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和2010年优型材需求预测

2004-03-2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一、国内优型材生产现状概况
    优型材主要用于汽车、机械、军工等行业,规格大多为12~150mm的圆棒材,主要钢种有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碳工钢、高工钢等。
    1.1998~2002年产量概况
    1998年国内优型材产量644万吨,占当年钢材总产量的6%。2002我国生产优型材1147万吨,约占当年全国钢材产量的5.97%。1998~2002年优型材产量平均占全国钢材产量的5.83%。1998~2002年优型材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23%。
    近年来,国内优型材产量波动较大,总体上为增长趋势。由于普钢品种产量增长相对较快,优型材占钢材总产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2.规格概况
    优型材产品主要为圆棒材,规格大致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一般认为60mm以上规格为大型材,40~60mm规格为中型材,12~40mm规格为小型材。
    2002年国内优型材产量为1147万吨,其中:生产大型材273.2万吨、中型材473.1万吨、小型材400.4万吨,分别占当年优型材总产量的23.82%、41.25%和34.91%。
    1998~2002年大、中、小优型材产量的平均比例为27.55%、39.94%和32.51%,各规格产量有所波动,但波动不大。
    3.钢种概况
    优型材产品的钢种,主要有一般碳素结构钢、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碳素弹簧、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不锈钢、合金弹簧钢、合金工具钢、高工钢等钢种。
    2002年生产优型材1147万吨,其中一般碳素钢616.9万吨、其他优碳钢(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碳素弹簧)12.6万吨、合金钢517.5万吨,分别占优型材产量的54.63%、2.97%和42.39%。
    2002年合金钢优型材中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及其他合金钢产量分别为339.23万吨、86.37万吨、55.78万吨和36.12万吨,分别占当年合金钢优型材产量的65.48%、16.67%、10.77%和7.08%。
    据统计,1998~2002年优型材分钢种产量构成情况为,一般碳素钢、其他优碳钢(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碳素弹簧)、合金钢平均约占优型材产量的53.78%、1.1%和45.12%。产量较多的合金钢优型材钢种有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弹簧钢、不锈钢。1998~2002年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弹簧钢、不锈钢产量约占合金钢优型材总产量的62.93%、19.76%、9.9%及2.3%。
    4.生产企业组成
    优型材主要由三类企业生产,即重点普钢企业、重点特钢企业和地方及其他企业。
    重点普钢企业生产优型材的主要有:包钢、鞍钢、攀钢、重钢、宝钢集团(不包括宝钢集团五钢公司)。
    重点特钢企业主要有:首特、太钢、齐钢、本特、大钢、抚钢、上五、大冶、重特、长城、贵钢、西宁钢厂。
    其他企业生产优型材的主要有:兴澄、莱钢、锡钢、淮钢、石钢、杭钢、湘钢等。
    重点普钢的优型材产量没有明显增加,占优型材总产量比例不断下降;重点特钢产量变化不大,占总产量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地方及其他企业近年来优型产量上升幅度较大,产量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地方及其他企业优型材产量占全部优型材产量的62.46%,占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0年前的16.01%上升了约46.45个百分点。
    5.近几年合金钢优型材进出口概况
    (1)进口概况
    国内碳素钢优型材生产能力较大,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进口量较少;另外,海关将其进口量统计纳入普通钢型材进口数量内,没有详细分类统计。
    由于产品质量及品种问题,每年国内都进口一定数量的合金钢优型材。据海关统计,1998~2002年每年进口合金钢优型材11万~21万吨,进口数量较大的为不锈钢优型材、合金钢冷拔材。由于海关统计因素,除不锈钢钢种外,海关统计分不出其他钢种详细进口数量。2002年进口合金钢优型材21.38万吨,其中进口不锈钢优型材9.2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3.27%,进口合金钢冷拔材1.8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86%。
    据海关统计,1998~2002年国内共进口优型材79.56万吨,用外汇9.4亿美元,进口平均单价1182美元/吨。
    (2)出口概况
    由于海关统计因素,国内碳素钢优型材出口量统计纳入普通钢型材进口数量内,没有详细分类统计。
