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 2004?秋

2004-10-2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受宏观调控影响,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二季度逐月回落,但近两个月投资快速下降的趋势有所放缓、消费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增势良好。从价格变动情况看,今年年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减弱。但原油和成品油、原煤、矿产品、水、电及其它重要原材料的价格走向值得关注。
    □近两个月来工业增长放缓的现象有所改善,8月份增长景气上升的行业数量明显增加,39个工业行业中,24个行业的增长景气指数处于上升态势,其中,钢铁工业、金属制品业、家电制造业、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生物、生化制品业等前期持续回落的行业首次出现恢复性上升。
    □从行业效益景气情况看,近两个月来行业效益景气总体运行态势良好。8月份处于效益景气好以上水平的行业有25个,占全部跟踪的39个行业中的64.1%,较差的行业仅有4个,仅占10.3%。当前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将会影响三季度乃至全年行业效益景气走势。
                       增长景气上升行业数量明显增加
    一、影响产业景气的宏观经济因素
    1、投资快速下降的趋势放缓、消费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增势良好
    受宏观调控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二季度逐月回落,6月与3月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7、8两月份增速开始回升,1-8月份完成32186亿元,同比增长30.3%,投资增幅快速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为近年来未有的良好态势。据统计,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21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与1-6月持平。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606亿元,增长19.6%;其他行业零售额127.9亿元,增长1.8%。从消费热点看,石油及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服装类和家具类等产品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而汽车类产品的销售增长出现放缓迹象。
    对外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继续快速增长,贸易逆差持续缩小。据统计,1-8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722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出口3605.9亿美元,进口361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8%和40.8%。贸易逆差是在出口较快增长的情况下,由于进口的能源原材料增加导致的,今年一季度铁矿砂及精矿、废钢、钢材累计进口增速分别达到48.3%、93.0%和17.5%,到7月末,这一问题得到缓解,上述指标增速已经降至36.8%、36%和-8.3%。这对缓解国内的运输紧张压力,遏制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头,产生了有利影响。
    2、物价水平继续上升,但后继乏力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上升,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达到105.3,比去年同月上涨5.3%,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9%。与6月份相比,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9%。农村的物价上涨幅度大于城市。分品种看,除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外,大部分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平稳,甚至有些品种,如衣服、家庭设备和药品等产品价格还出现了负增长。
    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看,今年年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减弱。但原油和成品油、原煤、矿产品、水、电及其他重要原材料的价格走向值得关注。长期看,生产资料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两者的走势基本上会趋于一致,两者涨幅差距将逐步缩小。
    3、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3910.77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1-4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完成增加值4544.46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1-4月份下降3.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继续较快增长。8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154亿元,同比增长32.3%。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8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075.3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6.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69.07亿元,增长15.6%。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0.7个百分点。冶金行业继续快速增长,是推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经济运行效益提高。1-8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59,比上年同期提高14.8点。企业实现利润继续较快增长。1-8月份,实现利润总额60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9%,增速比1-4月份下降1.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263亿元,增长29.9%,增速比1-4月份下降7.7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2869亿元,增长36.8%,增速比1-4月份下降4.6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922亿元,增长33.7%,增速比1-4月份下降9.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585亿元,增长46.3%,增速比1-4月份下降15.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速下降较快。
    4、第三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零售业继续快速增长。二季度以来,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景气指数持续走高,表明商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月略有下降,为42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增速比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稍有下降。
    (2)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全面恢复,港口运输业受惠于出口增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投资、工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加快发展,促进了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客货运输得以全面增长。
    1-8月,全国公路累计运输完成客运量107.54亿人,旅客周转5824.84亿人公里,货运量77.9亿吨,货物周转量4885.66亿吨公里,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10.7%、112.1%、107.8%和111.1%。全国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2亿人,旅客周转量45.91亿人公里,货运量11.42亿吨,货物周转量25533.42亿吨公里,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14.7%、123.8%、114.5%和115.0%。
    1-8月,全国港口生产形势仍然保持稳定向好局面。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92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3.9%,其中外贸吞吐量6.89亿吨,同比增长12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17.2万TEU,同比增长127.1%。大连、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广州、上海等主要集装箱货运港口均保持110%以上速度的增长。上海、深圳两港集装箱月吞吐量突破120万TEU,呈齐头并进态势。
    全国铁路货物运输两项主要指标7月份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铁道部统计,5月,全国铁路运输的煤炭、石油、水泥、木材、棉花、化肥、农药、盐、化工、金属制品等同比均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国家重点物资增长幅度较大,其中煤炭同比增运940.8万吨,增长12.6%,石油同比增运148.5万吨,增长16.7%。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铁路部门积极应对暑期运输的客运高峰。8月全国铁路完成客运量1.03亿人,同比增长6.9%;完成旅客周转量512.98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5%。
    内地航空运输总周转预计今年可实现原定的发展目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2003年我国内地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位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5位。如果加上我国港、澳、台,那么,我国航空运输总量居世界第二,已成为民航大国。据统计,1-8月,全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累计完成149.6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0.8亿人,同比增长57.5%。
