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煤炭市场价格拉剧战始末

2002-06-1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有人戏言,今年春夏之交的湖南,最牵动人心的有两个市场,一是煤市,二是股市。此说尽管有点夸张,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湖南省能源消耗中约有70%依靠煤炭,因此煤炭产量多少、价格涨跌,必然牵动众多的煤炭大用户,甚至影响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的国有大型企业,本身也在讲求经济效益,于是每次煤价起伏都要掀起一轮波澜,正是“尺水兴波”的意思。
    记者从事煤炭工业报道已近20年,曾多少次亲眼目睹煤炭市场的风云变幻,起起落落,以及煤炭产需大户之间的恩恩怨怨,对去年湖南省内煤炭短缺引发的煤价纠纷,更是难以忘怀……
    今年4月份至5月初,湖南省煤炭市场又在酝酿一场价格大战。起因是随着省内1000多个小煤矿先后恢复生产和省政府采取强力调煤保电措施,加上今年湖南省降雨来得较早,各大水力发电厂开足马力满发,省内电力负荷也从春节前的高峰近1?2亿千瓦时直线下降到7000多万千瓦时,全省煤炭供应紧张局势得到全面缓解,作为发电与供电部门的政治压力大为减轻,于是少数电厂便提出要求煤炭降价,要求恢复到1997年的价格。个别电厂甚至提出,去年煤炭供应紧张时省府协调加价的5%要去掉,在此基础上还要降价5%,即比1997年价格还要低。所谓1997年的煤炭价格,是因当时全国范围内煤炭滞销,省府出面协调,在原定基础价格上下浮3%。到2002年全省煤炭订货会召开时,煤炭供需形势已经完全逆转,煤炭供应极为紧张,省府要求各局、矿放弃省内外大部分用户,全力保证电煤供应,经协调双方同意在恢复1997年所降低的3%的基础上再上浮5%,即目前湖南省内执行的电煤政府协调价。国有重点煤矿自然不同意降价。省煤炭工业局主管运销工作的副局长张八旬说:从去年11月分至今年2月份,省内国有重点煤矿为坚决执行省府调煤保电的战略决策,尽管电煤吨煤价比市场低了30元,仍然调了200多万吨煤给电厂,损失达6000万元,而且还丢失了不少两广的老用户,如今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打价格战,也太不讲感情了吧!
    令人感到颇具戏剧性的是,这边价格大战尚未正式拉开帷幕,那边煤炭市场已经开始新一轮供应吃紧。原因是进入5月份后,湖南省主要是娄底市小煤窑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引起了国务院重视,一层层抓下来,娄底等地众多的小煤窑全部停产。而且据本报记者暗访,这次停产是真停,几乎没有小煤窑敢于冒险顶风生产,市场上煤炭供应顿时偏紧。一场煤电双方的价格大战就此偃旗息鼓。
    回顾湖南省煤炭市场上近年来的几个阶段,可以让我们更明白此次煤电双方价格大战的真实含义。煤与电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行业,两个系统,它们互为依存,却又总是矛盾重重。湖南省内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骨干火电厂,从布局上就是重点矿区附近建设大型火电厂,而且是先有煤矿,后有电厂,目的当然是“就近取材”。在计划经济年代,煤电基本上没有矛盾,煤矿的煤炭拉到电厂,变成电再输送到各地,大家吃的都是国家的大锅饭,生产计划、价格都是指令性的,没什么商量余地。国有煤矿当时也是煤炭市场上的垄断者,没有众多的小煤窑,除了找国有矿,你没办法从别的地方买煤。那时每年一次的全省煤炭订货会,完全是程序化:省里分配订货量,然后签定合同,再然后就你出煤,我用煤,相安无事。因为距离近,逢年过节,你让宣传队来演出几场慰问慰问,我派篮球队去访问几次交流交流,双方领导则喝酒,干杯,握手,好哥们!
    可以说,煤电双方的矛盾、煤电之间的价格大战,“都是小窑惹的祸”!随着国家逐步放开煤炭市场和小煤窑的遍地开花,多年产销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原本别无选择的电煤市场一下就插进来一个“第三者”,这“第三者”不仅年轻,而且会花言巧语,能灵活多变,尤其是价格上的优势很大,一下就将许多目光吸引过去了。而进入市场后的国有煤矿恰似一个韶华已逝的“黄脸婆”,包袱沉重,步履艰难,为将积压得越来越多的煤炭销售出去而四处求人,浑身解数使尽,就是在价格上不能有半点灵活性。这时候的用煤大户自然是“牛气冲天”。一是压价,一般用户每吨煤炭压价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连大宗的电煤也在国家定价标准上下浮了3%。在明着压价的同时,用煤大户还暗中压级,决定煤炭价格高低的煤炭发热量、灰份、挥发份等指标只能以他们的化验数据为准。二是不守约,90年代煤炭滞销较为严重的那几年,每年的电煤合同兑现率都不到60%,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全部被小煤窑抢走了。三是拖欠货款,煤炭系统一度“三角债”满天飞,湖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当时的债权高达10多个亿,一个年产不到100万吨的煤炭坝能源有限公司,当年的债权就曾高达1个多亿!
