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宏观杂谈

2004-12-2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谈到明年的经济形势时说,2005年国内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第一,明年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第二,国内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部分行业过度扩张有反弹的迹象,新开工项目到11月底达到13万个,项目投资大,膨胀后劲大,各地的投资冲动强;第三,明年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中一直处于超负荷开采的煤炭问题可能最大;第四,商品价格上涨面临较大压力; 第五,社会矛盾不容忽视,就业压力大,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等矛盾日益突出;第六,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体制、机制转换滞后。
    随着近日持续低温,长沙用电缺口进一步拉大,目前日用电缺口已增至800-1000万千瓦时。为确保电网正常运行与有序供电,从27日起,长沙市城区用电将执行“供二停一”的冬季电力供应第三轮紧急预案。
    同时,为确保火电企业正常发电,湖南全省各煤炭企业供应省内火电厂的发电用煤价格,在今冬明春调煤保电期间,将略低于市场价格。统调火电厂上网电价,由每千瓦时加价1.2分调整到2.4分。销售环节低谷电价下浮比例,由50%调整到40%。
    巴曙松认为,人民币汇率不应是简单的币值重估。“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定走向,近期乃至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讨论一度被视为十分敏感的人民币汇率走向,绝不仅仅是汇率水平的简单重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过程必然是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完善外汇市场、推进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改革、加大汇率的波动幅度和市场灵活性、推出新的外汇风险产品等一系列措施的组合。与可能出现的有限的名义汇率水平的波动相比,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力度可能会更大,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更明显大于可能出现的有限的币值重估。”
    巴曙松说,“即使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稳定,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率的外汇市场,那么,如果考虑到物价的因素,人民币同样可能会在事实上出现升值。特别是人民币在事实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汇率受到美元的影响非常大”
    巴曙松指出,“从外汇管理的政策趋势看,应当逐步改变不对称的外汇管理体制,对流入和流出采取相对中立的政策倾向,放宽强制结售汇的管理体制,减缓体制性放大的升值压力。”“在体制性的缺陷消除之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就可能没有想象的大,在此基础上逐步放松汇率的波动幅度,推出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近有一些议论。有学者称,“种种迹象表明,货币供应量——央行盯住已8年的货币中介目标,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文章引用今年的经济数据,试图证明货币供应量已经不适合作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截至1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4%,偏离年初定下的目标3个百分点;与该项指标偏离相对应的是,贷款规模同比少增近6000亿元,比年初预定少增1700亿元的目标偏离4000亿元。与此相悖的走势是,全年GDP增长速度,却在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双双大幅度负方向偏离目标的前提下,正向偏离年初预定目标约两个百分点——年初预定7%,而据权威机构预计,今年GDP名义增长将在9%以上。”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或许已经离预期相距甚远:从1996年中国正式确定M1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做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目标值几乎没有实现过。
    文章推测认为,“或许,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其二是货币乘数不稳定。”
    但文章也为央行的操作提出了辩护意见,“ 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及其手段的追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而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时间较短,这期间又恰逢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转轨时期,因此不断调整货币操作方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无论今后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目标,只要有利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货币传导机制顺畅,都可以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人选。”
    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1月份美国的新建住房销售量比10月份猛降了12%,为1994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月降幅,也是今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下降。美国住房市场近年来持续强劲,对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和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住宅开工率一直是衡量美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先行指标。但美国的住房价格近年来不断走高,这引起了一些人对美国住房市场可能存在泡沫的担忧。(大非,Mysteel.com资讯部编辑,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