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煤炭市场分析

2004-02-0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2003年,在原煤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出口等行业煤炭需求旺盛,全年煤炭资源总量与需求总量基本平衡。与近几年相比,2003年煤炭市场的运行有3个4明显特点,一是上半年和下半年运行差异增大,主要表现在产量增速“先快后慢”,煤炭资源“先松后紧”,煤炭价格“先落后涨”;二是电煤价格矛盾对全年煤炭市场的影响持久而明显;三是非煤因素对煤炭市场的影响突出,铁路运输、海上运力、内河航道、安全生产、公路“治超”等因素不断激起市场波澜。
    2003年电煤价格分歧和羊末煤炭供求矛盾所带来的“阵痛”,对我国未来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产业政策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全国原煤产量“先快后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发布的“煤炭运行调度周报”显示,2003年全国累计原煤产量完成l&08亿吨,同比增加2.15亿吨,增长15.41%。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完成8.08亿吨,同比增加9653万吨,增长13.57%;国有地方煤矿完成28281万吨,同比增加1936万吨,增长7.35%;乡镇煤矿完成5.17亿吨,,同比增加9886万吨,增长23.63%。三大类煤矿中,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0.26%、17.59%、32.15%,增量分别占全国总增量的44.95%、9.02%、46.03%。
    2003年9月份以后,在以山西省为首的各煤炭产区对煤矿采取停产措施进行安全整顿等因素的影响下,乡镇煤矿的原煤产量增幅下降明显,由11月末的同比增加1.30亿吨,增长42.3%,滑落到12月末的同比增加0.99亿吨,增长23.63%。受上述因素影响,第四季度全国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逐月下降,先后从1,-,9月份的24.5%下降到1-10月份的21.41%、1-11月份的21.1%、1-12月份的15.41%。全年累计原煤产量也由前11个月的净增2.48亿吨,下降到年末的净增2.15亿吨。
    受煤炭需求增长因素的拉动,2003年全国煤炭商昂煤销售15.2亿吨,同比增加2.3亿吨,增长17.7%,商品煤销售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超过原煤产量增加量和增长速度。
    
    煤炭资源紧张局面渐次加剧
    “资源紧张”、,“电煤告急”是2003年煤炭市场出现频率最高的信息。全年除了5、6月份外,煤炭资源大多时候都笼罩在“紧张”的阴影之下,其中前4个月电煤告急主要是因为电煤价格分歧导致电煤供应无法保证,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较小,供求矛盾具有可控性;自9月份开始,除了电煤价格分歧的“滞后”影响外,还有山西省等主要产煤省区因为煤矿生产安全进行大范围停产整顿,造成煤炭产量下降、资源不足等,增加了资源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增大,供求矛盾可控的难度加大。
    2003年下半年煤炭资源紧张是多方面因素积聚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1)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冶金等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2)电煤价格分歧对电煤供求的制约;(3)包括山西省在内的全国各地大范围停产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整顿,导致的煤炭产量下降;(4)海上煤炭运力紧张对煤炭流通的制约,海运价格上涨对煤炭价格的冲击;(5)京杭大运河航道阻塞;(6)铁路煤炭运输运力不足;(7)公路运输治理超载超限;(8)煤炭产品品质结构不合理,优质煤炭资源不足;(9)国家主管部门对煤炭生产、运输、使用的调控能力有所削弱;(10)统计数据失真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误导;(11)煤炭价格逐环节“倒挂”对煤炭经营积极性的打击;(12)电力企业不愿意接受价格不断上涨的市场煤,导致煤炭库存下降,冬季消费和储备需求集中(13)由于“枯”因,水电增长特别缓慢(预计全年增长水平仅在3%左右);(14)10月份北部部分沿海港口遭受“风暴潮”袭击,使煤炭中转受阻,等等。
    
    市场煤交易价格先抑后扬
    在煤炭市场不断好转的形势下,2003年全国各地区煤炭价格普遍有不同程度的上扬,大多数品种市场煤的交易价格超过了1997年的历史较好水平。其中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一是与沿海地区煤炭市场关联度较大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市场的煤炭价格;另一个是优质煤炭的价格增长较快,如炼焦煤、贫瘦煤和优质动力煤的交易价格。
    从时间上看,2003年煤炭的价格走势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阶段是价格小幅波动阶段,时间大致为1-4月份。该阶段市场煤的交易虽然活跃,但总体上呈现供略大于求局面,煤炭价格在相对稳定状态下小幅下挫;第二阶段是价格下滑阶段,时间大致为5-6月份。这期间电煤需求平稳,中转集散地区市场煤交易量减少、库存量增高,加之水运费偏高对市场煤交易和价格的挤压,市场煤交易价格的下滑幅度加大;第三阶段是价格相对稳定阶段,时间大致为7-8月份,在夏季用电、用煤高峰的拉动下,煤炭供求渐入高潮,煤炭价格逐渐回稳;第四阶段是行情酝酿阶段,时间大致为9月份。由于山西“矿难”的影响,山西优质原煤资源紧张,以山西省为首的全国各地的煤炭矿价显著上涨,但中间环节和用户市场的响应迟缓,出现煤炭价格“倒挂”,为后来下游市场煤炭价格的全面上涨打下伏笔;第五阶段是价格全面上扬阶段,时间大致为10-11月份。10月份以后,在煤炭资源紧张加剧的情况下,市场煤在中间环节的交易价格和最终用户的结算价格出现上涨,上升幅度加大,速度加快;第六阶段是价格暴涨阶段,时间大致为12月份。受华北五省联合治理公路超载超限行动对煤炭流通的影响,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煤炭资源进一步恶化,市场煤价急速上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秦皇岛港大同优质原煤(发热量5600大卡/千克)的最高平仓价格一度达到340-350元/吨。
    
