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第一大煤矿开始试生产

2003-12-2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12月28日,贵州省年设计总生产能力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中岭煤矿首采区(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正式投入试生产,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西南第一大矿的试生产,标志着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大煤保大电”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岭煤矿由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控股,吸纳兖矿贵州能化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等以及水矿职工持股,共同出资组建了贵州中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现代化企业制度模式筹建,广大建设者仅用17个月在荒山野岭中建成一座现代化煤矿,形成1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既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员工队伍,又培育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干,干就干出个样子来”的“中岭精神”。走出了一条速度快、投资省、质量优、装备好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新路,成为贵州省“西电东送”电煤基地的第一个标志性工程,标志着“西电东送”、“大煤保大电”格局的初步形成,从而创立了贵州省大型煤矿建设史上的“中岭模式”。
    “西电东送”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贵州省各项“西电东送”工程进展顺利,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第二批“四水六火”电源项目也将开工建设,既为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也对加快“西电东送”电煤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3月建成发电的纳雍一电厂,是“西电东送”工程的第一批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如此容量的火力发电厂,必需有与之配套的大型煤矿供煤。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公司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富民兴黔”的要求,在全公司实施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首批投资15750万元(含二期工程850万元),决定用集团40年积累起来的煤炭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实力来建设中岭煤矿,启用新的办矿思路,完全按现代化企业的模式建设中岭煤矿。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二是项目投资主题多元化;三是对工程设计、施工队伍选择、设备采购等实行招投标制;四是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五是地面生活设施和后勤服务工作依托社会力量承办;六是改革用工模式,实现全员劳动合同制和招聘制、试用期制度。既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又成功地重塑了贵州省煤炭企业的新形象。与水矿集团公司前身贵州水城矿务局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资4.8亿、历时6年兴建的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大湾矿井相比,节约投资3亿元,建设工期提前4年,用工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
    中岭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中岭镇内,占地面积500余亩,毗邻S213贵州省道,距纳雍电厂、贵昆、内昆以及株六复线非常近,南下两广(广东、广西)、北上四川、西抵云南,交通十分便利。该矿由中岭、坪山两个采区构成,煤炭藏量丰富,资源赋存稳定,媒质优良。主要产品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电力、化工、冶金行业的理想原料用煤,在国内国外市场上均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中岭煤矿于2002年7月26日开工建设,及至2005年6月形成3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广大建设者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克服工作、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仅在17个月的建设时间里,累计完成井巷施工8500余米,地面建筑面积19350余平方米。挖掘、回填土石方量31052立方米,敷设管线43.2千米。在全岩断面建设中,取得了月单进186米的好成绩,创造了在同等条件下西南煤炭建设史上的最高记录。今年8月,又取得了炮掘单进335米的好成绩,改写了贵州省煤炭建设炮掘月单进不超过300米的历史。中岭煤矿的建设,正如贵州省副省长张群山强调:中岭煤矿煤矿建设创造了“西电东送”电煤基地最快的建设速度,显示了贵州省煤炭企业建设现代化大型煤矿的能力标志着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电煤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对毕节地区乃至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