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煤炭市场成长变化

2003-06-0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最近几年来煤炭实际产量和统计数据的波动幅度,受到业内普遍关注。对此我们应该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煤炭实际产量与统计数据相背离是客观存在
    首先,煤炭实际产量是一种客观存在。煤炭统计产量和相关的统计数据,仅仅是对实际产量的反映和产量变化轨迹的描述。既然是一种反映,就存在主观和客观两种不同的反映,就可能存在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论,也存在着人们良好的心理预期和良好愿望。但是,无论如何主观反映不应该代替客观反映。
    其次,实际产量决定市场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和运行。煤炭统计数据只能接近实际产量,不能说完全就是实际产量。因为,统计有一个滞后期,同时受到统计覆盖面的限制,存在合理误差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不正常了。统计数量不等同于实际产量,也不可能影响现实的市场运行和将来的市场发展。
    第三,规律和周期不能预测和决定市场发展的运行轨迹。规律和周期都是通过一定条件发生作用的,只能描述一定时期内的事物发展过程。当规律和周期发生的条件产生变化时,规律和周期就失去存在的空间和价值。规律和周期是随着经济结构形态和社会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的。特别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释放出的经济能量,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行业“十五”规划目标提前完成,是以往任何我们所发现和引用的规律都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所以,煤炭产量统计数据只能说明过去,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
    第四,能源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成分越来越明显。
    对于煤炭统计产量,我们应该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给予分析,用客观修正我们的主观,才能形成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
    按照统计数字,20世纪80年代,即1980年至1990年,我国煤炭产量由6.2亿吨增加到10.8亿吨,煤炭生产能力平均每年增加4600万吨;原油每年增加350万吨,折合原煤为700万吨,综合计算每年增加煤炭消费5300万吨。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即1990年至2000年,煤炭产量不升反降,到2000年我国煤炭产量锐减到10.45亿吨,比1990年减少3500万吨,煤炭出口却增加到5800万吨,煤炭消费量10年减少6000万吨。2000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为10.8亿吨,考虑石油进口10年增加7000万吨,折合煤炭产量1.4亿吨。因此,考虑煤炭产量减少部分,10年能源消费仅增加了0.8亿吨。然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番,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产量快速增长,发电量由1990年的6213.18亿千瓦时,增加到2000年的13684.82亿千瓦时,增长120.25%;钢产量由1990年的6466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28亿吨,增长98.73%。对于2000年前后的煤炭统计产量来说,既不能反映当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不能反映与主要消费行业增长之间的联系,使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各地为完成关井压产指标,人为调整统计数据,用主观来代替和反映客观。
    煤炭产量统计数据逐步接近客观事实
    今年一季度煤炭同比增加4040.6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5.3%。这样的增长幅度,出乎绝大多数分析预测人士的预料。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煤炭生产统计总量的正确与否,对于煤炭产量增加部分,通过分析我们应该能够找到其中合理性的一面。
    发电耗用原煤1月至3月1.78亿吨,同比增加2590万吨,如果按照以往电煤占整个煤炭消费比例50%左右进行考察,煤炭生产量增加部分与消费增加部分基本吻合。这个结果说明什么?
    1.煤炭产量统计结果受主观影响减少,与实际产量在逐步接近,基本能够反映实际产量。
    2.上半年因为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对伊战争的影响,国内能源市场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和调节的作用逐步增强。
    3.煤炭消费增长说明消费基础开始好转,国民经济增长是实在的。
    4.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5,经济增长依靠对能源的过度消费,说明煤炭价格处在较低水平。可能产生的环保和节能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5.部分行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不明显,可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重新抬头的问题。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