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企方向:均衡持股

2002-02-2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提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无法回避。虽然中国国企3年脱困已经实现,但道路似乎还是漫长。
    的确,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需探索。如何保持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既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又能实现保值增值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探索,又需要积累实践经验。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是国企政策和管理的主要机构,一般每年都有具体的工作规划,在目前的情况下,它有什么国企改革的具体思路吗?日前,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邵宁司长就人们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的直言和冷静分析让记者感觉到些意外,又让记者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实在。从邵宁司长办公室出来时,记者偶然看到企业改革司的机构牌子上列着“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半死不活企业最没办法
    <<21世纪》:我们知道,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一倍多,人们现在关心的是2001年比2000年国有企业效益有什么变化呢?
    邵宁:具体统计数字刚刚出来,是2330亿,与2000年基本持平。2000年这个数字是2392亿,我觉得这个情况实际上已经是比20世纪90年代上了一个大台阶,因为所有的90年代,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实现利润没有上过1000亿,最高一年是900多亿。
    《21世纪》:当前国有资产调整中的主要困难和矛盾有哪些?
    邵宁:我认为,目前国资调整面临着四大类矛盾:一是国有企业大多是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的混合体,存在不良资产剥离问题,就像中石油这样的优质企业,要改造成境外投资人认可的公司,也要进行脱胎换骨的重组,在上市前剥离了30%的资产与2/3的人员,更何况一般的企业;二是许多决策失误,一投产就亏损的项目急需调整;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布局的先天缺陷,如许多钢铁、有色、军工企业的布点与市场经济不吻合,有些钢厂就建在既没资源又交通不便的地方;四是计划体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缺陷,不少企业是单一产品生产型企业,生产系统大而全或小而全,市场应变能力差。
    《21世纪》:国有企业重组的不少,但似乎最后企业效益真正好起来的并不多,你觉得其中原因是什么?
    邵宁:企业如果实在不行了,必须关闭破产了,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办法来处理。但要是企业有问题,但还没到关闭破产的地步,我们则缺少政策上治病的办法。各地方要在工作中探索和创造出企业重组的办法,比如说长春企业的重组,政府和银行一起研究制订企业重组方案,这样对职工、企业、债权人都有好处。长春的做法说明了政府、企业、债权人合作推进企业重组完全可以有双赢或多赢。
    大国企改制还在探索
    <<21世纪》: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邵宁:今年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要推进授权经营和重组上市;二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探索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和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的途径;三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进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试点,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四要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与其控股的境外上市公司的关系,实现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四分开”。
    其次是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是规范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引入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设立为董事会履行职责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决策咨询、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逐步建立董事会选聘、市场化配置经理人员的机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继续推动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重组上市。要坚持先重组改制、后股票上市的原则。争取使电信、电力、煤炭、电子等行业国有大企业重组上市,推动烟草等行业国有大型企业的重组改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存续企业要实施破产。
    再者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明年核销银行呆坏账的资金,重点用于军工、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和资源枯竭矿山的关闭。
    《21世纪》:国有企业改制我们一直在做,你觉得现在还有什么思路上的问题吗?
    邵宁:现在看得比较清楚的是中小企业,小企业比如通过出售方式,大一点的企业可以经营者持股,现在看来中小企业改制的方向和目标模式我们是心里有底的,但对大型企业改制的模式还需要进行探索。有些企业经营得不错,但到这个企业真正去研究一下,起作用的不是体制效应而是经营者个人效应,如何通过制度保证来制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但股权结构到底是个什么样才好是没有定论的,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改制很多,国有独资公司不太成功,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也有很多问题,现在看均衡持股,各方相互制衡可以是一个能够探索的路子。
    MBO对中型企业更有效
    <<21世纪》:大家都在谈国有资产出资人的问题,子公司可以说是母公司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但母公司怎么办呢,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邵宁: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在看来,前一段时间大家更多的是做授权经营,可以解决国有资产子公司出资人不到位的问题。母公司的国有资产如何到位,有些城市现在已经有些探索,比如上海、武汉、深圳、青岛等,上海成立的国资委、国资办,授权后子公司出资人到位了,而母公司的出资人是上海市国资委,这样就明确了,这是一种探索形式。
    《21世纪》:MBO(管理层收购)在一些企业兴起,你怎样评价?
    邵宁: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能对中型企业更有效,因为中型企业在管理者收购后,  他个人对企业的兴衰会产生重大的作用,你自己出钱了,利益和企业紧密挂在一起了,企业赔了你也就赔了。但大型企业如果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大型企业盘子太大,经营者个人对企业很难左右,总体上我觉得管理层收购还是一个不错的形式,但适用范围可能多应该是中小企业。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