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供需分析及与钢铁企业的合作

2004-12-1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一、 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1. 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比较吩咐。已探明资源量1万亿吨,含煤面积60万km2,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秦岭—大别山以北的资源量约占90%,且集中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秦岭、大别山以南只占全国的10%,且集中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省。
    煤种齐全,但特殊煤种、稀缺煤种资源比较少。在已查证的煤炭储量中,长烟煤、弱粘、不粘煤等低变质烟煤的比重较大,占34%;其次是炼焦用的中变质烟煤33%,其中气煤最多,占本类煤的50%以上,而肥煤、主焦煤和瘦煤不足一半,是中国的稀缺煤种;第三为褐煤,占14%;无烟煤占12%;贫煤占7%。
    2. 煤炭生产
    2003年全国煤炭产量16.7亿吨,比2000年增加3.7亿吨,年均增长1.2亿多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8.14亿吨,占48.7%;国有地方煤矿2.8亿吨,占16.8%;乡镇煤矿5.76亿吨,占34.5%。2003年超能力生产煤炭7700万吨,无能力煤矿生产煤炭6500多万吨,两项合计1.42亿吨,占国有煤矿产量的近13%。
    按煤种分,2003年五烟煤产量3.04亿吨,占17.6%;烟煤产量13.61亿吨,78.8%;褐煤产量0.63亿吨,占3.6%。在烟煤中,炼焦煤产量8.4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8.6%;其中,焦煤1.64亿吨,占9.5%;肥煤0.87亿吨,5.0%;瘦煤0.59亿吨,占3.4%。
    3. 煤炭消费
    2003年全国国内煤炭消费量15.9亿吨,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16.78亿吨标煤的67.2%。在国内煤炭消费中,冶金1.8亿吨,占11.3%。预计2004年消费总量18.5亿吨左右,较去年增加1.8亿吨。其中,电煤增加1.3亿吨,焦炭用煤同比增加3000万吨左右,水泥用煤、钢铁行业除焦炭外的高炉喷吹用煤等增加2000万吨左右。
    4. 煤炭洗选加工
    2003年末共有选煤厂1680处,原煤入洗能力7多亿吨/年,其中,大型选煤厂500多处,入洗能力4亿吨/年;中小型选煤厂1180处,入洗能力3亿吨/年。2003年煤炭洗选产品产量为炼焦用洗精煤1.2亿吨,动力用洗煤2.3亿吨。
    5. 煤炭基本建设
    2003年中国在建煤矿1300多处,建设规模4亿吨,其中,新井建设3.4亿吨,改扩建矿井0.6亿吨。按矿井大小分,大中型煤矿265处,建设规模2.5多亿吨;小煤矿1000多处,建设规模约1.5亿吨。在建的选煤厂能力2-2.5亿吨。
    6. 煤炭企业
    2003年我国共有各类煤矿企业15716个,其中,国有煤矿企业1838个,集体和其它所有制煤矿企业13878个。在国有煤矿企业中,国有重点煤矿企业104个,国有地方煤矿企业1734个。1998年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大部分下放地方管理,目前归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为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4家,所属煤矿58处,生产能力1.7亿吨/年。
    2003年生产原煤在1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24个,煤炭产量5.7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4%;生产原煤在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为神华集团、大同煤矿、山西焦煤、兖矿、中煤、淮南、平顶山、阳泉和淮北等家,生产煤炭3.78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2.6%;行业前4位企业的煤炭产量2.16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2.9%。神华集团的煤炭产量最高,为10197万吨。
    二、 煤炭工业的发展态势
    (一) 煤炭需求展望
    1. 我国煤炭需求增长迅猛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市场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煤炭需求强劲。二是在应对1997年-2000年期间国内能源过剩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能源政策,在改造电网、鼓励扩大用电的同时,兴建了一大批高耗能项目,这些政策措施如今开始发挥作用。三是1998年-2002年我国连续5年没有开工建设新井,煤矿生产能力投入不足。四是煤炭质量变化进一步刺激需求的增长,当前中国煤炭市场供应不足,发热量下降,单位产品消耗的煤炭上升,对中国煤炭消费影响1.5-2.0亿吨,因此,中国煤炭增长有“虚增”和“泡沫”成分。五是目前煤炭增长是周期性和恢复性的,不可能如此长期下去。
    2. 煤炭需求预测
    国内外的能源研究机构和专家,对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预测作了大量的工作,预测结果差别较大,变化区间为20-30亿吨标煤。但是在能源结构预测方面比较一致,即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改变。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以其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和燃烧的可洁净性,决定了其在一次能源中地位的不可替代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将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供应的基石和重要保证;煤炭资源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的确立,为煤炭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初步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22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60%左右;2020年煤炭需求25亿吨左右。