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使煤炭运价上升45%

2004-07-0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治超”后,22条国省干线公路的平均货车日均流量比此前有所下降;粮、油和蔬菜运价比“治超”前上涨约10%;一般社会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大部分供大于求,价格仍会以降为主。
    果然如人们预料,6月20日开始的全国公路运输治理“超限超载”行动,引起货运成本大幅上升。来自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表明,“治超”后,全国平均货运价格出现回归性上涨,总体维持在每吨公里0.6元左右,较之前平均上涨约20%。
    但是,相关专家认为,与去年华北地区“治超”情况类似,尽管货运成本上升会对最终商品价格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力度相对有限。因此,下半年物价涨幅回落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
    煤炭运价上升45%
    来自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表明,煤粮油和蔬菜等重要物资的运价经过3-5天回归性涨价后,从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性回跌。但煤的运价上涨幅度较大,6月29日运价为每吨公里0.64元,比2003年12月1日前平均水平上涨45%;粮、油和蔬菜的运价基本在每吨公里0.6元左右,比治超前上涨约10%。
     相关专家认为,货运价格上升和货运交通流量减少,与去年12月五省治理“超限超载”的结果类似。但是,由于电煤(公路运输的煤主要是发电用煤)价格由国家发改委确定,加上过去车辆超载罚款后的实际成本不一定比现在正常运输的成本低,从长远看,运价成本不会上升很大。
    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刘秉镰教授指出,每年公路交通的投资是3000亿元,但超载对公路造成的破坏太大;加之安全成本远高于现在,所以超载运输的总成本不一定低于正常运输的总成本。“治超”后,在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货运商品减少,甚至会短缺;从长期看,总运输成本估计变化不大。
    此前,全国治理超限超载领导小组组长、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表示,目前公路货运价格处于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一种畸形的运价。在实施不超载后,运价出现合理回升,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公路运输的发展。
    统计数据也说明,目前的平均货车交通流量并未达到“治超”前的水平。比如“治超”开始后,全国22条国省干线公路的平均货车日均流量比此前有所下降。集中“治超”头三天,货车流量下降幅度在30%-35%,但是,“6月27日-29日,日均交通流量已经回升20%左右”。这表明6月底交通日均流量仍下降10%-15%。
    目前全国约900万辆货运车辆中,80%过去属于“大吨小标”车辆。严格实施“限超限载”政策后,将导致货运总量下降。不过,货运总量减少导致某些商品短缺,甚至物价上涨的情况,目前尚未显现。
    物价不会太涨
    专家认为,物价最终取决于商品供求,货运成本上升是否能传导到最终消费品尚难预料。不过,今年三季度起,总体物价水平涨幅将开始下行,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胡少维指出,货运成本上升对整个物价的影响不会太大。而货运成本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价格方面,可能会出现中断。
    据了解,货运成本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价格将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电煤运输成本上升,转嫁到发电成本上升,发电成本再转嫁到其他工业品乃至最终消费商品上涨;二是食品货运成本上升,直接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价格上升。
    目前,占整个CPI价格权重中最主要的是食品,占35%,其中又以粮食权重最大。6月29日粮、油和蔬菜的运价基本维系在每吨公里0.6元左右,比“治超”前上涨约10%。这说明,公路运价上涨平摊到所有食品价格上,影响可能并不严重。
    至于一般社会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大部分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价格仍会以降为主,这可能表明最终CPI受货运成本影响不大。
    不过,6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仍指出,中央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后,中国价格形势出现了积极的变化,5月市场价格上涨势头开始减缓。“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煤、电、油、运供求状况仍然相当紧张,投资规模仍然偏大,防止市场价格过快上涨仍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考虑“翘尾”因素、季节因素,预计同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4月以后会有所爬升,三季度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作用有一个传导过程,2003年以来采取的政策措施效应,会在2004年下半年更明显地显现出来。
    刘秉镰指出,交通运输紧张导致物价上涨,在市场方面反应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次治理超载具有长期性,关键是在适当提升货运成本价格时,把该降下来的过高的公路费用等乱收费项目降或减下来,否则公路运输亏本必将导致货运车辆减少。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