    进入2001年后,整顿小煤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湖南省一下子关掉2000多个小煤窑,月产煤从300多万吨降至170多万吨,而北方煤炭也因同样原因大幅度减产,南下煤炭明显减少,湖南煤炭市场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火电、钢铁、化肥、建材等用煤大户的煤坪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据当时的统计资料,全省几大火电厂的存煤总量不到7万吨,只能应付3天。煤炭系统顿时就“扬眉吐气”起来,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提价,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每吨提价10元到30元不等。在省政府举行的一次煤炭产需大户协调会上,煤矿便和电厂为煤炭价格上涨幅度相持不下。为了不至于“断炊”,最后电厂一咬牙:让步,合同煤提价8%。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调煤大战之后,湖南全省总算保住了电厂、钢厂用煤。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煤荒”刚刚过去,煤炭产需大户之间第二个回合的价格大战风烟又起。石门、株洲、金竹山等几大电厂提出:“吨煤降价13%!”省属三局五矿寸土不让,并放言:“煤炭市场再次吃紧时,任你谁来调煤保电我们也不卖帐了!等着瞧!”
    此次价格大战虽然以煤市很快就再度吃紧而告终,但是其中却不乏令人深思之处。煤炭产需大户之间这样打拉锯战,终究不是办法。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张八旬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湖南省煤炭产需大体平衡,年消耗量为3800万吨至4000万吨,而全省煤炭产量也在4000万吨左右,每年湖南省从北方调进煤炭约800万吨,省内调往两广等省区的煤炭也在800万吨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平衡市场”,根据历年经验,如果省内煤炭年产低于3500万吨,则必然出现短缺,市场紧张,近年来湖南省内国有大矿投入严重不足,加上一些煤矿资源枯竭、破产,所以湖南省的煤炭总产量不会增长,只会减少,如果再有点风吹草动,如关井压产、铁路运能吃紧,用煤大户马上就会叫苦连天。
    这番分析很有道理。事实证明,去年下半年如果不是省内各大煤矿服从政府命令,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调煤保电的话,省内几大电厂、钢厂都可能面临停产停炉而遭受到重大损失,而且还将严重影响全省工农差别生产,甚至影响到大局稳定。而调煤保电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计划经济年代可以屡试不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不可反复使用,去年底今年初的这次调煤保电,湖南煤矿除损失了6000多万元的经济利益,更因为停供外省用户的煤炭而丢失了一大片市场。由于煤、电及其它用户之间的价格大战不断,煤矿职工对调煤保电已经早有微词:电厂没煤了政府保,煤炭卖不出去谁来保?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用煤大户在此次“煤荒”之后应痛定思痛,不能在煤炭滞销时便无视合同的法律效力,任意压价,作出有损于产需双方合作的事来,而应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源问题,与国有重点煤矿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实际上,不少煤炭产销大户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并已付诸实施。湖南省湘潭电厂和涟邵集团洪山殿煤矿已订下协议,不管市场出现什么情况,该矿的煤炭照单全收。与湘潭电厂同在一座城市的湘潭钢铁集团公司更是与远在河南的平顶山煤业集团结成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今年4月份已正式开通煤炭直达专列,当月便到站11个专列的优质煤。实际运作显示,煤炭产需双方战略结盟体现了互利互惠原则: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双方依照合同按一定基数供煤,价格不由哪一方说了算,按市场规则,随行就市。湖南省白沙煤电集团去年就与耒阳电厂、湘钢、广州钢厂等46家大型国有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作协议,在今年的订货会上一次就与其中的12家企业签订了139万吨供货合同,占全年销售总量的63%。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伯欢认为,煤炭产需双方结盟可以真正实现“双赢”:对供方而言,合同一签就是5年甚至更长时间,建立了稳定、有序的销售渠道,对自己每年该生产多少煤、生产什么样的煤心中有数,增强了煤矿生产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三角债”,从需方来说,有了稳定可靠而又充足的货源,免除了供货渠道、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对于煤炭产需双方的战略结盟,有人认为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联营合作,需方可以参与产方的投资,有经济实力的产方也可以到需方参股,特别是火电厂,可以拿出优质资产与煤矿优质资产组成煤电集团,像白沙煤电与耒阳电厂,涟邵集团与金竹山电厂,资兴集团与鲤鱼江电厂,由于天然的区域优势和产品的互补性,完全可以尝试走走这条路。
    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真正支撑着湖南能源工业的是国有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尽管这一块年产只有600多万吨,但它们才是支撑起湖南工业的主体,从长远来说,小煤窑是根本靠不住的。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使用小窑煤,特别是非法小窑和非法经营户提供的煤炭产品,吃亏的肯定的是国家,是企业,肥了的是个人,是少数人。他说,不相信你们就到矿区去看看,去年底今年初的几个月“煤荒”,许多重点矿区堆积了几十年的矸石山,都被附近的农民挖空了,绝大部分都掺和在各种煤炭里卖给各大用户了!(谢春阳)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