国内煤炭消费将继续向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4个主要耗煤行业集中,其中,发电用煤是拉动我国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冶金工业和建材工业的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节能潜力比较大,煤炭需求在2005-2015年期间达到峰值,以后将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的煤炭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占全国煤炭消费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民用等其它终端耗煤部分的煤炭需求量将继续下降。4个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需求将从2003年的12.8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21亿吨,占国内煤炭需求总量的比重将由80.5%上升到87.5%;其中发电用煤将从2003年的8.5亿吨增加到2020年16亿吨左右,年均增长4000-5000万吨,届时占发电用煤比重将由2003年的53.5%提高到2020年的66.7%。
    (二) 煤炭供应及市场分析
    1. 国有煤矿生产矿井(露天)能力分析。进入“九五”,我国煤矿达到报废高峰期,国有重点煤矿平均年报废生产能力980万吨/年,相当于前50年的2.8倍。预计2004年-2020年共报废生产能力2.3亿吨,其中,2004年-2010年0.9亿吨,2011年-2020年1.4亿吨。预计2005年生产能力为10.7亿吨,2010年10.1亿吨,2020年8.7亿吨。
    2. 国有煤矿在建矿井(露天)能力分析。2003年底,全国自爱建国有煤矿规模2.5亿吨。预计投产规模2004年1.2亿吨/年,2005年0.7亿吨/年,2006年-2010年0.6亿吨/年;规划产量2004年0.7亿吨,2005年1.5亿吨,2010年-2020年2.5亿吨。
    3. 乡镇煤矿生产能力分析。我国乡镇煤矿未核定过生产能力,目前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煤炭产量和生产能力基本一致。2003年底全国乡镇煤矿在建规模1.8亿吨,由于乡镇煤矿建设周期和服务年限都较短,生产能力不稳定,衰老报废规模大,新投产能力和报废能力基本相抵,预计2010年前乡镇煤矿产量将维持在6亿吨左右,2020年3.8亿吨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到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现有和在建煤矿供应能力分别是18.2亿吨、18.6亿吨和15亿吨,较煤炭需求量比,供需缺口分别为1.3亿吨、3.4亿吨和10亿吨。
    今后我国煤炭供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给以足够重视,努力提高煤炭的有效供给。其中今明两年煤炭供需最为严峻,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现有煤矿的生产能力,在2005年以前增加生产能力7000万吨,同时要继续利用无能力煤矿生产煤炭6000万吨,以弥补2005年的煤炭缺口1.3亿吨。必须抓紧开工建设一批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露天),2006年-2010新投产大中型煤矿生产能力3亿吨/年,2011年-2020年投产6亿吨/年。
    三、 对策建议
    1. 钢铁企业应积极参与煤炭工业的产业重组,实行煤炭企业和钢铁企业的联合
    大家知道,欧共体就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煤炭工业的产业重组、构建大型煤炭集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参股、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联营,实现煤电、煤钢、煤化工和煤炭建材等产业联合,特别是要参与乡镇煤矿的联合改造进程。冶金企业应抓住机遇,同煤炭企业重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钢铁企业要积极参与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建立自己稳定可靠的原料煤生产基地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为冶金、电力、化工和建材企业进入煤炭领域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冶金企业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取得一部分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建立自己稳定可靠的原料煤生产基地。
    3. 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开发优质炼焦煤资源
    我国炼焦煤资源储量2722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6.7%。但炼焦煤品种比例不均,其中,气煤占56%,瘦煤占12%,而强粘结的主焦煤和肥煤分别只占17%和13%。此外,由于我国炼焦煤的灰分和硫分太高,一半以上的炼焦煤不能进行炼焦,只能当动力煤使用。从长期看,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不足,炼焦煤市场紧张也是长期的,冶金企业应当有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4. 冶金企业要适应煤炭企业产业链延伸的趋势,寻找合作伙伴,并向煤炭企业输出技术和资金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煤炭企业长期被限定在附加值较低初级产品(原煤)生产上,煤炭企业和产量地区的经济效益大量流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已不存在了,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煤炭企业和产煤地区的产业升级,成为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经济的增长点,冶金企业应有所准备,及早寻找合作伙伴,并向煤炭企业输出技术和资金。
    5. 逐步取缔土焦生产,限制炼焦煤出口和焦炭出口
    目前我国土焦产量在3000-3500万吨,由于工艺落后,多消耗炼焦用洗精煤1600-1900万吨,而且给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必须逐步取缔。
    炼焦煤开采强度过大。我国炼焦煤保有储量约占26.7%,而炼焦煤产量却一直占煤炭产量的50%左右;其中,主焦煤、肥煤等强粘煤资源占煤炭保有储量的8%-9%,可其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6%左右。因此,要对炼焦煤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适当限制炼焦煤出口和焦炭出口。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