    煤炭出口增长先快后慢
    鉴于2003年初国际动力煤市场竞争激烈,交易价格整体下滑,2003/2004国际贸易年度我国煤炭出口谈判非常艰难,2003年8月初,出口到日本国的谈判工作才结束,价格每吨下降了1.35美元左右。我国与主要煤炭进口国家之一韩国的谈判工作则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波动无果而终。
    2003年我国全年累计出口煤炭9302万吨,同比增加727万吨。上半年,由于上一个国际贸易年度3月末才结束,煤炭出口价格相对较高,加上国内市场消沉,价格滑坡,我国煤炭出口增速较快。下半年,受国内需求增加、价格上扬、内销煤炭利润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出口的增长速度自2003年月份呈现下滑趋势。2003年一季度结束时,我国煤炭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1.5%,上半年结束时,我国煤炭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3.56%。7月份以后则连续6个月下降,分别由7月末的13.73%,依次降至8月末的13.11%,9月末的11.57%,10月末的10.2%,11月末的9.85%,12月末进―步降至8.48%。
    国家确定自2004年1月1日起调整煤炭出口退税政策,煤炭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3%调整为11%,焦炭或半焦炭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5%调整为5%,炼焦煤出口退税率由13%调低到5%。
    煤炭出口退税率下调,表明国家对煤炭出口的政策导向有所调整,鼓励煤炭出口的方针正在修正,将对未来国内、国际煤炭市场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煤炭运输一波三折
    煤炭海上运输运力持续紧张,成为影响2003年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年国际市场矿石、煤炭、粮食等散货贸易总量增加,船舶运输需求旺盛,加上船舶“滞港”时间加长的影响,导致国际航运市场供不应求,运价接连上扬,连创新高。同时,由于国际市场运价大大超过国内水平,造成国内船舶运力外流或向外贸出口运输转移,导致国内市场全年煤炭海上运力紧张,运输价格上涨,给国内煤炭供求和价格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非典”时期铁路运输“以货补客”。2003年4月份,因受“非典”疫情影响,铁路客运出现严重下滑,开始实施“以货补客”战略,加大了煤、焦、石油、冶炼产品等大宗重点物资的运输。受此影响,5、6月份全国煤炭铁路日均装车同比分别增长8.95%和12.39%,促使煤炭资源向中转环节和煤炭用户被动转移,煤炭中转环节和用户的资源增加、库存加大,交易景气程度下降,煤炭价格下滑。
    铁路部门年底“抢运”煤炭。进入冬季煤炭储存需求高峰后,铁路煤炭运力不足问题日益严重,全国煤炭日均申请车皮达7万车左右,但是受制于运力,每天只能满足3.8万车左右,导致全国范围内煤炭资源状况持续恶化。12月中旬,铁咯部门采取了少有的保证煤炭尤其是电媒运输的强制性措施,在随后的20天内,将运输煤炭的车皮提高到日均5万车。20天时间煤炭的运量将比正常水平增加1200万吨以上。
    铁路上调货物运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03年12月16日起,实行统一运价的正式营业线和运营临管线货物平均运价每吨公里提高0.0025元。大秦、丰沙大、京原、京秦4条铁路线煤炭运价相应由现行每吨公里0.074元调整为0.0751元。
    
    2004年市场交易煤价格将上扬
    2004年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于12月25日在福州市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国宝副主任在讲话中建议:2004年发电用煤重点合同价格在2003年合同基础上平均每吨上调不超过12元(含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统一提高每千瓦时0.007元;加上已经得到上调的铁路货物运价格,2004年重点合同电煤、燃煤机组上网电价、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将全部上涨。这些行动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交易煤价的上扬,而且因为本次发电用煤重点合同价格的上调幅度较大,预计市场交易煤炭的价格在2004年上涨幅度也会顺势增加,煤炭价格的整体水平将获较大幅度提升。
    2004年全国煤炭订交易会透露出来对煤炭市场有影响的其它信息还有:2004年国家将“合理调控煤炭特别是焦炭出口”,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当控制原煤出口,出口计划总量按照8000万吨安排,尤其要压缩焦炭出口;国家正在越来越注意到煤炭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增加国债资金对煤炭行业的投入来改善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力求未来几年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减少安全生产问题对煤炭供求的影响。
    以下情况也值得我们关注:夏季高温对煤炭市场的影响;石油等相关行业对煤炭市场的影响;“枯水”造成水电增长缓慢,变相增加了火电需求,对煤炭市场带来的间接影响;2003年,在电煤价格分歧的推动下,煤炭与电力、冶金等企业间的供需联合、合作此起彼伏。8月份,神华集团与华能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国内颇有影响的煤电企业走向联合。
    煤炭供需联合特别是煤电联合是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理论上切实可行,可以优势互补、化解煤电纷争,但是由于要涉及到投资、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诸多现实问题,当前的联合可能只在煤炭供求上层开,其它项目和领域联合、合作的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联合的实际效果估计要等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展现,合作成功与否还有待观察。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