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争锋:渔翁得利

2005-01-1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1月5日一大早,世界最大煤炭输出港秦皇岛还处在朦胧中。在僵持7天后,中国两大基础能源 ——煤炭和电力终于在这里露出和解的苗头。
    前一天晚上很晚才结束会议的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韩建华起了个大早,准备开始一天的繁忙工作:“估计陕西再有两三天就搞完了。”他的“搞完”,是指陕西在这一届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上的所有合同都签署完毕。
    虽然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官员在开会之初就表示一定要按原定的7天会期执行,不能拖延,铁道部官员为此甚至明示如果会议不能如期完成,延期的订货合同将不再批给当年度的煤炭运输计划,但从去年12月29日开始的这一届煤炭会议,还是超出了预定会期。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煤电之争在这一次达到更加激烈的程度,双方为2005年电煤价格和供货量僵持不下,两大行业分成两大阵营。
    煤炭方面,不仅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出面,山西、河南、陕西的煤炭企业供货都由本省的煤炭运销公司统一出面。他们的口号很一致,对于电力企业急迫的计划内煤炭需求,必须要在保证价格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有价才有量”。对尚未签订合同的电煤,国家发改委会前确定的方案是,以去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煤铁方面则希望这个涨幅至少要在10%以上。
    电力企业的统一阵线来得更为坚定。各个电力企业的电煤合同价格要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标准执行,由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一负责。这不仅是针对国电、华能、大唐、华电和中电投五大国字号电力企业,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与会人士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中能燃料给他们这些非国字号企业也下了死令:不得破坏统一战线、擅自提价要煤。会议在前一周时间里一度冷场,参会企业普遍预料会议会延期两三周,甚至可能无果而返。
    转折来得突然又迅猛。中国三大煤炭主要产地之一陕西,从3日下午就开始陆续进入签合同阶段,虽然签的都是非计划部分煤炭合同。从5日开始,煤电双方较劲的电煤合同也开始有了谈判结果。
    韩建华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在煤炭供应量上,电煤2004年供应量是1000万吨多一点,今年要翻一倍,达到2100多万吨。至于一直僵持不下的价格,原则上会遵循国家发改委会前确定的方案,个别煤炭品种会比这个标准高一些。
    大家像商量好了似的,韩建华说,中国另两大煤炭主产区山西和河南会和他们的进度差不多,在这两三天内2005年煤炭订货合同都会签完。
    留下尾巴
    不过,签下合同并不意味着真的尘埃落定。韩建华就预测,对于合同协议内容,实际运作中还是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
    河南义马煤业集团董事长傅永水告诉《全球财经观察》,现在煤炭需求量急增,是完全卖方市场,而市场上的煤价是一种不完全成本价格,职工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的历史欠账都没还,矿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更新设备也要钱,工人们的工资和电力企业职工年收入相比也差距很大,只有1万多,而电力职工收入平均要达到4万,煤价应该把这些都包含进去,所以价格应该更高。
    煤炭企业齐声喊涨,今年的电煤合同是不是又会像去年一样兑现率极低,或者兑现价比合同价高出许多?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经理吉晓强在会议之初即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不排除这种可能。
    但电力企业是不会让步去按煤炭企业的要价签合同的。2004年煤炭价格暴涨使电力企业利润被大幅摊薄。
    按照2003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测算,每吨煤上涨25元,则每度电平均成本将增加0.0125元。虽然2004年电价平均上涨0.013元/千瓦时,但去年1乣10月,全国电煤平均涨了77元/吨,涨幅有30%乣40%。像三吉利能源这样主要从市场买煤的企业,煤涨幅超过100元/吨,煤炭已经占到发电综合成本的70%以上。火电类生产企业的利润被逐步侵蚀,行业毛利润率明显下滑。
    大唐电力在和煤炭企业交流时说,他们下属七八十个电厂,总的亏损有36亿。
    中能电力的吉晓强的说法是,一个大的电厂,亏损一个亿是有可能的。在五大发电公司中,大概有一半的电力企业2004年都是亏的,华电、中电投据估计也属亏损之列。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有彬倒不完全相信这一说法。他告诉记者,发一度电,煤在其中所占的成本大约在1/5乣1/4的样子,煤价上涨50%,电成本上涨10%已经不错。电力喊穷,确实有因成本上涨而带来的利润缩减的因素,但也是一种博弈中的策略。