    (3)旅游业全面增长。1-8月,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全面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不但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比2002年同期也有近一成的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测算,2004年8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1-8月份,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148.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5%,比2002年同期增长12.69%。   
    二、行业增长与效益景气态势
    1、行业增长景气分析
    8月份,工业增长放缓的现象有所改善,增长景气上升的行业数量明显增加,39个工业行业中,24个行业(占行业总数的61.5%)的增长景气指数处于上升态势,其中,钢铁工业、金属制品业、家电制造业、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生物、生化制品业等前期持续回落的行业首次出现恢复性上升;增长景气下降的行业数量大幅缩减,11个行业(占行业总数28.2%)呈下降趋势,这其中,汽车、水泥制造、普通机械制造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下降幅度明显趋缓,显示出复苏的迹象。8月景气变化一定程度上表明政策影响在逐步减弱。
    2、行业效益景气分析
    8月份,行业效益景气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处于效益景气较好以上水平的行业有25个,占全部跟踪的39个行业中的64.1%,较差的行业仅有4个,仅占10.3%;多数行业效益景气均保持平稳或上升趋势,8月份,39个工业行业,有34个行业(占行业总数87.2%)呈平稳或上升趋势,下降的行业仅有4个,其中汽车、有色金属工业等前期效益景气大幅回落的行业跌幅趋缓,下阶段有回升的可能。从历史经验来看,行业增长景气的变化一般超前效益景气1到2个月。当前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将会影响三季度乃至全年行业效益景气走势。
    3、行业综合评价
    (1)消费品行业增长平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大额消费热点日益成熟。文教体育用品和饮料行业的景气指数1-7月份继续攀升;汽车行业受到消费者持币观望心理的影响,销售下降和库存增加,景气继续回落,但幅度明显趋缓;植物油行业景气指数因受到价格回落的作用,二季度连续回落;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
    (2)投资品行业快速发展,景气运行趋于平稳。从工业行业增长情况的变动来看,拉动工业生产增长加快的主要是投资品行业,投资品行业一般在经济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时,生产能力受到供给弹性制约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从而拉动这些基础产品的价格,使得行业效益得以显著增长。随着生产供应的逐渐扩大,流通领域的库存逐步降低,供需紧张的局面正在逐步缓解,基础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限制了投资品工业景气进一步走高。由于投资品的景气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建材、有色行业的景气二季度出现连续横向运行;钢铁行业的景气已经止跌回升,建材行业中,玻璃和水泥行业的表现有所不同,作为直接受政策调控的水泥行业的景气指数在4月份见到高点之后,随即出现调整,而玻璃行业却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发展势头。
    (3)出口导向型行业较快增长。随着全球经济景气度回升,国际市场需求转暖,全球贸易趋于活跃,出口导向型产业景气持续走高,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出口导向型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入世效应和全球生产力转移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外贸体制改革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得到了明显的支持。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将取消所有配额,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预计纺织服装业出口增速将会加快;机械行业的进出口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应该说,内需仍然是机械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增长的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回落导致了机械工业的内需减少,景气也出现了连续四个月的逐步走低态势,分子行业分析,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生产快速收缩是导致机械工业景气下降的直接动因。
    (4)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快速增长。今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保持较大规模,西部开发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奥运设施建设将加快进度,基础原材料行业的发展无疑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5)能源生产保持较高增速。能源生产继续平稳增长。1-8月份累计,能源生产总量和原煤产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5.1%;全国电力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8月份完成发电量13748.4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8%,其中,火电发电完成1147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水电完成19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
    (6)机械装备工业发展良好,增长速度趋于平稳。我国新一轮国民经济的产业改造和升级,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许多大型工程将给机械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在电力、煤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总体供给偏紧的行业背景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的影响较小;轻纺设备制造业在纺织服装业景气快速上升的带动下,行业增长景气的运行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在需求和价格的双双推动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景气指数继续上升。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形成巨大利好。我们认为,四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和效益景气指数还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将分别在123-127和106-108的区间内运行。
    □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部分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拉动,我国煤炭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煤炭工业增长景气指数一路攀升。预计四季度煤炭价格将继续稳中走高,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价格将会继续在高位运行。受运输、替代能源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煤炭价格的波动将比较剧烈。
    □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止跌走平,效益景气继续平稳运行在110点以上。下一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从而为机械产品尤其是工程机械产品提供新的需求空间,预计工程机械行业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622.67亿元,增速达到19.52%。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效益景气指数缓慢提升
    在需求和价格的双双推动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景气指数继续上升,8月份增长景气指数达到123.16点,较上月提高1.4点,刷新了上月的历史最高纪录;效益景气指数也缓慢提升,达到106.98点,较上月提高0.55点。
    国内石油需求继续呈增长态势。从生产来看,8月份全国原油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达到1504.5万吨,同比增长5.7%,产量和增幅均创今年来最好水平。原油加工量达到2348.3万吨,柴油产量达到885.6万吨,均刷新了单月历史最高纪录。在生产创多项新高的同时,市场成交活跃,销售形势也十分喜人。统计资料显示,8月份炼油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1.01%,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的增长点仍然主要来自于民用汽车、交通运输(包括铁路、水路及航空)、农业生产以及柴油发电等部门。
    如果说需求增加从量上助推了油品市场的升温,那么石油价格的屡创新高则从质上提高了石油行业的运行质量,成为行业景气指数上升的另一主要因素。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上升势头,在俄罗斯尤科斯公司欠税危机、伊拉克局势动荡不安、国际游资恶意炒作等因素的作用下,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49.7美元/桶的历史价位,直逼50美元大关。8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平均价格达到43.08美元/桶,同比上涨达46.48%,国内大庆原油价格40.87美元/桶,同比上涨46.09%。
    在原油价格连创新高的情况下,国内炼油业终于承受不了高成本的压力,最终国家发改委下令上调了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中准价,汽油出厂价每吨由3510元调整为3750元,柴油出厂价每吨由3100元调整为3320元,分别提高240元和220元,上调幅度分别为6.8%和7.1%。价格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达历史最高水平。
