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13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大成就

2002-11-1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以来的13年,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3年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八大方面。
    一、克服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是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13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既把改革开放推进到新的阶段,又有效治理了通货膨胀,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避免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0-200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同期世界2.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高近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
    二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粮食、肉类、钢、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从1989年的55.5亿美元已增加到今年七月的246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粮食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在中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比1990年下降7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90-2001年间年均增长14.8%。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2001年达到16371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6.1倍。
    二、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和优化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42∶31调整为15∶51∶34。第二,农业结构出现“三优化”“一提高”。一是种植业结构优化,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农产品结构优化,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4.7和5.4个百分点;四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第三,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彩电、洗衣机、纺织品、集装箱等传统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2001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沈大高速公路以及西安成都重庆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环保装备国产化、数字化通信设备等专项,大大增强了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制造能力。服务业结构不断改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通信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咨询、物流、连锁经营、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装机容量、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城市供水、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改革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大事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努力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一是工农业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已全部取消,工业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只局限于木材、黄金、卷烟、食盐和天然气5种,其中木材、天然气和黄金只是在某些环节或部分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二是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目前,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95.8%、92.5%和87.4%。三是要素市场初具规模。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拆借市场,初步形成票据贴现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技术市场、土地市场的交易量不断增加。四是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一大批年交易额上百亿元的现代化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沟通产销、衔接城乡的重要渠道;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市场法规逐步健全,市场监督机构和认证机构逐步完善,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逐渐消除,基本上形成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到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109316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提高了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工业增加值中,1990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目前已超过三分之一。私营、个体经济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第三,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基本上实现了从计划指令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转变,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综合运用税收、利率、价格和投资政策等调节经济运行。
    第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为特征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16位上升到第6位。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3%,比去年同期加快9.3个百分点。吸收外资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990-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96%是在这期间实现的。外资进入我国的速度再创新高,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6%,比去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实现了由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到以轻纺加工产品为主,再到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许多企业立足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到境外投资办厂,进行经贸合作。境外投资初具规模,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迅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国际工程承包的世界10强。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区域经济开始趋向协调发展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又多次对加快西部开发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两年多来,西部大开发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第一,基础设施投资之大、建设项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安排了3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目前已开工34个。其中,西电东送已初步形成南、中、北三大通道,青藏铁路进展顺利,西气东输全线开工。
    在抓好重大项目的同时,加强了农村人畜饮水、贫困县公路、农村乡镇通电、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沼气等工程建设,西部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第二,拉开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序幕。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2000-2001年,国家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达300多亿元。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到今年7月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32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926万亩。
    第三,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水电、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能源矿产基地及骨干企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1995年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加强教育的基础地位,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成果辉煌。“创新工程”、“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获得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应用技术研究硕果累累。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明显增强。基础教育取得显著进展,“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财力增强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针对我国人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做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十几年来,由于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到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第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第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效显著。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业、城市节水工作进展顺利,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得到基本控制。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森林停止砍伐,东北和内蒙古林区木材产量也大幅度调减。此外,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节约能源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第三,环境保护向广度、深度发展。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污染防治得到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成为现实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9年刚过5000亿元,目前已超过8万亿。
    第二,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0年增长3.5倍。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家庭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1年的37.9%,农村从58.8%降到47.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不仅面积扩大,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生活的舒适程度提高。消费品档次升级换代,从改革开放前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电脑、小汽车、商品房,层次不断提高。一些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开始普及。
    第三,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注意搞好“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到2001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3年来,党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这期间,我们面临不少挑战,也有许多机遇,党中央始终强调要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第二,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中央始终强调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第三,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党中央把扩大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强调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迎接挑战,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新形势,必须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使“走出去”与“引进来”这两个对外开放的轮子都转起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解决好资源、就业等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始终把握宏观调控的主动权。面对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党中央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实行适度从紧财政货币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避免了大的起伏。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改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3年来,党中央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调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