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取向为何适度从紧

2004-05-1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发展也可从一季度看出全年发展的端倪。从中央银行刚刚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外汇流入继续增加,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金融调控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至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一季度累计回笼现金449亿元,同比多回笼277亿元。
    这组最新的统计中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一是广义货币M2是在去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比增长18.5%,余额达到近几年来高水平的19.4万亿元的基础上的再一次高增长。二是狭义货币M1仍然保持了同比增长20.1%的增速。尽管从去年以来,中央银行多次动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但是货币供应总量在一季度金融运行中仍然反映出“高位运行”的态势。
    造成货币增长连续“高位运行”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历经连续几年的外部干扰和内需不足,我国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和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特别是一些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多种项目重复建设出现失控的局面。比如,在成本收益比很大的钢铁、水泥、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为代表的行业,形成了“一窝蜂”的“大干快上”的现象。
    与之相适应,货币市场开始逐渐活跃。大项目、大企业贷款的旺盛需求,使得商业银行几年来存在的“贷款难”问题逐步得到了“批发式”的缓解。一般说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随着经济的活跃而活跃,这一时期商业银行对增加信贷投放,特别是对信用相对有保证、还款付息较为便利的大项目、大企业表现得较为积极。再加上商业银行急于通过信贷扩张来改善自身信贷资产结构和降低不良资产的愿望,信贷持续高增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深层次看,当前反映在金融运行中的问题,其实还是经济运行中多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据央行统计,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24.5%,仅次于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9.1%和35.2%的水平。2003年,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也称作投资率)为42.7%,仅次于1993年45.3%的最高水平,占比之高可谓世界之最了。在老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治的情况下,又表现出一种新形式的老毛病,即经济工作上的急于求成,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不仅表现在许多地方的政府、企业身上,也通过信贷的高增长映射出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
    中央银行对于信贷高增长早就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过去的7个月中,不仅通过较为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减弱资金的流动性,而且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并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中长期信贷投放的难以间断性,很难在短时期内马上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效果,甚至还出现了倒逼央行增加货币投放的现象。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看,是一个线性的、渐进的积累过程。如果无视这一基本规律,不顾客观实际地去搞所谓“跃进式”或“泡沫式”发展模式,最终都将遭到经济规律的报复,这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发展的实践所反复验证了。金融发展亦是如此,信贷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源,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从长期来看应当是绝对紧缺的,只能有相对的宽松。信贷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必须是均衡供应和良性供给,而且一定要在总体上适当从紧把握,在适度从紧的环境中求发展。当然,这个适度从紧不等于“急刹车”,而且也需要防止旧的干预体制复归,更多地通过运用市场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