    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形成巨大利好。
    由于秋季为石油消费旺季,预计今年后几个月石油供需的基本面不会有太大变化,全国油品市场仍将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四季度原油加工量可能稳定在2300万吨以上,柴油和汽油产量分别在860万吨和440万吨左右的水平。随着俄罗斯政府对尤科斯公司态度的明确以及伊拉克局势的向前发展,四季度国际油价可能会稍有回落,但考虑到北半球寒冷季节来临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再加上美元贬值,大量国际游资进入石油市场哄抬油价,预计四季度油价会在45美元/桶以上有较大波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持续高位运行,炼油业在成品油价格上调后经济效益将有所改善,原油开采业效益继续看好。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四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和效益景气指数还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将分别在123-127和106-108的区间内运行。
    煤炭工业  产销与效益同步增长
    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部分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拉动,我国煤炭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1-8月煤炭工业增长景气指数一路攀升。煤炭工业产销与效益将继续同步增长,主要用煤行业的需求保持强劲。上半年与煤炭密切相关产业的产品产量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和发展速度。今年年内上述行业的高速发展,仍以煤炭产品的高消费作为支撑。另外,受经济发展势头旺盛、国家加大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及运力紧张的影响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
    预计四季度煤炭价格将继续稳中走高,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价格将会继续在高位运行。受运输、替代能源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煤炭价格的波动将比较剧烈。随着煤炭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煤炭增产潜力不足的问题将日益突出,部分紧缺煤种,如焦煤、肥煤、瘦煤等的资源紧张局面,将随着市场整体需求的增加而愈加突出。
    电力工业  增长景气带动效益上升
    8月份电力行业的增长景气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连续下降后首次出现了明显上升,其效益景气继续了上月的上升势头。整个国民经济的回暖是电力行业增长出现明显上升的原因。8月份,除建材行业外,几乎所有的主要用电行业的增长景气都在上升。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行业的增长景气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连续下降或稳定后首次出现明显上升,增长幅度均达到或接近3个百分点;机械行业产出止住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跌;纺织、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增长在8月份开始明显加速;煤炭行业、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由于电价和煤价在8月份没有明显的变动,增长景气的上升同时带动了电力行业的效益景气上升。
    四季度,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力变化,多数用电行业的产出将继续其恢复性上升的势头,电力行业产出的增长景气将会稳中有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力需求模型"的预测,四季度全国发电量为5541亿度,同比增长为11.5%。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四季度电力行业的产出增长景气将有所上升,但由于去年经济发展和社会总用电前低后高的特点,所以从同比增长率上看,四季度发电量的同比增长率将低于二季度,略高于三季度。电力行业产出增长景气的上升将带动电力行业收入景气的上升,预计四季度电力行业的收入将达到3341亿元,同比增加15%。由于煤炭供应紧张的状况在今年年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煤炭价格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不大,电力行业的利润因电价提升有更为明显的增长,预计四季度电力行业的利润达到180亿元,同比增加30%。
    化学肥料制造业  效益延续向上走势
    化肥制造业增长景气指数在经历了短期的波动之后,7月份开始又继续向上走高,8月份,行业增长景气指数达到141.67点,比4月份创下的最高水平提高6.54点;效益景气指数则继续延续今年以来一贯的向上走势,8月份达122.34点,比上月上升1.99点。两指数均刷新了历史纪录。
    7、8月份是化肥使用的一个小旺季。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农业需求的拉动,国内化肥产量加速增长,8月份产量达到384.9万吨,同比增长26.5%,其中氮肥、高浓度氮肥尿素产量增幅均超过20%,创2000以来的最高水平。8月份化肥产销率高达99.85%,同比提高3.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化肥价格继续上扬,尿素、磷铵、三元复合肥、钾肥等产品的价格比上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去年同期更是显著提高。
    从增长与效益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出,尽管受到国家相关政策频繁调整的影响(如社会经销商及用户对化肥价格的管制、进出口关税存犹疑态度,致使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部分地影响化肥的销售),化肥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出现一些波动,但不管增长指数向上还是向下走,效益指数始终平滑上升,说明化肥行业已经摆脱了前些年的低迷状况,盈利水平在稳定提高。
    由于化肥行业鲜明的季节性,自9月份以后,行业逐步步入淡季,化肥生产下降,价格也将逐渐回落。但是在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化肥价格高企、冬储市场看好等因素的支撑下,预计今年四季度可能继续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四季度化肥总产量可能为1050-1100万吨左右,尿素出厂价格可能在1350-1500元/吨,市场价格可能达到1600-1800元/吨。随着国家对化肥市场的干预越来越科学,特别是化肥出厂价严格限制在1400±10%元/吨的政策表现出一些松动的迹象,因此化肥行业效益景气指数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增长景气指数则可能会有所波动,预计后几个月效益景气指数和增长景气指数分别会在118-125和130-142之间运行。
    钢铁工业  增长与效益指数止跌回升
    8月份,钢铁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效益景气指数均止跌回升,增长景气的幅度比效益景气更为明显;1-8月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99.4亿元,同比增长60.6%,实现利润总额609.8亿元,同比增加235.8亿元;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全国产钢17009万吨,同比增长21.09%,全国生产钢材18727万吨,同比增长22.60%;钢材价格继续上涨,8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119点,基本恢复到了3月末的水平,其中,冷热薄板的价格更是达到了5865元/吨,超过了3月末的价格。
    今年四季度,钢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与效益景气有可能再度回落,但幅度要低于今年的第一次回落,景气水平将分别处于155-165区间和125-135区间内;钢材价格将仍在较高的价位区间小幅波动,但幅度不断趋缓,不会出现上半年"暴跌"的状况;根据现有数据测算,2004年全国钢产量将突破2.5亿吨,钢材产量将达到2.8亿吨左右;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将超过16000亿元,实现利润将超过1000亿元。
    四季度,一些问题还需重点关注:一是运力的持续紧张将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市场部分品种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资源偏紧状况;二是原材料价格前期下降后企稳回升使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行业利润率总体上成不断下降趋势,行业的盈利前景不容过分乐观;三是钢材流通领域的人为"炒作"现象较为普遍,为钢材价格的变化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机械工业  增长景气出现回升趋势
    8月份,宏观调控对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止跌走平,收于152.18点,效益景气继续平稳运行在110点以上。8月份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对机械工业景气指数的止跌走平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在二级子行业中,除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含汽车)继续小幅下滑外,其他子行业增长景气也都表现出回升趋势,尤其是前几个月景气大幅下降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明显回升。同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速,拉动了机械产品需求的增长,使得机械工业产销率提高,并进一步拉动行业生产的增长,1-8月机械工业产值增速为29.41%。从产品生产情况来看,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机械产品增长突出,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大气防污染设备增势强劲;大中型拖拉机、民用钢制船舶及发电设备等产品依然保持成倍增长的态势。
    8月,机械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上游成本压力依然存在,行业效益提升缓慢,效益景气平稳运行。全行业1-8月实现利润总额685.01亿元,同比增长47.59%,其中8月当月实现92.95亿元,同比增长33.26%。
    9月份至年底,机械工业增速将有所滑落,但仍能保持20%以上的较高速度,受需求的拉动,行业增长景气仍将在150点以上高位运行。预计明年行业将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迹,增速较2004年回落。钢铁价格的高位运行继续制约机械效益景气的快步提升,效益景气指数在110点以上缓慢增长。
