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的真相

能源问题上出现的诸多死结,几乎都与僵硬的价格机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有关

2004-03-2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对于中国的能源行业,如果说2003年是暴露问题的一年,那么,即将到来的2004年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年,至少是构思解决之道的一年。2004年,中国的能源政策必须有所作为,即使改革的推进会是前所未有的艰难。
    2003年的中国能源行业被这样一些词藻包围着:“短缺”、“危机”、“瓶颈”、“电荒”、“煤荒”……以媒体的曝光率来衡量,即使在电力改革方案出台前后,能源行业也从未受到过如许青睐。
    因为缺电,长沙街头的蜡烛卖断了货,很多工厂被迫时开时停,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已经有21个省市不同程度地拉闸限电。与此同时,煤炭、石油也纷纷告急,从长江三角洲开始,加油站门前排起的长队正在向其他地方蔓延。老太太们眼巴巴地盯着报纸,盯着电视,她们只关心来年的电价到底涨不涨。
    在去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第一次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答复。在随后召开的电煤订货会上,发改委做出了更细致的解释,2004年起,电力行业计划内用煤价格每吨上涨12元,同时,每度电将增加0.004元,但居民用电不涨。
    这显然是一个多重利益博弈的结局。居民用电不涨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工商企业电价上扬是为了抹平煤业和电业国有企业之间的争端,确保电力供应——牺牲的只能是其他行业用电企业的利益。与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相比,这些企业过于分散,还未能形成有力的利益集团。
    平民百姓会成为受惠者吗?这不太可能。因为能源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行业,决定着其它各个行业的平均成本,能源行业上涨的每一分钱最终都会延伸到终端的消费品环节,由消费者来“埋单”。居民用电价格不涨的背后,不过是企业用电涨价的分散化和隐性化。
    可惜,决策部门的良苦用心并不讨好。去年电煤的采购价是138元/吨,而市场平均煤价则高达170元以上,落差如此之大,难怪煤炭企业不愿意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卖煤给电力企业。煤炭行业要求全面放开电煤价格的呼声不绝于耳。有人算了一笔账,说明煤价每吨上涨12元,电价只需增加四厘钱就足以消化,另外四厘到哪里去了呢?这些观察人士认为,去年电力企业以拉闸限电来要挟政府涨价的策略终于得逞了。而电力行业也仍在抱怨计划外用煤的价格高企,发电成本难以找回。
    不过,能源危机对于能源企业本身不是件坏事。前几年还在关停并转的煤炭行业终于等到了一个黄金时代,在山西,70%的煤矿将恢复生产。从1998年以来逐渐冷却的电力投资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据说,在发改委等待审批的电力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5亿千瓦时——是现有总装机容量的2/3!电监会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的电力紧张将在2004年达到顶峰,2005年有所缓解,2006年有望彻底解决。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也表明,中国近三年来每年电的需求增长率都在10%以上,如果2004年GDP增长仍然达到8%,那么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会成为电力投资增长最强劲的动力。
    从煤电顶牛,到各地拉闸限电,由燃油涨价、排队买油,再到重庆井喷,中国的能源危机从未像现在这样,以如此众多的形式暴露,而且暴露得这么深重,但总的来说,2003年也是令改革者失望的一年。在危机面前,似乎所有的决策部门都在为如何解决缺电、缺煤、缺油的问题而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与此同时,以能源紧张为由,暂缓改革步伐的论调却在行业内甚嚣尘上,支持者认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推行以竞价上网为主的电力改革,必然导致电价上涨,加大改革的阻力。
    问题在于,不实行竞价上网,就一定能保持电价的稳定吗?现实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人们有理由要问,既然左右都要涨,为什么不选择一种更加透明的涨价机制呢?
