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七月”笼罩美国股市

2004-07-3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投资者的看法与经济学家们的看法仍然有较大差距。华尔街投资者主要存在四方面担心:一是利率上调可能抑制商业活动;二是通货膨胀上升将侵蚀公司利润;三是年内美国大选会造成政策变化;四是中东地区恐怖袭击可能导致国际市场油价继续上扬
    就在中国股市陷入困境时,地球的另一端美国也在发生着同样的故事。
    美国东部时间7月23日,纽约交易所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再次跌破万点大关,下跌88.11点,收盘报9962.22点,跌幅0.8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下跌39.97点,至1849.09点,跌幅更达到2.12%,创下自2003年10月2日以来新低。7月26日,纳指再度下挫,创下年内新低。
    事实上,大盘已连续第六周下跌。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道指、纳指两个分别代表了蓝筹股和新经济的指数双双下跌了1.8%。在相同的时间内,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到1.4%。
    从6月30日到7月26日,标准普尔下跌4.9%,纳指跌得更惨,为10.2%。
    虽然,道琼斯股指是10000点,还是10500点,抑或9900点,这其中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区别。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万点却是一个特殊的整数位大关,心理影响大于实质影响。万点是4位数行情和5位数行情的分水岭,如果攻克,那么就意味着重大心理障碍的突破,如果跌穿,则会给投资者造成很大压力,至少在短期内。
    让投资者稍感欣慰的是,在7月27日和28日两天中,道指收回部分失地,又回到万点以上,但是纳斯达克仍未扭转跌势。
    新经济、旧经济两难
    1999年3月29日,对美国股市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天,道琼斯指数当日收盘首次突破万点,以10006.78点报收。
    当时正值新经济概念盛行。正是高科技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吸引了投资者,使得新经济成为人见人爱的名词,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力,道指轻松跃过万点大关。当时华尔街分析师甚至预期道指2006年能到18500点,其中不乏知名分析师。
    这些预测现在看来显然都太过乐观了。7月份是美国上市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发布的集中季节,然而投资者看到的却是高科技公司发布并不尽如人意的业绩,抛售就此开始。
    导致市场如此惨烈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初推升股市上涨的新经济中的代表公司,互联网类股的领头羊Ebay和亚马逊网上书店。照投资者看来,这两家公司的业绩“勉强”得很,全都低于预期。但是市场作出如此强烈反应也许要归咎于更早一些的时候,而那一次的主角是新经济中更具代表性的巨人:微软公司。
    7月20日,微软突然宣布准备大额拿出750亿美元现金用于分红和股票回购,结果,其股价在最初的上涨后,很快就转向了跌势。原因是:投资者很快意识到,这个慷慨的举动将削减公司未来的投资收入,而公司此后的公告也印证了这点,公司表示,2005年利润从原先预期的1.16美元至1.18美元减少到1.05美元到1.08美元。第4季度利润为每股28美分,低于市场预期的29美分,消息传出,微软股价下跌96美分,至28.04美元。
    作为成长股,微软的金色年华已逝。虽然它的收入和利润应该还是有着比较好的增长空间,但微软永远不可能再体验它在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高速增长了,甚至连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迅速也已经可望不可及。一家已经有30年历史的科技公司已经是高龄了,不能再算是成长型的公司了。于是微软采取了与成熟公司相符的措施:将庞大的现金回馈股东,而不是浪费在没有效果的扩张行动中。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公司未来收入将减少。
    事实上,业绩低于市场预期的业内巨头不光是微软,还有英特尔、诺基亚、Siebel系统、Veritas软件、硬件公司Unisys。
    与此同时,旧经济的代表———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商可口可乐也公布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报告,结果无论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都遭到了投资者抛弃,美国三大股指纷纷下挫,继而又影响了欧洲和日本股市,引发了一场全球性下跌的行情。
    加息、赤字、油价三重奏
    今年5月11日,道琼斯股指也曾跌破万点大关,当时的原因是,美联储即将加息,同时中东局势带来的油价飙升也让人感到担忧。
    6月30日,美联储四年来首次升息,由于市场早就消化了这个消息,第二天金融市场波澜不惊,道指上升22点。但随后股市走势便开始不妙。短短四周内,标准普尔500指数跌了4.9%,纳斯达克跌得更惨,跌幅10.2%。
    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时,股市都至少会有一段时间下滑。利率上升将使借款成本上升,影响公司盈利前景。
