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放缓 风险犹存

2004-10-2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中国官方公布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1%,这是北京经济降温策略生效的一个最新迹象。但这样的成功也引发了一些观察人士新的担忧,即中国政府是否会由此在引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惯于使用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工具。
    北京统计官员上周五宣布经济增长已放缓,第三季度中国GDP的增幅低于第一季度的9.8%和第二季度的9.6%。
    虽然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的GDP数据半信半疑,但其他指标也显示出中国经济逐步降温。银行新发贷款的增幅已降至2002年前的水平。钢铁厂和水泥厂行业的投资额也大幅减少,北京此前宣称上述行业在2003年和2004年年初投资过度。一度稳步攀升的通货膨胀也显露了趋稳的迹象,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相比一年前增长5.2%,低于7、8月份的5.3%。
    有关中国经济“硬著陆”风险的讨论已偃旗息鼓,事实上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发动机已再度轰然开动。9月份中国的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高于8月份。“我认为有经济轻微加速,”高盛(Goldman Sachs)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梁红表示。
    许多经济学家为北京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控制经济感到振奋。但北京控制经济的方式对未来中国经济的管理构成了挑战。自从去年年中投资开始呈现过热迹象,北京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非是市场化的工具,而是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干预手段。
    北京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控制银行的放贷规模和放贷对象,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和何时进行投资等,并逐月作出调整。这些政策或许短期内重新实现了投资的平衡,但也可能造成市场扭曲,为未来出现问题埋下了伏笔。
    北京可动用的市场工具基本上仍被闲置在一边。一些经济学家们表示,北京从某种程度上认为采用这些工具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如果采用加息,并不能阻止国有银行向省级官员们的形象工程发放贷款,只会增加正在偿还数千亿美元逾期贷款的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其他基于市场的手段,如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而不是钉住美元),也存在诸多风险。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浮动后,很可能不是升值,而是急剧的贬值,因为存款人会将大量的资金转移出中国的银行帐户,以获取海外更高、可能也更安全的投资回报。
    目前,北京看来决意继续实施行政手段,虽然也不时进行调整。“我们应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防止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出现反弹,”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上周五对记者作此番表示。
    北京所有行政手段的副效应可能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但扭曲在一些市场中早已显现。上个月,汽车销售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贷款进行控制。在其他行业,行政措施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在信贷普遍紧缩的情况下,北京对能源行业网开一面,鼓励新电厂的建设以减轻全国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压力。今年电厂投资飙升,以致于分析师们担心几年后当这些电厂投入运营时,中国可能会出现供电过剩。
    或许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北京可能正偏离对基本面改革的关注,而要避免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出现的那种经济衰退,中国就必须进行基本面改革。中国下一次经济衰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已变得非常庞大,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除了银行业改革,一项重要的任务将是保护财产权。近年来许多最严重的过度投资都与地方政府、国有银行和企业强征农民土地用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工厂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往往没有发言权,直到推土机到了家门前才知道他们已失去了脚下的土地。而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往往会被抛在一边。
    今年4月,北京冻结了任何试图征用农田的商业项目,承诺确立一个新的监管框架。但继续实施这项禁令的决心看来日益脆弱,预计最早下个月此项政策将作出调整。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冻结土地征用正在推高房地产价格,他说这不是件好事。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