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4-12-2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查看历史数据
    一、2004年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
    1、 人民币对三大货汇率的变动
    (1)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稳定,实际汇率升值压力减轻。由于我国采取钉住美元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竞美元汇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实际汇率的变化上。按照中美两国居民消费价格折算的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自2003年8月以来有所减轻。之所以呈现这样的走势,是由于2003年8月份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开始明显加大,人民币对内的购买力相对下降。
    (2)人民币对欧元名义汇率同比升值0.44%,实际升值1.34%。由于人民币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名义汇率随美元对其它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波动。从对欧元汇率的变动情况来看,伴随着5、6月份美元对欧元的明显升值,人民币对欧元的名义汇率也相应明显升值,尽管后来随着美元对欧元汇率的下降又有所下降,但从2004年以来的总体情况看,人民币对欧元名义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且略有升值,从2003年12月份的每欧元兑换10.1428元人民币升值到2004年9月份的每欧元兑换10.0978元人民币,升值0.44%。从实际汇率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和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涨幅都有所上升,实际汇率的走势与名义汇率的走势大体相同,大约升值1.34%。
    (3)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同比名义升值1.94%,实际升值4.01%。从对日元汇率名义的变动情况来看,与欧元的走势有几分相似。伴随着5、6月份美元对日元的明显升值,人民币对日元的名义汇率也相应明显升值,尽管后来随着美元对日元汇率的下降也有所下降,但从2004年以来的总体情况看,人民币对日元名义汇率基本保持升值的走势,从2003年12月份的每百日元兑换7.6683元人民币升值到2004年9月份的每百日元兑换7.5199元人民币,升值1.94%。从实际汇率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较高,而日本尚未完全从通货紧缩的状态中走出来,消费价格呈现基本稳定略有下降的态势,因此,人民币对日元的实际汇率也有所升值,实际汇率的升值幅度大约为4.01%,比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要高一些。
    (4)人民币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贴水波动中升值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减轻,从境外市场人民币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贴水的变化也可以看出。2003年10月初,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后不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被拉高,人民币一年期NDF贴水达到5400点的最高位,此后,有所回落。2004年2月,因人民币升值的传言在媒体上传播,又曾经出现4800这一2004年的高点。此后,随着传言的不攻自破,到7月份曾跌破1000点。2004年9月3日,APEC21国财长发表声明后,人民币NDF贴水由1800点上升到2400点,此后又进入上升期,近日因美元大幅度贬值而带动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升值预期又明显强化,人民币NDF贴水上升到3700点左右,尽管如此,较之2003年底还是明显降低了。从人民币NDF贴水的总体走势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已经明显减轻。
    (5)从外汇储备增加额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总额的比率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有所减轻。从图4可以看出,在1993、1998和1999年,因担心人民币贬值,大量外汇滞留在企业账户和海外,外汇储备增加额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总额的比率偏低;而2002和2003年,因担心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额超过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总额,说明除了当年的顺差之外,以往年份形成的、原来滞留在企业账户和海外的部分外汇资金,都转移到中央银行账户而变为外汇储备。2004年上半年这一比率已经下降到100%以下,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减轻;同时,由于该比率依然高达90以上,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
    2、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减轻的主要原因
    (1)我国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相关改革工作。2003年以来,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银行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我们先后对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改造。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基本完成财务重组并转变为股份制公司,交通银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具备条件时,将启动对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重组。银行体系资产质量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为汇率机制的改革打下了微观机制方面的基础。
    二是资本项目中的一些管制(管理)正在放宽。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境内机构到境外投资的管理不断放宽。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外汇资金境外证券投资试点已于2004年2月获国务院原则批准,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4年8月17日公布。放宽国内企业赴境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规定。2003年以来,简化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取消了汇回利润保证金要求,放宽了企业购汇对外投资的限制。2003年11月起,22个试点省市的企业向境外汇出项目前期资金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研究放宽移民、非居民继承国内资产兑换汇出的操作办法。
    三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境外机构投资国内证券市场业务不断扩大,自2002年11月起,外汇局、证监会已批准了21家境外机构的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允许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到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允许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工作已进入实施方案论证阶段。
