国外铁矿资源不能简单理解为弥补了国内铁矿石的短缺。利用国外资源的优势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 满足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投资大,规模分散,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充分利用国外丰富的铁矿资源,可以节省国内矿山投资,节约开发时间,快速满足钢铁工业的生产需要。2) 有利于两种资源优势互补 国内铁矿石以铁精矿居多,矿石粒度较细,单一烧结其烧结性能不佳。国际主要铁矿生产国家铁矿石以富矿居多,矿石烧结、冶炼性能好,但部分矿石造渣组份存在缺陷,不适宜单一使用。合理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有利于两种资源优势互补,提高钢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3) 发挥沿海地区钢铁企业利用进口铁矿石区位优势 与内地钢铁企业相比,沿海地区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省去了大量中转倒运费用,运输更为便捷,有利于生产组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2) 利用进口铁矿石面临的问题 预测表明,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继续上升,进口铁矿石对国内钢铁工业的影响程度也在扩大。国际铁矿资源是丰富的,但利用国外铁矿资源也面临挑战,主要是:1) 世界铁矿产业集中度在增强。CVRD、BHP和RIO TINTO三大公司的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50-55%,North Ltd、Camei公司和Ferteco公司也有与其他公司合并的趋势。铁矿原料贸易供应的决定权更为集中,更为有利于卖方。2) 国际钢铁产业的重心已经转向亚洲,亚洲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对国际铁矿资源、市场份额的控制由来已久。虽然国内少数几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合作经营等实践,取得了成效,但我国发展钢铁工业对国外铁矿石原料份额的稳定增加尚需努力。3) 国内进口铁矿渠道分散,在国际铁矿贸易市场话语权份量轻 目前世界铁矿市场的价格主要以欧洲国家和日本钢铁企业的谈判价格为参照。我国进口铁矿价格参照日本谈判价格,然而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在国际矿石价格谈判中未居应有的地位,与进口矿大国的状况是不相称的。国内进口铁矿渠道分散,对外没有统一的谈判权。

3.境外合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 境外合资开发铁矿,是被普遍认为稳定进口铁矿来源的有效手段,具有战略意义。境外合资开发铁矿的有利面一是可以有稳定的铁矿石供应基地,二是强化了与铁矿输出国的供应联系。境外合资开发铁矿虽说也有风险,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加强管理,都有利可图,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反向平抑进口铁矿涨价因素的防范风险作用。

目前开发国外铁矿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1)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占有竞争优势。 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公司凭借其已有设施基础,扩大产能的投入相对低,易于扩大规模效应,具有竞争优势。

(2)在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合作开发铁矿门槛提高。 一方面,世界铁矿产业集中度已经增强,易于出现垄断。另一方面,由于铁矿石贸易形势好,合作开发铁矿难以得到优惠政策待遇。难以选择到条件较好的铁矿床开发。

(3)非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合作开发铁矿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一些非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具有一定数量的铁矿资源,过去寻求合作开发铁矿,主要由于铁路、水电供应、港口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而往往难以操作。在目前铁矿市场行情下,开发此类铁矿存在更多的吸引力,所在国家也很积极,与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相比,更易于进行合作开发,但前期投入需要较多。有些矿床勘探程度差,影响工程设计和开发进度,存在投资风险和难度,需要从中进行比选。比选除了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外,还要考虑所在国家的政局和投资政策等方面的稳定性。

4.国内利用进口矿的合理流向 我国进口矿的大部分通过东部、南部沿海港口上岸,一部分通过减载转运。显然,内陆地区钢铁企业远离东部港口,大量使用进口矿 ,加大国内铁路运输压力,到厂成本高,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内陆地区钢铁企业要积极使用国内铁矿石,使用进口矿应以配矿为目的。从宏观角度出发,大量进口矿应流向沿海钢铁企业或距沿海地区不远的钢铁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钢铁工业的原料物流费用。

五、巩固我国铁矿石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1.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防止企业盲目扩大规模,增加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结合资源条件调整冶金工业布局,通过调控沿海和内地生产能力的手段,形成内地钢铁生产能力主要依靠国内铁矿石,沿海地区生产能力多消耗进口矿的合理局面。

2.推动进口商之间的协调工作,增强作为铁矿石进口大国在国际铁矿贸易市场的话语权。目前国内铁矿石进口渠道分散的现象依然存在,多头对外,缺乏协调。导致的后果是国内利益受损,进口铁矿代价增大。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应首先肩负重任,联合起来,统一对外,协调进口矿事宜,有助于推动供需双方达成双赢共识,降低进口单方面负担和风险。日本钢铁行业铁原料采取统一对外策略的做法值得借鉴。

3.搞好国内矿山的生产。近年来,国际市场铁矿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内铁矿生产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国民经济损失。具有自有铁矿山的钢铁企业因其铁原料费用低,显示了抗风险能力。保持长期稳定的国内铁矿生产能力,是抵御进口铁矿石风险的重要方面。

4.探索到境外合资开发铁矿资源的有效途径。到境外合资开矿选择矿产资源可靠、储量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交通方便,所在国投资环境好的矿点作为合资开采对象。如澳大利亚的西澳皮尔巴拉矿区、巴西铁四角和卡拉加斯矿区都可考虑列为争取合资开矿的地区。条件成熟时也可以考虑在非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家合资开矿。

5.进口铁矿石实现多元化策略。在可能的范围内,不要只依靠少数进口国和进口厂商,要多元化,使出口商互相竞争。

6.随着进口铁矿石数量增加,探索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联合与国外铁矿石供应商合资建立远洋运输公司,实现共担风险和双赢。这方面可以参考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做法,日本川崎(awasaki steel)与澳大利亚BHP合资组建了两个远洋运输公司。这样的作法,有利于降低进口矿海运费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国际海运价格上浮波动的风险程度。国内沿海港口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大吨位铁矿石专用码头的建设,是考虑这方面设想的有利因素。

7.应尽快形成国家资源危机管理机制。资源危机常常潜伏期较长,易于被忽视,待到形成局面应付十分被动和困难。2005年世界铁矿资源大幅涨价,我国钢铁企业感到措手不及和无奈。这表明,我国行之有效的资源危机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从长远和战略高度来看,资源危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制约和威胁,建立并加强我国的资源危机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形成这一资源危机管理机制必须设立日常机构,有步骤地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富有远见地研究有效的应对预案,行之有效地实施国家资源战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