    下一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从而为机械产品尤其是工程机械产品提供新的需求空间,预计工程机械行业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622.67亿元,增速达到19.52%。
    制糖业  效益景气指数攀升
    8月份,制糖业增长景气指数出现了继今年5月份以来的再次上扬,指数攀升至111点的高位,效益景气指数则自去年年底以来持续攀升,至8月份达到109点的峰值。目前市面上一级白砂糖的价格分别为:广西3070-3090元/吨,云南2910-2930元/吨,广东3200-3200元/吨,新疆3000元/吨,各地食糖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32%左右。导致食糖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内外糖料作物供给减少。
    2003年以来,我国不少产糖区遭遇严重旱情,全国糖料作物普遍减产。其中,北方甜菜总产量减少近50%,估计全国糖料减产10%-15%左右,导致原料总产量减少60多万吨。今年1-8月份我国机制糖产量同比下降6.2%,7月份降幅最大,达到了57.9%。同时,作为三大产糖国之一的印度由于甘蔗主产区遭遇旱灾,产量也出现大幅下降,个别地区降幅甚至达到51%,今年食糖预测产量仅为1380万吨。虽然巴西本季砂糖产量有望达到2700万吨,比上季增加15%,但全球食糖产量的预测数字降低到1.411亿吨,比上年减少5%,使得全球食糖供给少于往年。
    2、消费需求的提升。
    在供给下降的同时,需求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全球食糖需求上升3%,需求总量达到1.431亿吨。近年来,我国的食糖年消费量在850万吨左右,产需基本平衡,但今年预计需求总量为1110万吨,而产量为1005万吨,产需缺口在100万吨左右。2001年,世界人均食糖消费量为21公斤,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仅为5.6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悬殊,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每年消费增长在2%左右,我国食糖消费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以软饮料行业为例,近年来软饮料行业发展迅猛,今年1-8月份软饮料产量1991.03万吨,同比增长24.9%。再加上国家对糖精的限产政策也使市场对食糖的需求增加。
    3、政策因素的影响。
    去年我国食糖的关税配额税率由20%下调至15%,相当于每吨原糖生产的成品糖含税成本降低约60-70元,这一水平远低于世贸组织135个成员97%的平均关税水平。并且,关税配额也从今年185.2万吨增加到194.5万吨。很多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开国内食糖市场,都实行了相关的政策保护,现在国际食糖市场价格只相当于生产成本的一半,导致我国糖业价格高于国际糖价。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糖业协会专门就当前食糖市场的形势与调控进行了研究沟通,认为当前食糖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糖价尚在合理范围,但国家将密切关注食糖市场供求关系及糖价的变化,采取措施保持糖价的稳定,保持糖业健康稳定发展。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糖价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先跌后涨,但幅度不会很大。原因有:一、前段时间进口糖的消息已在近日得到确认,对糖业界已经造成一定影响;二、中秋需糖行情已过,近期不会有大宗需求支撑糖价,以至于交易黯淡,糖价下跌;三、新榨季的影响,目前新疆已经开始新糖开榨的工作,面临新糖的影响,旧糖库存尚未清空,糖价将会受其影响而下跌。但长期来看,受供小于求关系以及WTO最近初步裁定欧盟食糖出口补贴违法等因素影响,国际糖价下降的可能不大,此因素会对国内糖价起到拉升的作用。
    总体看来,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制糖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长景气指数将会呈现微降的趋势,而效益景气指数则会平稳运行在105点左右。
    行业名称                           效益景气               增长景气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12月    4月    8月     12月   4月    8月
    煤炭工业                    104.46 110.02 113.04  133.78 143.41 153.05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100.72 104.27 105.18  106.64 118.36 120.68
    石油加工业                  103.53 109.64 108.52  107.50 117.91 124.3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3.59 123.17 116.82  138.69 152.89 153.84
    食品制造业                  104.88 108.39 105.55  111.02 117.90 121.55
    饮料工业                    102.14 106.61 105.49  114.89 122.00 123.08
    烟草行业                    100.34 101.54 101.52  110.27 112.43 111.47
    纺织业                      112.56 104.98 107.96  131.76 135.27 141.67
    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    106.25 102.96 103.73  121.41 118.88 126.57
    造纸工业                    109.61 112.72 110.63  128.71 133.79 126.26
    印刷业                      106.66 102.56 101.79  119.45 127.75 119.1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6.85 101.19 105.30  129.50 141.06 137.18
    化学药制造业                108.39 103.23 101.86  126.91 117.50 119.70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        101.58  98.53  96.49  110.43 111.74 101.4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      101.88 103.44  97.77  132.84 135.53 126.1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5.15 127.29 127.64  134.44 145.38 145.80
    化学纤维制造业              112.39 115.37 115.81  113.40 124.74 136.34
    橡胶制造业                  111.58 110.16 112.62  139.08 143.96 143.85
    塑料制造业                  103.74  99.63 102.54  123.43 132.89 136.47
    水泥制造业                  114.26 120.05 115.64  139.32 151.54 141.91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116.06 124.72 125.92  125.03 139.68 148.28
    陶瓷制品业                  104.43 103.11 106.23   79.86  92.03  93.88
    耐火材料制品业              111.41 115.09 118.93  123.18 144.19 143.91
    钢铁工业                    114.79 135.27 121.38  142.63 176.34 161.44
    有色金属工业                116.49 141.19 134.51  140.31 169.95 171.87
    金属制品业                  113.53 115.76 118.72  134.78 145.63 142.67
    普通机械制造业              114.44 117.05 118.34  141.72 163.51 154.7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6.95 111.39 108.94  123.98 149.20 123.2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含汽车)101.23  99.81 100.74  124.56 125.54 125.20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2.19 112.63 114.18  142.12 160.50 159.14
    仪器仪表制造业              109.44 104.46 110.33  139.52 149.37 146.70
    汽车制造业                  107.20 106.24 102.19  156.95 149.29 127.56
    家用电器制造业              107.24  98.71 100.58  127.75 130.11 129.23
    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         96.49  97.29  98.38  110.83 118.42 117.08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101.33  95.51  95.04  181.85 186.07 170.22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107.76 113.84 113.11  137.91 156.57 152.68
    电力工业                    102.62 106.39 102.06  118.45 127.80 123.76
    煤气生产供应业              107.26 108.18 108.67  129.58 129.25 126.25
    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101.94  96.97 101.01  117.33 115.83 115.80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增长景气呈高位回落的运行态势,8月份增长景气指数下滑至170.22点,效益景气指数略有上升至95.04点,但仍难以摆脱效益低迷状况。预计9月至年底,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将继续呈现高位回落的走势,增长景气指数将保持在150-170点的高景气区间;效益景气指数虽然将缓慢上升,但短期内难以摆脱低迷的运行态势。