    国内合金钢优型材有较大生产能力,生产数量可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每年也有少量出口;另外,也由于转口贸易因素,加大了出口数量。据海关统计,1998~2001年每年出口合金钢优型材5万~9万吨,2002年出口量增长至18.63万吨。由于海关统计因素,除不锈钢钢种外,分不出其他钢种详细出口数量。2001年出口合金钢优型材8.87万吨,其中出口不锈钢优型材0.56万吨,占出口总量的6.36%,出口其他合金钢优型材8.31万吨,占出口总量的93.64%。
    据海关统计,1998~2002年国内共出口优型材44.16万吨,出口创汇2.29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519美元/吨。由于国内出口优型材以碳素钢热轧材为主,平均出口单价较低,仅为进口单价的43.9%。
    6.表观消费量
    1998~2002年优型材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1998年表观消费量为649.8万吨,2002年增长至1149.7万吨,年均增长12.1%,与同时期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相当。
    二、2005年和2010年优型材消费总量预测
    随着汽车、机械制造、石化、航空、航天以及一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殊钢在钢材总产量中的比例将保持稳定。预计2005年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到2.4亿吨左右,2010年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到2.8亿吨左右。届时国内优型材的总需求量约为1450万吨及1700万吨,占钢材消费总量的6%左右。
    三、主要优型材品种的市场概况
    目前我国的中低档优型材生产中,特钢企业、普钢大公司及地方中小钢厂都挤到这一块市场中,竞争十分激烈,而高附加值的钢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每年还要进口。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这里主要对质量要求较高,并且有发展潜力的轴承钢、不锈钢、汽车用钢、齿轮钢、易切钢、模具钢、银亮材几大类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简要概述如下:
    1.轴承钢
    近年来,我国轴承行业快速发展,轴承市场逐渐看好,从而带动轴承钢的需求增加,轴承钢成为国内优型材市场的一个亮点。近几年我国轴承钢年产量在70万吨以上,和日本、瑞典产量相当,并有大量中低档轴承出口。2002年国内轴承钢优型材产量为86.37万吨。
    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对全国轴承行业116家企业集团和主要企业的统计,2003年1~5月,其中107家企业共计生产轴承4.984亿套,较去年同期增长10.51%;轴承成品销售量为4.83亿套,同比增长7.99%;轴承出口销售量为1.85亿套,同比增长4.5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 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4%;工业增加值23.574亿元,同比增长20.91%。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国之一。
    据调查,由于中国的轴承市场巨大,特别是国内机电行业高速发展,将为轴承行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去年,机械工业各行业均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如工程机械、重型矿山、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石化通用、机床工具及其他机械行业等都有很大的增幅,有的增长率达到28%以上。2003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又比上年同期增长27.3%,其中数控机床、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发电设备、冶炼设备、金属轧制设备的平均增幅在50%以上;机械产品出口总额同比递增46%。由此,拉动了轴承的需求。再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所需机电产品配套轴承的需求,为轴承市场构筑了巨大的平台。
    轴承市场的不断拓展,也为轴承钢带来了市场和商机。上海宝钢集团五钢公司是国内轴承钢生产基地之一,这几年轴承钢产销两旺。2002年,五钢公司开发了高质量轴承钢,如汽车、货车、提速客车轴承钢,生产的轴承钢新品种比上年增长23.8%。200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轴承钢产量已达到7.8万吨,同比又增长35.3%。新开发的超纯轴承钢冷拉材提供给世界最大的微型轴承生产企业日本美蓓亚公司,用于空调的高速静音轴承钢制作,倍受用户的好评。江阴兴澄特钢公司生产的高档次轴承钢,年销量达30万吨,在国内总用量中占三分之一,跻身为世界第三大轴承钢生产企业。