    四是经常项目已于1996年实现可兑换,近来又采取措施简化操作手续,放宽限额。2003年10月1日起,提高了个人出国换汇的指导性限额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2003年9月1日起,提高了个人自由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的限额。简化了非贸易售付汇的审批手续。2004年8月1日开始,允许跨国公司及其境内关联公司购汇向境外支付特定非贸易费用。2004年5月1日起,放宽经常项目下各类企业开立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简化了企业购汇支付手续。
    五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及其业务限制正在放宽。统一中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实施国民待遇,鼓励公平竞争。按向世贸组织承诺的时间表,将批准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进入货币市场,开展人民币同业拆借业务。已在13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还将在部分城市提前开放上述业务。2003年10月发布《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已批准上汽通用、丰田、大众和福特四家汽车金融公司筹建。2004年8月,核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和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开业。
    六是金融市场基础建设为外汇体制改革奠定基础。①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已着手准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买卖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和清算便利。②推广远期结售汇业务。中行、建行、工行和农行等商业银行均已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政府还将考虑批准有条件的其他商业银行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进一步方便企业规避汇率风险。③按照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对外资经纪公司开放外汇、货币和债券市场。近期拟设立合资货币经纪公司,相关管理办法也将于近期出台。④准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目前正在进行技术准备和系统测试。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就在中国引进外汇衍生产品展开实质性合作,并将在产品设计、系统开发、市场推广、组织创新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2003年12月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2004年6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2)国内需求旺盛,进口快速增长,外贸顺差减少。2004年1—9月份,我国经济保持9%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国内需求较为旺盛。因此,外贸进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9月份进口4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8.2%,比出口35.3%的增长速度快2.9个百分点,由于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累计贸易顺差3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7亿美元,而且2004年前8个月累计贸易差额一直呈现逆差。由于贸易顺差缩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
    (3)美联储三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客观上缓解了人民币短期升值压力。自2004年6月份美联储首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来,美联储分别在8月10日和9月21日两次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使其升至1.75%,使中美两国的利差进一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流入中国市场的游资,缓解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
    二、200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1、人民币的面临升值压力
    2005年,人民币仍然面临升值压力,升值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从反映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人民币一年期NDF贴水来看,目前仍大体处于3700点左右,据此估计,人民币大约存在4.5%左右的升值压力,尽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减轻,但也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不轻。
    (2)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国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成交额的变化也有所体现。近几个月来,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供应增加量明显大于需求增加量,供大于求差额扩大,10月份日均顺差量12.20亿美元,与2003年10月相比,日均顺差量增加33%。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数量增加,也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依然存在。
    (3)外汇储备数量增加较快。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企业持有外汇意愿减弱,在外贸顺差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增势不减。1-9月份,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仅3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小,但外汇储备数量增加额却达到1113亿美元,同比多增136亿美元。即使考虑到我国利用外资数量的增加,外汇储备增加额也明显偏大,说明通过其它渠道流入我国的外汇资金较多。
    (4)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还需要进一步化解。由于美元施压人民币升值的企图没有达到,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等产品的进口将设置障碍,对中国多项产品进行反倾销,尽管中国遭受美国政府反倾销调查和最终被制裁的商品价值,同中美贸易总额相比似乎微乎其微,但反倾销案例目前已占美国反倾销案例总数的一半左右,即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案子一半是针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很大。
    由于近年来美元对欧元大幅度贬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明显贬值,中国商品在欧元区的竞争力也有所增强。尽管人民币相对欧元贬值不是中国商品竞争力较强的主要原因,但是,客观上已经引发了一些的贸易摩擦,9月16日晚,在西班牙著名鞋城埃尔切发生的火烧华商的恶性事件,就是由于西班牙内部少数人错误看待中国商品竞争力增强而引发的。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面取消。随着“倒计时”的开始,欧盟与美国等纺织品进口大户的“小动作”接连不断。10月12日,欧盟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增强本地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应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服装对欧出口激增成为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欧盟贸易委员拉米明确表态,欧盟将在下一个普惠制安排中,取消中国纺织服装目前享受的普惠制待遇。
