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力要素缺位之忧

2004-08-2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电力工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技术的先进性)和基础产业(依赖领域的广泛性),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有所提高,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电力工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之钢铁、水泥、建材、重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很多省市不同程度出现了电力短缺问题。
    生产结构有待调整
    1995年我国在全国(港澳台除外)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以下简称"三普"),通过普查收集了大量企业数据,根据对1995年全部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的统计,全国发电量为10070.3亿千瓦小时;其中:火电为8023.6亿千瓦小时,占79.68%;水电为1905.76亿千瓦小时,占18.92 %;核电为128.33亿千瓦小时,占1.27%;其它动力能发电12.59亿千瓦小时,占0.13%。 2003年,全国装机容量为40525.46万千瓦,发电量为19105.75亿千瓦小时, 比1995年增长89.45%。其中:火电为15803.61亿千瓦小时,占82.72%,比1995年增长96.96%;水电为2836.81亿千瓦小时,占14.85 %,比1995年增长48.85%;核电为433.42亿千瓦小时,占2.27%,比1995年增长237.74%。
    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长8.34%。其中:火电年均增长8.84%;水电年均增长5.10%,火电比水电高出3.74个百分点;核电年均增长12.34%,是发展最快的电力品种。
    可以看出,尽管自1995年以来电力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电力品种结构仍有待调整,我国火电和核电在电力生产的构成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水电呈下降趋势,而大量兴建火力发电厂,将消耗更多的煤炭,加剧运输紧张,提高发电成本,并与其它耗煤行业争夺资源。另外,也将加大污染。在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中,发电大约占40%。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扩张火力发电,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从火电装机的规模结构来看,也急待改善。目前,中、低压小火电机组比重过大,而高效率、大容量的机组比重较小。在火电装机中,发电机组平均规模容量不到10万千瓦,和相应的30、60万千瓦经济规模机组差距很大。目前,由于电力装机不足,很多中、低压小火电机组仍在超期服役。另外火电区域布局存在很多问题,西部矿区、坑口电站的开发建设相对迟缓,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产能布局仍需完善
    我国电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黄河流域,2003年广东、山东、江苏、四川、湖北、浙江、河北、辽宁、河南十省装机容量占全国53.68%,远远高于其它省份所占比例。
    从我国能源资源的构成来看,已探明的煤炭储量70%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三省。水电资源9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各种能源资源的拥有量却很低,是典型的能源资源短缺地区。
    从已有发电设备的利用情况来看,2003年全国平均利用率为53.82%,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但从局部看,上海、山西、河北、宁夏、江苏、安徽能力利用率较高。天津、陕西、河南、甘肃、贵州、重庆、辽宁等10个省市的能力利用率也超过了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浙江、山东、云南、福建、内蒙古、北京、新疆、广东、黑龙江、湖南、江西、四川、湖北、吉林、海南、青海16个省市。
    工业高耗能加剧紧张
    2004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为5007.46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76.20%;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用电比重同比上升了2.67个百分点,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供电紧张,影响其它产业用电。
    我国单位电力产出最高的是烟草制品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单位电力产出远远低于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五大行业2004年5月累计用电量占全国的60.12%,企业单位数占全国比重为21.56%,即占全国1/5左右的高耗能企业消耗了全国工业用电的60%。尽管这五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对社会的能源占用比例过高,从长远看,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河北、浙江、辽宁、山西等八省,占全国工业用电的一半。由于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造成某些地区电力紧张,形成一定的供需缺口。
    在这些用电大省,国家应当限制高耗能产业的投资,发展耗能低的产业,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国家应当按照不同的产业类别,建立不同区域的电力运营监控预警系统,以便尽快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手段,减少判断失误对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害。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