    □汽车产业增长景气与效益景气双下降的局面8月份仍在持续,但下降势头明显趋缓。从汽车产业的效益来看,效益景气继续回落,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从6月份的9.3%下降到了8月份的5.4%,这表明尽管8月份的全行业销售收入(得益于载货车与客车销量的上升)有所上升,但轿车的价格战已经对全行业的利润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环保、水利等工程投入不断增加,使工业自动化仪表的需求上升,日益发展的医药、生化等产业,更为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电子测量仪器等也伴随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长而增势强劲,带动了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了行业增长景气的上升。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继续呈高位回落走势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增长景气呈高位回落的运行态势,8月份增长景气指数下滑至170.22点,效益景气指数略有上升至95.04点,但仍难以摆脱效益低迷状况。预计9月至年底,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将继续呈现高位回落的走势,增长景气指数将保持在150-170点的高景气区间;效益景气指数虽然将缓慢上升,但短期内难以摆脱低迷的运行态势。预计全年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75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实现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增长,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由高速增长进入快速增长,有其中长期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规模稳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核心技术匮乏,核心产业薄弱,企业实力不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设立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和职能,引导、规范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尝试,有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短期内消费类电子计算机市场需求将低于厂商预期和信息产业部宣布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这两个因素将是影响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主要原因。
    1、消费类电子计算机市场需求将低于厂商预期。
    今年余下的几个月,消费类电子计算机市场的需求可能低于厂商的预期。上半年中国消费电脑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4.7%,低于商用电脑19.4%的增速,消费需求已经呈现放缓的迹象。但厂商普遍认为更新换代的需求旺盛、液晶显示器及笔记本电脑降价和"数字家庭"的概念将推动电子计算机消费类市场的增长。实际上中国个人电脑的购买热潮在近两三年,普遍更新换代为时尚早;宏观紧缩逐步传递到电子消费市场;消费升级的热点更加集中在汽车和房地产上,对电子计算机的关注有限;加之电子计算机的新型应用技术并不多,厂商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战,以上因素都制约着家用电子计算机的消费。以笔记本电脑为例,8月份戴尔、惠普给ODM厂商的订单出人意料地下降;仁宝公司公布的业报,也表明了需求下滑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仍然处于较高的增长景气区间,由于预期过高造成的库存增加问题,并不会对市场造成致命的打击。
    2、信息产业部宣布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9月28日下午,信息产业部宣布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和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所谓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科研开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地区。首批推出的9个国家基地2003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出口创汇额分别占全国的81.9%、75.7%、74.4%、82.6%。日后信息产业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认定一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园区。 
    汽车产业  效益景气继续回落
    汽车产业增长景气与效益景气双下降的局面8月份仍在持续,但下降势头明显趋缓。8月份,汽车销售增长慢于生产增长的状态有所转变,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52万辆和38.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和8.37%,产销率为101.89%,达到近8个月的最高值。产销环比下降的态势也已经扭转,分别上升4.1%和8.9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汽车产业在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下滑之后,已经有所回升。
    分车型产销环比增长来看,8月份载货车产量增幅最为明显,增幅为26.9%,客车仍然为负增长(3.8%),但降幅明显减缓;而轿车产量不再下降,与上月持平;客车、载货车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客车增长上升幅度(13.7%)接近2003年的水平(18.3%),载货车上升幅度(26.7%)为2001年以来最好水平,轿车销售与上月相比增幅略有下降,但7、8月份的表现基本表明轿车市场已经摆脱了连续几个月下滑的态势。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载货车产销同比都有较大增长,重型载货车与中型载货车销量增幅都在30%以上,明显高于轻型载货车和微型载货车,这主要是由于近期产业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了所有上路车型的标准,再加上集中治理车辆大吨小标和超载超限,引发的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吃紧和运费的上涨,增加了对大运力载货车的需求。今后,在产业政策的调整下,载货车结构将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向轻、微型和重型车两头发展的"哑铃型"结构,中型车则将逐步淡出市场;客车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同比增长速度依然为负值。
    从汽车产业的效益来看,效益景气继续回落,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从6月份的9.3%下降到了8月份的5.4%,这表明尽管8月份的全行业销售收入(得益于载货车与客车销量的上升)有所上升,但轿车的价格战已经对全行业的利润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产销前5位的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所上升,市场占有率从2003年末的65%上升到了2004年(累积)8月份的66.4%。进入9月份以来,汽车市场的突出特点依然是"降价"。由于"金九银十"的黄金销售季节的来临,各厂家和经销商为了在低迷的市场氛围中提高经营业绩,又掀起了新一轮降价风潮,以吸引消费者。据统计,从9月初开始,至少已有50多款车型相继降价。但频频降价也增加了购车后迅速贬值的风险,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加重。当然,2005年进口车配额的消除和关税的降低依然是维系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的另一主要因素,这一因素在年内始终起着抑制消费的负面作用。近期内国内成品油价在国际原油价格迭创新高的压力下,8月25日起第三次涨价,而且是汽油、柴油首次双双涨价,9月29日,中石化再次上调汽油和柴油出厂价,对零售价格造成了新的上升压力,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养车的成本,成为影响消费者暂缓购车的另一重要因素。
    预计客车生产将扭转下滑的趋势,9月份产量增长有望上升20%以上,销量也将继续上升,会超过10万辆;载货车在8月高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销量有望达到15万辆,载货车的这一次快速增长有望持续到10月份或11月份结束;而轿车9月份在新一轮的降价高潮之下,由于持币待购心理加重,基本维持目前的现状而略有增长,难望出现往年的销售高潮。而汽车信贷的重新启动会给轿车市场注入一股新的动力,银行业正在积极完善贷款办法,这将使汽车消费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除此之外,年内轿车市场鲜有"亮点",预计10月份以后轿车销售将会有所起色,但波动不会太大。
    通信设备制造业  景气指数上升有变数
    受国际经济全面复苏和国内市场升温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通信设备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42.6%和102%,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子行业。7月通信设备制造业快速回升的走势受到抑制,8月又再度回升,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为117.0点,比上月上升了2点左右。今年年内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略有下降、部件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景气水平将略低于上半年,景气指数连续上升的势头可能暂时停止。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并未结束,随着"3G"网络的启动,2005年通信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可能再次强劲上升。
    1、今年年内国际市场好于去年,但低于上半年。
    2004上半年国际市场明显复苏,全球移动基础设施市场有近30%的增长,手机销量有近40%左右的增长。但近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飙升,美国最新出台的一些经济数据出现回软迹象,第二季度增长率已回落到3%。美国《华尔街日报》对全美55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结果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已由原先预测的4.4%调低到3.8%,第四季度则由4.2%调整为4.1%。经济学家们普遍的看法是,油价飙升等因素虽然不会改变复苏趋势,但将影响未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随着美国经济增幅放慢,今年年内通信设备国际市场虽然仍好于去年,但将低于上半年。 