    从上述情况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能够予以化解,就可能引发其它方面的矛盾。
    2、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些有利因素
    另一方面,2005年也存在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些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大选结束,政治压力减轻。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历史经验表明,在大选之前,美国总统候选人为了拉拢选民,往往会尽力寻找讨好选民的话题。一年多来美国政府频频利用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差额向中国施加压力,指责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对美国一些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减少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进入2005年以后,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有望减轻。
    (2)美联储有可能继续上调利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美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美联储要员曾经表示,目前美国消费价格的涨幅还不高,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将继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一方面,美元升息将加大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机会成本,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美联储继续上调利率,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弱势地位会有所改善,美元继续贬值的可能性减小,相应地,人民币跟随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继续贬值的可能性减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也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3)出口增速有可能明显下降,贸易顺差的压力有可能继续减轻。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10月中旬曾经突破每桶55美元的近二十年高位,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准确估价,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世界经济增速将会下滑,并从成本方面推动各国价格水平的提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油价上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04年的5%下滑到2005年的4.3%,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其它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将相应下降,加上我国外贸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基数较大,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预计将明显下滑。而从进口来看,虽然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受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和国内宏观调控措施的后续影响会有所下降,但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由于我国加入WTO对国内产业保护措施的期限集中到期,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对开放,2005年进口关税将明显下降,进口可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外贸进出口将朝着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4)外资流入增速有可能放慢,资本项目顺差的压力可望减轻。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适当控制投资增速的宏观调控政策,2004年上半年政策措施的力度有所加大,尤其是对建设用地的审批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投资流入的增速相对2004年会有所放慢。从短期资本流入的角度来看,除了中美两国利差变化造成短期资本流入成本提高的之外,前些年因担心人民币贬值滞留于境外的外汇资金相当部分已经回流到国内,流入国内的短期外汇资金进一步增加的幅度有限,资本项目顺差增加的幅度不会象近两年那么大,资本项目顺差造成的压力可望减轻。
    (5)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压力可望减轻。从名义汇率的变动趋势来看,由于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美元对欧元和日元汇率目前都处于历史低位,一些外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已经有些超贬,继续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反弹的可能性反而大一些。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短期内不大可能改变,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保持稳定,因此,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名义汇率也不会进一步走贬。
    (6)中外价格涨幅差异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压力。由于实际汇率的变化既受名义汇率的影响,又受国家之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我国四季度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会有所下滑,但价格仍然面临上涨的压力。经过各方共同努力,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较上年明显增加,粮食供求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小的缺口,粮食和食品价格还将保持高位。由于2004年粮食、石油、煤炭、钢材和有色金属等主要基础产品都大幅度涨价,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形成较强的推动力,进而会传递到消费价格上。因此,2005年我国价格水平还将出现略高的涨幅。
    而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价格涨幅都处于较低的水平。2004年一季度美国城镇居民CPI月同比涨幅都在2%以下,虽然受到石油涨价的影响,美国城镇居民CPI同比涨幅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处于3%左右的较低水平上,最近几个月又回落到2.5%左右的水平上;2004年以来,英国和欧元区HICP上涨率控制在2.5%以下;而日本未从通货紧缩状态中走出来,CPI仍处于轻微下降的态势。即使考虑到石油涨价的滞后影响,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消费价格会有所上升,我国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因此,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压力。
    综合以上所述各方面的影响,总体来看,2005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会加大。只要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就完全可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