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煤炭进口出现微调

2004-02-2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据上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口岸进口煤155万吨,同期增长1.3倍,进口平均价格涨幅达到了28.3%。然而进入2004年以后,上海口岸煤炭进口总量却没有出现预想的大幅增长局面,1月份进口量仅为12.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1.2%。
    煤作为电力、冶金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历来是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更是长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我国是产煤大国,2003年煤炭产量更是达到16亿吨,创历史新高,但电力、钢铁、化肥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对煤的需求快速增长,造成了国内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煤炭成为缓解供求矛盾的重要渠道。
    2004年1月上海口岸煤炭进口较2003年还有以下变化:一是品种出现结构性调整。2003年进口品种以炼焦煤为主,全年进口了10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5.8%,今年1月份,炼焦煤进口4.4万吨,减少68.3%,占口岸煤炭进口总量的比重降至34.6%。同月无烟煤进口骤增,进口量为8.3万吨,增长10.5倍。二是主要原产地发生变化。2003年大洋洲国家为主要原产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进口65万吨、20万吨位列前2名,2002年无进口记录的加拿大、俄罗斯分别以17万吨、11万吨位居第四、第五位。今年1月份上海口岸进口煤炭全部来自加拿大、越南和俄罗斯,其中自加拿大和越南分别进口4.5万吨和4.4万吨,自俄罗斯进口3.8万吨,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大煤炭主产区的进口则为零。
    业内人士指出,2004年1月份上海口岸煤炭进口量不升反降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全球性煤炭供应短缺及其引发的价格上扬。由于世界主要工业国经济复苏,整体耗煤量增加,加之部分国家纷纷关闭老化核电设施,加剧了对煤炭的需求。供应稀缺刺激价格急剧攀升,欧洲现货市场含运费的价格已高达71美元/吨,上涨幅度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单价将创近10年的新高。同时,国际干散货船的租用费用也急剧上升,15万吨20万吨的货船已从2003年初1.5万2万美元/天上涨至约10万美元/天。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突出矛盾严重制约了国产煤炭的供给:一是产运发展不协调。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有“东少西多,南少北多”的特点,6070%的煤炭储量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西部,消费却集中在华南华东,是煤炭大量调入的地区。运输作为煤炭经营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市场供给,但目前我国运能增速远远落后于煤炭产量和消费的增速。2003年我国铁路运量仅增长5%左右,由于运力不足,制约了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区的煤炭运输。二是在清理整顿的同时科学管理、科技投入不足。自1998年至2001年间,国家相继关闭5.8万座小型煤矿,但在此期间国有大矿的投资严重不足,其增加产能的方式大多是依靠兼并、改造小煤矿来实现,未对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产能增加极其有限,致使全国许多重点矿井都已是超设计能力生产。2003年,由于安全问题持续“引爆”,山西、吉林、广西等地相继出台彻底关停所有小煤矿政策,这直接导致了第四季度出现的“煤荒”,而目前中国电力供应60%以上还依赖火电,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扬、电煤库存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又导致“电荒”的出现。
    2004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势头,煤炭消费量预计将有10%的增长速度。如何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用煤难”,使能源问题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栝棂”等课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体现。2003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搞好煤炭和运力的协调。鉴于目前中国前10位煤炭企业的产量只占到全部煤炭产量的15%,对此,煤炭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已经实施,同时,针对煤炭工业作为能源主角且又是污染大户的两难境地,“研发洁净煤技术,不断构架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大力开发、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已有序展开,这些都将有效缓解煤炭供应的紧张状况,使价格理性回归。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