    2、国内市场的大幅增长有待于2005年"3G"网络的启动。
    首先,手机制造业的再次高速增长需要等待"3G"网络的启动。经过3年的的高速增长,国内的手机市场已经供略大于求。手机行业在2G时代的高增长期已经结束,手机的价格一跌再跌,毛利率不断降低,多数企业也不愿加大对2G手机生产和销售的投入。
    其次,通信基础设备市场有待于"3G"网络的推动。2004年信息产业部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2100亿元,和2003年保持基本平衡,但设备投资的比重从2003年的47%提高到54%,为2004年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景气回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预计今年年内的增幅低于上半年的增幅,原因在于当前运营商对"2G"设备的投资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增长的需要,而用户增长已经处于衰退阶段,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设备的实装率已经达到了82%至94%之间。新一轮的投资高潮正在期待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2005年巨大的"3G"市场对通信设备制造商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会。
    3、手机部件补缺,制造商错失良机。
    随着手机新增用户的不断衰减,手机更新换代成为主要的市场需求。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也为高档、时尚手机的销售创造了条件。但由于上游部件的短缺,许多制造商不得不错失这一良机。目前中国手机严重缺货的部件主要有:TFT-LCD(液晶显示屏)、晶体振荡器、LCD的连接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的短缺导致国产手机制造商不得不放慢新品推出速度,从而影响了其手机的市场份额。同时上游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受益,增长景气指数与效益景气指数持续攀升。预计手机部件短缺的问题,将持续到2004年底,2005年市场能达到基本的供需平衡。
    纺织服装业  增长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纺织服装业的增长景气指数延续了以往的增势,8月份攀升至139.60点。效益景气指数则在经历了7月份的小幅回落之后又上升到108.88点。
    8月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受换季因素的影响,主要城市的服装类商品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上海市十大商场服装零售总额13198.19万元,相比上个月的12439.96万元,小幅攀升了6.1个百分点。由于电力和原材料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目前各个纺织企业的开工率回升。8月份,纱、布等主要纺织品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中纱产量90.7万吨,同比增长12.1%。良好的需求以及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使得纺织服装业的增长景气指数仍然维持在高位运行。
    目前,受石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影响,化纤价格节节上升。其中锦纶价格上涨了46%,其他的化纤产品涨价幅度在30%-40%。化纤价格的上升使纺织服装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原油价格上涨的负担主要由服装企业来分担。因此在市场需求和纺织产品产量稳步上升的同时,纺织服装业的利润形势却不容看好。这些因素导致8月份纺织服装业的效益景气虽有小幅上升,但仍然维持在偏低位置运行。
    从传统来看,各类服装销售进入10月以后是旺季,服装类产品市场需求的看涨会进一步扩大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产品的需求。另外,明年欧美将按照协议取消对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出口形势看好。在生产供给方面,由于限电措施的缓解以及正值新棉上市,纺织企业9月份及第四季度的综合开工率会在目前80%左右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另一方面,化纤价格上升所致的下游纺织品价格上涨毕竟有限,又加上新棉即将上市,化纤价格有望下调。成本的下降将使得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形势有所看好。但考虑到产品价格偏低的因素,预计9月份及第四季度纺织服装行业效益景气上升势头不如增长景气,并仍维持在一个较低位置运行。
    橡胶制造业  未来趋势不容乐观
    1-8月份,橡胶制造业增长景气指数和效益景气指数基本保持平稳,8月底增长景气指数为143.8点,比3月份略有回落,效益景气指数112.6点,继续平稳运行。但目前种种迹象显示,行业未来趋势不容过分乐观。
    首先,由于汽车工业增速回落,国内轮胎市场需求放缓,轮胎企业库存增加,特别是近年发展十分火爆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库存增长一倍以上;第二,当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特别是轮胎生产比重较大的江浙沿海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使得轮胎等橡胶制品生产增长出现明显回落;第三,天然胶、合成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如丁苯胶价格已经达到14000元/吨,接近天然胶的价格水平,轮胎、胶鞋等生产企业无法承受,纷纷减产或停产,原材料涨价也影响到行业效益情况;第四,近几年轮胎行业产能增长迅速特别是子午胎的产能增长过快,致使行业竞争加剧,在成本大幅增加、国内市场销售平淡的情况下,行业效益下滑,出现产量增长、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下降的现象。
    由于后阶段轮胎行业还有一些新建产能将投产,特别是全钢子午线轮胎的产能增长较快,因此行业内部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而同时天然胶、合成胶价格还看不到向下大幅回落的迹象,因此,今年年内橡胶制造业景气指数将以向下调整为主流,增长景气指数受产量继续增长的影响可能会在140-145的区间内波动,效益指数可能保持在110-112左右的水平。
    仪器仪表制造业  效益景气指数将小幅下滑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环保、水利等工程投入不断增加,使工业自动化仪表的需求上升,日益发展的医药、生化等产业,更为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电子测量仪器等也伴随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长而增势强劲,带动了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了行业增长景气的上升。
    在需求拉动和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仪器仪表制造业延续去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增长景气持续上升,4月达到历史最高149.4点,5、6月份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波及作用出现下滑,7月在144点左右走平。整体来看,1-7月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景气高位运行,效益景气在100-110点区间波动前行。
    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改造传统工业、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863"、科技攻关、高科技产业等计划,分别把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大型科学仪器、传感技术等列为专项,给予支持;农业部绿色农业和食品监测技术、环保系统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对仪器仪表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化、数字化的民用电表、水表、煤气表、暖气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制订了《仪器仪表国债专项规划》,再一次表明国家对仪器仪表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国家还计划培育和发展不少于30个具有综合实力与相当规模的生产发展基地和重点企业。这些都将是仪器仪表行业继续高位运行的支撑力量,同时也将拉动行业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预计,今年年内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景气将在140点以上平稳运行,效益景气指数将呈小幅下滑走势。
    □2005年至以后几年,中药行业将遇到国内外各种竞争的冲击,对中药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内调整不可避免。
    □目前的国内外因素都显示,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倒逼人民币短期利率上升,这预示着短期利率变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将是巨大的。
    □今年年内,预计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平稳走高,食品、服装类消费品销售额将大幅增长。随着发改委5月份出台的《关于严格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的通知》对控制物价上涨效应的逐步显现、粮食陆续上市以及新的涨价因素的减少,价格涨幅进一步增大的空间有限,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将平稳回落。铁路运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铁路改革已迫在眉睫。当前铁路改革的重点一是要进行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主辅分离,二是要在铁路主辅分离的基础上,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受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拉动,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持续稳增态势。
    中药行业  增长景气仍将走低
    8月份,中药行业走低趋稳。增长景气指数直线下滑至101.5点;效益景气相对稳定,景气水平稍低于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1-8月,中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中成药累计销售收入418.6亿元,同比增长15%,累计利润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14%,整体表现盈利能力在医药工业主要行业中比较良好;中药饮片行业累计销售收入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11.5%,累计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0.07%左右,降势被抑制。
