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与全球 渐行渐近的钢铁大战

2004-10-1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Corp.)即将同时兼任首席执行长之职的现任总裁约翰·瑟玛(John Surma)今年6月底访问了上海,在那里发表了演讲并参观了公司新成立的办事处。不过他到上海还有另一个目的:他希望结识中国钢铁企业的管理人士,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为与中国有关方面建立联系,美国钢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经常造访中国,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中国这个亚洲巨人正带动全球钢铁生产和销售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最大的生产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Baosteel Group)正在迅速成长,它到处挖掘原材料,与其他生产商成立合资企业,力图成为全球钢铁市场上的重要一员。
    去年,中国自己共生产了2.2亿吨钢材,此外,它还从国外进口了3,700万钢材,大多是优质产品,其中一些关键品种过去一年在世界市场的价格增长了一倍有余。
    伴随著市场的增长,身为世界第五大钢铁制造商的宝钢集团一直在快速扩大产能,以此满足国内的需求,并在全球市场建立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宝钢计划到2009年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3,000万吨。
    如今,宝钢已经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生产和供应网络。上个月,宝钢与日本的新日本制铁(Nippon Steel)及卢森堡的Arcelor在中国共同斥资7.86亿美元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Arcelor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这家合资企业将从明年3月份开始生产用于汽车和其他行业的镀锌钢板。
    与此同时,宝钢还计划与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Cia. Vale do Rio Doce共同斥资15亿美元建设钢厂,目前宝钢正在就该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自1992年以来,该公司已成立了13家海外企业,其合资伙伴包括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业公司,以及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公司。
    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说,宝钢是中国效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一些分析师还认为,该公司是亚洲成本效益最好的钢铁公司。
    与美国许多老牌钢铁企业相比,1978年投产的宝钢集团员工退休金负担相对较轻。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该公司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和欧洲进口了属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虽然日本、欧洲和韩国的生产商都已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但美国的钢铁企业在这方面却行事谨慎。芝加哥的钢铁业分析师米歇尔·爱坡鲍姆(Michelle Applebaum)说,美国企业对于中国市场大多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而且,虽然北美许多大企业都计划推进在全球范围的业务增长,但多数企业到目前为止对在中国投资仍非常迟疑,他们觉得,对中国市场还缺乏深入了解。
    美国钢铁公司的瑟玛说,他们注意到了中国的增长,但对于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美国企业界总体上还难以作出可靠的预测。
    行业分析师指出,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眼下,为在尚不熟悉的市场上求得发展,成立合资企业或许是最稳妥的办法。的确有一些美国钢铁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在中国设立了公司,如匹兹堡的特种金属生产商Allegheny Technologies Inc.。该公司与宝钢合资成立了一家不锈钢厂。
    总部设在宾夕法尼亚州坎普黑尔的Harsco Corp.为包括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Hang Zhou Iron & Steel Group Co.)在内的几家中国钢铁企业处理外包服务。而一些中国企业此前早就打进了美国市场。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 Trust Corp.)早在1988年就收购了特拉华州的一家轧钢厂,这家钢厂的名字现在叫中信美国钢铁(CitiSteel USA Inc.)。
    但是,美国钢铁企业近期的投资项目主要都是在中国以外的地区。
    Nucor Corp.的首席执行长丹·迪米科(Dan DiMicco)说,目前他们在中国实际上还没有任何动作。Nucor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是美国最大的以废钢为原料的钢铁生产商。
    但该公司在北美开发了新的炼钢技术,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开发了新的制铁技术。它希望能利用这些技术从遍布世界各地的钢铁企业获利。
    过去4年中,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美国钢铁公司在东欧买下了两家钢厂,每年,它要从这两家钢厂向中国出售数十万吨的钢材。
    瑟玛说,美国钢铁对合资建厂、生产供应中国市场的优质钢材会很感兴趣。但他也说,印度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在迅速发展,它们也将是美国钢铁收购钢厂或成立合资钢厂的潜在目标地。
    爱坡鲍姆说,美国钢铁企业对与中国企业合作或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一直迟疑不决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心在钢铁行业投资过大,并且对需求是否充分缺乏信心。
    分析师以及许多钢铁企业都表示,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市场的需求会保持强劲,但问题是,它是否能强劲到足以保证市场不会出现疲软的程度。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最近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钢铁消费水平还相对偏低。去年,中国人均钢铁消耗量是286磅。圣安东尼奥投资咨询公司U.S. Global Investors Inc.在去年11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如果中国的需求水平达到韩国目前的水平,那么它将在25年内维持强劲势头。
    作为对比,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增长高峰时期的人均钢铁消费量都达到了1吨水平。
    位于新泽西的研究公司World Steel Dynamics的刘京海(音)说,钢铁消耗量是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他说,虽然私营领域的大量投资有可能导致低档产品充斥市场,但随著中产阶级的兴起,中国对高档钢铁制品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中国的中产阶级目前约有1亿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中产阶级很热衷购买汽车和住宅。中国有15,000 个在建公路项目,建成后中国的公路总里程将增加100,000英里左右,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在道路迅速拓展的同时,通用汽车(GM)、德国大众(Volkswagen AG)等汽车制造商也竞相投入巨资,在中国生产轿车。其中通用一家就计划未来3年在中国投资30亿美元。
    但是,美国的钢铁企业仍在犹豫:今年春季,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抑制汽车、建筑和钢铁等行业的过度投资势头,这些措施导致钢材价格一度回落。虽然分析师相信中国的钢铁需求将保持增长,但他们认为,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缓。
    毫无疑问,中国的钢材价格和需求走软不仅会影响中国市场的销售,还将影响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销售。
    World Steel Dynamics的刘说,产品自然会流向价格高的地方,而美国市场的价格就相对较高。8月份,中国的热轧带钢价格为每吨540美元,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而美国的价格最高,达到825美元。
    设在新泽西州黑肯塞克的宝钢美洲贸易有限公司(Baosteel America)总裁王静说,他们将跟随市场的变化作出调整。任何市场只要有盈利,他们就会去销售产品。
    而中国以外的市场有盈利机会的或许越来越多了。据海关统计数字,今年头5个月中国钢铁出口达到340万吨,较上年同期猛增21%。
    美国的钢铁企业知道,如果中国经济开始下滑、钢铁需求出现下降,他们将遭受双重打击:一方面,他们不仅将面临中国市场需求下降的局面,同时,中国生产商还有其他国家的生产商的产品因此将充斥中国之外全球各地的市场,从而导致全球性价格下跌。
    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经济及国际事务教授迈克尔·莫尔(Michael Moore)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企业可能会重蹈覆辙:诉诸贸易保护。
    莫尔说,美国钢铁企业一向习惯“向内看”。莫尔2002年和2003年曾在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担任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钢铁贸易相关问题。
    他说,美国钢铁行业对国际竞争的反应一直就是排挤进口。如果真的出现中国钢铁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的情况,他们可能就会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这将导致中国进口产品承受100%-120%的关税。
    莫尔说,美国钢铁行业目前的情况与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进军美国市场时美国汽车业的情形很相似。当时,美国汽车商也对日本车商提起了反倾销诉讼。
    为避免高额关税,日本车商开始在美国设厂,结果,美国车商不得不在自家的地盘上与外国车商展开面对面的竞争。
    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这一主要原因,宝钢并未在美国设厂,但宝钢美洲贸易有限公司的王静说,如果有机会,宝钢还是会积极尝试设厂的可能性的。(ICXO)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