    看来表面和解的煤电两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消解恩怨,大家寄望国家发改委来摆平这件事——通过让度一些政府手中的资源给企业,来保证煤电双方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中间商从中渔利
    煤电僵持不下给市场带来了空间,中间商在这次会议上早早装满了口袋。
    江筱弘所在的北京中化天源科技公司近些年投资有所收益,他们想把资金再投出去,就派江筱弘到这次煤炭会议上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他意外的是,这个供需双方的交易会上,竟有一半的人是在跑计划、拉关系以谋利的,他也被人当成了中间商。
    他只在会场里走了走,就有大同的煤炭企业愿意以220元/吨的价钱把煤卖给他,这个价钱相当于国家发改委定的计划电煤价。但大同煤炭同时开给他的条件是,他得自己搞到铁路运输计划的车皮,才能拿到计划煤。
    “我可以比计划多100多块钱/吨卖出去,自己能赚20多块钱。”江筱弘算计了一下如果自己做这笔买卖的收益情况。这笔买卖,不只对中间商有好处,“矿上、电厂都会有好处。”
    不过,这个好处并不一定是给企业。两个数字之间的差价部分,可以以好处费等名义分给那些帮中间商拿到计划煤和计划车皮的人。
    不过,江筱弘如果拿到这些计划煤,最后其实还是会卖给电厂。电煤经过中间商这一过手,原来计划的身价最后以市场价上了市,市场上原来能供给的计划煤数量更少,而电力企业只能更多通过高价去取得市场煤。江筱弘得到的消息是,在2004年,计划电煤只有60%左右是煤电双方直接交易的,其余40%都是经中间商之手交易的。在这一届的煤炭会议上,会开了预定一半的时间,已有最少1/4的计划电煤量落到了中间商手里。
    另一个跑煤的苏北商人刘太永告诉记者,他今年准备了160万吨煤的量,这几天买卖做得很顺手。
    交易环节增加,电煤价格交易成本也相应增加,本来就向高走的电煤价格被抬得更高。
    煤企和电企都没有因对峙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煤价,僵局反而让他们把自己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最终的受益者并不是这两个命运息息相关的老伙伴,而是外来的已经濒临崩盘的计划体制的蚕食者。
    江筱弘这几天得到的消息是,这些中间商有的甚至自己都不用拿到煤,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做这笔买卖 ——只要能拿到计划的煤和车皮,转手就可以卖了。中间商成功的关键,是要和煤炭及交通部门有关系。
    煤价可能临顶
    当煤电还依照常理出牌的时候,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煤电行业自身供求关系的转变已经不可逆转地到来,煤价可能比预期的2007年这一转折点更早地到达这一轮上涨周期的顶峰。
    煤炭行业自身对前景还很乐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本次会议的开幕式上透露,2004年中国电煤消费量达9.6亿吨,同比增长1亿吨以上,电煤占到了煤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国内煤总需求量将达到20亿吨,煤依然处于供应趋紧的通道中。
    电煤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运输瓶颈。由于铁路运力有限,一些煤即使挖出来了也只能在煤矿堆着,甚至任其自燃而浪费掉。2004年,铁路运煤达到9.92亿吨,同比增长了1.1亿吨。2005年,虽然铁道部官员保证“电煤只要有需求,有多少运多少”,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让铁路运能紧张状况一时还难以缓解。
    在宏观经济方面,金融政策放松,投资加速,因此,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煤炭价格在上半年还会向上冲一冲。但2005年多数能源价格会见顶,煤炭也不例外。供需基本面的转折出现在即。
    傅永水透露,全国现在在建煤矿1250座,产量会增加4个多亿,煤炭走向供大于求是可以预见的。
    在需求方面,电力在2006年上半年可能出现过剩,“如果快的话,可能今年年底就会出现。”陶冬预期。电力过剩必然会影响到煤炭的需求。
    和煤炭相关的指标产品已经发出降价信号。石油价格在今年年中会向下走,煤炭作为替代能源也不可避免地随着这一趋势向下滑。
    呈现在陶冬面前的一条曲线是,今年内,煤炭价格将会前高后低,在达到一个顶点后走向下降,而这种转折可能会在下半年出现。
    敏感的市场早已嗅到了气候变化的细微信号。一位来自苏北的中间商郑太勇从甘肃煤炭企业以200元左右/吨的价格拿到了一批煤,他只每吨提高了一二十元就转手把这批煤出了手,甚至没等到会议结束:“现在这个价差不多到顶了,再高人家用户也不买。”
    这次煤价一旦下落,将可能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波动。陶冬分析,国际上能源行业的波动周期一般是10乣15年一个周期,中国可能会短一些,但一旦出现价格下落,可能会连续几年处在价格的低谷。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