    中药行业增长景气下降主要因为:一、国家对中药的生产、包装、销售环节都加强监督管理。从7月1日起,中药饮片必须符合包装要求才能上市销售。二、国家几次降低中成药价格,压缩了中成药的利润空间。据统计,1-8月,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平均下降了2.9%。三、"龙胆泻肝丸"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们用药信心,购买中药产品更加谨慎。四、4月30日起,《欧盟传统药品法案》正式生效,药品出口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由于多数中药企业生产的药品不符合欧盟药典标准,因此近几个月欧盟市场的中药出口量锐减。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中药行业的走势作如下判断:
    1、到9月,中药行业增长景气仍走低,效益景气将遇转折
    在没有短期利好因素推动中药行业景气爬升的情况下,中药行业的增长景气指数仍将走低,但是受年底用药高峰的拉动,下降幅度会逐步减小,增长景气指数会下降到100点,最低可能达到98点左右。效益景气指数在9月是一个转折点,景气指数会保持在8月96点附近的波动,从11月起,其景气指数将缓慢回升。
    2、年底,中药行业增长景气将止跌趋稳,效益景气必将小幅回升
    到年底,中药行业增长景气走势将止跌趋稳,受年底用药高峰的拉动,增长景气维持在10月底的水平上下浮动。增长景气指数止跌趋稳后又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效益景气水平必将有所回升,最高可能会达到103点,最低也会维持在100点以上,效益景气指数走势比较乐观。我们预计,今年中药行业的累计销售收入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左右,利润总额将达到8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
    3、2005年至以后几年,中药行业将面临行业内的重大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05年至以后几年,中药行业将遇到国内外各种竞争的冲击,行业内调整不可避免。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中药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中药经过几千年的使用、改进,其疗效受到人们广泛接纳,加之,国家政策向中药行业倾斜,国际上植物药呼声渐高,世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长期利好因素支撑,中药行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房地产行业  宏观调控作用明显
    8月份,我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景气指数在房价的涨势支撑下,延续了7月份的回升势头,达到了133.8点,住宅投资、办公楼投资、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景气指数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景气指数基本保持一致。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原先投资高档商品房的投资客正把资金转移到写字楼、商铺等领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218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国内贷款2112亿元,增长8.9%,增幅同比回落近50个百分点。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
    从开发情况来看: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7185亿元,同比增长28.8%,增幅比1-7月提高0.0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5580亿元,增长27.7%;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分别增长了30.9%和37%。1-8月,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6%。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1.15亿平方米,增长10.5%;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分别增长了18%和18.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房屋竣工面积86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中、西部地区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增长了20.5%和12.7%。中西部地区的竣工面积均高于东部地区。1-8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3.6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增幅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96亿平方米,增长12.2%;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增长速度分别为24.5%和19.2%。
    从以上各个指标来看,住宅投资额、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低于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各项指标,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目前住宅投资的景气指数低于其他项目。
    从销售情况来看,形势依旧乐观:1-8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49元/平方米,同比提高13.5%。较1-7月的平均价格2724元又有提升。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2525元/平方米,提高11.2%。空置面积继续下降,8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6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其中,空置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为5670万平方米,所占比重为58.5%。当目前物价水平不断上涨(7月份CPI同比增长5.3%)时,负利率、过于充沛的市场资金及房贷的快速增长,都大大地刺激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升。
    目前的国内外因素都显示,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倒逼人民币短期利率上升,这预示着短期利率变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将是巨大的。一方面,短期利率上升,使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并以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形式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将改变"租售比",如果短期利率再上升,将导致住房的贷款成本接近于或高于租金回报率,并有可能提高个人住房信贷的拖欠比率,由此引发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因此,在预期人民币利率上升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意识到必须提前防患房地产金融风险,收紧房地产信贷的口袋也就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防御性措施。
    日前,银监会公布了将实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其中规定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0%以下,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5%以下,并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查力度。这些信息都表明,今后房地产信贷的口袋将收得更严和更紧了。
    商业  增长景气指数继续走高
    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业增长景气指数继续走高,较7月份分别增长了1.8和1.4个百分点。而批发零售贸易增长景气指数却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下降了1.5个百分点。
    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度攀高,达到了4263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吃、穿、用的商品类零售额分别较上年同月增长23.4%、16.3%和17.6%;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8.7%;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依然处于低迷状态,增长9.8%,处于各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最低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各类商品销售额的持续增长,除受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外,还由于8月份大、中、小学的开学,拉动了各大商场、超市、书店、小商品交易市场的学生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学习用品的消费,直接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升温。
    进入8月份以来,商业企业扩张步伐明显加快,商业零售业已进入全国范围内区域性的大规模整合期。主要表现为:一是抢占有利商业网点,进行"圈地"开店,实现加速扩张。二是重组、收购进程进一步加快。三是上市浪潮涌动。从目前商业上市公司情况看,由于业务领域的调整、市场重组的预期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上市公司2004年平均净利润同比将有30%以上的增幅。从截至2004年8月19日已经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来看,平均净利润增幅达到34.24%,表明我国零售业目前已处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在国家重点扶持的20家零售企业中,与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百联股份、大商股份、武汉中百、华联综超、三联商社、王府井、苏宁电器、重庆百货、华联超市等零售企业投资前景看好。