    未来的国内轴承市场还将不断扩大。据调查,预计2005年我国将生产轴承30亿套,工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另外,我国轴承出口前景较好,预计2005年出口轴承可达18亿套,创汇9亿~10亿美元。由此,轴承钢的需求将明显上升,预测到2005年及2010年国内的轴承钢消耗量将分别达到120万吨及150万吨。
    然而,由于未来市场对轴承的质量、噪音及使用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轴承行业对轴承钢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国产轴承钢材尽快上一个新的台阶。而目前国产轴承钢材实物质量不稳定,影响轴承的噪音和寿命指标及性能的提高,致使国产轴承的内在及表面质量与发达国家产品存在明显的差距。当前国内轴承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质量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主要表现在钢水纯净度、碳化物的不均匀性以及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
    (2)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品种结构上,我国主要是棒材,2002年轴承钢材中棒材占92%,轴承制造中材料利用率较高的线材、管材的比例较少。工业发达国家轴承钢棒材占的比例一般为50%左右,管材、线材占有较大比例,如2000年日本轴承钢产量78.8万吨,其中线材或大盘卷产量为22.5万吨、管材产量14.5万吨、棒材产量41.2万吨。2002年同年我国轴承钢产量94.48万吨,其中:棒材86.37万吨、线材7.11万吨、管材约1万吨。
    2.不锈钢
    不锈钢材的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不锈钢材的消费量以国民经济增长率的1.5~2倍速度增长。不锈钢棒材是不锈钢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尽管占不锈钢材消费的比例较低(约6%左右),但随着国内不锈钢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消费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998~2002年是国内不锈钢优型材消费量快速增长的5年,但其增长速度低于不锈钢板材及线材。据统计,1998年国内不锈钢优型材消费量为12.07万吨,2002年增长至16.87万吨,年均增长6.9%。另外,由于国内不锈钢优型材生产薄弱,为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进口量快速增长,1998年进口量为4.43万吨,2002年增长至9.24万吨,年均增长15.8%,进口量与国内产量相当。
    初步预测,2005年和2010年我国不锈优型材需求量约分别为20万吨和30万吨左右。
    3.齿轮钢
    目前,五钢公司、大冶、抚顺、兴澄等特钢企业已建成齿轮钢生产线,生产能力可满足国内需要。2002年国内齿轮钢产量为45万吨,预计2005年国内市场消费量为55万吨左右。
    国产齿轮钢主要问题是国内生产厂家在真空脱气、炉外精炼、成份控制及微调、连铸等没有完全配套,因而成份波动大、氧含量高、夹杂多、质量不稳定;淬透性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HRC=4有差距;轧件尺寸、外形、表面质量也有一定差距;热处理后变形大,使用寿命低。
    4.易切钢
    易切钢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每年需大量进口。2002年国内进口16.37万吨,其中:易切钢线材11.81万吨,易切钢冷拔材4.16万吨,易切钢热轧棒材0.4万吨。易切钢除汽车行业消费量外,在标准件、机械制造等行业需求量也很大。预计2010年消费量为30万吨。
    2000年日本特殊钢产量1575万吨,其中易切钢产量103.7万吨,占特殊钢产量的6.6%,由此可见,国内易切钢生产的差距较大。
    5.模具钢
    近几年,模具行业发展很快,模压加工已逐步替代传统的切削加工。预计,工厂产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将由模具成型;家电行业的80%零件、机电行业的 70%以上零件也都依靠模具加工;建材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的大部分也都采用模具成型,模具将是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基础产品。
    模具行业的发展给工模具材料带来广泛的市场前景。为满足模具制造需要,目前全国模块材料消费量为30万吨左右,其中50%为铸钢模块材料,锻造和轧制模块材料为15万吨。
    我国模具制造业发展很快,目前国内模具制造企业有1700家,模具产值近200亿元,其中50%为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的模具。由于原料质量问题,这类模具、模块材料主要依靠进口。青岛海尔、夏普等家电行业,以及汽车制造所用模块几乎100%进口。
    6.银亮棒材
    银亮材和冷拔材作为一种高精度、表面无缺陷的钢材,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加工生产线。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比例呈加大趋势,如日本2000年银亮材产量78.5万吨,占特殊钢棒材总产量457.8万吨的17.2%。
