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行业新建、扩产要审慎

今年前10个月全行业亏损已近1.5亿元

2003-12-1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同构化的后遗症在我国碳素行业显现得淋漓尽致。
    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碳素行业的产品供不应求,产值利润率很高,碳素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碳素产品曾有“黑金子”之称。于是,全国各地一哄而上,碳素生产企业迅速发展到近400家,产能严重过剩,仅其主导产品石墨电极生产能力就达到45万吨,超过国内需求量近一倍。
    原料价格暴涨,产品售价下滑。近几年,碳素制品生产所需原料石油焦、沥青的价格不断上涨。1999年石油焦价格为500元/吨,2003年3月为1050元/吨,上涨了1.1倍,2003年11月又涨到1150元/吨,比年初高了9.5%,与1999年相比上涨了1.3倍。1999年沥青价格是850元/吨,2003年涨到1100元/吨,上涨了29%。这就造成碳素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由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特别是有些用户实行竞标采购,使得碳素企业的产品售价不断下滑。从1999年到2003年,原料价格上涨了一陪多,碳素产品的售价却平均下降了10%。
    市场竞争无序,行业亏损严重。国内企业竞争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任何在当时看来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饱和或超饱和。我国碳素行业的产品与彩电、空周、手机等产品一样,都经历了“需求—一哄而上—饱和—过剩”这样一个不良发展过程。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生产成本飙升,产品售价下滑,2003年1-10月,全行业亏损额已近1.5亿元。严重影响了我国碳素行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高档产品原料完全依赖进口。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及其它 素制品的主要原料石油焦,国内基本可以满足。而供钢铁行业大电炉用的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所需针状焦,完全靠进口。虽然国内有的企业也生产出了针状焦,但其质量不能满足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有待进一步研制攻关。由于是跨行业,针状焦国产化问题现在还无法协调解决。这样,不仅因为进口针状焦价格高而加大生产成本,而且浪费大量外汇。
    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在我国近400家碳素企业中,生产工序配套、较具规模的只有40多家,石墨电极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仅有2家。整个行业中小企业多,分布散,资产效益差,难于和国际著名企业竞争。
    能耗高、污染重,应高度重视。碳素行业在我国属小行业,不易引起重视。但它却是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它所需要的原辅材料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及生产过程中所用煤气、天然气、蒸气、电等都是能源,它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7.6吨标煤。而且碳素生产对环境污染也较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有害烟气治理上的技术难度和投资都较大。目前,国内有些小厂根本没有环保治理设施,包括在建的小厂也有些根本没有考虑环保措施。
    针对碳素行业经济运行现状及近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又有所抬头的趋势,建议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供需、环境、资源、能源等情况,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遏制盲目投资建厂、扩产的势头。
    第一,建议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组织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之后,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第二,建议各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审查新建、扩建碳素厂时,要统筹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考虑厂址与原料基地的距离,特别是电力供应情况。碳素企业是用电大户,生产一吨石墨电极综合电耗在7000kWh左右,若年产10000吨石墨电极,要用电7000万kWh。所以在审查项目时还要考虑区域电网的能力和平衡。第三,建议各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对扩建、新建碳素厂应严格审查环保措施。环保措施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新项目不能开工,在建或已建成项目环保措施不到位、不达标的不能投入生产。第四,由于近些年碳素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投资回报率较低,投资回收期很长,因此建议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金融单位在新建碳素厂的投资、贷款方面持审慎态度。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