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工业重组与未来展望(一)

2003-05-2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日本经济传统的护卫舰队式的产业结构,互助组式的社会结构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银行、保险、流通、建设、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出演合作-联合的重组剧,并被宣传媒体所炒作。钢铁工业也没有躲过大潮的冲刷,重组的动向日益显著。
    一、世界钢铁企业的组织基础在变化
    首先,如表1所示,1975年、1996年、2001年世界钢铁产量排位在前20名的企业发生了激烈的变动。从1975年到2001年的四分之一世纪内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第一是韩国的浦项综合制铁超过了新日本制铁,跃升至首位,过去没有入围的中国宝山钢铁、鞍山钢铁、中国台湾的中国钢铁等亚洲企业崛起,相继进入前20位;第二是前10位中有6家是欧洲的钢铁企业,它们是卢森堡的Arbed、法国的Usinor、英国的Corus、德国的Thyssen-Krupp、意大利的Riva,以及总公司设在英国的LMN(Ispat);第三个变化是美国高炉产业的凋零,1975年曾经榜上无名,相反,小型轧钢电炉企业Nucor却跃升到第14位。
    将2001年与1996年相比较。可以看出,欧洲企业的产量在大幅度增加。2001年位居第三的卢森堡的Arbed由于并购了西班牙的Aceralia,产量成倍增加由1996年的1180万吨提高至2001年的2340万吨。位居第5的法国Usinor于1998年收购了比利时的Cockerille-Sambre以后,产量由1996年的1500万吨提高至2001年的2100万吨。位居第6的英国LMN(Ispat),由1996年的940万吨上升至2001年的1930万吨,其产量成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998年收购了美国的InlandSteel。位居第8的英国Corus是1999年英国的BritishSteel和荷兰的Hoogovens合并而成的企业,单是BritishSteel的产量就由1996年的1610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1770万吨。此外德国的Thyssen与Krupp在1997年合并以后,成立Thyssen-KruppSteel,跃升为产量居世界第9位的钢铁企业。就这样,在最近的5年内,除了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各国的钢铁企业经过此起彼伏的兼并重组,跨越国境的离合聚分,把世界钢铁工业带进了地壳大变动的时代。
    二、欧洲钢铁工业的重组
    进入20世纪80年代,欧洲钢铁工业在钢铁需求停滞甚至减少的状况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欧洲委员会(EC)及其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国家补助,对过剩生产能力和人员进行了削减。但是,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随着东西德国的统一,苏联的解体,以及日本和美国陷入金融危机,钢铁市场又陷入了全球性的萧条。欧洲钢铁工业再次面临供给能力过剩的问题。1993年EC委托钢铁业界的专家布朗先生制定了所谓的布朗计划,据该计划估算,1992年的粗钢生产能力需要削减2580万吨,并要求各个企业按照该数字确定各自的削减目标。该计划还提出,为了削减5万人以上的从业人员需要投入的资金大约为60亿欧元(按当时的汇率大约为70亿美元)。由于各国政府难以确保如此庞大的资金数量,结果削减对象仅限于以国有企业为主,削减目标仅达到1200万吨。削减计划中途夭折。
    计划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企业对国有企业获得巨额补助表示强烈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持续多年的国家和EC主导的钢铁工业重组就此宣告结束。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以民间企业为主导的重组和企业规模的巨大化。作为第一阶段,国内企业之间开始合并,然后扩大到跨越国境的合并,主要是设备的共同利用和业务的交换。第二阶段,跨国并购在1995年以后急剧增加。此次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1994年以后,欧洲经济好转,钢铁企业的利润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国家补助制度依然存续,但除了个别例外,基本上没有采用。第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取得进展。1992年欧盟市场的统一,苏联、东欧解体导致的欧洲区域的全球化进程加快,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钢铁工业的重组开始完全以民间为主体。结果,欧洲平均每个企业的粗钢生产能力由1500万吨上升到了2500万吨,形成了若干个规模巨大的全能钢铁企业集团。
    过去中等规模的钢铁企业跃升为世界第三
    首先是卢森堡的Arbed集团。Arbed集团是卢森堡这个小国最大的企业。该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粗钢生产能力只有500万吨,在世界位于中等规模,产品以棒钢为主。但是该企业于1962年收购了比利时Sidmar的多数股份,整个集团公司的粗钢生产能力达到了730万吨。以后于1994年对德国的Kloeckner(以后的StahlWerkeBremen)高炉企业出资68%,1997年又取得西班牙的Aceralia表面处理钢板厂35%的股份,近年来在欧洲一带扩大生产基地,其粗钢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500万吨,2001年的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该集团公司以全方位、多品种、全规格的大规模生产为目的,收购了经营恶化的企业和原来的国营企业,进而在2001年11月与法国的Usinor合并,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