    我国特殊钢企业的高精度、表面无缺陷的银亮材、冷拔材产量较少,生产较分散,多数机械加工企业都设置有冷拔车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综合成材率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展,尤其是近几年新建企业,由于其现代化生产线的需求及产品质量的高档次要求,对表面精度高、表面无缺陷,以及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特殊钢银亮材、冷拔材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四、优型材市场调研结论
    (1)目前,虽然全国钢铁行业产销两旺,特别是普钢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利润增长较大,但以生产优型材为主的特钢企业仍然处境艰难,其钢材价格相对偏低,甚至出现特钢产品价格与普钢产品价格倒挂现象,盈利空间较小。主要原因是:国内优型材消费以中低档需求为主,碳结钢及合结钢占消费量的80%,由于转炉钢生产企业开始大量生产,相对老特钢企业的电炉钢生产系统,成本低,市场竞争激烈;特钢企业整体装备水平落后于普钢企业;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质量成本加大,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加;专业化生产难以展开,特钢企业小而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观,为争夺市场占有率,导致低价无序竞争;特钢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历史原因,特钢企业自身又有大量富余人员难以妥善安置,劳动生产率低下。
    (2)近年来,国内优型材产量波动较大,总体上产量及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由于普钢品种产量及消费量增长相对更快,优型材占钢材总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1998~2002年大、中、小优型材产量的构成比例为27.55%、39.94%和32.51%,各规格产量有所波动,但波动不大。
    1998~2002年优型材分钢种产量构成中,一般碳素钢、其他优碳钢(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碳素弹簧)、合金钢平均约占优型材产量的53.78%,1.1%和45.12%。产量较多的合金钢优型材钢种有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弹簧钢、不锈钢。
    (3)优型材主要由三类企业生产,即重点普钢企业、重点特钢企业和地方及其他企业。重点普钢的优型产量没有明显增加,占优型材总产量比例不断下降;重点特钢产量变化不大占总产量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地方及其他企业近年来优型产量上升幅度较大,产量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地方及其他企业优型材产量占全部优型材产量的62.46%,占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0年前的16.01%上升了约46.45个百分点。
    (4)国内碳素钢优型材生产能力较大,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由于产品质量及品种问题,每年国内都进口一定数量的合金钢优型材。据海关统计,1998~2002年国内共进口优型材79.56万吨,进口比例较大为不锈钢优型材、合金钢冷拔材,用外汇9.4亿美元,进口平均单价1182美元/吨。
    国内合金钢优型材有较大生产能力,生产数量可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每年也有少量出口。1998~2002年国内共出口优型材44.16万吨,出口创汇2.29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519美元/吨。国内出口优型材以碳素钢热轧材为主,平均出口单价较低,仅为进口单价的43.9%,出口产品档次低。
    (5)随着汽车、机械制造、石化、航空、航天以及一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殊钢在钢材总产量中的比例将保持稳定。预计2005年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到2.4亿吨左右,2010年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到2.8亿吨左右。届时国内优型材的总需求量约为1450万吨及1700万吨,占钢材消费总量的6%左右。
    (6)从总量上看,一般优型材已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但一些要求钢质纯净、成分准确稳定、尺寸精度高、表面无缺陷以及有特殊性能要求的优型材,因受工艺、设备限制,国产钢材在质量上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使用寿命普遍较低,在数量上也不能满足需要,以致一些引进的生产线和三资企业仍大量从国外进口钢材,进口的主要品种为不锈钢、齿轮钢、阀门钢、悬架弹簧钢、高性能轴承钢、模具或模块材料,易切钢等,这些品种是特钢企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品种。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