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由紧到松

2002-07-1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2002年1-6月,我国煤炭总产量达到5.2亿吨,同比增长18.3%。其中山西省月产量在2030万吨左右,增幅超过22%。纵观上半年,国内煤炭供需呈现出由紧到松的格局。
    今年初,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自2001年四季度以来的上升势头。政府对煤炭行业采取关井压产等一系列总量调控措施以及煤炭运输的趋紧,使得国内煤炭价格掀起继1995-1996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扬之后的又一波高潮。在东北地区,大同块煤卖到了430-440元/吨,秦皇岛港的山西优质原煤(23.4兆焦/千克)平仓价也一度高达310元/吨左右,比2001年10月初上涨了50元/吨左右。国有重点煤矿趁机开足马力生产,一批验收合格的小煤矿恢复生产,煤炭产量全面反弹,前期供应紧张的局面大有改观。
    在此期间,煤炭进口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大批来自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的洋煤炭凭借其价格优势涌入华东地区。据海关统计,1月中上旬江苏镇江口岸进口洋煤炭就达10万吨,而一季度山东省共进口煤炭17批、96.95万吨、总额达到92758.35万美元,其批次、数量和金额远高于2001年全年进口总量(10批、17.32万吨、465.52万美元)。这批洋煤炭加上运费、关税、增值税等,每吨成本只在270元-300元之间,受到国内一批用煤大户的表睐。
    进入3月份后,由于煤炭市场供应量过度膨胀,山西、河北等地的煤炭价格率先回落,河北某些地区的原煤吨价更是一口气下跌30余元。至6月份,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仍是居高不下(3月初300万吨,6月初340万吨),山西优混煤港口价格已退守至去年同期水平,最低价255元/吨;东北地区煤炭相比年初也回落20-40元/吨,其中大同块煤为340-380元/吨,阜新块煤为280-320元/吨。市场疲软也使得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在淡季到来时纷纷加大了促销的力度,以期消化库存,但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后市降价的压力。
    针对近半年来煤炭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钢厂对煤炭采购的战略调整比之价格调整显得更为重要。国内许多钢厂为了确保煤炭能够定时、定量供货,普遍与煤炭集团签订1-5年的长期购销合同,于之建立煤炭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诺在煤炭的买卖合作中共同抵御市场变化所带来的供求风险。无论煤炭市场风险多大,煤炭集团都将按承诺数量和质量优先供应钢厂,同时钢厂也保证承诺接受对方供应的煤炭,并在煤炭结算上做到按时、优先付款。(弈文)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