    法国企业与比利时企业合并而成的Arcelor集团
    其次是Usinor集团。Usinor集团由法国Usinor-Sacilor与比利时的Cockerille-Sambre合并而成。法国曾经有22家钢铁企业,1948年成立Usinor,1951年成立Sidelor(以后的Sacilor),许多企业分别被这两家企业兼并。这两家企业的股份中,国家股分别占50%以上。1987年两家公司再次合并,成立了Usinor-Sacilor,1995年实现了民营化。以后,公司改名为Usinor,下设碳素钢板、不锈钢、特殊钢等3个部门。
    比利时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以东部Liege为中心的Cockerille和以西部Charleroi为中心的Hainaut-Sambre两家企业的生产组织体制,两家企业于1981年合并而成Cockerille-Sambre。20世纪90年代民主德国EkoStahl民营化以后,1995年将股份出售给Cockerille-Sambre。Cockerille-Sambre的炼钢厂位于内陆,而且设备大都老朽,因此国家注入了很多资金,进行设备报废和人员精简,但是没有恢复竞争力。1998年将54%的股份出售给法国的Usinor,并进入Usinor集团。经过这样的整合,Usinor集团2001年成为粗钢产量居欧洲第2位、世界第5位的钢铁企业集团。此后,该集团又再次与欧洲最大的Arbed集团(包括下属成员西班牙的Aceralia)整合,并于2001年11月得到欧盟的批准。就这样,新公司--Arcelor的粗钢生产能力达到4600万吨,超过韩国的浦项综合制铁、日本的新日本制铁,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集团。
    英国与荷兰的两个公司合并后,跃居世界第八
    第三是Corus集团,它是英国的BritishSteel与荷兰的Hoogovens合并的产物。BritishSteel是1988年民营化以后,在欧洲钢铁企业中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尽管以后该公司保持稳定顺利发展,但开始意识到欧洲大陆钢铁企业重组带来的危机。为了适应欧洲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开始走出英国国界,向欧洲大陆扩大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荷兰的Hoogovens为了对抗周围企业通过合并、收购而大型化的事态,与英国BritishSteel的愿望取得一致。1999年两家公司合并,成为粗钢生产能力达2300万吨、位居世界第8位的钢铁企业。它发挥了两个地区特点,并以互补性的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取得双赢效果。
    德国两家公司的合并以经营合理化为目标
    第四是德国的Thyssen-Krupp。首先是1992年民营高炉企业Hoesch(粗钢生产能力410万吨)与Krupp(460万吨)合并,组建Krupp-Hoesch,Krupp-Hoesch又向Thyssen的镀锡钢板销售子公司Rasselstein投资,与本公司的镀锡钢板部门合并,于1994年成立Rasselstein-Hoesch公司。在不锈钢领域,1994年两家企业成立了KruppThyssenStainless。就这样,在对特殊品种的生产进行整合以后,1998年对剩下的主力部门--钢板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ThyssenKruppStahl。Thyssen占60%的股份,Krupp-Hoesch占40%的股份。ThyssenKruppStahl大规模的企业重建计划于2001年完成,该计划不仅使两家的合并实现了规模的成倍增加,而且实现了设备的合理化、效率化。该集团的长期战略重点是扩大高附加价值的表面处理产品的生产。
    RIVA集团居世界第十位
    第五是意大利的RIVA集团。1988年,二次大战前成立的产业复兴公司(IndustryRecoveryInstituteIRI)的下属企业(国家控股)Finsider的钢板生产厂商Italsider、不锈钢生产厂商Terni、钢管类生产厂商Deltasider等3家企业合并成立国营企业ILVA。20世纪90年代,按照生产品种,将钢板部门ILP、不锈钢部门AST和钢管部门Dalmine分别出售。其中Dalmine出售给了阿根廷的Terni,AST出售给德国的Thyssen,其主力部门ILP被意大利的大型电炉企业Riva收购。由此,Riva成为拥有1330万吨粗钢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在2001年世界粗钢产量排位第十。由于Finsider、ILVA时代靠政府补贴的老朽设备均已报废,这使Riva能够以便宜的价格收购钢厂,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ISPAT集团迅速扩大
    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第五大钢铁企业LMN(Ispat)集团,其发源地在印度加尔格达,1950年靠炼废钢起家,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国内和印度尼西亚设立电炉厂IspatIndo,1989年先后收购了墨西哥、加拿大、德国、哈萨克斯坦、芬兰的钢铁厂,并以熔融还原炼钢为基础,发展成为多国籍电炉厂商,进而在1998年收购美国的InlandSteel(六大高炉厂家之一),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十强行列。促使这种破天荒式的扩大规模成为可能的是超乎寻常的资金筹措能力。
    日本的商法过去对控股公司予以限制,企业的分立手续也很繁复,很难像欧洲企业那样进行分立和合并。3年前,日本对商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股份交换和转让等相关制度,公司分立制度也在两年前纳入法制化,这些制度的修改,使日本的钢铁企业也能够进行欧洲企业那样的资产重组。(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