    今年1月底,美联储例会声明中首度放弃使用“将现行货币政策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措辞,升息便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密切关注的话题。此后格林斯潘乃至任何联储官员有关利率的讲话,都无一例外给股市带来冲击。而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越是强劲,对加息的预期也越强烈。7月20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又发表了一番颇为乐观的经济预测。
    对于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有分析师拿出了1994年至1995年的股市来作对比,在那轮升息中,美国股市也曾受到冲击。但那时,联储与市场之间信息传递的透明度不如现在高,市场接收联储的意向也不像现在那么快捷。因此一些乐观的分析师认为,从长线而言,加息有利经济在正常通胀水平下维持增长,对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是有利的。
    居高不下的油价也是拖累股市的一大原因。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了12%,到每桶41.54美元。7月28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3.05美元。
    在解释为何美股萎靡不振时,有分析师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股票和债券的兴趣正在减退,现在人们更愿意持有现金或者在日本等快速增长的地区寻找投资机会。
    5月份,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证券的总投资额为564亿美元。这比4月份时的水平相比已下降了26%,是7个月来的最低月度投资额,而且是该指标连续第4个月下降。进一步的数据表明,5月份,外国投资者连续第3个月净卖出美国股票,而这种情况在此前近10年时间里从未出现过。
    悲观现实、乐观预测
    所幸的是,就在股市未来前景不明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最近一期公布的对美国55位资深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多数被调查的经济学家对美下半年经济增长前景倒是持乐观态度。
    据经济学家们预测,今年第二和第三两个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4%,第四季度也可达4.2%,均高于第一季度3.9%的增长幅度。多数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下半年的经济前景相当乐观。
    与华尔街上的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相比,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通货膨胀和利率问题并不太担心。60%的人认为,目前通货膨胀压力是由于食品和石油价格上涨等短期因素造成,这种情况不会持久。
    美国经济学家还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将从目前的5.6%下降到5.3%,明年春季还将进一步下降至5.1%。就业人数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开支的增加。纽约一位资深经济学家预测,2004年,美国个人收入可望增加7%以上。
    但是投资者的看法与经济学家们的看法仍然有较大差距。华尔街投资者主要存在四方面担心:一是利率上调可能抑制商业活动;二是通货膨胀上升将侵蚀公司利润;三是年内美国大选会造成政策变化;四是中东地区恐怖袭击可能导致国际市场油价继续上扬。
    有趣的是,华尔街分析师中,却很少有人对股市非常看涨。大多数分析师中预计股指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预计今年全年总体下跌的分析师也几乎没有。
    7月份的有关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届时,如果指标显示,未来消费需求和公司需求前景光明,那么投资者势必又会回来。毕竟对股市投资者来说,未来的新闻永远比今天的新闻重要。
    库存打压股价(链接)
    苏蔓薏
    库存,是观测经济和行业景气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不符,库存就会出现问题。在更新速度飞快的电脑行业,库存增加就显得更加让人担心。
    英特尔在业绩报告称,业绩几乎翻了一番,净利润从8.96亿美元增加到17.6亿美元,英特尔第2季度收入有80.5亿美元,符合公司内部预估,但略低于华尔街平均预估的81亿美元;净利较上年同期增长96%达18亿美元,每股收益由上年同期0.14美元提高到0.27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但英特尔的股价却在业绩公布后大跌2.76美元,跌幅10.56%,达到1年低点。这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原因是,英特尔的库存增长了15%,这个数量的库存,使它的毛利率从61%下降到了59%。
    今年一季度,戴尔、英特尔、德州仪器均在报告中说,库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到60%。今年美国的电脑销量增长一直徘徊在一位数,欧洲和日本都是停滞不前,对于不断更新的高科技公司来说,库存增加最后只能导致超低价处理,影响利润。
    据说英特尔是因为生产效率太高,才使得处理器生产量过多,导致库存过剩的现象。不过,公司表示,还是会保持工厂满负荷生产,只是会将部份产能改为生产获利较低但高需求的快闪内存、芯片组和主机板等。但是生产获利较低的产品,又影响到了公司利润,投资者当然感到失望。
    报告公布后,德意志银行仍然维持英特尔“持有”评等,但调降获利预估和目标价。并表示:“我们认为英特尔的毛利、库存、制程转换和新产品转换的透明度仍不足。”
    在经济加速时,高库存增长与高涨的销售相比,还不至于招致大范围的紧张,但是如果现在的科技行业已经不像网络泡沫时那么高涨,竞争激烈了许多,那么库存增加当然就叫人担心了。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