    今年年内,预计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平稳走高,食品、服装类消费品销售额将大幅增长。随着发改委5月份出台的《关于严格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的通知》对控制物价上涨效应的逐步显现、粮食陆续上市以及新的涨价因素的减少,价格涨幅进一步增大的空间有限,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将平稳回落。
    同时,从商业业态和市场空间发展来看,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开放的日益临近,在大型综合超市、专业连锁店等新兴业态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受国家对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和发展城市社区便利店在各方面给予相应优惠的支持,和商务部6月份发布的《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中提出将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预计下一月度及第四季度,商业将逐渐显现两大特点:一是城市市场中的社区商业,尤其是以经营食品、日用品、餐饮、文化等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将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商业企业市场扩张呈现加快向二、三级市场延伸、渗透的趋势,郊区、城镇和农村市场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航空运输业  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1-8月,在全球航空运输业向好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国内航空货物运输增势强劲,民航旅客运输大幅增长。据统计,1-8月,全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累计完成149.6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8000万人,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48.6%、57.5%;民航货运继续高速增长。1-8月完成货运量174.1万吨,货物周转量45.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3.1%和28.1%。与此同时,中国四大航空公司正积极投入新航线的启动,地方机场掀起收购浪潮,国外航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中国航空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民航业却实现了大幅赢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目前我国民航市场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二是3月份国家出台的机票价格改革措施将机票价格平均上浮10%以上,使各航空公司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三是随着民航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民航实施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的完成,以及中美航空协定的签署,中国航空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推动了整个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潜力巨大的国际和国内航空快递需求,尤其随着《中美扩展航空服务协议》的签署,中国航空市场的大规模开放,无疑给国际快递业巨头加快开拓中国快递市场创造了新的机会,使得国内快递企业将面临比以前更大、更有力的竞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包括联邦快递、外运敦豪、TNT在内的跨国快递公司业务量发展最快的地区。今年二季度,联邦快递的中国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纯收入同比增长了47%。中国市场的开发正在对跨国快递巨头的全球战略产生着重要影响。从目前中国快递市场份额看,在中国国际快递业务中,非邮政快递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1%,而邮政EMS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9%。这意味着一旦国内业务全面放开,中国邮政的市场份额将更加难以保证。正是迫于来自国际快递巨头和民营快递企业竞争的压力,中国邮政自8月18日起,全面缩短特快专递的送达时间,承诺寄往大中型城市的特快专递保证在24小时之内完成递送,速度提高了一倍。
    根据财政部、中国民航总局的联合通知,从9月1日起,机场建设费和机票一并购买,这不仅大大简化了乘客登机手续,而且有可能使机票价格进一步降低,从而进一步刺激民航客运需求。
    铁路运输业  货运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铁路客货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1-8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4.35亿吨,货物周转量11899.2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3%。全国铁路完成客运量7.43亿人,同比增长22%;完成旅客周转量3855.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6%。
    自7月份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电煤抢运,国内依靠铁路运输供应煤炭的368家发电厂存煤情况明显好于年初,发电用煤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煤、电、油供应紧张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运输紧张、尤其是铁路运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能源供应的主要"瓶颈"。而且,对重点物资的运力倾斜及为保证煤电供应而进行的电煤抢运,大大挤压了其他非重点物资的运输,对其他物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较大冲击,导致部分商品库存积压、价格持续上扬。
    铁路运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铁路改革已迫在眉睫。当前铁路改革的重点一是要进行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主辅分离。二是要在铁路主辅分离的基础上,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依托资本市场推动铁路企业上市融资的同时,要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引入更多的市场投资主体,实现多渠道融资。
    今年年内,随着夏季用煤用电高峰的结束,煤电运力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但由于目前国内资源供应存在明显缺口,进口数量大增,尤其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和粮食陆续上市,将对铁路运输产生强劲的需求。同时,公路和船运费的上涨,将促使部分公路、水路货运继续向铁路转移,预计铁路货运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随着暑期客运高峰的结束,铁路客运增速将缓慢回落。
    港口业  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8月份,港口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与上月基本持平。全国规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940万吨,同比增长25.4%。受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拉动,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持续稳增的态势,8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9335万吨,同比增长20.6%;主要港口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532.91万TEU,同比增长27.1%。
    随着夏季用煤高峰的结束,经过7、8月份电煤抢运和交通运输部门各项缓解运力紧张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水路煤炭运输形势进一步好转,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8月份全国江海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完成3062.6万吨,同比增长9.2%。但由于铁矿石外贸进口量的高速增长,铁矿石"压港"形势依然严峻。8月底,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3344万吨,同比增长96.7%。
    国内港口"压船"、"压港"现象如此严重,除受投资、工业和外贸快速增长对港口货运需求增长的外部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受来自行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内港口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短缺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不足,沿海主要港口航道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要求;二是与港口配套的集疏运系统发展滞后,使其不能与铁路、公路运输有效衔接,直接导致这次全国性的"压港"、"压船";三是铁路运力紧张、公路治理超载使一部分货物运输向水路转移,加剧了船舶运力不足的矛盾。
    国家将把加大港口的投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投资,并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吸引外资。预计今年我国沿海港口的投资将达300亿元。但由于建设的长期性和政策实施的滞后性,预测今年国内煤炭、铁矿石、石油等物资运输仍将保持相对紧张的运行态势,港口泊位和船舶运力仍会比较紧张。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大和一系列措施的跟进,煤炭"压船"在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好转,但铁矿石"压港"现象不会得到有效缓解。在外贸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运输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到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将完成货物吞吐量30.7亿吨,增长14.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1.2亿吨,增长17.9%,集装箱吞吐量5700万TEU,增长20.4%。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