    更何况,电力改革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竞价上网。电监会一位官员指出,目前的缺电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正好为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了空间。而且,发电成本主要取决于前期投资预算安排,如果继续目前的审批制和定价机制,不利于新增电厂控制投资成本,进而缩小了日后竞价的空间。
    但发改委没有表现出改革自身的迹象。2003年下半年,发改委发文重申所有电力项目必须报批,再次强化了始于1998年的电力准入制度,目的是“防止过度建设”。对于急于解决电力短缺燃眉之急的地方政府而言,审批制拖延立项时间,拖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后腿。对于投资者,则意味着要消耗更大的前期成本。
    改革的迟延不仅表现在电力行业,在三大石油公司重组和完成海外上市之后,石油行业的改革似乎也就此画上了句号。而实际上石油行业的价格机制仍未理顺,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动的能力仍显匮乏。新旧年之交发生的重庆井喷事件则揭开了石油行业的安全锅盖。
    在去年持续恶化的中国能源危机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能源问题的盘根错节,和相关决策机制在面对这种盘根错节时的顾此失彼与力不从心。每一个问题后面牵涉的利益与矛盾都如此错综复杂,足以让任何一个优秀的医生都一筹莫展。
    能源问题上出现的诸多死结,几乎都与僵硬的价格机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有关。煤炭、电力和石油行业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漫长路程,投资和定价却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这已经成为问题的核心,也是行业利益失衡的症结。但是,尽管受到各方的指责,新组建的发改委仍然十分强势,所以,指望这种矛盾局面在2004年彻底改观是不现实的。
    成立新的能源监管委员会或能源部是业内专家们期待的一种解决方案。中国也的确需要一个能源协调机制,但事实证明,匆忙成立一个新部门或者新机构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电监会目前所处的困境说明了这一点。
    电监会正在沦为一个研究机构,这是一些电监会内部人士已经意识到的危机。记得还在电监会挂牌前夕,中国社科院的法学专家周汉华便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提醒人们,要注意电监会的法律基础。在国外,行业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往往都是先在立法机构中讨论,并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专门法对其权责予以明细。“中国有中国的特殊国情,但即使如此,也应在成立之后将相关的法律程序补充起来。”
    在当时电监会成立的一片欢呼声中,这一声音并未引起重视。中国的第一个垄断行业的监管机构就在一纸“三定”方案中拉开了序幕,但电监会2003年在组建地方派出机构时,遭遇了“有关部门”的阻挠,最后官司一直打到国务院才算了结——国务院不得不再发一个通知,强调电监会可以按“三定”方案成立分支机构。在能源地雷频频引爆的2003年,电监会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人们的情绪很快从期待走向了怀疑和失望。相对于尚在呼吁中的能源监管委员会,真正正确、完善和有效地发挥电监会的作用在2004年是一个更现实的课题。
    在2004年,伴随着GDP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拉大,其中电力供求差将从2003年的250亿千瓦时增加到1350亿千瓦时;煤炭的供求差将增加1000万吨达到1.4亿吨。可以想见,在这块更大的蛋糕和更激烈的危机面前,煤炭与电力的博弈绝不会因涨价而结束,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想方设法进入能源领域,而石油行业的三个巨无霸会继续竭力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下游的企业和消费者还要为中国庞大而低效的能源企业继续“埋单”。
    面对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利益的企业,政府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究竟如何调控才是上策?在中国这样一个能源并不富足的国家里,如何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安全与环保,这是2003年的能源危机留给决策层深思的问题。其实危机亦可成为改革的契机,矛盾越是错综复杂,就越要求加大改革力度,甚至可能催生一步到位的改革实践。
    在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上,能源体系内形成了种种扭曲的价格体系和利益格局,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中国只能在能源危机中愈陷愈深。在观察家们看来,中国的能源行业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能源改革方略,从价格到准入实行全方位的放开,只有重回改革的主题,纠缠在能源问题上的重重死结,才有打开的希望。这需要决策者的魄力。
    在危机和矛盾中度过2003年的中国能源行业,在2004年将会遭遇更大的挑战,但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