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煤炭产业终结的教训

2002-03-1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日本煤炭采掘业消亡的原因
    1月30日,日本最后一座煤矿――太平洋炭矿公司关闭,约1000名员工各奔东西,日本煤炭采掘业的历史就此落幕。
    实际上,2000年整个日本就只剩长崎、太平洋两座煤矿,年产量不过3000万吨,从业人员2500人,仰赖政府补贴苟延残喘。
    日本国内煤炭采掘业覆灭的原因并不是煤炭在日本没有市场,因为至今日本国内电力、钢铁行业每年还需要消耗煤炭1.3亿吨左右,只不过全部从国外进口而已。导致日本煤炭采掘业消亡的是国际竞争,而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全面遭遇国际竞争的转折点正是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强大的国外压力下,日本遵循关贸总协定规则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开放度;1964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后,日本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也正是从60年代初起,在廉价进口石油和煤炭的冲击之下,日本国内煤炭采掘业迅速从“摇钱树”沦为“苦菜花”,最终彻底覆灭。德国、美国、英国……一个又一个的煤炭生产大国先后退出了主要煤炭出口国的行列。
    动态比较优势的价值
    日本煤炭产业的命运告诫我们,必须在国际大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入世将使中国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在市场日益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将更多地依据比较优势(更精确地说是动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
    对于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言,如果不能将眼光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就有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对于缺乏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而言,要避免被动只能及时转向,不可能希望托庇于贸易壁垒。当年日本政府曾经对煤炭产业实行保护政策,然而代价高昂,得不偿失,最终被迫放弃。同样以矿产行业为例,我国号称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但许多矿产资源质量不高,储藏量不大,一些需求特别巨大的矿产资源质量和蕴藏量更是捉襟见肘,且这些资源僻处内陆偏远地带,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其开采价值值得怀疑。
    尽管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落差甚大,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提高将抑制劳动力成本的过快增长,但我国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那一天必将到来,这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而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高瞻远瞩,提高生产效率、转换产业结构、向海外转移等。
    资源向新兴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日本煤炭采掘业历史还向我们提供了产业调整的经验教训。奉行正确发展战略的落后国家能够实现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高速增长同时也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剧烈变迁和升级,意味着一些先行产业经过急剧扩张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就步入相对饱和或衰退。
    先行产业迅速衰退=区域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用到国外,任何人只需要看看东北一些资源枯竭的老煤炭产区、看看沈阳铁西区的景象,都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资源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然而,资源退出衰退产业、重新配置到有前途的产业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克服重重障碍:如资产专用性;劳动力转移困难;新产业进入壁垒。
    由于存在上述障碍,政府有必要推行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援助政策。但考虑不周的产业结构调整援助也可能产生许多始未料及的副作用,各国不乏这方面的教训,日本煤炭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总体上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60年代初,日本政府放弃保护煤炭产业,主要煤炭产地九州地区为之震动,10余万从业人员、数十万家属一时大有衣食无着之虞。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多方面调整援助措施:设立专门机构主持在九州开发适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工业区,并向其提供资金和土地转让权;吸引其它地区企业前来投资;对雇佣煤炭工人及其子女的区内外企业给予补助;承担失业煤炭工人再培训的费用,并向全国为其介绍职业等等。到70年代初,在全新产业基础上的新九州工业区已经基本成型;80年代,九州便跃居日本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行列。
    在总结针对多项衰退产业实施调整援助经验的基础上,日本政府于1978年制定《特定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值得正面临艰巨结构调整任务的我国认真研究。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